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曹操為盜墓養兵三年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1832)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10/5/20 上午 08:49:09
--  【轉貼】曹操為盜墓養兵三年
中國自古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說法,就是把一個人生前最珍貴的東西,與主人一起殉葬到墳墓中,讓死者在陰間繼續「使用」、「佔有」它。一座古墓,往往就是一座「寶庫」。這大大刺激了盜墓者的貪慾。

中國的盜墓現象,在先秦時期就已十分常見。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傳世巨著《呂氏春秋》中,記載了戰國時期六國被秦所滅後,大量墓地被盜的史實。亂世多盜墓賊。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盜墓者,都出自亂世,一個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另一個是民國時期的孫殿英。

在中國盜墓史上,曹操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當年,他剛割據一方,財政狀況吃緊。於是,他便通過盜墓斂取大量財物,用於軍隊的開銷。為了提高盜墓效率,曹操在軍中設立了一個類似「盜墓辦公室」的機構。這是中國盜墓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軍方盜墓機構。「盜墓辦公室」成立後,隨著曹軍不斷轉移「戰場」,走到哪裡便盜到哪裡。位於芒碭山(河南省商丘市)的漢朝梁孝王劉武墓,是曹操盜取的眾多墓葬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劉武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的弟弟。他死的時候,西漢已進入「文景之治」的盛世年代。曹操據此判斷,其陪葬品應當極為豐富。急於籌措軍餉的曹操非常重視這次行動。他親自到現場指揮挖掘,最終如願以償,盜得大量金銀財寶。據史料記載,曹操用盜墓得來的財寶,養活了手下大軍近3年之久。

諷刺的是,河南安陽曹操墓的發掘,是2009年中國最具轟動效應的考古發現。這座古墓所在的位置,原是一座窰場的取土點,廢棄後被村民種上了莊稼。2005年底,村民們在澆地時發現,有一處地方的水一直向下流。他們順著水流的方向找到了一個洞,據此推測下面可能有古墓。消息傳出不久,一批又一批的盜墓者便蜂擁而至。

從2006年起,當地派出所先後抓獲了5批盜墓者,一共38人。2008年,盜墓者從墓中盜出了一塊畫像石碑,其畫面反映的是東漢時期常見的八女投江圖;而上面的銘文則顯示,墓主的地位非常顯赫。最終,文物專家據此找到了這座東漢古墓。而專家們判斷墓主為曹操的最直接證據──刻有「魏武王」字樣的石枕,也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1/12/30 上午 09:32:12
--  【轉貼】曹操.在出仕以前.真是從事盜墓的嗎?

曹操盜墓是在出仕之後,而當時戰亂,以盜墓作為充實軍實的,也非曹操專利,呂布就曾受董卓之命發墓以充軍實。而且,這類軍隊從事盜墓行為,其所盜重點在於陪葬的財貨,也就是能直接被使用,或易於轉賣的銅器之類,對於陪葬的其他現今認為有藝術價值的東西,事實上是不被重視的,這與現代盜墓者的盜墓行為大有不同。

雖然曹操盜墓之說,最初出自陳琳的《討曹操檄》,但這對比當時戰亂為補充軍實的各軍閥來說,盜墓並非不可能,且此類事跡十分普遍,幾乎歷次戰亂時,都曾出現,如新莽末年,赤眉軍攻入關中,就發過呂后墓。董卓則將洛陽一代的皇陵大加洗劫。而曹操所盜者,為梁孝王墓,而梁孝王為漢景帝之弟,活著時顯貴一時,排場幾與皇帝無異,因此其陪葬品也就足以疏解曹操一時之困。

曹操家族雖然龐大,但並非世族,否則其祖就不會是個宦官。在東漢,世族是專只在地方上具有強大經濟權、出仕權的官宦世家,他們累世公卿,且有部曲與廣大的田產,絕大多數更壟斷了知識權(經學世家),但曹氏卻一點也沾不上邊,他們的起家與曹騰的顯貴有關,雖然後來致富,不過在社會上,仍是受鄙視的暴發戶。這反映出來的就是曹操一生與大多數的世族關係不佳,甚至對立(支持曹操的世族,僅穎川荀氏一家,其他謀臣武將,不是出身寒門就是一般平民),且起兵之初,曹操並無地盤,且在取得兗州後,也沒能穩固的控制,因此說地方富豪會因此捐資給曹操,那可能就說遠了。

  • 2011-12-24 11:50:05 補充

    至於所謂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據近年的考證,曹操當是不曾設有此官,此稱不過是陳琳對主要參與盜梁王墓的曹仁與曹洪的譏刺,因發生盜梁武王墓的時間點,曹洪時任揚武中郎將,而曹仁則任厲鋒校尉。詳可見賴國賓,〈關於曹魏初期的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一期》(2002.9)

  • 2011-12-25 01:02:10 補充

    與黑太子 兄商酌幾點:
    一、出仕前(二十歲前),曹操的主要活動當以譙縣為主。雖然《三國志》不曾明言,但我們能從幾點來推斷他成年前的活動,大約是在譙縣,不在洛陽。
    首先,從〈武帝紀〉及注引之《曹瞞傳》來看,曹操當時應聚族而居,且在當地應有家族產業,因此曹操可能在譙縣故鄉或鄰近區域成長。至於為何我認為其家族產業不在洛陽,原因在於當其反董之後,首先便是奔往陳留郡,在陳留郡的已吾縣起兵(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冬十二月,始起兵於已吾),而選定陳留自然與其家業所在有關,這也是為何他到了陳留才能散家財。如果家業在洛陽,恐怕還沒起兵,就先為董卓所扣了。

  • 2011-12-25 01:13:15 補充

    其次,從〈曹仁傳〉來看,曹仁與曹操同樣「少好弓馬弋獵」,彼此之間又頗為契合,至少在成年之前有比較深切的情誼,才會在起兵之後,曹仁率部響應。從曹仁「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旅淮、泗之間」來看,曹仁的活動範圍也大約在譙郡、陳留郡、梁國、沛國、陳國一帶,而這一區域也正為曹氏祖籍所在之區域。同樣的情況大約也發生在曹洪、夏侯惇、夏侯淵。此外,夏侯淵曾在曹操居於故居,因故涉案時,出面頂罪,如非兩者關係之深,夏侯淵當不會挺身頂罪才是,且〈夏侯淵傳〉明言:"太祖居家,曾有縣官事。"則曹操所居之"家",當在譙縣,這或可說明早歲曹操的成長,可能有很大的時間不在洛陽。

  • 2011-12-25 01:22:15 補充

    二、曹操起兵的資金來源:
    從可考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曹操初起兵時,是「散家財,合義兵」而來,而同段的〈注〉還提到另一筆資金來源,便是陳留的孝廉衛茲給予幫助的(《世語》: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財資太祖,使起兵,眾有五千人)。必須說明的,衛茲當為曹操早期的支持者或贊助者,衛茲除了給予資金上的幫助,時為張邈部將的他,還在各路軍不願出擊董卓時,受命參加曹操部隊,並在滎陽之戰不幸陣亡。
    此外,曹操的軍資金來源,便不可考了,但從〈諸夏侯傳〉來看,起兵之初,曹氏宗族應也支持了部分(參見曹仁、曹真傳)。
    但不管如何,來自洛陽商賈之說,純屬無稽,至於原因則如下述。

  • 2011-12-25 01:25:53 補充

    為何我會說軍資金來源自洛陽商賈之說,純屬無稽,除了上言之與史無考,及曹操成長地點當不在洛陽外,從曹操出仕後,任洛陽北部尉時,大肆打壓豪強來看,顯然曹操是不會大搞政商勾結的,而洛陽的商賈或許有人欣賞他,但要投資他恐怕還會引火燒身的。同樣的,曹操歷任頓丘令、濟南相的行事風格也大約相同,因此說其在拓展洛陽政商人脈,顯然過於武斷。

  • 2011-12-25 01:35:59 補充

    三、洛陽的殘破情況究竟如何?
    在董卓摧毀洛陽後,洛陽幾乎成為廢墟,地方豪強在遷都的過程中也被劫掠一空,華嶠的《漢書》就提到「(董卓)自將兵燒南北宮及宗廟、府庫、民家,城內掃地殄盡。又收諸富室,以罪沒入其財物;無辜而死者,不可勝計」,而《三國志•董卓傳》也提到獻帝逃回洛陽後,洛陽的景況仍是「宮室燒盡,街陌荒蕪」,以至於「百官披荊棘」,「飢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飢死牆壁間」。如此,則洛陽之沒落與蕭條,已經到了極度淒涼的景況,那又何以供應曹軍軍資呢?更別提當時控制洛陽的,根本不是曹操,而是張楊等人。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15/7/15 上午 04:42:03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