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1949年運台黃金 中華民國保命本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6485)

--  作者:lin555
--  發表時間:2011/4/6 上午 06:42:17
--  【轉貼】1949年運台黃金 中華民國保命本
2011-04-05 中國時報 【王銘義/台北報導】
 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分治前夕,蔣介石統籌指揮將大批黃金運抵台灣的《黃金祕檔》,近日再度受到關注;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認為,這批黃金對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初期維繫政權穩定、對抗中共的軍事追擊,以至穩定當年台灣的經濟與貨幣政策,影響深遠,它更是中華民國法統得以在台延續的「保命本」。

 正值建國百年,邵銘煌建議,黃金祕檔是攸關兩岸重大轉折的重要史料,也是蔣在「非常時期」所採取的「非常作法」。馬英九政府應促請中央銀行、台灣銀行等機構盡早公開官方版《黃金檔案》,還原歷史真相,讓後人了解這批黃金對台灣六十年來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邵銘煌說,當年蔣介石將大批黃金從上海的中國銀行庫房運送來台,部分黃金則運抵廈門,並在海外保存部分外匯存款,都是基於對當時政治、軍事變化形勢的合理考量,尤其,國民政府內部的軍事派系鬥爭加劇,共軍渡江直逼上海,「難道要把黃金留給共產黨嗎?」

 蔣介石當年指派蔣經國、陳誠、周宏濤等人執行祕運黃金赴台,實際運台黃金的總量有多少,並未有權威說法,即使黃金、銀元、外匯的總值,外界說法從當年市值約三億至五億美元都有;幾十年來,這批黃金對當年台灣政經軍事的影響與作用,評價不同。

 黃金運台初期,蔣介石已下野,當時代總統李宗仁想盡辦法意圖將這批黃金再運回大陸。據《蔣介石日記》透露,一九四九年五月間,行政院已遷移至廣州,李宗仁與桂系將領白崇禧等人曾邀請時任台灣省主席的陳誠前往廣州召開財政會議,蔣介石即曾阻止陳誠與會。

 蔣介石在日記寫著:「如果桂系李、白向其要求運出台灣存金,而彼因應不宜,其可為其所害!白崇禧之卑劣毒謀無所不為之往事,毫不介意,甚為其危。乃為之設法脫身,未知其果能領悟否。」不久,台灣實施幣制改革,即曾動用八十萬兩運台黃金作為改制基金,蔣在日記裡寫到:「此乃最重要之政策,得以實施,為慰。」

 邵銘煌認為,運台黃金對當年台灣的重要性,不僅有助於財政貨幣政策的穩定,包括當時隨政府遷台兩百萬軍政人員與眷屬的維持費,應付中共軍事追擊的部隊兵力、武器、裝備開銷,甚至作為因應通膨壓力的財政手段,都是靠這批運台黃金,度過這段風雨飄搖的年代。

 邵銘煌對運台黃金穩定台灣局勢的影響與作用,評價是正面的。他說,蔣介石當時既面臨中共解放軍的軍事追擊,又遭逢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外交背棄,在韓戰爆發、美方調整對台政策並恢復援助台灣之前,如果沒有運台黃金的支撐,台灣恐怕都難以度過那段動盪年代。

解放軍退役將領: 國共相爭是內戰 不算盜取算運走
2011-04-05 中國時報 【亓樂義/北京報導】
 蔣介石把國庫黃金運往台灣,目前在大陸出現不同的評價。有人仍以「盜取」視之,有人則開始回歸歷史,認為蔣雖跋扈凶狠,但他對黃金的處理,不但挽救瀕臨崩潰的國民政府,也使台灣度過最危險的時刻。

 一位解放軍退役將領說,廿多年前他才知道蔣介石用飛機和軍艦運走很多黃金。當時的政治氣候,是全面批判蔣盜取黃金,如今民智大開,以常理看,兩雄相爭,敗者只會極盡守住資源,力圖東山再起,怎麼可能把黃金拱手讓人,就像國民黨軍隊攻下延安,毛澤東也不會留下任何值錢東西。

 清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所拿走的東西,才叫做「盜取」,是一種侵略行為,而國共相爭是內戰問題,蔣當時是總統,是一個合法政權的代表,只能算「運走」黃金,作為反攻用途,對台灣貢獻很大。這位堅持匿名的退役將領說,這是他個人看法,歷史終有定論。

 他說,當年中共的戰略目標是儘早消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顧不上黃金,也想不到黃金對蔣的重要性。如果當時策略是先取上海、截住黃金,再打南京,形勢也許完全改觀,蔣即使退到台灣,沒有黃金也會很快崩潰。

 據他的印象,一九四九年中共掌握約十五噸黃金,遠不及蔣運走的黃金,但要支撐比台灣面積多二百多倍的大陸,這點黃金根本不夠用。最初中共發行人民幣不是靠黃金儲備,主要靠「強力政權」推動信用,情況和蔣政權完全不同。

 蔣退守台灣之前,發行金圓券已經崩盤、信用掃地,舊台幣也不值錢,蔣唯一能穩住台灣經濟和民心士氣的籌碼就是黃金、別無他途。這位解放軍退役將領說,美援對台灣至關重要,但在韓戰爆發之前,這批黃金使台灣有了喘息機會,得以轉危為安。

特交分類檔案 (財政類)國庫 第0一0卷 號次:1-2

來文者:俞鴻鈞 呈 時間:1950.11.39

內容摘要:(極機密機密財印第壹號)

查 中央銀行黃金收付,及台灣銀行辦理黃金儲蓄各情形,業經另案呈報。中央銀行現存黃金約五十四萬二千餘兩,台灣銀行準備金項下實存黃金四十五萬餘兩,兩共不 足壹百萬兩,本年一至五月中央銀行付出軍費平均每月約十一萬餘兩,此外軍事器材、油料、軍米等項,外匯支出折合黃金約五萬兩,同時期內台銀辦理黃金儲蓄平 均每月兌出二十萬兩,故以現存之黃金餘數,欲兼顧發行準備與財政之需要,情形確甚困難。而台銀最近每日支付黃金儲蓄壹萬餘兩之趨勢,尤非迅速設法遏止不可。

周宏濤書中指出,依當時央行總裁在1950年6月7日呈總統的報告指出,1949年以來運至台灣的純金來源及數量如下:除了自上海分 三批運台數量 最大,共275萬餘兩之外,另從美國、日本運回再加上原先置於廈門的純金,全部共有375萬5540餘兩,但這些純金自政府遷台後到5月底止,連同撥付台 銀的台幣發行準備金80萬兩在內,總共耗掉321萬2540兩,僅剩54萬2910兩多。

周宏濤也在書中表示,消耗純金最大宗為軍費,平均每個月必須撥付近18萬兩純金,依這樣的速度幾個月下來就要花掉215萬餘兩,運台純金僅夠再支撐3個多月。

周宏濤存有日記,其口述回憶錄《蔣公與我》大量取材自日記,而《蔣公與我》相當程度記錄蔣中正的生活作息與習慣,對蔣有第一手的觀察與評價。

另外對史迪威 事件、中日和約的簽訂、臺灣經濟與美援、毛邦初事件、國民黨改造、孫立人、吳國楨、五二四事件、蔣經國蔣緯國兄弟、宋美齡都有深入評論,書中更分享與李登 輝在副總統任內的兩個小故事,值得治史者留意。

另外一說

周宏濤回憶錄隱匿了國民黨二件醜聞,三個船次有二個被歪哥掉,第一個是黃金運到墨西哥轉美國,委託空軍系統蔣介石親戚毛邦初在美國處理軍購譬如航空用油、後勤零件等所需資金,毛邦初卻侵吞了變賣黃金的款項,「中華民國政府」後來還在美國提起官司。

第二個是船到菲律賓,原本是安排流亡避難寄望菲律賓提供政治庇護,宋子文的親家楊運領為菲律賓華僑, 沒想到錢被季裡諾總統黑吃黑(又一說季裡諾與楊運領共謀)。

當時負責黃金 運送的央行總裁後出任行政院長的俞鴻鈞,在來台不久,被監察院彈劾,彈劾的理由都沒有公佈,一般認為是黃金運送出上海被侵吞保護黃金不力。當時不敢公佈大概是為了怕影響幣值穩定,惡化通膨加重發貨幣信心危機。

在大陸剩下的黃金統計起來是很難的,不過我們可以用統計解放後人民政府收兌民間流通黃金的數量來代替。以下是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貨幣統一》一文,作者:武力

  1950年3月物價趨於穩定以後,國家適當提高了金銀兌換比價,加上人民幣幣值穩定,國家收兌的金銀數量大增。以廣東省為例,1950年一年共收兌黃金745.5萬兩(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71.1%),銀元101.2萬枚(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73.7%),純銀5323.6萬兩(其中下半年收兌的佔98.2%)。

  從以上統計中我們得知1950年在廣東收兌的民間流通的黃金就有745.5萬兩,國民黨帶走的也不過277萬兩,在廣東一省一年收兌的民間黃金盡然比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黃金的兩倍還要多,何況中國不止一個廣東省,收兌黃金的時間又不止一年,當時的廣東也不是中國最繁華的地方。到這裡就應該知道國民黨帶走的價值5億美元的黃金白銀能佔多大比重了,這些錢跟朝鮮戰爭中中國欠下蘇聯的外債40億美元和中國無償援助越南的200億美元(有通貨膨脹因素)更是沒法比了!

嚴家淦任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常務理事,主持舊台幣換新台幣的幣制改革,發表書面談話,幣制改革亦有緒言:

(1)幣制改革方案緒言:「近數月來,中央在台之軍公費用及各公營事業之資金,多由台省墊借。歷時既久,為數又鉅……去年11月以降…京滬局勢緊張,中央軍政款項之墊借尤為龐大。以致台省金融波動,物價狂漲」。 (台省 即 台灣啦 都把台灣當提款機)

(2)嚴家淦書面談話;「中央在台之軍公費用,由本省墊借,數目甚鉅,足以把本省經濟拖累下去」。(見「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8年秋27期第410頁,亦見1949年1∼6月「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第709頁)

結論

1.國民黨黃金共七0噸約八百萬兩,約一年用於戰爭中的軍費。

2.國民黨1946年於上海蔣經國利用金元券換取民間黃金。

3.國民黨於1949年又以40000元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剝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