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要自殺-我先動手”他是抗日英雄還是漢奸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11160)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8/3/2 上午 09:28:14
--  “要自殺-我先動手”他是抗日英雄還是漢奸
1944年,在中國的湖南衡陽發生過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軍在湖南衡陽以孤立無援的病憊之師抗擊數倍於己的日軍,血戰整整47天,縱觀整個抗日史,這一仗持續之彌久、戰鬥之慘烈、影響之深遠,中國戰場所有的城市防衛戰,似乎沒哪一仗可與堪比。

  1944年,隨著同盟國軍隊在世界反法西斯各戰場的連續反攻,日軍參謀總部意識到從東南亞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線遲早會被切斷。因此,從東南亞的馬來亞經中國到北韓釜山的大陸交通線將成為最後東亞大陸作戰的生命線,但這條生命線在中國的河南、湖南、江西和廣西等地還為中國軍隊所控制。為此,1944年2月,日軍參謀總部向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代號為"一號作戰”的命令。這一戰役,中國抗戰史稱為豫湘桂大會戰。

  衡陽是豫湘桂大會戰的第二階段,長衡會戰的主戰場。中國守軍是國軍第十軍,下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十師,實際兵力是七個團,加上配屬的暫編54師1個團,總兵力為8個團,1.7萬人。進攻的日軍先後共投入的是橫山勇的11軍的四個師團,68師團、116師團、58師團、13師團,約九萬人,空軍有第五航空軍全力配合。

  衡陽城守將方先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中將軍長,1903年出生於安微宿縣,畢業於黃浦軍校第三期,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副、團副、團長、副師長、師長、代理軍長。衡陽之戰前任第十軍軍長。

  當時,軍委會對第十軍下達的作戰命令是堅守衡陽城10至15天。

  1944年6月23日拂曉,日軍笫68、116師團撲向衡陽,中國抗戰史上最悲壯、最慘烈衡陽大戰的序幕正式揭開。雙方激戰至6月27日,日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攻佔了衡陽週邊陣地,陣地上的中國守軍連伙伕在內,無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戰死。

  6月28日,日軍調上了預備隊,對衡陽發起了第一次總攻,在飛機、重炮的掩護下,日軍如潮水般一波一波發起衝鋒,並對中國守年施放了毒氣。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拉鋸戰,至7月2日,經5晝夜幾乎連續的搏殺,日軍停止了進攻,中國守軍挫敗了日軍的第一次總攻。7月3日至10日,日軍忙於補充兵力、彈藥,戰況稍緩。

  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個大隊、迫擊炮二個大隊的增援的日軍攻城部隊開始了對衡陽的第二次總攻,慘烈的攻防戰又開始了。7月13日,中國守軍擊斃日軍120聯隊聯隊長和爾大佐,經過連續9晝夜的血戰,日軍68、116師團以傷亡8000人、陣亡聯隊長1名、大隊長6名、幾乎所有的中隊長的代價,只攻佔了衡陽防線的一線陣地,日軍的第二次總攻又遭慘敗。中國守軍也傷亡4000餘人,失守的陣地都打到最後一人。在日軍著手準備第三次總攻期間,城內外大小戰鬥並未停止,軍委會在7月12日嚴令79軍、62軍火速增援衡陽,20日己打到衡陽效外,不料日軍正好在此時停止對衡陽的總攻,轉而全力阻擊並反擊中國援軍,79軍、62軍被迫後撤。

  衡陽久攻不下,驚動了日本天皇和日軍大本營,在日本中國派遣軍嚴厲斥責下,橫山勇又調派了58師團、13師團二個主力師團,增援68、116師團。這時守城的中國第十軍的有生力量己經基本消耗殆盡,輕傷員、馬伕、伙伕統統上了火線。8月4日淩晨,日軍合四個師團之力對衡陽進行了第三次總攻,最後的血戰到來了,激戰至8月5日,第十軍傷員已過8000人。部下向軍長方先覺提出了突圍的建議,方拒絕了,說”我們突圍出去了,剩下這8000傷兵怎麼辦,你們忍心丟下他們讓日本鬼子屠殺,死,我們死在一塊,要自殺,我先動手”。8月7日,衡陽中國守軍第十軍與下屬各部的通迅聯絡電話線都被日軍飛機、重炮炸斷,已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各部處於各自為戰狀態,衡陽的陷落己是時間問題了。8月8日,方先覺向軍委會發出了”……來生再見”的最後一電,然後拔槍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將手槍擊落,槍響未擊中。這時,第三師師長周慶祥進來報告說”軍長,我已以你名義下令挂白旗了”方先覺對援軍遲遲不到,讓第十軍孤軍血戰,已心存不滿,經反復考慮說”那只有這樣了,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命參謀長起草了投降條件:1.保證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療傷兵,鄭重埋葬陣亡官兵3.第十軍保留建制,不出衡陽,就地駐防。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8/3/2 上午 09:28:37
--  
當晚,方先覺與日軍68師團長堤三樹男正式談判,日方向第十軍的頑強戰鬥意志表示敬意,並完全同意所有的條件。歷時47天的衡陽之戰落下了帷幕。

  軍委會在7月23日再次嚴令62軍、79軍解衡陽之圍,並調派74軍、46軍增援。8月8日,79軍攻佔杉橋,與衡陽已近在咫尺,但此時,衡陽己陷落,解圍失利。造化弄人啊!方先覺要是能再支援一天,或者援軍再快一天,衡陽之戰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第十軍共13000餘人放下了武器,其中約9000人是傷員。日軍四個師團傷亡合計達30000人。

  衡陽戰事結束後,日軍感佩第十軍的忠勇,果然信守約定,沒有象其他地方那樣因泄憤而屠殺投降的官兵和傷員。並將第十軍改為”先和軍”,仍以方為軍長,各級軍官也都是舊部。之後,第十軍主要將領陸續逃脫。11月18日,方先覺在軍統特工的安排下,逃回重慶。


  第十軍以孤軍對抗日軍四個師團的圍攻,堅持達47天之久,軍委會戰前的命令只須守住衡陽10天至15天,某種意義上來講,方先覺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衡陽的陷落,非戰之罪。

  在期間,第十軍未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和糧彈補充,日軍第一次總攻後,第十軍炮兵的炮彈己基本耗盡。縱觀抗戰史,從淞滬會戰開始,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大規模會戰,都是我眾敵寡,無論勝負,中國軍隊的傷亡都大於日軍。如南京保衛戰,中國守軍16萬,日軍二個師團5萬多,只打了一週,就棄守了。第十軍在日軍兵力、火力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殺傷了超過自軍總兵力的日軍,並堅守孤城達47天。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方先覺功簣一虧,未競全功,是悲劇人物,後人稱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節未保。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08/7/1 上午 09:20:58
--  【戰史】李陵悲劇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公元前九九年,中國大軍分兩路向匈奴汗國進攻,一路是大將李廣利,出兵酒泉(甘肅酒泉),深入西域,到達天山,被匈奴擊敗。另一路大將李陵的遭遇,更為惡劣。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出兵居延海(內蒙額濟納旗),向北深入沙漠,行軍三十餘日,挺進到浚稽山(蒙古戈壁阿爾泰山),跟匈奴且鞮侯單于的三萬人相遇,李陵迎戰,殺數千人。且鞮侯單于召集援軍,約八萬餘騎,李陵只得撤退。但即使是最強悍的步兵,也擺脫不了騎兵的追擊。匈奴兵團分為兩翼,左右展開,把李陵兵團夾在當中。李陵且戰且走,數日之後,退到一個不知名的山谷,規定士兵受傷三次以上的才准坐車,受傷兩次以上的改為駕車,受傷一次的繼續戰鬥,又殺匈奴三千餘人。再走四五日,到達一片葦草茂盛的畜牧地帶,匈奴兵團順風縱火,李陵卻先行縱火自救。再南行,到達山丘區域,且鞮侯單于命他的兒子攻擊,李陵兵團在樹林中設下埋伏,又殺匈奴三四千人。且鞮侯單于以元首之尊,親自指揮十六倍於敵人的精兵,追擊十餘日,不能取勝,憤怒得快要發狂,攻擊更加猛烈。李陵在沙漠中再南行四五日,又殺匈奴二千餘人。此時鞮侯單于已經發現李陵是一支孤軍,更緊追不捨。兩翼越過李陵,在李陵前方合圍,遮斷退路,箭如雨下,呼喊投降。李陵繼續戰鬥,一日之內,射出五十萬箭,箭遂用盡。就拋棄車輛輜重,全體徒步前進,還有三千餘人,進入鞮汗山(蒙古諾顏博格多山),匈奴兵團堵住谷口。入夜,李陵徘徊陣壘之間,嘆息說:「再給我們每人十枝箭,就能支持到邊界。」然而,他沒有箭。夜半,李陵下令擊鼓突圍,鼓已破裂,不能發聲。李陵命向四面八方衝出,一以分散敵人注意,一以希望有人能逃回中國向政府報信。他與另一位將軍韓延年上馬,率親軍十餘人,越嶺南走。匈奴兵團潮水般追擊,李陵身上除短兵器外,沒有他物,不能阻擋敵人縮小包圍圈。終於,韓延年中箭而死,李陵被俘。

李陵被俘,使中國史學之父司馬遷,受到酷刑。

李陵被俘,皇帝劉徹大怒,在專制帝王眼中,只有自己的命值錢,別人的命都不值錢,所以,他認為李陵應該自殺。大臣們諂媚劉徹,也一致認為李陵應該自殺。劉徹問司馬遷的意見,司馬遷的災難於是來臨,他回答的恰恰是劉徹所不願意聽的話,他說:

「李陵對父母孝順,待士兵有恩信。常奮不顧身,赴國家急難,平日的思想作為,有國士的風範。如今不幸在一次戰役中失敗,那些住在安全地方,擁妻抱子的官員,不思量戰場艱苦,反而落井下石,捏造構陷,使人痛心。李陵率領不滿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汗國心臟,對抗數萬強敵。匈奴救死扶傷都來不及,動員全國武裝部隊,大舉圍攻。李陵部隊轉戰千里,箭盡路絕,戰士們赤手空拳,冒著刀鋒,仍苦苦搏鬥。得到部下如此效忠,即令古代名將,不能超過。現在,身雖陷敵,然而他給予敵人的創傷,仍足以激勵天下。我的看法是,李陵所以不死,並不是真的投降,而是等待適當時機,報效國家。」

劉徹既決心屠戮李陵全族,對司馬遷讚揚李陵的話,當然使他大為光火,就把司馬遷囚入詔獄。法官會審的結果,確定司馬遷犯了包庇叛徒的偽證之罪,判處死刑。司馬遷的家人為他好不容易借貸到一筆贖金,才減為次一等的腐刑──將生殖器割除。

很久之後,劉徹才後悔李陵兵團是一支孤軍,沒有救援,說:「應該在李陵出發後,再下令路博德接應。我卻預先頒下詔書,使老傢伙(路博德)羞與為伍,使用詐術。」這才派人賞賜逃回來的李陵殘軍。

公元前八一年,劉徹已死,在匈奴羈留二十年的蘇武被釋回國時,寫信給李陵,勸他一同回國。李陵覆信說:「我當時所以不死,只是打算效法前輩英雄,有所作為。可是,大志未成,全族被劉徹屠戮,老母都不能倖免。仰天捶胸,眼淚流盡,繼之泣血。」忍辱負重的人,不可能被狂熱份子體諒。沉痛的心情,也不可能被浮滑之徒了解。所以李陵、司馬遷不得不成為悲劇人物。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1/2/8 上午 11:52:29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1/2/8 上午 11:50:33
--  
抗日期間7年無戰事,那麼是什麼造就了「抗戰紀念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m9ymq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