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朱元璋為何想殺盡天下貪官污吏。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48314)

--  作者:老佛爺
--  發表時間:2016/1/18 上午 08:20:17
--  【轉貼】朱元璋為何想殺盡天下貪官污吏。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導讀

朱元璋是名副其實的社會最底層,和劉邦比起來,不要說亭長,他在元朝的時候,連個芝麻綠豆長也沒有當過,就是純粹的一個老百姓。

孤苦伶仃

朱元璋十六歲,就先後死了父親、大哥、大侄、母親四口。

面對父母哥哥的屍體,不僅無錢購置棺木,連安葬的墳地也沒有。

朱元璋去哀求地主劉德,被一頓臭罵轟出大門。鄰居劉繼祖主動提出葬在劉家地裡。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不忘劉繼祖的恩情。當時劉繼祖已死,朱元璋追封他為義惠候,子孫世襲。

恨之入骨

朱元璋他參加農民起義隊伍後就發誓:一旦當上皇帝,先殺盡天下貪官污吏。

他憎惡貪污,這是可以理解的,每當他想起那本該發給自己父母的賑災糧食被官吏貪污,導致父母餓死的情景,就會忍不住咬牙切齒。

後來朱元璋當上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果然在舉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貪治腐」運動。

凡貪必殺

朱元璋當皇帝后,頒布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污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

明朝衙門設置了一個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著實嚇人。

這個土地祠是剝皮用的,剝的就是人皮。

原來朱元璋命令官員貪污處死後,還要把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後在皮內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並掛於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

這個稻草人不是用來嚇唬鳥的,而是用來威懾貪官的。

法不容情

朱亮祖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鎮守廣州,當時的番禺縣(廣州番禺區)縣令叫道同,是一個很清廉的官員,由於執法嚴厲,與當地的土豪劣紳發生了矛盾。

這些土豪拉攏朱亮祖整死道同,不久朱元璋知道真相,便用鞭子抽朱亮祖。

在得到朱元璋默許後,侍衛們紛紛開始動手。朱亮祖與他的兒子朱暹就這樣被活活鞭死。剝下皮來,懸掛在鬧市,為後世警戒。

得到民心

自明朝開國以來,朱元璋殺不盡殺,據統計,因貪污受賄被殺死的官員有幾萬人,到洪武十九年,全國十三個省從府到縣的官員很少能夠做到滿任,大部分都被殺掉了。

在當時當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經很不錯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說一聲阿彌陀佛。

歷史再一次證明,只有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會流芳千古。

憶苦思甜

朱元璋後來回憶流浪的生活說:

「我一無所長啊。去投靠那些尖酸刻薄的親戚,那是自取其辱,我只好去流浪,有時候無處投宿,就躺在荒涼的懸崖峭壁下。晚上聽著猿猴的聲音,心中只有說不出的淒涼與徬徨啊。夢境中回憶慈愛的父母雙親,猛然驚醒,才想起他們都已慘死,不在了!不在了!我那時內心是多麼落魄,多麼淒惶啊」——《御製皇陵碑》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7/3/29 上午 11:09:51
--  【轉貼】明太祖怒斬女婿

明洪武三十年六月的一天,五更天。年近古稀的老皇帝朱元璋臨朝,文武百官惶恐不安。

  自皇太子朱標病故後,朱元璋老年失愛子,十分悲痛。傷心之餘他將朝廷諸事均交給各部處置,平時極少上朝,今天五更登上金鑾殿,準有大事。果然,御前太監一聲斷喝:「傳歐陽倫聽旨。」

  歐陽倫是朱元璋的三女兒安慶公主的丈夫,進士出身,官封駙馬都尉。他為人聰明,博古通今,深受明太祖器重,現在傳他出班,究竟是為什麼呢?

  「販私茶該當何罪?」朱元璋厲聲問道。

  歐陽倫早魂不附體,他伏地磕頭,連連請罪。

  「午門候斬!」說罷,朱元璋起身退朝。

  原來,明初因經濟蕭條,為了增加國家財政,規定茶葉為重要出口物資,制定了茶法,販運私茶是有罪。歐陽倫依仗皇親國戚權勢,販賣私茶,謀取暴利。尤其他見明太祖年邁,深居簡出,不務政事,更加膽大妄為。誰知被地方官員密奏告發。

  朱元璋聞訊勃然大怒,親自過問此事。

  「看在九年翁婿分上,且無大錯,請萬歲寬恕。」頗受朱元璋信賴的兵部左侍郎奏道。

  女兒安慶公主也哭哭啼啼地在後宮求饒:「即便販私茶違禁,也不至死罪,望父王寬恕,從此定叫他歸故里當百姓……」

  「《大明律》制定後,又頒《大明律例》,並發《大誥》,天下百姓戶戶備有一本,地方官員帶頭在鄉民集會宣講,為的是天下人遵紀守法。」

明太祖想起元末貪官污吏,百姓身受苦難,自己揭竿而起,征戰多年,江山得之不易,頗為感慨地說:「如不殺他,怎樣服天下?再說情者與之同罪!」就這樣,午時三刻一聲炮響,歐陽倫人頭落地。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7/7/23 下午 12:07:09
--  【轉貼】朱元璋當皇帝後是怎樣對仇人劉德的?

筆者前階段寫過一篇關於朱元璋的文章,其中寫了很多關於他還沒有當皇帝時的事情。有讀者問我,地主劉德的下場。那就寫一篇小短文,大家一起討論下。


朱元璋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能人,而且,應當是那個時代的最能人。元末天下大亂,豪強並起。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張士誠、方國珍、徐壽輝、陳友諒等人,均是一時豪傑。然而,勝利者卻只能有一個。這其中,出身最為卑賤的兩人陳友諒、朱元璋,站到了最後的角斗場上。決戰地點,就在鄱陽湖。

這兩個賭徒,壓上了全部的身家和性命。鄱陽一戰,一度殺得難解難分。最終,陳友諒被冷箭射死,朱元璋獲得了最後的勝利,贏得整個了天下。


朱元璋即位後,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對於張士誠一度割據的江浙一帶,課以重稅,以示懲戒。對於對自己有恩的人則採取獎勵措施,給予恩惠。

朱元璋出家之前,父母兄弟紛紛餓死,噩耗接踵而至。朱元璋欲哭無淚,他和二哥一起,兩個奄奄一息的人去找劉德,找這個父母給他幹了一輩子活的地主。17歲的朱元璋試圖說服劉德,看在父母一輩子操勞的份上,允許自己將父母安葬在他的田裡。劉德橫眉瞪眼,斷然拒絕了朱元璋的要求。理由極其簡單,他們給我幹活,我也給他們工錢。想要埋在我地里,那不行!


我們設想一下,對於這樣一個人,年輕的朱元璋能不痛恨嗎?不能!然而,他卻無能為力。據《明史》記載,「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藏,即鳳陽陵也。」意思是說,朱元璋十七歲的時候,父母及大哥相繼死去,因為貧窮,無法埋葬。後來好心人劉繼祖給了他一點地方,才安葬了父母。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不住嘆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劉繼祖為義惠侯,並且許他子孫後代世代沿襲侯爵,直到明朝滅亡。一念之仁,幾乎目不識丁的小地主竟被封侯,可見心存善心,老天不欺了。

至於劉德,朱元璋是怎麼對待的呢?朱元璋對劉德說:「爾之所為,亦恆情耳,不必問。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意思就是說,你那樣做,也是情理之中,我不會追究。在我貧賤的時候,你怎麼會知道我能貴為天子呢?此時的朱元璋,已經站在了權力的最巔峰,他原諒了劉德,並且還下令賞賜他田30傾,並免除了他10年的徭役。寬仁待民的形象,躍然紙上。


我們可以想見,當哆哆嗦嗦的劉德從官差手中領了地契,心中是怎樣的五味雜陳。他雖然得了好處,但是與封侯的劉繼祖比起來,那簡直是不值一提。他一定會想,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

可是,有什麼事情是能重來的嗎?行善積德,本就不是政治的投機。這個故事,也奉勸諸君,多多行善啊!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7/7/23 下午 12:08:4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