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言官與明朝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47980)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15/12/10 上午 08:36:05
--  【轉貼】言官與明朝
明朝那些事兒(1-9)的評論

這本書看到一半就讓我有一種寫讀書筆記的慾望,
以致越到後面看的越快,最後作品集不做,文書也不寫,
連工作都找了各種理由推脫,終於在單位的洗手間內看完。

明朝的言官,可以稱得上極品,也是最想讓我嘮叨。
由於我之前對於明朝歷史的不理解,一直認為明朝是最封建,
對於讀書人壓迫非常厲害的一個朝代,
看完之後才明白明朝的皇帝之所以要如此壓迫那些說話的人,
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言官實在太厲害了,厲害到皇帝都管不住。

我個人感覺那些皇帝之所以不喜歡上朝也是因為怕這些言官,
斬殺一批言官又如何,又有下一批趕上來讓你砍,
當權者碰上這種不要命的自然要軟了,再加上如果這些提意見的人都死了,
誰幫當權者幹活。所以很多地方都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
我覺得這話是站得住腳,明朝的核心是這幫讀書人,
而大部分讀書人不太能生財所以在乎更多的只能是自己的名譽,
為了所謂的名譽什麼都能拋棄。這也是為什麼明朝即使在落寞、困頓之時,
也沒有割地賠款,也沒有把皇室子女送出去的案例。

更加令我感到震驚的是從這些言官的活動中讓我感受到現在所謂的「集中式民主」。
我不知道這麼說是否恰當,但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特色的民主。
可以挑戰當權者,可以結黨宣傳自己的思想,政府也有相應的法律來保護這些言官
(雖然很多時候沒有用的,但至少逼著那些迫害者痛苦一陣)。
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如果明朝沒有滅亡,
我們中國可以自然而然過渡到君主立憲,開始民主。

因為當時中國的資產階級已經有一定規模,
而且皇帝很多時候會被各種大臣制約限制。當然歷史沒那麼多假設。
但是這麼個朝代終結還是結束了。
書作者的結論我覺得有點宿命論的感覺,我其實不太能夠接受)。
越往後看我越覺得成也言官,敗也言官。可能這就是所謂民主需要付出的代價。
很多關鍵時刻都在無休無止的爭吵中度過,言官和言官之間的勾心鬥角,
以及皇帝與官員之間的矛盾大大降低了整個帝國的效率,
更為關鍵是降低了準確率,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言官的作用便是對於當權者進行監督,並通過大量的謀保證最後的「斷」,
但事實經常事與願違。任何人都很難免除對於自身內心慾望的渴求,
有些人是權力,有的是金錢有的是女色,謀得越多最後的結局也是更加令人汗顏。
在一次次的宮廷鬥爭中我漸漸開始質疑這種制度的弊端,進而想為什麼要民主
(我一直覺得如果中國要民主就會變成這個樣子),一邊看一邊總結,
看完之時也沒想通為什麼,後來才意識到問題不應該在結尾處,
而是應該在開頭處,也就是建國之初,朱元璋的時候。
當時的體制以及朝代的運作方式可以說是決定了後世的發展。
所以以前我一直很羨慕美國,美國建國寫憲法的那群人各個都值得一說,
都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精華。人家那套運作模式肯定也有很多問題,
但人家修憲的次數一個手就能數過來,況且人家現在還是世界第一強國,
這不得不讓人敬仰。當然強求朱元璋開國的時候就把制度定的一點問題也沒有,
那也太難為他老人家了。接下來就要看在執行中的靈活運用了。
可惜了中國人的聰明腦子,我們總是能夠很聰明的判斷出什麼時候該靈活,
什麼時候該死板,而且還經常變。所以說很多人都喜歡說這麼一句話
「這件事情麼原則上是不可以的」。換言之就是沒有原則。
相反國外很多地方就是認死理走到底的,雖然經常被我們所不理解,
但事實證明這是有好處的。
所以我再次堅定的相信不存在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適用的制度,
以及當制度遇上問題能夠變通的能力。
當然我現在還沒有能力看清這套制度對於明朝的影響,
他的利與弊只能通過一個個單獨的假設才能討論,
而且也講不清這種所謂的民主和我們嚮往的民主有多大差距,
看了這本書只是我對明朝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不再是那個只有奸臣當道,
倭寇橫行,民不聊生的朝代,我看到很多中國人在世界舞台
(也就是東南亞吧)上揚眉吐氣,看到官員為了自己的抱負理想不惜犧牲生命,
看到了皇帝也會害怕的朝代。即使拿明朝和漢唐相比,我覺得也絲毫不為過。
此刻我決定再把萬曆15年拿出來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