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太平天國的興亡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5095)

--  作者:貞子
--  發表時間:2010/12/27 上午 03:26:24
--  【轉貼】太平天國的興亡
洪秀全(西元一八一四年到一八六四年)是廣東省花縣的客家人,年少時讀過幾年私塾,頗有才氣。他和一般讀書人一樣,希望經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富貴,但是他接連參加幾次考試,都不幸落榜。一連數次科場失意,洪秀全沮喪憤恨之餘,萌生了反清的念頭,又得到一本叫做《勸世良言》的書,這是基督教的一些教義所成,認為大可利用,於是創立了「拜上帝會」,他告訴人,天父「上帝」命他斬除妖魔,拯救世人,他是耶穌的弟弟,自稱「天弟」。幾年之內,他的勢力迅速壯大。
  
西元一八五一年,拜上帝會號召各地的會員,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事。他們在洪秀全生日一月十一日那天,正式宣布起義反清,八月太平軍佔永安,建國號「太平天國」,洪秀全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元一八五三年三月,太平軍攻進南京,正式建都南京,改稱「天京」。太平天國初期是一個有組織有信仰的反清團體,在精神上信奉「拜上帝會」,他們在經濟上推行公有共享政策,收入全歸聖庫。他們造成一股龐大的聲勢,大大震動了北京的清廷。
但自建都南京後,諸王皆荒於酒色,不思進取,又因爭權而內訌,楊秀清專橫,為韋昌輝與石達開所殺,後洪秀全又借楊秀清部下力量殺韋昌輝,而石達開亦受猜忌,怒而領軍出走四川,使太平軍元氣大傷。諸王內訌後,洪秀全族弟洪仁玕總攬朝政,陳玉成、李秀成為佐。不久,曾國藩及李鴻章率領湘、准二軍反攻,李秀成攻上海,被英、美軍組成常勝軍擊退;同治元年,曾國荃圍攻南京,太平軍形勢危急,同治三年,洪秀全自殺,太平天國遂亡
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各點:
一、種族仇恨--清兵入關後,對漢人殺戮甚慘,康、雍、乾三朝雖然施行恩威並濟的政策,始終無法消弭漢人的民族仇恨:加上清朝歧視漢人的措施,更激發了漢人的民族思想,反清活動一直沒有止息。
二、政治敗壞--乾隆中期以後,吏治腐敗,嘉慶、道光年間,國庫空虛,貪污風氣盛行,捐納又多,導致民怨沸騰,甚至起來反抗。
三、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戰時軍費7千萬元和對外賠款2千多萬元,全部都加到了廣大農民和其他生產者身上。又由於各級官吏的層層盤剝和地主階級轉嫁攤派,農民的實際負擔數倍於明文規定的提稅。再加上銀價上漲及連年水旱災害,大批人民衣食無著,陷於極端悲慘的境地。因之農民的反抗風起雲湧,遍及全國,其中尤以兩廣和湖南鬥爭最為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平天國革命在廣西爆發了。

太平天國創立經過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註1)率領2萬多名群眾在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軍隊稱作「太平軍」,洪秀全被擁立為「天王」。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今蒙山縣),洪秀全封楊秀清(註2)為東王,蕭朝貴(註3)為西王,馮雲山(註4)為南王,韋昌輝(註5)為北王,石達開(註6)為翼王,確定了紀律,整頓了隊伍,改陰歷為天歷,初步建立了革命政府。

金田起義一爆發,清政府立即派來軍隊鎮壓,清軍包圍了永安。太平軍在永安待了半年,就突圍而出,於1852年4月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當時湖南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太平軍發佈了《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諭救一切天生天養》等文告,明確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戰鬥號召,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投營報效者「日以千計」,太平軍兵力大增。9月攻長沙,81天未下,主動撤圍北上。在益陽、岳州一帶,獲得了大批船隻炮械,建立了水師。大軍沿長沙水陸並進,勢如破竹。
1853年1月克武昌,3月佔領南京,把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都城。為了鞏固天京,又發兵攻佔了附近的鎮江、揚州和浦口。太平軍建都後,即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廢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還實行了男女平等的政策,禁止買賣婦女和女婢。對外則堅持獨立自主的政策,否認不平等條約,禁止販賣鴉片,反對外來侵略。
這些措施,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鬥志。 隨後,從1853年5月開始,太平軍進行了北伐和西征,各地天地會和捻黨也先後發動武裝起義與之相呼應。但北伐由於偏師北進,孤軍深入,援師不繼而失敗。西征則先遇小挫,後由石達開指揮,大敗曾國藩湘軍。在天京附近,太平軍又大破清軍江北、江南兩大營。到1856年夏,上至武漢,下至鎮江連成一片,盡在太平軍控制下,是為太平天國軍事上全盛時期。但就在這大好形勢下,卻發生了自相殘殺的「天京事變」。9月2日,楊秀清被暗殺,楊秀清的部下也有5000餘人中計被殺害,後洪秀全又下令詔書,由石達開回京輔政。次年5月,石達開被逼走,更造成了人心冷淡,銳氣減半的局面。「天京事變」給太平天國革命事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而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北京政變」後,公然和外國侵略者勾結起來,共同鎮壓人民革命,使得太平軍從此進入了十分困難的戰略防禦階段。

洪秀全為了克服危機,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以及洪仁玕等一批將領,重新組建了領導核心。1858年8月,李秀成約集各路將領大會於樅陽,陳玉成也趕來參加。會上大家「各誓一心,訂約會戰」。會後,陳、李聯合作戰。九月,攻破清軍重建的江北大營,10月,大戰三河鎮,全殲湘軍主力李續賓部。1859年,頒布了洪仁玕的《資政新篇》。1860年5月,攻破清軍重建的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的圍困,並乘勝東進佔領蘇、杭,開闢了蘇浙根據地,革命一度出現了重新振興的局面。西北戰場則在陳玉成的指揮下進行了英勇的安慶保衛戰。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1861年9月安慶失守,天京危急。李秀成率軍回援天京,與湘軍大戰40余天,未能破圍。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險惡的情況下,1862年,太平軍還在上海、寧波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1864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太平天國初期發展迅速,盛極一時,本有驅除滿清。統一全國的希望,但卻不能把握機會,終致失敗,主要是由於內部政策的錯誤、
一、過分迷信神權––太平軍的興起,宗教吸引是重要因素,但洪秀全過於迷信神權,很難引起人民的共鳴。
二、不顧冶地安民––太平軍初期所向披靡,但只顧攻城前進,很多土地得而復失:又不重視安撫人民,沒有讓他們遇些安樂日子。
三、措施流於空想––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始用心民政,鄱又不顧實際,公田與聖庫制度都難於施行,使人民大夫所望。
四、排斥會杜分子––洪秀全重神權,對不肯加入拜上帝會的會社分子一律拒絕,又不聯絡其他反清力量如天地會。匕首黨等,孤軍作戰。
五、破壞傳統文化––太平天國否定傳統儒家文化,有不少主張和措施違背倫常觀念,破壞家庭制度,引起士民反感,甚至與太平軍對抗。
六、不懂處理外交––列強本對太平天國抱有希望,但太平天國未能及時與各國建立外交關像,後來更進攻上海,威脅洋人的商務和條約利益,以致洋人決心支持清廷消滅太平軍。
七、領袖明爭暗鬥––定都天京後,諸王權力鬥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而洪秀全處理不善,使太平軍力量大損。
八、天王用人不專––太平天國內鬨後,洪秀全用石達開輔政,綁叉以二兄牽制他,致使石達開一怒出走。以後忠王李秀成獨力支撐大局,亦遭疑忌,權任不專,難於策劃軍政。
以上種種錯誤,不但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加上湘軍、淮軍相繼興起,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將士無官僚惡習,曾國藩、李鴻章又善於用人,並以維護傳統文化相號召,終陝太平天國敗亡。

除了上述這幾個原因, 太平天國革命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由於農民群眾分散的落後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他們的散漫性、狹隘性、保守性以及私有觀念、政治淺見等缺陷。他們面對的卻是滿洲貴族、漢族地主和外國侵略者勾結起來的強大兇惡的敵人,因此,失敗就很難避免了。

太平天國的影響
太平天國事件,經歷十餘年之久,範圍廣及大半個中國,雖以失敗告終,但影響至為重大:

一、削弱溝朝根基––亙莖陷落後,部分左土箏仍在上惠、可壺一帶聯合「捻黨」反清, 1865年大敗清兵於山東曹,叭並擊斃清將僧格林沁:直至1878年,太平軍的餘部始被完全消滅。一連串的變亂,使清廷元氣大傷。

二、漢人勢力抬頭––在對抗太平天國的戰事當中,清廷的正規軍隊腐敗無能,依賴地方組織團練來應付大局。曾國藩、李鴻章和他們的部屬都立下了大功,清廷不得不重用他們,自此漢人在滿清政權中所佔的比重漸增,至清朝末年甚至掌握了地方實權。

三、地方勢力膨脹––清廷賴地方組織的湘軍、淮軍平定太平天國,從此地方疆吏可以領兵練兵,這是清代軍權下移的契機,亦造成日後地方勢力的膨脹。

四、播下革命種子––太平天國所宣揚的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自此深入民心;餘部流落四方,仍以滅滿興漢為職志。清朝末年的革命運動,多少受到太平天國的啟發。

五、倡導社會革命––太平天國規定土地公有,主張財富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及破除社會陋習。這些措施,雖然未能貫徹實行,但對日後的中國有一定的影響,成為倡導社會革命的先驅。

六、上海租界成立––當太平天國的動亂正急時,列強宣佈上海中立,且命海軍登陸,又組織「義勇隊」維持居住地區的治安。自此以後,外人居住地區的行政權由各國領事共管,租界從此成立。

七、海關制度源起––上海動亂時,清吏逃遁一空,英、美、法三國領事協議派出代表,組成開稅管理委員會。後來清廷邀請外國人管理海關,任命外國人為總稅務司,中國沿海各商埠和長江沿線各口岸共達三十餘處,也先後實行了由外國稅務司控制的海關制度。

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初期,它既是單純的農民戰爭,又帶有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它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平均主義思想發展到了頂峰。從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統治還延續了近半個世紀,但在這半個世紀中,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國革命的影響和鼓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封建王朝的鬥爭,半個世紀後終於爆發了辛亥革命。

太平天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從1851年起共堅持了14年,勢力擴展到17省,有力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和外國的侵略,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潰。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12/6/2 上午 07:59:10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