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共產從來也不是對立的,否則二戰時,美國與蘇聯就不會站在同一陣線。美蘇的對立,除了政治意識形態上的以外,就是兩國在全球的勢力布局問題。而雙方衝突的關鍵地區在於歐洲,而非亞洲。
此外,美國若因介入中國內戰,那麼勢必迫使蘇聯捲入戰局,那麼美國於戰後所極力避免與蘇聯爆發全面戰爭的努力,就會因此宣告失敗。
其次,二戰末期中華民國的政府表現大失美方的希望,要美方無條件花費大量的物資協助一個讓美方日益不信任的政府,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可能的達成的事情。這點也能從美國在歐洲大力投資的馬歇爾計畫,卻在東亞地區完全不適用可以看出來。
其三,中國政府在戰爭期間的腐敗與無能,日益為美國人所了解,史迪威事件又深深影響了美國國防部對國民政府的正面評價,從而使得國民政府在美方的影響力銳減。特別是中國在戰後已喪失牽制日本的功能,而對牽制蘇聯又顯然非戰後中國所能負擔的,因此美方只希望在中國促成國共兩黨合作的聯合政府,以免在東亞地區引爆與蘇聯的全面性爭端。
其四,戰後中國的景況與戰間中國的戰力,都讓美國不願信任中國的作用,也因此戰後美軍佔領日本後,便全力對日本進行復建,以使日本成為美國防止蘇聯的前哨。
其五,美國政府相信縱然中共取得政權,以中共對蘇聯的關係,是很有機會成為狄托第二的,因此美國對於中共的崛起相對不是那麼在意。雖然說,此點是有些許的誤算,但不是美方一廂情願的想法,而是美方過份看重了毛澤東本土派與過往國際派間的鬥爭,及此對於中共與蘇聯關係的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