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1) ---- 觀 音 菩 薩 與 準 提 佛 母 之 感 應 錄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1&id=5675) |
-- 作者:阿貴 -- 發表時間:2007/3/28 上午 04:37:48 -- 觀 音 菩 薩 與 準 提 佛 母 之 感 應 錄 觀 音 菩 薩 與 準 提 佛 母 之 感 應 錄 「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而觀世音菩薩在我們台灣,更為老弱婦孺們所喜愛且能朗朗上口的一位大菩薩呢!我來到禪門工作將近快半年了,在我每天的服務人潮中,也確實見識到了觀世音菩薩被大家喜愛與接受的程度,就連從沒信過佛的、「鐵齒」的人,要他念佛難,要念觀音似乎就很容易接受了,觀世音菩薩那廣大靈感、聞聲救苦的悲心與「魅力」,就可見一般了。 接下來,我就為您們介紹觀世音菩薩在古代的廣大靈感事蹟,讓大家除了知道念誦觀音聖號外,更能誠心的禮敬與供養觀世音菩薩: 引古代大德實例一: 明朝吳郡地方有位姓徐名叫明甫的人,素來供奉觀音大士,其心虔誠且禮拜恭敬,他的兒子單名廣,十幾歲的時候,忽然得了重病,夫妻兩人便在大士菩薩像前早晚不停地叩頭祈禱,到了第七天的夜晚,夢見觀世音菩薩告訴他們說:「你們不要憂愁,你們的孩子明天早晨就可以起來了。」忽然聽到桌子上有聲音震動,起來看見供在大士桌案前面的果盤等器具,都掉落在地上,拿起來檢查,卻沒有一件損壞的,這時突然聽見他們的兒子喃喃的叫喚著說:「菩薩救我!菩薩救我!」於是夫婦們搖醒兒子,問他在說什麼,但他不回答,直到天亮他的兒子說:「昨晚半夜,正當昏憒,氣要斷絕時,看見大士到床前叫醒他說:『我來救你。』並以水一杯給他喝。」冰涼的水,涼得徹骨,於是全身冒出汗,而後覺得清涼爽快,不幾天,病果然好了。 引古代大德實例二: 明朝天童地方有個和尚名叫照,平素多病,洪武丙辰年,病勢一天天的沈重,勉藏(人名)於是勸他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照聽他的話去做。每天誦念一萬聲,到第二年十月十七日午刻,突然想到自己離死已不遠了,為何不改持阿彌陀佛名號,這個念頭才剛起,忽然看見一位美麗的女人,身上穿著法衣,手裡拿著淨瓶,從門外進來,站在他的面前,照十分驚訝,且愴惶失措,繼而安定心神,仔細觀看,知道是菩薩現身示相,照於是跪下來痛哭流涕的苦苦哀求,不一會兒菩薩的相就不見了,五天之後,他的病便痊癒了。 引古代大德實例三: 明朝崇禎辛巳年間,當塗縣官署前,有一個山東癱子來行乞,平日以手代腳行走,人人都討厭他,因此癱子常受氣,有一回,聽說塘橋菴有位名叫水谷的和尚修行非常的好,他便去找他,並將乞食的情形告訴他,谷對他說:「你若能夠發願出家,仗著菩薩慈悲大力,或許會有施主來救濟你。」癱子遵從他的意思,剃髮受齋戒,雖然依舊行乞,但不茹葷血,縱然仍被辱罵,但已能安然忍受。谷又教導他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並持「準提咒」,待受持兩年後的戊子秋天,忽然夢見一老婆婆呼喚著對他說:「你起來,你起來!」癱子答道:「我是個癱子,那能夠起來!」老婆婆以手扯他的兩腳,他的腳竟能伸直而不彎曲。早晨起來,癱病就此痊癒,居然變成一個昂藏的和尚。取名叫下崖,後來就有人供養他了。 ※ ※ ※ ※ 看完以上的三篇古德觀音感應錄後,想必大家心裡也會升起了恭敬之心的念了一聲「南無 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吧! 其實在台灣有極多的佛教徒與觀世音菩薩很有緣,並且常會默誦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也有很多善信大德於行住坐臥中,常唸觀世音菩薩之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美吽」,故密宗弟子亦常修四臂觀音法,並以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為終身信守之密行真言咒。 如果您與觀音法門很有緣,您同時也可以修持準提法門。準提佛母又稱為「準提觀音」,是六種觀音法門之一,且準提法與我中華民族特別有緣,很多禪密雙修之行者也多少會以準提法為禪修之外密行必備之重要法門。 準提法是大悲觀音法之姊妹法,亦是較威猛之法,除了修持大悲心法之外,禪修時如有外魔來擾,準提法可用來保護自己,且修準提法可得龍天護法、天地神祇就近護祐。準提法也可用來驅魔除鬼,降伏一切邪魔外道,並可用來除陰障及業障纏身之因果病。於修持準提法中要用到壇法及準提寶鏡,許多道教之道術大多抄襲準提法之精髓,經過千年的輾轉演變卻成了道教之法,如收驚、以柳枝驅鬼、以寶鏡鎮宅、求雨消災等,都源自於準提法,故準提與我中國人民及專修大悲觀音法門者,都是很有緣的。 如您是大悲弟子或與觀世音菩薩淵源很深的話,當然應要好好修持觀音及準提法的,而於今世中,努力去學習與完成您本尊大悲觀世音菩薩那救苦救難的願力才是。 文章出處:禪門法語新知叢書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