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二戰日軍戰敗後曾秘密出兵幫美國打北韓戰爭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607)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3/25 上午 02:28:49 -- 二戰日軍戰敗後曾秘密出兵幫美國打北韓戰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雖然美國在佔領日本期間,製訂了《日本國憲法》,並明確其第九條為:“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但出於冷戰的需要,日本舊有的軍事體制還是在美國的慫恿和扶持下,在此後不久爆發的北韓戰爭中,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了北韓戰爭。 掃雷脫逃令美軍大為光火 1950年6月,北韓戰爭爆發,北韓人民軍為防止美軍在元山登陸,在附近海域布設了大量水雷。為確保登陸成功,美軍動用10多艘掃雷艦艇清除水雷,但由於兵力和掃雷技術的限制,15天內,僅僅清除了200多顆水雷,佔人民軍佈雷總數的1/10。大面積的水雷無疑對美軍的下一步登陸作戰構成嚴重威脅。一籌莫展之即,美國遠東海軍司令部想起了日本戰敗後還保留下來一支擁有100多艘掃雷艦艇,而且具有作戰能力的日本舊海軍掃雷部隊。 1950年10月2日,美遠東海軍司令部副參謀長伯克少將向日本海上保安廳長官大久保武雄提出日本掃雷艇到元山配合美軍作戰的要求。大久保在得到吉田茂首相的批准後,同意秘密出動掃雷艇。於是,分散在各地的日軍掃雷艇統一集結到下關,臨時組建了包括25艘艦艇在內、共分四隊的“特別掃雷隊”。10月10日,“特別掃雷隊”到達元山開始幫助美軍進行掃雷作業。但出師不利,由於該地區海況極其複雜,第二掃雷隊7天后便發生觸雷事故,造成19人傷亡。加之此前美軍兩艘掃雷艇相繼觸礁,讓掃雷的日軍士氣低落。第二掃雷隊在沒有得到美軍司令部批准的情況下,擅自返回日本。這讓美軍司令部大為光火,要求日本嚴懲責任者。大久保一邊請示吉田茂首相,一邊於10月下旬派第三掃雷隊繼續實施掃雷作業。11月,日軍處理了27個水雷。至12月12日,日本共出動46艘掃雷艇,1200名海軍官兵,幫助美軍完成了5個重要港口的航道,共計600多平方公里停泊地點的掃雷工作。12月15日,日本“特別掃雷隊”正式解散。由於這次行動屬於非法,所以日本政府一直緘口不談。 產彈藥、造汽車,全方位後勤保障 早在1948年,美國就已經把日本納入西太平洋“岸外島嶼鏈”範圍內,使之成為自己在遠東的前進基地。北韓戰爭爆發前,日本就有官員表示日本願充當美國武裝干涉亞洲尤其是中國、印度支那和北韓半島事務的前進基地。北韓戰爭爆發後,駐日美軍4個師能夠以最快速度投入戰場,也得益於日本的全力支援。美軍實施仁川登陸時,在其47艘坦克登陸艦中,有30餘艘是由日本人駕駛的。戰爭期間,僅福岡縣蘆屋町的美國空軍基地就在日本的協助下,空運了300萬兵員、30萬傷病員和70萬噸物資。連麥克阿瑟都得意地說:“調兵去北韓,速度不可或缺。每一隻船,每一架飛機,每一列火車都被徵用。如此迅速走上作戰前線的動員我還從未見過。”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3/25 上午 02:29:26 -- 在軍火供應方面,美國允許日本恢復軍火工業。為使日本在北韓戰爭中發揮更大作用,美國大力扶植日本恢復軍火工業,並將原定用於戰爭賠償的850座軍工企業交還日本政府為美軍生產軍火。從1952年3月8日,日本可以不受限制地生產飛機、艦艇、武器和彈藥後,共為侵朝美軍提供了價值1.1億美元的武器彈藥。據統計,1950年日本的出口僅有18.2%面向北韓戰場,但到1951年,該數字上升到43.7%;至1952年和1953年,該數字分別是66.1%和63.5%。在日本境內2600多個美國三軍後勤保障基地內,都有日本人提供服務的影子。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個月,日本就將3000枚反坦克地雷送到前線;戰爭第一年,日本為美軍提供了包括凝固汽油彈貯油器在內價值721.9萬美元的裝備;戰爭期間,日本為美軍修理、改裝各種武器裝備更是不計其數,尤其在軍事運輸車輛方面。戰後幾乎崩潰的日本汽車業,由於接受了美軍要求為其生產大量軍用卡車的訂單,得以起死回生,僅在1950年夏季的一個月內,日本汽車企業就為美軍製造及修理軍用卡車達6000多輛。 除此之外,日本還幫助美軍在戰爭後期實施細菌戰,在美軍的化學武器研究裏,許多二戰時的日本化學戰專家、研究人員成為美軍的座上賓,這些日本專家在改進細菌彈,特別是在北韓戰場上使用和散佈感染細菌的昆蟲方面提供了有效方法。對於日本在戰爭期間對美國的“後方援助”,連美國駐日大使墨菲都公開稱:“日本人以驚人的速度,把其列島變成了一個大兵站。沒有它,北韓戰爭就打不成。” 2.5萬日軍參加北韓戰爭 日本除派遣掃雷隊直接參戰、動員後方力量間接進行戰爭保障外,戰爭期間,日本還秘密進行了包括陸、海、空三軍在內的全方位募兵工作,這些人被送往對朝作戰前線。他們到達戰場後,被美軍參謀部分派各種任務,或以顧問、軍事專家身份出謀劃策,或執行偵察、搜索任務發揮一線攻擊作戰尖兵作用。英國媒體曾公開披露,北韓戰爭期間,大約有2.5萬日軍參戰,“在多個戰場上都發現了日本官兵的屍體”。9月15日,美軍實施仁川登陸,在美軍對月尾島登陸行動中,18艘登陸艇中,幾乎每艘艇都搭載有數量不等的日軍人員,大約有2000多日軍參加了整個登陸行動。1951年,由宇垣一成出任“總司令”,由河邊擔任“參謀總長”的“河邊機構”以蒐集情報、為美軍提供情報資源的身份,直接參與北韓戰爭,其主要成員遍佈美軍各級指揮部門,在美軍的各級別通信站中,也有大量的日軍情報人員參與美軍的朝語和口令破譯工作。 http://tw.club.yahoo.com/clubs/Chinese--Military/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0/9/10 上午 08:57:34 -- 【轉貼】日本前首相吉田茂:『韓戰爆發,是日本重生的機會』 吉田茂擔任日本首相期間(1952年10月30日~1954年12月10日)。 隨著,1950年韓戰的突然爆發,美國急欲與日本早日進行和平談判,以便將日本納入反共的陣營,此時外務省在吉田茂的帶領之下,關於和談的交涉空間大為增加,其中包括了如何維護日本國家安全,以及與中國和談時對象選擇的問題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