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道信禪師解救圍城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5334)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5/31 上午 09:49:27
--  【轉貼】道信禪師解救圍城

2018/05/31 06:00:39  聯合報  鍾玲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隋朝大業十三年,即西元617年,這年的年初道信禪師帶著他五個弟子由廬山大林寺回到他僧籍所在地──安源寺;此寺位於吉州的州治廬陵城,在今日的江西、吉水縣內。這一年天下大亂。隋煬帝的霸氣已經消磨殆盡,在江都揚州做他的鴕鳥,安逸享樂,沒有回京師長安的打算。是年五月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起兵叛變,一個新皇朝已然開始醞釀。各地的農民因為饑荒和重稅,紛紛加入當地的土匪隊伍,大股大股的寇軍攻城掠地,廬陵城也不例外,一股一萬人的寇軍包圍此城,由六月圍到九月,廬陵城受困已經六十九天了。

這一座小城,居民兩萬,守軍兩千人,存糧和水竟能供他們食用兩個多月,怎麼可能?都因為六年前開始,全國各地土匪橫行,每一座城池都致力於加固城牆,囤積穀糧。但是到了第六十九天,存糧快吃完了,蓄存的雨水喝光了,城裡十多口井也抽乾了,接下去就會有殺戰馬而食,易子而食的慘事了。

在安源寺一間寮房小室內,道信禪師帶著他的弟子弘忍打坐。弘忍十七歲,中等個子,橢圓的臉,一雙充滿仁愛的眼睛,他的臉原來是圓形的,餓兩個月下來變窄了。師徒二人垂目而坐,無比平靜,都入了定。忽然兩人同時睜開眼,道信說:「到城南長春裡的井那裡去。」方才兩人的神識潛到贛江的水府,懇請水龍君救吉州的百姓。水龍君看見一團團金色的光芒圍住這兩位僧人,知道如果應其所求,必能積大善功德。

道信和他弟子帶著蒲團來到長春裡,在井前盤坐,五個弟子一字排開坐在師父身後,弘忍坐到右邊尾端去,他總是非常低調。坐在道信正後方的是三十三歲的大師兄弘如,十年前就是他領著弘忍去見他娘,求她捨兒子出家的。他們六人高聲誦:「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八個字。弟子們專心地誦這八字的字眼,只有弘忍和他的師父心念相通,專注在神咒的內涵,即《大品般若經》的內涵:「大智慧渡人至彼岸」。他們師徒的誦唱直穿地底,護衛著水龍君攻破地底下堅硬的岩石,引水入枯井。這時一百多民眾聚集圍觀,他們面容枯槁而焦慮。七、八個圍在井邊的民眾,聽見井底傳來淙淙水聲,開心地大叫:「水來了!」

道信在安源寺的客堂向住持報告引水的經過時,知客僧前來通報,刺史劉修和軍府都尉韓駒兩位大人來訪。兩位官員履聲橐橐走進房中,二人先向住持一揖,再轉向道信一揖,刺史說:「感謝道信禪師引水,救了全城軍民。現在情況非常危急,城池的水乾了,寇軍已準備好雲梯攻城,運來一根巨木好撞城門,我們的城怕守不住了,道信禪師可有解救本城之法?」

道信答說:「我們試試看,明天在州府衙前做一場法事。煩請大人通令全城民眾同聲誦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八個字。」下午五個弟子帶安源寺三十多個僧人到府衙的照壁外搭法壇,弘忍專挑粗活做,銅香爐就是他一個人扛去的。第二天早上道信率五位弟子登壇,六人分三排,坐成一個正三角形。道信坐在頂點,這次他明令弘忍坐他正前方,即第一排中央。弟子對弘忍側目而視,怎麼是小傻做弟子們的領誦?平常他們都欺壓他,因為弘忍什麼都替他們做,替他們頂,只有弘如知道弘忍的精進,昨晚忍師弟夜不倒單,通宵打坐為民祈福。

道信登壇之前,刺史已率眾官員盤坐在壇前,壇左、壇右的大街上盤坐了兩千名民眾。道信禪師著一件古樸的赤褐、青銅、泥黑三色袈裟,是達摩祖師傳下來的法衣。道信個子高挺、相貌俊雅,才三十八歲,卻佛法精湛、道行深厚。不久城中央升起梵唱之聲,許多民眾也在家中盤腿而坐,高聲誦神咒。這是九月底,陽光普照,卻泛著初秋的清涼,微風陣陣。神咒像一張巨大的光幢,覆蓋廬陵城上。

奇怪的是城外敵營中的一萬人卻沒有一個人聽得見梵唱。寇軍在城池一哩半外紮營,形成一個大圈圈,圍住盧陵城。從法事開始那一刻,烏雲傾刻由四面八方湧到敵營上空,下起大雨來,只有廬陵城的上空無雲無雨。土匪們有些在帳篷中避雨,有些在廢棄的民居避雨,大部分人只好在樹下淋雨。法事做了十小時,敵營之上的雨也下了十小時。雨水都淹到土匪們的膝蓋了,他們在雷聲隆隆,雨聲霍霍中想起家鄉餓死的爹娘、不知生死的妻兒,他們看見自己殺死的人出現眼前,猙獰地索命。土匪不只軍心渙散,還心智迷亂,寇軍頭子也失去了奪城的意志。守在城牆上的軍士親眼見到奇蹟,四面的敵營陰雨不斷,我方整座城卻陽光普照。軍士全部放下兵器,盤坐高誦神咒。

到了下午六時,雨停了,土匪們的耳邊忽然響起震耳的「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他們由帳篷中,大樹下,跑出來望廬陵城,強光扎到他們眼痛。夕照中整座城大放橙金色的光芒,城牆上立著幾百個巨人,每個巨人有十個人高,全披著黃金鎧甲。土匪們大叫:「天兵天將來了!」一萬人像鬧營一樣尖叫著四散潰逃。寇軍頭子見身邊只剩下一兩百人,只好上馬率部倉皇離去。

由廬陵城解圍第二天開始,每日都有許多人來安源寺求見道信禪師,有的要禮拜他、有的要供養他、有的請他收為門下弟子。四祖道信感知是時候去山中建一座禪宗的寺院了。次年他帶著十多個弟子渡長江北上,在湖北、黃梅縣的雙峰山中,花五年時間蓋了幽居寺。此寺是中國禪宗第一座寺院。之前的達摩祖師、二祖慧可、三祖僧璨都是獨來獨往,行腳天下的頭陀。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0/16 上午 09:42:55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10/16 上午 09:47:27
--  【轉貼】禪師的受死和捨報2018/06/26 /鍾玲

貞觀十七年,即西元643年,黃梅縣雙峰山前的幽居寺已經成為大道場,僧伽四百人。一入山門,左邊是一大片整平的農地,種了各種蔬菜,四十多位僧人正在出坡。山溪在農地邊緣流過,兩位僧人正腳踏龍骨水車的拐木,以轉動輪軸,汲水灌溉菜園,其中一位就是弘忍。這座龍骨水車是弘忍四年前監造的。弘忍一面踏拐木,一面想:「二十年前,武德十年,朝廷准許幽居寺成立,那時師父就決定不接收賣身的奴僕,也不收他人抵押的田莊,他說我們寺要自耕自足。師父真有遠見,這兩年皇上採高壓政策,已經沒收了許多大寺的田莊。因為師父,我們自己種的糧食就能養活全寺的人。」

 

忽然守山門的師弟向水車跑過來,氣吁吁地說:「弘忍首座,又有祠部的官員來了,你快去迎接!」

 

弘忍看見山門石階下站著兩位官員和兩位隨從,隨從們牽著四匹馬。他向兩位官員打個問訊:「歡迎大人蒞臨本寺,貧僧是首座弘忍。」

 

兩位官員一聽他是弘忍,滿臉的不可置信,心想:「這個和尚滿頭大汗,僧衣上十多個補丁,沾滿了泥,他就是名傳京師的高僧弘忍?」

 

帶頭的官員身材魁梧,向弘忍一揖:「首座,本官是祠部令史何尚忠,這位是書令史洪濟。我們帶聖旨來給你師父。」

 

弘忍看得出何令史個性剛猛,武藝高強,腰上佩著長劍;而洪書令史是個虔誠的佛教徒。但是這兩個人的心情卻陰晴不定。這是朝廷第四次遣使來,前三次召師父入京,都被師父上表婉拒了。

 

道信禪師在大雄寶殿前的平台接旨,他帶著二十個執事弟子跪在兩位官員之前。這次何令史宣讀的聖旨,前面部分與以前的大同小異:褒揚道信禪師佛法精深,讚揚其施藥救濟瘟疫的事蹟、解救吉州圍城的事蹟,但最後一段辭鋒一轉:「今召汝入京,入皇廷設席,宣講佛法。三召不就,有藐視朝廷之嫌,此次不許推託。欽此。」

 

道信雙手接了旨,何令史嚴厲地說:「禪師,聖上口諭,令你聽完聖旨,立即親口回覆是否在五日內出發進京。」他又說:「你們可以平身了。」

 

道信站起來,身長秀立,六十四歲的人看來才四十許。他平靜地回答:「貧僧仍在修心調心,未達圓滿。欲達圓滿必須在山中修行。所以有負聖恩,無法進京。」

 

何令史瞪目大喝:「這次又推託!修行什麼地方都可以修。你要抗旨嗎?頭顱還要不要?」說完手把劍柄欲拔劍,二十位弟子嚇得臉色發白,要如何救師父呢?師父快答應吧!

 

道信立即趨前兩步,到何令史身前,一聲不出,五體投地匍伏地上,伸長脖子,額頭頂地,還用雙手把頸背的衣領往後翻,然後一動也不動。弟子們嚇得「啊!」聲此起彼落。何令史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愣在那裡,洪書令史忙拉住何令史的胳膊說:「令史,我們回去稟報聖上再說。」接著洪書令史又去扶起道信。何令史悻悻地不出聲。

 

弘忍想:「我要學師父甘心為道受死。一念不生,無有恐懼。」

 

八年過去了,西元651年,幽居寺西邊那座孤矗的高崗上,一座巍峨的真身塔完工了,塔四方型,長寬各十公尺,高十一點五公尺,有今天四層樓那麼高。這是道信選擇捨報的地方。因為他知道幽居寺未來會是禪宗的祖庭,這真身塔將激勵出家人精進苦修,將凝聚在家弟子的向佛之心。道信也知道自己的真身將在此塔中守護禪門八百年。

 

什麼是真身塔?隋朝和初唐時期高僧會在寺院附近起四方型的大塔,在塔中坐化,也有些塔是用來置放高僧的舍利子。幽居寺的真身塔是弘忍奉師命建造的。弘忍真是建築天才!第一,他決定用磚來蓋,他先去考察陜西、扶風的法門寺裡,由刺史張亮所建的木構佛陀舍利四方塔,也去山東、歷城的神道寺,考察石材的四方塔。為了真身塔能長存人間,他決定用磚來砌。每一塊磚都是精心設計燒出來的,形狀不同,砌出各種圖案,甚至砌出斗拱,唯肖唯妙。還燒出像石材浮雕一樣的字磚、蓮瓣紋磚和冬忍草紋磚。第二、弘忍精通力學,整座塔採用束腰設計,把重心引到地底:地基高廣,牆部束腰,所以能支撐磚砌的、張起的重簷。2018年的今天,這座真身塔仍屹立高崗上,俯瞰幽居寺,即四祖寺。

 

這個九月天是幽居寺的大日子,七十二歲的道信選擇這天捨棄報身。他早已安排弘忍接了禪門的傳法袈裟,也接了住持的位子。

 

在初秋金陽照耀下,清癯而莊嚴的道信站在真身塔的南門之前。有上萬人來恭送他圓寂,包括他的出家弟子,在家弟子,蘄州刺史、黃梅縣、蘄春縣、廣濟縣、羅田縣的縣令等官員,還有各地來的民眾。有的人擠在塔的四周、有的在登塔的山徑上,有的在全寺每一個角落,全都朝著道信的方向跪拜。在僧眾的誦經聲中,道信回身由塔南邊的門登階入塔室,弘忍和六大弟子尾隨其後,塔室內很明亮,光線由南、東、西三門射入。

 

塔室北牆下有一座石台,上放一個大石匣。道信入匣內趺坐,弟子們封了石匣,七個弟子分別由三扇門出去,再把木門用銅鎖鎖上。他們想,要一年後才能開匣再見到師父,心中悲慟,淚如雨下。整個山崗,整座寺院,一片啜泣聲。

 

六百多年以後,元朝一位詩人趙國寶到四祖寺遊歷,入塔見過道信禪師的真身,寫了一首詩:「一層石塔一層雲,塔外梅筠九萬根。大聖自然身不壞,遊人如見佛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