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分享】中國古九州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1762) |
||||||||||||||||||||||||||||||||||||||||||||
-- 作者:yikinki123 -- 發表時間:2010/5/14 上午 11:43:45 -- 【分享】中國古九州 古九州 青州 青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其範圍主要包括今天山東省除東南部以外的地區。 青州得名甚早,禹貢中就有記載:「海岱惟青州」。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從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國屬。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東漢時青州刺史駐地為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D%92%E5%B7%9E_(%E5%8F%A4%E4%BB%A3) 青州是中國古代「絲綢之源」 2008-11-30 【大公網訊】正在山東省青州市參加「古青州與絲綢之路」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據中新社青州十一月三十日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長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即古代的山東地區曾是絲綢的重要產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即古青州和現在山東省泰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被譽為「衣履冠帶天下」,這說明山東當時曾在中國絲織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專家認為,養蠶業的源頭也是始于古青州(山東)。史料記載中,第一個發明養蠶的是黃帝的妻子嫘祖。傳說黃帝于坂泉大敗蚩尤(東夷族首領),占領其地(即古青州),並在當地發展生產,而養蠶業便在此時應運而生。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絲綢,其原產地和重要產區之一的古青州,自然作為「絲路」的重要源頭而存在。 與會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從山東地區出土的各個時期的文物之中,也可以為古青州作為絲路上的重要產地和源頭提供有力佐證。山東發現的許多商周青銅器上,都曾發現粘附著許多的絹、帛等絲織品的紋飾痕跡。這些專家學者據此得出結論:「到商周時代,山東桑蠶業空前發達,遙居全國之首。」近年來青州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也不乏絲織品、絲編織物的殘片。另外,青州西辛戰國墓出土的金銀器上帶有明顯的西域西亞波斯人生活用具的風格,也可以說是先秦時期青州與西域貿易的物證。由此可知,至少在先秦時期,古青州是作為遠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 到南北朝時期,青州與西域的交流也空前的密切起來。青州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和石刻中,便有著描述青州與西域胡人往來貿易的畫面。如一件北齊盧舍那佛像身披的袈裟中,便繪有三個胡人像,便是胡人與青州往來的一大佐證。而現存于青州博物館中的九件石刻畫像中,其中六方都是表現的墓主人與胡人往來貿易的場景,還有馱著絲綢的駱駝隊的畫面,形象的描繪出了當時絲織貿易的場景。自漢到唐,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青州大批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說明了在絲路貿易中青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今的青州市,轄區內包含了三十五個民族成分,有專家推測這也與古青州與西域各國的貿易往來有著直接關係。 本次研討會共達成兩項共識,首先專家學者重新認定了古青州(山東)在古代是中國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另外,專家一致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山東省青州市一九八六年撤縣設市,人口九十萬,其中少數民族二點六萬人,是山東一個多民族聚集的縣級市。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11/30/_IN-997863.htm 兗州(音yǎn),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以北,而並非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兗州範圍大致是今天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省東部。 冀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縣(也稱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三國時期,曹魏將州治東遷到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範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古州名。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6%E5%B7%9E 幽州,中國古地名,今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其南面是冀州(河北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東部、北部),北面和東面則是長城以外,如遼東。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薊縣)。上古稱為「薊」,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 漢朝至西晉期間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中心。十六國、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範圍時有變化,但位置基本不變。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後晉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投降契丹人,將幽雲十六州讓給契丹。後來宋太宗趙光義率軍北伐時,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趙光義北伐失敗後,遼國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後又改號燕京, 幽州這一名稱不再被使用。 此後朝代更替,它陸續又叫過「中都」(金國)、「大都」(元朝)、「北平」(民國)、「北京」(共和國)。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D%E5%B7%9E 徐州,是《尚書·禹貢》中所列華夏九州之一,範圍大致在今天中國山東省東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區。漢朝時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三國時期,曹魏將治所移到彭城(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此後,徐州範圍多次被縮小,逐漸只限於今天徐州市附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E%90%E5%B7%9E_(%E5%8F%A4%E4%BB%A3) 揚州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地名,在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以及620年到626年並不是指現在的揚州市,而且兩者甚至沒有一點直接的關係。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揚州和漢代以前的「揚州」 相傳大禹治水後,分天下為九州,揚州即其中之一。雖然關於九州有多種版本,但揚州在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過關於古「九州」中的揚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區的範圍也有3種[1]版本,都大同小異: 《尚書·禹貢篇第一》寫道:「淮、海惟揚州。」按孔安國《尚書傳》的解釋,這個「揚州」的範圍是「北據淮,南距海」。「惟」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義》應指今南中國海。「淮、海惟揚州」的意思即為「揚州是北到淮水、南到大海的一個州」。由此,《禹貢》把「揚州」的範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也在這個範圍內。但是孔安國的《尚書傳》被後人證明是偽造的,所以其解釋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禹貢》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九州」的劃分方式也成為多種「九州」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曰揚州。」「江」即長江。按東晉郭璞的《爾雅注》,這個「揚州」的範圍是:「自江南至海」。即是說長江以南到南海以北是揚州,即大約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顯然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揚州市在長江以北。不過,宋代邢昺的《爾雅疏》則說:「此雲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也就是說江南部分佔了揚州的大部分,但並不是說揚州只有江南部分。按照這個說法,今天的揚州市又有可能屬於「揚州」。但是,《爾雅疏》對此的解釋都來源於孔安國的《尚書傳》,而孔傳是偽書,以偽書的解釋來解釋,準確性也有疑問。 《周禮·夏官司馬篇第四·職方氏》寫道:「東南曰揚州。」在這個說法中,「揚州」的範圍更大,似乎整個中國的東南地區都屬於揚州,但具體範圍則比前兩種更模糊,今天的揚州市可能屬於「揚州」,也有可能不屬於。而且《周禮》被部分學者認為是偽造的[2],其準確性也存在問題。後來的《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寫道:「東南為揚州。」與《周禮》的說法大同小異。 至於「揚州」因何得名,則眾說紛紜。潘寶明認為大體有四說: 在589年隋朝滅陳朝、統一中國以前,「揚州」常作「楊州」,或古書「揚楊錯出」,兩者常常混用。 班固《漢書·地理志》始以《職方》「九州」為周制;三國曹魏孫炎注《爾雅》,始以《爾雅》「九州」為殷制;後世遂將它們與《禹貢》「九州」合稱「三代九州」。 此外,還有「十二州」的說法,它是傳說中堯舜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自《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釋為「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在禹分九州之前。馬融則解釋,舜帝在禹治水後,把禹所分的九州再分出三州,合為十二州,揚州也在其中。十二州之說為後世學者所採用,但近代學者人為這是漢代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馬融所說的「十二州」是以《尚書》、《爾雅》和《周禮》三書的不同州名拼湊而成的。也就是說,在漢武帝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九州」或「十二州」。 「九州」或「十二州」只是古書中對於古代中國的一種地域劃分,而且各種古書還不一致,它們並不是正式的行政區,而且很可能是後人的想象創造。在漢武帝以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已出現「州」一級的地區名稱,而「揚州」也和現在的揚州市沒有直接的聯繫。 漢代以前,這個若有若無的「揚州」的核心部分是今長江三角洲,最早出現的中心城市為吳(又稱姑蘇,今江蘇蘇州),吳最早為吳國的首都,吳國被越國滅亡後成為越國首都,越國被楚國滅亡後仍為楚國東部(即東楚)的最大都會,曾為春申君的封地。秦朝統一全國後,正式把吳命名為吳縣,作為會稽郡的治所(相當於省會、首府),統轄着吳、越兩國的舊地,即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全部。項羽也正是在吳縣舉起義旗,反抗秦朝統治的。此後儘管政區變動頻繁,但蘇州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第一個中心城市,其地位維持了兩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方為上海所取代。 【大公網訊】正在山東省青州市參加「古青州與絲綢之路」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據中新社青州十一月三十日電,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會長耿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認為,古青州即古代的山東地區曾是絲綢的重要產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即古青州和現在山東省泰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被譽為「衣履冠帶天下」,這說明山東當時曾在中國絲織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專家認為,養蠶業的源頭也是始于古青州(山東)。史料記載中,第一個發明養蠶的是黃帝的妻子嫘祖。傳說黃帝于坂泉大敗蚩尤(東夷族首領),占領其地(即古青州),並在當地發展生產,而養蠶業便在此時應運而生。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的絲綢,其原產地和重要產區之一的古青州,自然作為「絲路」的重要源頭而存在。 與會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從山東地區出土的各個時期的文物之中,也可以為古青州作為絲路上的重要產地和源頭提供有力佐證。山東發現的許多商周青銅器上,都曾發現粘附著許多的絹、帛等絲織品的紋飾痕跡。這些專家學者據此得出結論:「到商周時代,山東桑蠶業空前發達,遙居全國之首。」近年來青州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也不乏絲織品、絲編織物的殘片。另外,青州西辛戰國墓出土的金銀器上帶有明顯的西域西亞波斯人生活用具的風格,也可以說是先秦時期青州與西域貿易的物證。由此可知,至少在先秦時期,古青州是作為遠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 到南北朝時期,青州與西域的交流也空前的密切起來。青州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和石刻中,便有著描述青州與西域胡人往來貿易的畫面。如一件北齊盧舍那佛像身披的袈裟中,便繪有三個胡人像,便是胡人與青州往來的一大佐證。而現存于青州博物館中的九件石刻畫像中,其中六方都是表現的墓主人與胡人往來貿易的場景,還有馱著絲綢的駱駝隊的畫面,形象的描繪出了當時絲織貿易的場景。自漢到唐,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青州大批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說明了在絲路貿易中青州的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如今的青州市,轄區內包含了三十五個民族成分,有專家推測這也與古青州與西域各國的貿易往來有著直接關係。 本次研討會共達成兩項共識,首先專家學者重新認定了古青州(山東)在古代是中國絲織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另外,專家一致認為古青州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之一,同時也應該是海上絲綢之路東線的重要源頭。 山東省青州市一九八六年撤縣設市,人口九十萬,其中少數民族二點六萬人,是山東一個多民族聚集的縣級市。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11/30/_IN-997863.htm 兗州(音yǎn),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縣(今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以北,而並非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兗州範圍大致是今天山東省西南部及河南省東部。 冀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也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縣(也稱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三國時期,曹魏將州治東遷到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範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并州(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古州名。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 歷代并州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6%E5%B7%9E 幽州,中國古地名,今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其南面是冀州(河北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東部、北部),北面和東面則是長城以外,如遼東。 幽州的中心是薊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薊縣)。上古稱為「薊」,薊國的國都;春秋中期,燕國滅薊國,遷都於此,改名為「燕京」。 漢朝至西晉期間設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戰國的燕國國都薊縣(今北京市範圍)為中心。十六國、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稱、治所、範圍時有變化,但位置基本不變。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後晉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為了打敗後唐,投降契丹人,將幽雲十六州讓給契丹。後來宋太宗趙光義率軍北伐時,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趙光義北伐失敗後,遼國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後又改號燕京, 幽州這一名稱不再被使用。 此後朝代更替,它陸續又叫過「中都」(金國)、「大都」(元朝)、「北平」(民國)、「北京」(共和國)。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9%BD%E5%B7%9E 徐州,是《尚書·禹貢》中所列華夏九州之一,範圍大致在今天中國山東省東南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地區。漢朝時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東海郡郯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三國時期,曹魏將治所移到彭城(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此後,徐州範圍多次被縮小,逐漸只限於今天徐州市附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E%90%E5%B7%9E_(%E5%8F%A4%E4%BB%A3) 揚州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地名,在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以及620年到626年並不是指現在的揚州市,而且兩者甚至沒有一點直接的關係。 古「九州」、「十二州」中的揚州和漢代以前的「揚州」 相傳大禹治水後,分天下為九州,揚州即其中之一。雖然關於九州有多種版本,但揚州在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不過關於古「九州」中的揚州到底包括哪些地區的範圍也有3種[1]版本,都大同小異: 《尚書·禹貢篇第一》寫道:「淮、海惟揚州。」按孔安國《尚書傳》的解釋,這個「揚州」的範圍是「北據淮,南距海」。「惟」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義》應指今南中國海。「淮、海惟揚州」的意思即為「揚州是北到淮水、南到大海的一個州」。由此,《禹貢》把「揚州」的範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也在這個範圍內。但是孔安國的《尚書傳》被後人證明是偽造的,所以其解釋的準確性大打折扣。 《禹貢》是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九州」的劃分方式也成為多種「九州」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種。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曰揚州。」「江」即長江。按東晉郭璞的《爾雅注》,這個「揚州」的範圍是:「自江南至海」。即是說長江以南到南海以北是揚州,即大約今江蘇、安徽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廣東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顯然並不在這個範圍內,因為揚州市在長江以北。不過,宋代邢昺的《爾雅疏》則說:「此雲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也就是說江南部分佔了揚州的大部分,但並不是說揚州只有江南部分。按照這個說法,今天的揚州市又有可能屬於「揚州」。但是,《爾雅疏》對此的解釋都來源於孔安國的《尚書傳》,而孔傳是偽書,以偽書的解釋來解釋,準確性也有疑問。 《周禮·夏官司馬篇第四·職方氏》寫道:「東南曰揚州。」在這個說法中,「揚州」的範圍更大,似乎整個中國的東南地區都屬於揚州,但具體範圍則比前兩種更模糊,今天的揚州市可能屬於「揚州」,也有可能不屬於。而且《周禮》被部分學者認為是偽造的[2],其準確性也存在問題。後來的《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寫道:「東南為揚州。」與《周禮》的說法大同小異。 至於「揚州」因何得名,則眾說紛紜。潘寶明認為大體有四說:
在589年隋朝滅陳朝、統一中國以前,「揚州」常作「楊州」,或古書「揚楊錯出」,兩者常常混用。 班固《漢書·地理志》始以《職方》「九州」為周制;三國曹魏孫炎注《爾雅》,始以《爾雅》「九州」為殷制;後世遂將它們與《禹貢》「九州」合稱「三代九州」。 此外,還有「十二州」的說法,它是傳說中堯舜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自《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谷永、班固都解釋為「堯遭洪水,天下分絕為十二州」,在禹分九州之前。馬融則解釋,舜帝在禹治水後,把禹所分的九州再分出三州,合為十二州,揚州也在其中。十二州之說為後世學者所採用,但近代學者人為這是漢代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馬融所說的「十二州」是以《尚書》、《爾雅》和《周禮》三書的不同州名拼湊而成的。也就是說,在漢武帝之前根本沒有所謂的「九州」或「十二州」。 「九州」或「十二州」只是古書中對於古代中國的一種地域劃分,而且各種古書還不一致,它們並不是正式的行政區,而且很可能是後人的想象創造。在漢武帝以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已出現「州」一級的地區名稱,而「揚州」也和現在的揚州市沒有直接的聯繫。 漢代以前,這個若有若無的「揚州」的核心部分是今長江三角洲,最早出現的中心城市為吳(又稱姑蘇,今江蘇蘇州),吳最早為吳國的首都,吳國被越國滅亡後成為越國首都,越國被楚國滅亡後仍為楚國東部(即東楚)的最大都會,曾為春申君的封地。秦朝統一全國後,正式把吳命名為吳縣,作為會稽郡的治所(相當於省會、首府),統轄着吳、越兩國的舊地,即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上海、浙江全部。項羽也正是在吳縣舉起義旗,反抗秦朝統治的。此後儘管政區變動頻繁,但蘇州作為長三角地區的第一個中心城市,其地位維持了兩千多年,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方為上海所取代。 |
||||||||||||||||||||||||||||||||||||||||||||
-- 作者:yikinki123 -- 發表時間:2010/5/14 上午 11:45:15 -- 兩漢十三刺史部中的揚州刺史部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除京師長安和京畿七郡外,分天下為十三區,置刺史,稱「十三刺史部」,簡稱「十三部」。因為其中十一部沿用的是《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的「九州」名號,所以習慣上又稱「十三州」,「揚州」也是其中之一,全稱揚州刺史部,轄區相當於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蘇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區。今天的揚州市不屬於揚州刺史部,而屬於另外一個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和當時的「揚州」一點關係都沒有。 起初,十三刺史部(以前簡稱「州」)並不是一級行政區,只是監察區,而且沒有固定的治所。郡雖然屬於州,但卻是名副其實的一級行政區,其長官太守比州的長官刺史地位高。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為州牧,從此「州」成了十三刺史部的正式名稱,也有了固定的治所(但史書上沒有記載)。以後雖然又改州牧為刺史,但「州」的名稱固定下來,刺史的正式稱號變為「州刺史」。雖然如此,但州仍然只是監察區而不是行政區。 東漢時,揚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歷陽縣(今安徽和縣)。黃巾起義後,漢靈帝為了防止農民起義再次發生,於中平五年(188年)又改部分州刺史為州牧,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位在太守之上,以隨時鎮壓人民起義。由此,「州」正式取代了「刺史部」的名稱(例如揚州不再叫揚州刺史部,而直接叫揚州),並凌駕於郡之上,成為全國一級行政區。 東漢末年,中央由曹操當政,他把揚州的治所移到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後又移到合肥縣(今安徽合肥西北),但是揚州的大部分在江東孫氏政權(後來三國之一的吳國)控制下,並不由中央直接管轄。孫氏政權的都城原先在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後遷京口(今江蘇鎮江)、建業(今江蘇南京)。揚州實際上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由曹氏政權控制,行政中心在壽春、合肥;一部分由孫氏政權控制,行政中心在吳縣、京口、建業。直到曹魏、孫吳先後建國,揚州便正式分為兩部分。 由於揚州在兩漢的大部分時間裡並不是行政區而只是監察區,所以其治所(如歷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中心,也不是經濟、文化中心。兩漢時的揚州最發達的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與漢朝以前一樣依舊是吳縣(今江蘇蘇州)。吳縣在129年以前為會稽郡的治所,統轄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全部,地廣人多。吳縣也曾是荊國和劉濞吳國的首都,是中國東南地區的中心城市。王莽篡漢以降,中原戰亂不斷,士大夫舉族南遷,使吳縣的人口激增,到東漢和帝時已成為僅次於首都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人口估計近10萬。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以會稽郡過大,分故郡浙江(今錢塘江)以西為吳郡,郡治故會稽郡治吳縣(今蘇州市);浙江以東仍為會稽郡,郡移治山陰縣(今紹興市)。是為「吳會分治」。儘管吳郡的轄區大大縮小,但這是人口增多的必然結果,絲毫不影響其中國東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漢末的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就在吳郡發家,孫策更在吳縣定都。孫氏父子依靠吳郡當地的世家大族(主要是吳郡四姓,即顧、陸、朱、張四姓),建立起江東孫氏政權,後發展為三國之一的吳國。後來孫權遷都京口(今江蘇鎮江),又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吳縣的中國東南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漸被建業取代,但它作為孫吳集團的發家之地,仍為重要的經濟中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的揚州 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建魏國;第二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蜀漢;第三年(222年),孫權接受魏國所封的吳王爵位,建吳國,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魏、吳兩國都擁有揚州的一部分:魏國擁有揚州的小部分,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吳國擁有揚州的大部分,治所在其首都建業縣(今江蘇南京)。吳國的揚州是其大本營,相對穩定。而魏國的揚州處於魏、吳兩國邊界,戰亂頻繁,後期的毌丘儉、諸葛誕叛亂也都發生在這裡。而今天的揚州市在三國時屬於徐州廣陵郡,也是魏、吳兩國互相對峙的戰場,彼此爭奪,多次易手。265年晉武帝代魏後,魏國的揚州成為晉朝的揚州,仍和吳國的揚州分置。 280年,晉武帝派兵攻克吳國首都建業,吳國滅亡,全國再次統一。西晉滅吳後,把晉、吳兩國的揚州合二為一,治所設在原來吳國的首都建業,改名為建鄴,後改建康(今江蘇南京)。永嘉之亂後,晉皇室攜公卿士大夫南遷江東(衣冠南渡),是為東晉。東晉定都建康,既是全國首都,也是揚州的治所。其後由於不斷設立新的州(如江州、南徐州、東揚州等),揚州的轄地逐漸縮小,但東晉和南朝時,建康一直是揚州的治所[7],也是首都[8]。而今天的揚州市在東晉、南北朝和隋朝統一全國前仍為廣陵郡,歷屬徐州、南兗州、東廣州、吳州等,起初屬南朝,侯景之亂以後所有江北地區歸屬北朝,廣陵郡也隨之歸屬北朝。 整個魏晉南北朝(嚴格應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今天的揚州市都和「揚州」沒有一點關係。 620-626年的揚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攻克陳朝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朝滅亡,全國統一。隋改陳朝的揚州為蔣州,又將本朝原來的吳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9]改為揚州。自此,今天的揚州市才和「揚州」的名稱沾上了邊,但並沒有從此就享有了「揚州」的專名,中間還有一段曲折。 隋煬帝大業初年改州為郡,揚州也隨之改為江都郡。唐代隋後,唐高祖於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揚州為兗州,而在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即原來南朝的揚州治所)置揚州。武德六年,兗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改名為邗州。直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即位,將治所在江寧縣的揚州廢除,併入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而邗州則再次改名為揚州。自此,今天的揚州市才享有了「揚州」的專名,至今沒有改變過。 關於今日的揚州市獲得「揚州」之名的經過,近人江都學者徐謙芳在《揚州風土記略》中說:「廣陵郡被揚州之名,肇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再見於唐高祖武德九年,三定於唐肅宗乾元元年。至是揚州之名,惟廣陵得以專之。何則?隋稱揚州(隋煬帝楊廣本人就做過揚州總管),至煬帝大業元年而革(改江都郡);唐稱揚州,至明皇天寶九年亦革(再改江都郡) ;唯肅宗定名以後,沿及於清,相因不改,民國政府,名始不存(改江都縣)。然俗循舊習,猶稱揚州。」 註釋
參見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89%AC%E5%B7%9E_(%E5%8F%A4%E4%BB%A3) 梁州,是傳統上說的「華夏九州」之一,但是漢朝並沒有設立,統屬於益州。 蜀漢滅亡後,西晉於267年從益州中分設出梁州,州治在漢中郡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 唐朝廢州郡縣制,梁州成為山南西道的一部分,又稱興元府,梁州之名逐漸被停用。而且範圍大大縮小,約相當於之前的漢中郡,治所仍在南鄭。 |
||||||||||||||||||||||||||||||||||||||||||||
-- 作者:yikinki123 -- 發表時間:2010/5/14 上午 11:46:21 -- 豫州是中國古地名,是中國古籍所記載的九州之一,而作為實際的行政區劃,開始於漢武帝時期。 先秦 《尚書》、《爾雅》、《周禮》、《呂氏春秋》等書中,都記載有九州,雖然對九州的具體記載並不相同,但都有豫州。《周禮》記載:「河南曰豫州」。《呂氏春秋》中說:豫州在河水和漢水之間,是周的所在地。 漢朝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將全國除中央之外的地域分為十三個州刺史部,其中豫州管轄現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但這裡的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並無治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時期,州成為一級行政區域,其中豫州治所為譙(今安徽省亳州),轄區在河南東部和安徽西部,下轄潁川郡、汝南郡2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4國。 魏晉 三國的曹魏時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轄潁川郡、陳郡、魯郡、汝南郡、譙郡、弋陽郡、陽安郡、襄城郡、汝陰郡9郡,以及梁國、沛國2國。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增多,地域縮小,南朝宋設有南豫州,治所在姑熟(今安徽富塗),南朝齊除南豫州外,還另設有豫州,治所在壽春(安徽壽縣)。而北朝的北魏設豫州和東豫州,治所分別在汝南(河南汝南)和南新息(河南息縣)。 隋朝 到了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楊堅廢除郡一級行政區劃,改為州縣兩級體制,而隋煬帝時,又改州為郡,恢復秦朝的郡縣兩級體制,豫州的名稱消失。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B1%AB%E5%B7%9E 雍州是中國古代的地名之一,在《尚書》中就是「九州」之一,但具體所指已無從查證。 雍州地區自西周到西晉始終是京畿或附近。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部時,該地區以西屬涼州,東歸司隸校尉,不獨立設州。漢光武帝定都洛陽,設立過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東漢再度設立雍州,成為正式行政區,其範圍包括原涼州部分和司隸校尉部的長安及附近的三輔,治所就在當時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的臨時所在地長安。曹魏、西晉不變。十六國的前秦、後秦一度將雍州遷至安定郡(今甘肅鎮原)和蒲坂(今山西永濟),北魏、西魏、北周僅將長安及其附近地區設為雍州,治所在長安。而東晉和南朝將雍州僑置襄陽。隋朝統一後,以長安及其附近地區為雍州,隋煬帝改為京兆郡,唐朝建立後,又改為雍州,唐玄宗設立京兆府。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9B%8D%E5%B7%9E_(%E5%8F%A4%E4%BB%A3)
|
||||||||||||||||||||||||||||||||||||||||||||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15/4/4 上午 10:54: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