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歷史上的那些「鹽」事兒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2987)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7/11/10 上午 09:24:11 -- 【轉貼】歷史上的那些「鹽」事兒 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小,但是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鹽不但是生命所需,同時還是古代防腐劑,甚至是國家的生命。看看中國古代對於鹽的管理、政策就知道鹽是多麼重要。
商周兩代實行等級分封制,納「貢」代稅。所謂「青州厥貢鹽」,就是青州以「鹽」作為貢品,以代賦稅。當時,食鹽的產運銷由百姓們自己經營,官府僅在產地設官,督促民眾按時采煮。
但是春秋時期情況就開始有了變化,甚至是一個影響千古的變化。猗頓,本只是一個農民,後來在陶朱公的啟發下,把家搬到河東鹽池附近,專心搞起鹽業和畜牧生意,僅十年就成為富可敵國的「企業家」。鹽業經營的巨大商機和利潤,被齊國國相管仲看在眼裡,於是,他將食鹽的生產、運輸、銷售收歸國有,推行食鹽國營制度。齊國臨海,擁有豐富的海鹽資源。儘管在食鹽生產方面,管仲部分放權給百姓,但官府仍然嚴格控制生產者的生產時間和食鹽資源的管理。至於食鹽運輸,均歸官府統一運輸。除了為政府賺錢外,食鹽官府專運還能達到一定的戰略目的:對於那些不生產食鹽的諸侯國,一旦發生衝突就禁運食鹽。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早利用經濟制裁達到政治目的的案例之一了。
漢初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開放鹽禁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弛山澤之禁」,意味著食鹽國營政策被取消,民間可以「自由」開採、運輸和銷售。鹽官不再承擔食鹽的產、運、銷,只負責徵收鹽稅。漢武帝時,長期的對外衛國戰爭致使國庫日漸空虛。於是,武帝把目光投入到利潤豐厚的鹽鐵業,重新開始施行鹽鐵國家專營,以圖創收。對於私自煮鹽的人,除了沒收工具外,還要處以「釱左趾」,即給左腳戴上鐐銬的懲罰。官府以低價強制收購鹽民們生產的食鹽,轉手又高價出售,食鹽價格猛漲,百姓買不起,只能「淡食」。食鹽運輸等勞役也要征發百姓,這些都直接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隋到唐前期,和漢初一樣,採取官少管、促生產的執政理念。隋文帝立國第三年就宣佈廢除了鹽禁,凡是鹽池、鹽井,政府「與百姓共之」。唐初諸帝也基本繼承了這一方針。直到唐代中期,唐玄宗開始敗家,導致財政赤字,君臣一起想方設法生財創收,於是食鹽國營又被提上了日程。但唐中期後的食鹽國營制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叫做「榷鹽法」。所謂「榷鹽法」,是指食鹽國家專賣制度,由以前的官運、官銷制改為就場專賣制。也就是說,鹽民生產食鹽,政府低價買來,再高價賣給商人,由商人運輸到政府指定經銷店販售。這樣,政府不但控制了食鹽的貨源,也掌握了食鹽的批發環節,成為當時政府的主要經濟來源。 此後,雖然鹽政多有變化、管理機構和管理辦法更加細緻,除元代時而商運商銷、時而官運官銷外,其他朝代大體都遵循了榷鹽專賣制度。根據《天工開物》的說法,官府販賣鹽的價格要比成本高出十倍,可見其利潤之大。除此之外對比其他朝代的記載,官鹽賣得最貴的時候1斤可抵100斤糧食,最便宜的時候也能抵20斤。因為巨額的利潤,鹽行業的稅收正常情況下占比國家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三。 但是除了官方售鹽,不得不提還有私鹽販子。食鹽專營及其鹽課收入是歷代政府的重要財源。鹽運使一向是個肥缺,制售販賣私鹽的行為雖然受到政府一再打壓,但在巨額利潤的刺激下,仍舊不絕如縷。這裡以乾隆三十年時鹽價為例,當時一引鹽在海濱一帶是0.64兩白銀,運到揚州後加上運費、鹽稅,達到1.82兩左右,從揚州運到東南六省零售價10兩左右,如此豐厚的暴利難怪當時拼了老命也要私販食鹽了。可以說,中國古代的鹽業專賣史就是一部血雨腥風的官民鬥爭史。 私鹽販子是歷史上有一個很有趣的職業。有些私鹽販子還參與了農民起義,其他沒有直接參與軍事鬥爭的私鹽販子中,也不乏造反起義的支持者。公元881年1月16日,黃巢在長安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齊。兩年之後,他就從皇帝寶座上被趕下台,不久即在山東泰安附近兵敗自殺。黃巢的老家在山東菏澤,三代都是私鹽販子。販私鹽在唐朝是死罪,但是利潤奇高。作為私鹽販子,黃巢家裡並不缺錢,所以在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造反的時候,黃巢的造反更是一種藉機獲取更大利益的策略。而元末更是典型,朱元璋起義的經費大多是私鹽販子提供的,就連他的對手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也都是私鹽販子出身。可以說,封建歷史上的元末農民起義,基本上是一夥私鹽販子在爭奪江山。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2/25 上午 10:20:10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12/5 上午 02:49:36 -- 【轉貼】鹽在古代有多珍貴? 春秋時期,管仲舉鹽而克楚。 林彪碰見黃克誠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有鹽沒有?」 小小的鹽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在古代卻曾是決定國家生死和富強的關鍵。鹽對農業社會的價值並不亞於石油對工業社會的價值。 鹽相當於古代冰箱:作為現代人,你可能只會看到日常做飯時用鹽做調味劑,其實鹽對古代老闆姓的意義更像冰箱對現代人的意義。
醃製食品除了老闆姓長期自用,但更重要的是有了鹽,商人就能夠實現遠距離的食品貿易,這相當於古代版的冷鏈物流。 吃飯缺了鹽就像汽車沒了油:自從1萬多年前人類發明了農業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從狩獵逐漸轉為農耕,糧食中缺少鹽,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通過動物來補充鹽,轉變為尋找含鹽的礦物質。 而通過在食物中加鹽,每天攝入少量鹽是最自然的方式,所以大部分食品消費中又能伴隨著鹽的消費。在古代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裡,一個人要滿足溫飽需求,大部分可以靠自己來解決,但唯獨鹽很難靠自己解決,必須依賴外來的商人供應。 商人通過鹽的交換把大量孤立的社會系統建立起了相互連接,作為連接著的商人也自然獲得了信息方面的優勢,站在信息制高點上,商人能夠發現系統之間可以套利的各種機會,而商人進一步的逐利行為又擴大了交換的種類和地理範圍。
商人的遠距離貿易運輸過程中無意間構建了複雜的物流和數據交換網絡,商人。貨物和信息就是在網絡里傳送的報文。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貿易交換網絡可以極大促進工商業的繁榮,而工商業對社會進步的推動力要園園強於單純的農業經濟。因為貿易不僅可以創造大量財富,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思想的交流、物種的交換、商業的創新、制度的創新和科學技術的創新,實現國家系統的全面升級。 在歷史上,從絲綢之路、香料貿易、大航海時代,到現在的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無一例外都激發了社會的大幅度的進步。 盛產鹽=盛產石油:糧、鹽、布、鐵、畜是古代貿易的主體。鹽是第二大商品,所以在古代,盛產魚鹽的地方就非常適合發展工商業貿易,這些地區在經濟上也遠比單純的農業地區發達。
周武王對功臣太大方了,相當於把波斯灣給了姜子牙。當然東夷旅做了幾千年的高富帥,一直不太服管,需要讓老薑整治一下他們。 不過營丘當時是多是鹽鹼地,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人口不多。姜子牙到齊後,鼓勵紡織等手工業,大力發展魚鹽等自由貿易,齊國的商品很快行銷天下,而開朗寬鬆的環境吸引了各國人才和商賈雲集齊國。
鹽是政府用來控制社會的控制迴路:古代社會人們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最大,糧食也是古代貿易系統中最大的商品,而鹽流總是和糧食流如影隨形。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只要控制了鹽流,就可以控制了農貿。 在系統控制中,我們可以用小電流的控制迴路去控制、調節大電流迴路。 在經濟系統中,鹽和汽油也可以充當控制迴路的角色,以小博大,來控制更大的經濟系統。 鹽的生產非常集中,便於壟斷管理,只要控制了鹽的供應和價格,就可以向所有消費者徵收食品消費稅。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都非常倚重鹽稅,是政府收入中最大的來源之一。
而且每個人的鹽消耗量少,幾時漲價漲一倍,人們對價格也不敏感。最重要的是鹽稅可以隱藏在很多商品後面,絕大多數不會意識到自己買的一條鹹魚裡面,政府已經通過鹽進行了徵稅,通過這種隱形的徵稅手段,鹽還起了現代發票的作用! 通過鹽向全天下徵稅:公元前685年,管仲將鹽鐵從私有變為國有,實行鹽鐵專賣制度,開闢了稅收以外的另一個龐大財政來源。而齊桓公則通過砍柴煮鹽,再藉助於齊國商人在各諸侯國建立的龐大貿易網,實現了全天下人向齊國交稅。 鹽是強國之本:吹球時代的齊國第一個實現經濟的轉型,發憤圖強,國運蒸蒸日上,擁有充足財政收入的齊桓公,可以投入巨資用於擴軍備戰,不僅修建巨防和齊長城(比秦長城早400年),而且大量對外用兵。
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收入,對外用兵會引起經濟奔潰、民怨沸騰,簡直就是亡國之舉。但齊國不僅沒有經濟奔潰,而且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上面所說的「管仲舉鹽而克楚」只不過是其中一役。 沒有鹽帶來的貿易系統聽過財政支持,齊桓公哪有錢去組織多國維和部隊,哪有錢年年開諸侯峰會、怎麼維護周天下太平,又如何建立春秋國際新秩序呢? 正式因為中國古代政府掌控了鹽,才有財力去維持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的帝國系統。 不過同樣因為有了豐厚的鹽稅,所以即使沒有海外貿易的關稅收入,國家也能維持正常運營,這也為明、清兩代不管鎖國政策提供了支撐。 結論 從個人層次——鹽是勝利必需品 從家庭層次——鹽是古代老百姓冰箱 從企業層次——鹽是促進古代貿易網絡建設 從產業層次——鹽促進位度、科技不斷升級 從國際層次——鹽是古代強國、稱霸的堅實保障。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8/22 上午 01:57:43 -- 【轉貼】葉淇變法——明朝滅亡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公元1644年4月,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進北京,崇禎帝弔死煤山,享國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 大明滅亡的原因,歷來有很多說法,或曰亡於萬曆,或曰亡於閹黨,或曰亡於流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明的滅亡,與財政破產關係非常大,沒錢安撫流民,沒錢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沒錢和後金開戰……崇禎帝在最後的日子裡,連宮裡的金銀器皿乃至銅壺都拿出去當掉充作軍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沒錢,是大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大明為什麼沒錢呢?其實這個禍根,早在大明弘治年間就種下了。 開糧納中——大明鐵騎的保障 1 明朝初年,蒙古人儘管敗退到漠北,勢力還是很強大的。俗話說漢墓唐塔朱打圈,大明王朝為了保衛邊境的安寧就採取了「打圈」的辦法: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裡邊境設立軍鎮,以防範蒙古入侵。起初設置了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後來增設了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弘治年間再增設太原、固原二鎮,是為「九邊重鎮」。 軍鎮設立了,有城有人還不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最重要的糧食問題得解決。但是明初百廢待興,維持邊境幾十萬兵馬的人吃馬喂,對大明王朝來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朱元璋也不敢給亂世過後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負擔。 洪武三年,大臣楊憲給朱元璋提出了納糧開中的建議,具體來說就是:政府根據邊鎮需要軍糧數目在民間招標,中標的商人往邊境軍鎮運糧,糧食運到以後政府給商人頒發鹽引,然後商人憑鹽引領取食鹽,再到指定地區販賣以獲利。 這種方法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先在大同鎮試點,很快推廣到全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實開中制度是宋朝就開始有的,不過宋朝的鹽引不是用糧食換的,而是要花錢買。 明朝開中制比宋朝開中制的優越性在於調動了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就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在明初,總體來說還是利遠大於弊。故《明史·食貨志》曰:「有明鹽法,莫善於開中。」 開中制的施行,為明朝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孫子說過:「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費日千金。外內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成祖朱棣五次北征,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衛了大明邊境。這幾次戰爭耗費軍糧馬草無數,但是沒有造成漢武帝時期那麼極端的民怨沸騰的局面,開中的功勞是無與倫比的。 同時,開中制的有利之處遠不止節約國力民力,還促進了邊境的開發。開中制一出,商人為了節省運糧成本,招募大量農民在邊境附近開荒種地,充實了帝國邊境,對國家的邊區開發有積極意義。 所以,嘉靖時大臣說:永樂年間有的軍鎮,「鹽一引輸邊粟二斗五升,是故富商大賈悉於三邊,自出財力自招遊民,自墾邊地自藝菽粟,自築墩台自立堡伍,歲時屢豐菽粟屢盈。」商人不但自髮帶人到邊疆種地,還自己設置報警台和巡邏隊,成為政府邊防軍的有效補充,為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開中折色——功在當代害在千秋
納糧開中是個好政策,然而,再好的政策如果執行出了偏差,也起不到好效果。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變法,有的政策雖然不錯,但被一群貪官污吏變成了貪污腐敗的工具。開中制經過多年的實施,也出現了很大問題,跑偏了。 開中制跑偏的原因,還是在大明政府。大家都知道,食鹽和食物、水、空氣一樣,對人體來說不可或缺,就像癮君子的毒品,如果不考慮外部因素,我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這就意味著巨額的利潤。 明政府實施開中制,也正是用這「巨額的利潤」吸引商人的。可是開中制實施時間一長,明王朝剎不住車了,對這個好政策過度使用了,鹽引超發了。 本來頒發鹽引,要根據運糧的成本和食鹽的利潤決定糧食與鹽引兌換比例,鹽引的數目要根據食鹽的產能決定,所以食鹽的產出限制住了能往邊境運多少糧食,但是大明政府卻經常不考慮這個關係兌出大量鹽引。 此外,大量皇親國戚貴族官員利用權勢侵占鹽引。明政府本來規定「監臨官及四品以上官員家人不許中鹽營利」,但是當時的官員就知道用親戚的身份侵占鹽引;皇室在這方面更不檢點,有仁君之名的明孝宗都多次賜給皇親國戚鹽引,其他皇帝可想而知,這叫「占窩」。
其實這種問題也能解決,按量兌換鹽引,大力打擊「占窩」都是有效手段,關鍵不在政策,而在執行。但是大明朝採取了一個最壞的辦法。 弘治五年(1492),戶部尚書葉淇提出納銀領取鹽引的辦法,被孝宗皇帝批准,這就是「開中折色」。從此,商人不再需要往邊境運糧,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做食鹽生意了。這個方法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年之內,國庫增收白銀百萬兩。
拖垮大明的財政危機 3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起兵反明,開始了大明與後金幾十年的邊界戰爭。薩爾滸之戰、松錦大戰和關寧防線等故事我們就不用講了,因為這幾十年,大明朝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財政問題。 但是明朝自隆慶開關以後,大量白銀內流。有學者估計,隆慶至崇禎年間,流入中國的白銀高達三億餘兩;而且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國家是很有錢的,政府為什麼那麼窮呢? 萬曆收礦稅,魏忠賢收商稅,崇禎加派三餉,雖然也有個人窮奢極欲的原因,也不該窮到崇禎皇帝當銅壺的情形吧? 事實上,即使崇禎末年竭澤而漁地徵稅,徵收一千多萬兩白銀,也經不住邊關無底洞的消耗——一個遼東,每年吞噬的白銀就高達四百至七百萬兩,再加上其他軍鎮,大明王朝實在經不起這麼折騰了。
隆萬開海——白銀萬兩 遼東的戰事為什麼消耗這麼多銀兩呢?還是開中折色造成的惡果。 一是軍糧成本的增加:明朝成化年間延綏巡撫餘子俊曾說:「運輸於河套米豆值銀九十四萬兩,草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斗,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兩。」運一百五十萬的軍需,路費需要八百多萬兩。 當然,遼東近點,路費可能少點,但也足以看出往邊鎮運糧成本之高,邊疆駐軍越多,糧草購買和運輸花費就越大,這筆銀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省的。 其次,士兵軍餉的貶值。隨著納糧開中被取消,沒有人會傻到再去九邊開荒種地,邊境地區也就逐漸人煙稀少,做生意的人自然就少了,於是「諸物騰貴」。 再以糧食為例,納糧開中時在邊關大約一兩銀子一石,納銀開中後賣到五兩一石。士兵領到軍餉,本來花銷之外,還能給家裡留點錢,現在連花銷也不夠了。所以士兵也是滿腹怨言,一旦軍餉沒按時發放,就會出現「鬧餉」。 崇禎元年巡撫關寧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畢自肅就是被鬧餉的士兵侮辱,憤而自殺的。值得一提的是畢自肅的哥哥畢自嚴,天啟、崇禎年間任戶部尚書,也就是皇帝的財政部長,是個優秀的財務人員,但是弟弟被逼到自殺,都沒能從國庫「算」出銀子。 更重要的是,遼東軍餉只是財政支出的一部分,鎮壓或者安撫農民起義也需要大量白銀,無論楊嗣昌、熊文燦,還是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都是人才,他們的計劃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是沒有錢執行不下去。 於是,崇禎末年,大明的財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遼東戰事和農民起義需要大量銀兩,而政府沒錢,所以要不停地加稅;既然要加稅,就要搜刮百姓;百姓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只能揭竿而起,農民起義永遠無法被徹底剿滅;然後再需要更多的軍餉……別說是崇禎,就算神仙來了,也沒辦法解決。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9/4 下午 06:24:12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12/4 上午 01:18:40 -- 【轉貼】細說鹽的歷史 鹽的製作與使用起源於中國,鹽」古作「鹽」,此字本象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現在推斷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之間的時期開始煮鹽,中國最早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的。人類食用鹽的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古往今來,由於鹽在人類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也在人類文明史上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從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到救死扶傷的靈丹妙藥,從流通的貨幣到祈禱的聖物,鹽的身影無處不在,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推進器,甚至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還有那些姿態各異的鹽田:產自木架上的鹽——西藏鹽井、從石盤上曬出的鹽——海南洋浦古鹽田,距離海洋最遠的鹽——新疆和豐鹽場等等各有特色,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
早期,人們用各種辦法獲得鹽分
瑪雅人則從植物中提煉鹽,雖然植物鹽通常是氯化鉀,而不是氯化鈉。他們會燒掉植物、特定種類的棕櫚葉和綠草,把它們的灰燼浸泡在鹽水之中,然後蒸發掉。這一技術是由那些遍布美洲和非洲,居住在森林中,與世隔絕的人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
在歷史上,鹽導致的戰爭無數
戰國時期,楚國曾經多次發動對巴人的戰爭,目的是搶奪巴鹽資源,最終楚國奪取了巴鹽。有了鹽資源以後,楚國成了富國。秦國接著又發動了對楚國的戰爭,從楚國手裡奪取了巴鹽,有了繼續發動戰爭的財富,得以一統天下。 法國革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不滿於沉重的鹽稅。在英屬印度殖民地,只有英國政府才有食鹽的生產權,他們大肆剝削印度沿海製鹽工人以牟取暴利。 1930年3月,聖雄甘地和他的追隨者舉行了為期23天的遊行,以抗議這種壟斷。在到達沿海城市丹迪後,甘地煮了一大塊鹽土,以此表示對法律的不滿。這次遊行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丹迪鹽路長征」。
直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鹽還是相當重要的戰爭籌碼。北方聯邦軍認識到南方鹽的短缺是一種重要的戰略優勢,謝爾曼將軍決定斷絕南方的鹽。「鹽是不同尋常的違禁品,因為它可以用於肉類的加工處理,沒有鹽,軍隊就不能生存下去。」他在1862年這樣寫道。 南方沿海地區的那些大種植園的主人恢復了他們在獨立戰爭中的做法,派遣奴隸用水壺蒸煮海水。但是不久,封鎖和戰爭都變得遠比想像的更為嚴重,用這些水壺生產出的鹽,根本無法解決他們的難題。 在戰爭爆發初期,紐奧良碼頭上一袋200磅的利物浦鹽只賣50美分。封鎖了一年多時間之後,1862年的秋天,同樣一袋鹽賣6美元還算便宜。到了1863年1月,在薩凡納,鹽的價格是25美元一袋。南北戰爭中北方大獲全勝,也要記上鹽的一份功勞。
由於鹽在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東西文化中都產生了對鹽的崇拜
在古代歐洲一些地區,人們將品德不好或被人瞧不起的人稱作「沒有吃鹽資格的人」,向親人和賓客表達敬意的禮節,則是獻上麵包與鹽。在古埃及,人們以鹽作護身符,相信在戰場上會交好運,逢凶化吉。 鹽是古代英國國王餐桌上的一道珍貴的佳肴。國王進餐的時候,鹽就放在他的面前,與國王同桌進餐的人,要按照他們的身份高低決定座位離鹽的遠近。後來英國傳統的宴會,排列客人的座次,距鹽近者為「上席」,請貴賓坐,而距鹽遠者為「下席」,由一般的客人入座。 中世紀歐洲人對鹽由拜物而迷信,著名的義大利畫家達·文西在他的《最後的晚餐》這幅舉世聞名的作品中,用一隻翻倒在叛徒猶大面前的鹽瓶,表示叛逆者死亡的下場。以後凡弄撒了鹽的人,就得抓一小撮鹽放在左肩上,因為左肩被看作是不吉利的地方。
自春秋以後,歷代王朝都壟斷鹽的生產。春秋時期的管仲就是鹽專賣的創始人,漢朝以後,實行鹽的產、運、銷全部官管專賣制。歷代專賣鹽利豐厚,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太宗至代宗是中國歷史的極盛時期,當時全國財政收入約1200萬貫,鹽利稅收曾達680萬貫,占全國財政收入的57%。
不但如此,鹽曾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直接擔任過貨幣的功能。我國雲南、西藏、內蒙古等地都曾經把鹽巴當成錢來使用。在唐代前後,雲南出現了鹽製成的貨幣,在元代流行的雲南鹽幣是由官方發行的,蓋有君主印記,每塊重約半磅(0.23千克),鹽幣的價值是固定的。雲南鹽幣一直用到民國時期。 1295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第一次來中國。回國後,他向威尼斯總督侃侃而談一枚蓋有大汗(元世祖)印記的鹽幣故事。這樣的食鹽貨幣在古羅馬也盛行一時。在古羅馬,官府付給的報酬不是金銀錢幣而是鹽。英語裡「薪金 salary」一詞,就是由「鹽 salt」字轉化而來的。「不配得到鹽」在英語中一直延用到今天,指在工作中不稱職的人。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1/1/12 上午 11:38:40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1/6/22 上午 09:21:51 -- 【轉貼】中國古代吃的什麼鹽?艱苦條件超乎想像,古代美食難以下咽 現在即便是很窮的家庭也不會說沒有鹽巴吃,可以說百味之祖的鹽巴真的是不能沒有,用很通俗的的話來說,人不吃鹽巴,會沒有力氣,會身體浮腫,會死人!但是在古代鹽鐵官營的時代百姓們吃的是什麼鹽?艱苦的條件真的難以想像,那個時候即便是富含礦物,稍帶點毒性的青鹽都只是貴族拿著柳枝進行刷牙的好東西,一般人根本用不起,這種情況下可想而知,古代的美食實在是沒有多好吃,很多調料根本是沒有的,比如說辣椒,味精!
古代中國的製鹽技術一點也不發達,而且十分費勁,井鹽跟海鹽是主要的來源,因為部分的鹽井十分深,所以地下開採出來的滷水十分恐怖,首先是富含非常多的有害物質,其次古代沒有現在的蒸餾進化技術,更是沒有現在的消毒措施,簡單而言就是普通的靜置析出結晶體,然後基本上就是烏青色或者乾脆就是雜色的鹽塊,然後再次溶解,再次蒸發,利用草木灰等進行初步的消毒跟過濾,然後就可以食用了,因為處理上還是有問題這些鹽巴不能多吃,也沒有多吃的機會。
所以現代的美食大多數是有了多的調料進行加工的,放在古代大多數的家常便飯根本是現在人沒辦法下咽的。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1/11/17 上午 08:46:28 --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2/25 上午 10:19:27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