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1) ---- 靜涵老師文集_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1&id=4495) |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07/2/1 上午 07:49:47 -- 靜涵老師文集_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禪宗音聲修行法門初探
|
|
-- 作者:小師兄 -- 發表時間:2007/2/1 上午 07:51:33 -- (二)誦經的示範-持誦《金剛經》的開示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固定日課以外,《金剛經》在禪門受到重視,這和六祖大師教人持誦《金剛經》有關,為什麼六祖大師要教人持誦《金剛經》呢?這固然和五祖大師用《金剛經》來印心有關,不過六祖大師教人持誦有獨到的見解。(《六祖壇經•般若品》)說: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這段開示告訴我們:
1. 禪者持誦《金剛般若經》是必備的,因為可以明心見性。因此六祖大師極力讚嘆此經的功德無量無邊。六祖大師以為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而修般若行最好的用功方法,就是念誦《金剛經》。 2. 此一持誦《金剛經》的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慧的人說,為上根器的人說。 3. 開悟頓教的成就,基本上是與修持《般若經》經論是沒有差別的。
禪宗的教學,本來就不在於漸修,特別是在於「頓悟」。是強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直截了當功夫。因此禪宗祖師教人閱讀經典,除了是用來印心,就是醞釀開悟的心地功夫。所以雖說禪門「不立文字,見性成佛」,卻非是廢除文字不用,而只不著文字名相,發揮大機大用。這點是因為經典文字,本來皆「因人置」,又「因智慧性」建立,足見禪門自來主張「不立文字」,卻非「廢卻文字」,但守其見月之功,卻非執著其見月之指。故此,文字可以發揮般若大用,是名「文字般若」。可以使眾生「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因此六祖大師才訓勉禪門行者念誦經典,應該是其來有自。
(三)《懺悔品第六》的開示
中國佛教的懺法於南北朝漸次形成,六祖大師對於禪門的修行,除了教人明心見性的禪法,也很重視懺悔法門。在《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揭示一些頌偈,後來成為禪門課誦的內容。
※四弘誓願
六祖大師所授的懺悔法門,是以心地法門為宗的「無相懺悔」,而今《壇經》內記錄的這種懺悔文念誦並不多見,但是禪門早晚課將懺悔列為重要日課,以《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或《禮佛發願文》、《西方發願文》替代,姑且不述。但是懺悔之後的「四弘誓願」,智者大師於《摩訶止觀》當中已經提過,但禪門則是六祖大師在曹溪南華寺開示後列入了課誦之一。為什麼要發此「四弘誓願」?六祖說:
「懺者:懺其前衍;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於是我們知道,懺悔的意義,在於懺其前愆,但更重要的是:從今以後的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這樣才是真正的懺悔,故發「四弘誓願」的意義在此: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這「四弘誓願」天台智者大師提過,但是此處最大不同在於六祖大師捻以「自性」來發願。六祖大師開示: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於是,我們從六祖的開示當中,了解此「四弘誓願」的道理:
1.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2. 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 3. 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 4. 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換言之,禪門修行,不離大機大用,大抵以自性為宗,明心為功,是以「無相懺悔」的宗旨,就是自性上的懺悔。前罪既懺,往後的罪行當不能使其復起,六祖開示我們,罪性本於自性,是以須以轉迷成悟,將一念無明轉成清淨真如,這才是真正懺悔之道。「四弘誓願」以自性為宗,自然包含了前罪與後業的懺悔,是徹底的罪懺之法。
※三皈依戒
禪門課誦當中,有「三皈依」念誦。原來「三皈依」本來是《華嚴經•淨行品》偈頌,但是為何禪門列入課誦之一?這和六祖大師的開示有關: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可知六祖大師所說「三皈依」是所謂的「無相三皈依戒」,它是以「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為三皈依,這與《華嚴經•淨行品》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皈依名相不同,但內容上,禪門的「三皈依戒」也是心地用功的「自性皈依」。換句話說,六祖的三皈依,要旨在於「皈依自心三寶」。
所謂的「皈依自心三寶」也就是「內調心性,外敬他人」。除此以外,並要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這也是「皈依自心三寶」的要義: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皈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皈依。』
於是,我們了解到六祖大師開示人們要受持三皈依戒也好,無相懺悔也好,四弘誓願也好,甚且教人持誦《金剛經》也好,要義並不在於口念而已,最重要的是在於「參透心性」。因此禪宗雖不立文字,但卻不廢文字,相對的,禪宗重視文字,重視祖師大德的開示,代代相傳,為的就是開示後人明心見性的功夫。禪門有此課誦,其功用亦在於此。於是這些壇經所開示的念誦,後來大多成為禪門日課誦的部分。
三,以唸助參是禪門念誦法門的傳統
受到六祖開示的影響,這種念誦經典來協助心地用功的法門,成為禪宗的重要的傳統。前面我們提到,禪門主張直截了當的頓悟功夫,不重視漸悟。因此念誦經典,持咒都是希望運用經典與咒語成為開悟的禪機。這在禪門公案有所的記載,在此略舉數條以供參考。
※ 洪州法達禪師誦持《法華經》,前來參訪六祖。六祖大師開示:「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久不明已,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並對法達禪師開示:「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患在度量也。……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
※ 壽州智通禪師看過《楞伽經》千餘遍,不會「三身四智」,向其師求解。他的老師說:「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再開示:「自性其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於是智通禪師大悟其旨。
※ 百丈懷海禪師教人:「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覺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無諸法境轉,是導師。能照破一切有無境法,是金剛。即有自由獨立分。若不能恁麼得,縱令誦得十二韋陀經,只成增上慢。卻是謗佛,不是修行。讀經看教,若准世間,是好善事,若向明理人邊數,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脫不去流入生死河。但不用求覓知解語義句。知解屬貪,貪變成病。只如今但離一切有無諸法,透過三句外,自然與佛無差。既自是佛,何慮佛不解語,只恐不是佛,被有無諸法轉,不得自由。是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載去。如賤使貴,不如於理先立,後有福智,臨時作得,捉土為金,變海水為酥酪,破須彌山為微塵,於一義作無量義,於無量義作一義。」
※ 京兆大薦福寺弘辯禪師,有人問:「持經念佛持咒求佛如何?」禪師說:「如來種種開讚,皆為最上一乘,如百川眾流,莫不朝宗於海。如是差別諸數,皆歸薩婆若海。」……皇帝問曰:「禪師既會祖意,還禮佛轉經否?」禪師說:「沙門釋子禮佛轉經,蓋是住持常法,有四報焉。然依佛戒修身,參尋知識,漸修梵行,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 湖南長沙景岑,號招賢大師,有人問:「如何是陀羅尼?」師指禪床右邊曰:「這箇師僧卻誦得。」又問:「別有人誦得否?」師又指禪床左邊曰:「這箇師僧亦誦得。」於是這個人又問:「某甲為什麼不聞?」師曰:「大德,豈不知道真誦無響,真聽無聞。」
※ 洪州大寧院隱微禪師,有人問:「《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此經出,且道此經是何人說?」師曰:「說與不說一時拈向那邊著。只如和尚決定喚什麼作此經。」對方無對。師舉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斯則以無為極則。憑何而有差別?且如差別是過不是過?一切賢聖盡有過?若不是過,決定喚什麼作差別?」
就此來看,讀誦經典,持誦咒語在禪門裡都是作為參透心性的禪機之一。尤其,禪門讀經,除用功積久,亦須善知識指導。但是從前面的公案來看,我們可以領略到,禪宗不重視經典的訓詁章句,也不重視前人註解,最重視的是:「自己怎麼看」,也就是累積讀誦多時的經咒,參出切身的意義來,才是真正的功夫。這種功夫卻不是祈求福報的功夫,而是「一透龍門雲外望」的見性,「無相」、「無念」的功夫。誠如前面,百丈懷海禪師所教人的「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覺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無諸法境轉。」這就告訴我們,禪門解經誦經,事實上就是參破生死的解經誦經。
四、結論
禪門課誦有其歷史變遷,後來增加了往生淨土的願文,但仍不離以心為宗,為的就是能夠成就大機大用,因此「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盡是廣長舌」。是以禪門課誦的用功之法,仍以參破心性為目的來念誦經咒,但以破一念無始無明為目標。如百丈禪師說:「但不用求覓知解語義句。知解屬貪,貪變成病。只如今但離一切有無諸法,透過三句外,自然與佛無差。」是以禪者念誦經典是求自己心開悟解。即使到後來的「禪淨雙修」,事實上是以「淨土」的念佛,來幫助「參禪」,最後的目標還是在於開悟,明心見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禪門日誦》內有他宗多樣課誦,並非一定是中國佛教後來八宗融合的發展趨勢,對於禪門而言,只要能夠有助明心見性,都可以成為禪門日課之一。這是因為禪宗掌握了佛法核心與成佛的原理,即「直截了當,見性成佛」的修行觀念緣故。因此禪宗並無偏廢因聲法門,為的就是大機大用。▲
參考文獻:
1. 宋•釋道原編《景德傳燈錄》,民國33年普慧大藏經刊行會刊印,台北市:彙文堂出版社,民國七六年六月一版。 2.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3. 唐•宗密著《禪源諸詮集都序》,收於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4. 宋•永明延壽著《宗鏡錄》,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5. 元•德輝編《敕修百丈清規》,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6. 民國•陳士濱撰寫《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