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政府推出了惠台三十一項利多,希望透過經濟來攏絡台灣人心。近年來,類似這樣「以經促統」的對台政策,一次比一次看起來更優惠,也更直接的跟民眾生計產生連結。不同於馬政府時代透過政府單位互動,很明顯的,中國面對民進黨政府的策略,已經從政府層級的經貿往來,轉向到試圖與台灣民眾直接的對話。
不管真是基於兩岸一家親的善意,或是純粹為了統戰,值得台灣民眾共同思考的,是這一連串的對台政策,到底對我們有沒有影響?其中,被定義為「天然獨」世代的年輕族群,面對看似充滿機會的中國,又有什麼樣的想法?
年輕族群變了心?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所主持的台灣國家安全年度調查,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發生至今,支持台灣加強與中國經貿交流的民意,從百分之三十九點四躍升到百分之五十九點一。在所有的年齡層中,看法變化最大的群體,正是所謂的「天然獨」世代。
二十歲到二十九歲的民眾,有超過九成具有強烈的台灣認同,也因為這樣的台灣認同,被部分政治人物定義為「天然獨」世代。
然而,在經歷太陽花學運和政黨輪替之後,對台灣充滿熱情的年輕族群,卻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內,改變了態度。他們支持加強兩岸經貿往來的比例,居然從百分之三十九點五,竄升到百分之六十九點六。難道,天然獨世代已經不再擔心台灣經濟太過依賴中國了嗎?到底為甚麼有強烈台灣認同的「天然獨」,轉眼間似乎就成了「漸進統」?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先確定究竟有沒有「天然獨」世代!
年輕世代真的「天然獨」?
過去十幾年,隨著台灣經濟條件的好轉,以及民主化的發展程度,台灣社會普遍認為現在年輕世代的價值觀,
已經從追求滿足物質生活需求的「物質主義」,轉變成尋求非物質層面滿足的「後物質主義」。主張台灣年輕人是「天然獨」世代的論述,大多以台灣近年來常聽到的「小確幸」為例,認為追求小確幸的年輕世代,普遍相信幸福不是來自累積大量的財富。
然而,這樣的邏輯其實是倒果為因。年輕世代追求小確幸,不是因為不想累積金錢,也不是不願意追逐名利,而是因為主流的成功價值,對年輕世代而言,根本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另外,太陽花學運被解讀為年輕世代追求民主,卻忽略了他們站出來對抗政府,其實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源自於對財富分配不均,以及自己未來經濟生活的焦慮。從這個角度來說,年輕世代的價值觀,根本沒有轉變成不在意物質生活的「後物質主義」。
相反的,正因為缺乏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他們面對所有的機會,可能都會更積極務實的去爭取。說穿了,台灣的年輕世代其實仍然保有「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所以,他們面對兩岸經貿交流的看法才有如此巨大的轉變。
要找到證據來支持這樣的推論並不困難,從美國密西根大學所主持的世界價值觀報告資料中,可以找到針對個人價值觀所做的調查,而根據分析結果,被歸類在具有「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台灣民眾比例,只有百分之一點五。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台灣民眾的價值觀,根本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務實的「物質主義」思維,並沒有因為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轉換成追求非物質的滿足。
台灣只能是「家鄉」!
如果年輕世代的價值觀沒變,讓他們改變想法希望加強與中國經貿交流的原因,很明顯的就是為了要求生存。有強烈台灣認同的年輕世代,不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台灣人,可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認同,卻變成了年輕世代到中國發展的生存技能。
或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為了爭取在中國發展的機會,面對中國的同事和上司,只能默默的把台灣放在心裡。為了生計,到中國發展的台灣人,往往必須在心中自我調適,逐漸的說服自己,要在中國工作,心中的台灣,就只能從「國家」的位階,降到「家鄉」。
以最近一兩年開始受到媒體關注的學術西進人才為例,台灣的博士在台灣難以找到大學教職,而到中國的大學任教。受限於台籍的身份,他們往往不能取得正式教職和升等,然而,在最近公佈的惠台三十一項措施中,正式解禁台灣身份,讓台灣學術人才跟中國教授一樣,可以公平爭取研究經費。
問題是,中國高教研究經費分配,往往取決於研究主題是否能對「國家」有所貢獻。在飯碗和國家認同之間,台籍學術人才們心中想的「國家」能是哪一國?面對這樣的情況,沒辦法提供人才就業機會的台灣,又能給台灣的年輕人才什麼幫助?
守護民主得先能立足
民主是台灣的驕傲,但是,沒有立足世界的本事,沒有讓市井小民都能安居樂業的條件,活在舒適圈,同溫層裡的政治人物可能還在做夢,還在幻想人民都會甘願一起餓著肚子擁抱理想。的確,台灣有不少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公司和人才,但是卻沒有能為台灣作出長遠考量的政府。真想要守護台灣的民主,就要找出方向,提出願景,讓年輕人看見機會,別讓充滿理想和熱情的年輕人,無奈的成為「漸進統」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