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台灣古代名稱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6839)

--  作者:lisav
--  發表時間:2011/5/2 上午 09:18:45
--  【轉貼】台灣古代名稱
台灣的名稱在西方世界只有一個叫「Formosa」但是在中國的文獻上卻有許許多多的名稱。最古老的名稱如記載在前漢書中的「東鯷」,臨海水土志的「夷州」,隋書的「流求」等。
這些古代的名稱檢討如下:
一. 東鯷:在二千年前,漢朝的「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述: 「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所以有部份學者 推測這個「東鯷」就是台灣。 但我們以現代的觀察,二千年前的中國是以中原即在黃河流域的長安、洛陽為主要活動區,漢朝對華南勢力僅及長江下游而已。若要到更南的福建、廣東是很希罕的,若要橫渡大海到台灣更是困難重重。所以古代漢人當他們到達長江下游並見到海洋時,把所能看到的島嶼一概稱為「東鯷」。所以東鯷是泛指海上的眾多島嶼,所以稱有二十餘國,依此可証東鯷單指是台灣的論點是不正確的。
二. 夷州:在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的「臨海水土志」中曾記戴「夷州在浙江臨海郡的東南,離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枯,四面皆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部落間互不相屬,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種植五榖,釀粟為酒,魚肉亦多。善織細布,喜在布上刻圖紋飾……」。但是「夷州」這個名稱在中國古代是屬於不能確定倒底是指何處的名稱如「亶州」。在吳志孫權傳說:「夷州亶州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及仙藥,止此不還…」。從上可知在三國時的夷州並不是單指台灣,況且在山海經中「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就解釋清楚當時從長江流域到福建是要乘船。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
三. 流求:到了隋朝時,隋煬帝派遣朱寬、陳稜率軍至流求並把數千名男女捕回中國。 在隋代的琉求又稱?求,可能是指今日的沖繩群島(即琉球群島),它極有也將台灣的北部含括在內。
以上是古代中國對台灣可能名稱。由以上名稱之分析可知當時對台灣所知是一片空白。如果將古時中國與台灣強湊在一起,大概是屬於有政治企圖的人所聯想的講法。
--  作者:lisav
--  發表時間:2011/5/2 上午 09:20:05
--  「台灣」名稱的由來
荷人佔據台灣是從一六二四年八月二十六日登陸台南安平地方,該地名依原住民稱為 荷蘭人統稱Taioan,漢人依此稱「大員」,記住這是用洛河語發音,而非北京話,荷人據台期間(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在大員廣場上絞刑台旁,設立一公稱處,它是專門針對長度、重量、土地丈量引起問題的仲裁機構,十分權威。又因為漢人從中國帶來的度量衡並不一致,各地對長度、重量的認知均有差異,毫無標準可言。荷人於是規定大員尺是一尺十寸,大員斤一斤十六兩,土地以「甲」為計算單位。公稱處除了仲裁機構外也是檢查機構,各地使用度量衡需經公稱處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荷蘭人也帶來以「甲」為單位的地積制度,所以台灣測量土地的尺度和中國不同。中國自古以弓測量土地,稱之為「畝」,而在台灣的荷蘭人是以戈測量土地,以二十五戈四方叫「甲」(morgan)。中國田以畝計,六尺為一弓,二百四十弓為一畝。台灣田以甲計,每甲東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長一丈二尺五寸,一甲計約內地十一畝三分一釐零。「甲」一直沿用到今日,相等於西洋的0.96992公頃(hectare),大約為今日中國的14.549市畝(15.786舊畝),日本的一町步或2934坪。

荷蘭人在大員的公稱處成為度量衡的權威,以此為交易的準繩,稱為大員尺、大員斤。在中國沿海的商人對外交易若以大員尺斤為計算標準,可免去不少的麻煩,尤其是與外地人交易時比較有公正性,大家也樂於使用。久而久之「大員」的涵義已從局部指今日「台南地區」擴張到泛指使用大員尺、大員斤的荷蘭佔領地區,如台南、鳳山、滬尾、雞籠。

荷蘭人敗退離台之前,大員尺、大員斤除了在全台南北各地使用外,更漸漸擴大到中國沿海的外貿商界,所以中國沿海的人對使用大員尺的人很單純的統稱為「大員人」,同時對在海峽對岸的這島嶼稱為「大員」島。大員是以河洛話(閩南語)發音,若以今日的北京話就是「台灣」。這就是台灣名稱的由來。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3/12/15 下午 12:58:29
--  【轉貼】清以前中國歷朝各代為何都不願意將台灣納入其版圖?
《三國志》〈吳書〉的記載:「 (黃龍) 二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 得夷洲數千人還。」夷洲是不是台灣,至今尚無直接證據,退一萬步說,假設夷洲真的是台灣,但是派兵來台灣擄人回去,又沒有在此設官治理,台灣怎麼成為其治下的領土呢?這個歪理如果講得通,則日本侵略中國時,也抓了不少中國人,中國是不是日本的一部分?

《隋書》〈東夷列傳〉所記載的,隋煬帝曾派軍隊人海到「琉求國」抓人的事。琉求國指的是台灣固然不錯,但是這和前項「得夷洲數千人還」同樣是侵略行為,更何況資料中記載此事結局是「 …… 擄其 (琉求國) 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既然明明「自爾遂絕」 (從此以後便斷絕了) ,不是反而證明台灣不屬中國了嗎?
  • 2012-12-09 08:40:20 補充

    雍正皇帝說:「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拓入版圖。」而清朝的史家趙翼也說:「台灣自古不隸中國」。

    台灣隸屬中國的時間是在清朝統治的 211 年 (1684 ∼ 1895) ,清帝國雖然併吞台灣,但並不把台灣視同其正規領土,而另眼看待台灣,採封山禁海之策,從 1684 年起有上百年的時間採嚴格的海禁政策,直到 1875 年以後才真正開放移民。但是到了 1895 年的馬關條約,又把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了。

  • 2012-12-09 08:43:25 補充

    南宋末年 宋朝皇帝為何寧可帶著幾十萬軍民撤退到珠江口的小島最後頭海
    也不來更安全的台灣呢?

    元朝軍隊甚至都打到歐洲了 為何也都不來台灣呢?

ANS:

關於這個問題, 我認為原因有二

1. 中國歷代均以陸權發展為主, 對海上事業與海島經略關注極少. 實際上中國所領有的陸地就極大, 發展空間甚多, 加上主要外敵多來自北方, 對南方地區, 甚至是隔了一個不算短的海峽的島, 發展興趣低是可以想見. 更有甚者, 中國史書上所謂的南方, 是根據當時朝代的中央政權所在來定義的. 即使是三國時代的吳, 其地理位置就現在的定義是處於華中(長江中下游地區), 而勢力不及華南閩粵地帶.甚至一直到北宋, 華南地區雖已設縣置郡, 但是在當時的人們眼中仍屬蠻荒, 蘇軾兄弟, 被謫官就是被下放到儋洲(海南島)雷洲(廣東), 可見得一直到北宋, 現代極為富庶的華南地區, 在當時仍屬開發程度低的地區. 

      此外, 由於不重視海權, 海上航行技術低. 實際上我一直對三國志吳書那段頗懷疑, 因為以吳國當時的航行技術, 能否渡過台灣海峽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台灣海峽的航行難度不低(高於從朝鮮半島渡海到日本), 加上從未探勘過航線就派兵萬人到台灣? 還能擄獲數千人? 以當時的船艦技術, 那至少要20艘樓船才夠, 吳真的有此餘力為了一個聽說過的島洲出動如此大的艦隊嗎? 而且吳國水軍雖強, 卻是河上經驗豐富, 但是海上經驗極少. 以當時的技術, 最多只能沿海航行, 不太可能渡過海峽 


2. 經營難度大 : 台灣現在確實發展極高, 但是早期的台灣可真是名符其實的瘴癘之地, 明鄭對台經營, 只能侷限於嘉南平原及少許北部地區, 清代承續明鄭基礎, 也只能在平地地區經營. 看看日本就知道當時的台灣風土對北人是多麼困難的問題. 日人接收台灣時, 出動兵力37000, 戰死515, 病死4700, 而且得到風土病須住院者26000, 真是誇張的數據, 全軍70%以上都被疾病奪去戰鬥力, 病死者高達12%, 連主帥都病死. 當時日本已比中國要現代化, 接受了西洋醫學, 軍隊當然有軍醫部隊隨行, 而且出動的部隊還是日本最強的近衛師團. 在這種情況下, 非戰鬥損失還那麼高. 主帥都保不了, 這真的嚇壞日本人了. 日人因此在台設立了熱帶病研究單位. 有一說是日人認為連台灣的熱帶風土病都這麼可怕了, 將來攻打東南亞地區, 必然會有更大的非戰鬥損失. 所以有必要積極研究. 此外, 台灣河流湍急, 水期短且水深太淺. 這代表缺少河運條件, 甚至會影響到耕作收穫, 水患不斷. 日人後來願意花費大筆經費興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 就是因為台灣的天然水文難以提高收成, 雖然日人出發點並非為了台灣人, 但是現代的台灣因此受惠是事實. 

可以說, 一直到20世紀初, 台灣仍是一個可耕地少, 水源不穩定, 水患多, 疾病多, 毒蛇多, 原住民剽悍的地區. 加上渡海航行難, 那中國歷朝對台缺乏興趣也是可以想見的. 實際上清朝在明鄭投降之後, 對是否要繼續經營台灣就有一番爭論, 施琅上<恭陳台灣棄留疏>才說服了康熙.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4/2/6 上午 04:42:39
--  【轉貼】為何當初明朝要澎湖不要台灣?
本來明朝的領土範圍就有包括澎湖
可是照明朝政府對澎湖的管理來看並不重視澎湖
卻寧願荷蘭占領台灣也不願交出澎湖
台灣明明比澎湖大 跟大陸應該也是差不多近
那又是為什麼呢?


中國歷朝都是具「中原」心態、不重視航海的陸權封建王國,實際上中國所領有的陸地就極大, 發展空間甚多,以至於對於隔了一個不算短的台灣海峽的小島,發展興趣低是可以想見。澎湖與台灣距離不遠,澎湖早已成為漢人的勢力範圍,為什麼台灣島還是“蠻番”之地?清朝以前中國歷朝各代為何都不願意將台灣納入其版圖?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澎湖與台灣距離雖短,卻阻隔一道極為凶險的「黑水溝」海域,早期從中國要到臺灣,由於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及知識的不發達,要東西橫越台灣海峽的「黑水溝」,是一件危險的事,海難頻繁,先民雖有能力行船到澎湖,但對於前往台灣顯然興趣極為缺乏,【元史留求傳】云:「水至澎湖漸低,近留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而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此「落漈」,即流經台灣西部海岸與澎湖群島間的黑潮,又稱黑水洋或黑水溝,直到清朝中葉,仍使人談虎變色。

2.台灣原住民凶悍,所以歷代才在澎湖駐軍防範,直到清朝末年,仍有日本、美國、英國船隻在台灣海域遇難漂至"生番"盤據地區,慘遭殺害的記錄。

3.明末以前大陸仍有開發餘地,人口尚未過剩,且台灣的物產尚不足以吸引商人,缺乏國際貿易的市場價值。而在洋人東來以前,中國對外交通的主要航路都未經過台灣,頂多只有琉球航線,須掠過台灣北部,因而並未引起注意。

4.明初洪武帝實施海禁,裁撤澎湖巡檢司,強迫澎湖居民遷往內地,與台灣聯繫的機會大為降低。

5.當時人們認為「臺灣是瘴癘之地」,對於台灣水土的印象,和唐代文人對於中國南方的論述很像,充滿了疾病的恐懼與國族的歧見。在他們的想像當中,台灣的環境氣候極度的惡劣,濃鬱的瘴癘之氣有害於人體的健康;島上居住的也是些遠在荒服的殆非人類的魑魅。

臺灣的氣候,因為地理關係並不單純,東西南北高山平原氣候差異極大,熱帶、亞熱帶高山型氣候紛呈不一,四周環海,從南到北隨著緯度而變化,不若中國大陸的四季分明,秋冬的差異幾乎無法辨別,這對自幼慣習於大陸型氣候的漢人而言,是一項極為嚴苛的考驗。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6/5/10 上午 11:36:23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