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鐵與馬,南與北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8029)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10/19 上午 08:15:23
--  【轉貼】鐵與馬,南與北

宋——對於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人來說,總是很複雜,一來我們對他那個時代所帶給我們領先世界不知多久的,文明、科技、文化上的自豪感,但不可迴避的又是他糟糕的軍事。


對於宋的軍事,在戰場上糟糕的表現,就算是最尖銳的大漢沙文主義也不得不承認其羸弱,末了也只能是煮熟的鴨子只剩嘴硬,給你擺一通的數據,告訴你那時因為宋朝人都是經濟學家,算出給別人「歲幣」遠遠小於戰爭所給其的消耗,所以他們選擇了給北方的三朝年年朝貢。

首先,我覺得宋朝軍事不弱,但我不也不認可這種奇怪的言論。

再次,在火器完全成熟前,鐵與馬,就如同那太極,想要擁有強大的戰力,就一定要陰陽協調,且剛柔並濟。

最後,南方難以在古代北伐統一中國,並不是因為什麼南方人不入北方人好鬥,先天不足且是因為太極兩儀缺了馬!

為了更清楚看到馬與鐵,在東亞大陸扮演的歷史角色,我們拉開歷史。

長城南北,自秦之後,人口稠密,確立了東亞農耕遊牧的分界線,也開始了雙方的互相接觸。而我也將這些歷史分成了四個階段——長城內外缺鐵,長城外缺鐵,長城外缺鐵內缺馬,長城內缺馬。


長城內外缺鐵——戰國到秦


戰國時期,長城內亂局橫生,外側也是一般無二,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

這時雙方各有勝負,襯著匈奴統一北部,趙國,秦國也是向北大占便宜,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

而隨著秦統一農耕區,匈奴大占便宜,不然也不會,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14年,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但可以肯定,雙方這一接觸都發現其中的厲害,不然依照秦始皇的性格,進軍順利,那還不一路推了過去,所以屯兵說明進軍不順利。

遊牧到元才會占領中原,可秦始皇可不知道,想想自己的30萬的北伐,在環視四周,最強大的就剩下了這個胡,所以說是徐福誤導秦始皇,不如說出了秦始皇的心聲而已。

馬具也剛剛開頭,鐵器剛剛流行,所以騎兵並沒有走到前台,而這時秦朝的人口並不密集,所以雙方進入僵持。

長城外缺鐵——從漢到南北朝


有史料,馬鐙是北魏發明的,而鐵器卻是漢就普及了。

長城內亂了,外邊也亂了,冒頓殺父繼位後,開始對掃清政敵。大敗東胡王之後,隨即并吞了樓煩、白羊河南王(匈奴別部,居河套以南),隨便當然也是襯著秦朝內亂,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漢之朝那、膚施等郡縣。

並對漢之燕、代等地進行侵掠。向西進擊月氏,老上單于繼位後,大敗並殺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遷徒。

這一陣子下來,可是獲利頗豐,可以說自己的部隊都基本上用上了鐵器。

漢初前201年,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于4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這一仗雖然失敗了,但匈奴也是看到了漢的厲害。

這個世界上有有種戰爭打不起來,那便是勢均力敵的戰爭。

雙方開始聚集力量,遊牧靠打劫獲得鐵器,農耕靠自己生產,而且這時人口也不多,儘量讓土地不要閒置,便鼓勵養馬,這時你要注意,中原還是有很多馬的,漢武帝進口馬匹,只是想要良駒。

結局不用說了,打的匈奴媽媽都不認識了,後來聽說跑到了西方,有個什麼上帝之鞭的傢伙,東方的都消失了。

這時大家玩的主要還是輕騎兵,身上的鐵頂多就是,彎刀、頭盔多了再帶胸口有點鐵。

這時我覺得馬鐙已經出來了,畢竟馬鐙實物北魏時代的已經出土,應該在這之前已經出現了簡易的馬鐙。

三國,晉,南北朝,雖然中原一直在亂,但因為我們有鐵啊,就如同三國一個魏國就獨抗遊牧。而之後玩脫了,五胡亂華,北方也是亂成了一鍋粥,直到隋統一。


長城外缺鐵內缺馬——長城南北的崛起

隋煬帝大業五年5542萬,長城內部基本完成了蛻變,平原沒有了馬場,養馬地越來越小,唐興盛山西,遼興盛與熱河,都是南北交流的前沿,戰亂時代,山西可以得到急需的馬,遼可以得到急需的鐵。

經過時代進步,鐵產量越來越大,除了進入土裡的,剩下的可就都在世上,終於長城內外又達到了平衡,可這時,統一的唐朝突然發明了重騎兵,明黃鎧!

一時達到了上峰,可南北通市,鐵也在牧區積累中,李淵時代的唐朝就是給突厥朝貢不斷,突厥人還閒不夠親自又掠奪中度過。「及高祖即位,前後賞賜,不可勝紀。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橫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優容之。」

突厥大軍兵臨長安,李世民被迫在渭水便橋受辱簽了城下之盟,此時唐朝要「空府庫」把財寶(不是李家自創的而是隋朝遺留的)進貢給突厥,李世民親口承認唐朝要給突厥進貢:「吾與汝可汗面結和親,贈遺金帛,前後無算。 」李世民也自稱為「渭水之辱」。

唐高宗時期公元670年(咸享元年)吐蕃出兵搶走了唐朝西域四鎮的鬼茲、于闐、焉耆、疏勒。其後唐朝兩次派大軍去想奪回失去的領土,唐朝派大將薛仁貴率10萬大軍進攻吐蕃,在青海湖以南大非川被吐蕃大軍打得大敗。公元678年(儀鳳三年)唐中書令李敬玄率兵18萬與吐蕃軍又戰於青海,唐軍再次慘敗。無奈啊 。

可以說這時,唐雖然因為重騎兵,歷史的大多時間處在上峰,可這些還是可以看出,漢朝、三國那種一面倒的戰爭已經基本沒有了。

長城內缺馬——宋

步兵與騎兵,步兵打敗騎兵永遠都只能是擊退,而騎兵打敗步兵多是殲滅。

唐末中原王朝先後喪失了遼東,甘涼河套河西走廊一帶還有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等產馬良地等重要戰略要地全部丟失,而中原王朝也陷入長期分裂割據局面中,河北,河徨等地竟然出現了逆向的蠻族化傾向

甘肅東部地區和陝西大部地區。以前的養馬地,因為人口多不再養馬,宋牧馬地多在今河南、河北地區,氣候不符馬之習性,養出來的馬習性溫良,難勝戰騎長。

如歷史上著名的「滿城之戰」,宋軍步兵就依仗正確的陣形配製大敗契丹鐵騎。但就是由於宋軍以步兵為主,在速度上遠不如契丹騎兵。因此,遼軍在歷次戰敗後都依仗速度優勢迅速脫離戰場。宋軍步兵根本無力追殲甚至合圍契丹主力。而一旦占了上風,遼軍騎兵又可以迅速對宋軍事實迂迴包抄分割包圍。而宋軍步兵集團對此經常是無力更無時間應對。說穿了,就是打贏了追不上;打輸了跑不了。

「雍熙北伐」前期,宋朝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而遼國之所以能夠反敗為勝,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騎兵軍團在速度和機動性上對宋軍擁有絕對優勢。戰爭初期,華北遼軍以區區幾萬對抗宋軍20多萬,在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而契丹之所以能夠翻盤。就是由於遼軍清一色全是騎兵。這些從帝國各地徵發的遊牧壯丁不需要國家武裝,自備多匹戰馬和武器、給養。人不離鞍鞍不離馬,吃、住甚至解手都在馬背上完成。在部落首領或契丹地方官的帶領下,晝夜兼程趕往華北戰場。結果短短兩個多月,遼軍就急速增兵到近40萬,取得了對宋軍兵力的絕對優勢。

而另一面,打仗打的就是糧草,糧道就是軍隊的命。自古以來,糧道始終是農耕民族軍隊最致命的短板。隨著戰爭的發展。宋軍占領區迅速擴大,戰線和後勤補給線急速拉長。宋軍兵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對整個後方面面俱到。而且步兵的速度,決定了一旦後方有變,前方主力不可能迅速回師救援。而廣袤的華北大平原又恰恰最適合騎兵作戰,給了契丹騎兵充分發揮的舞台。遼軍正是依靠騎兵的速度優勢,以一支騎兵集團對宋軍進行遠後方迂迴包抄。先是繞道南下殲滅宋軍後衛切斷其糧道,隨後北上與主力合圍宋軍。而斷糧後的宋軍步兵在行軍速度上遠不如遼軍,最終被其聚殲!

而幽雲十六州的丟失,讓長城沒有了作用,兵力較為分散。

宋軍又是出了名的重步兵,只要一被殲滅那就是給北部送鐵,這就造成北部越來卻強,南部步兵越來越重,直到西夏建立的同時,連最後宋軍的騎兵都沒有了,之後也只能是被動挨打!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8/11/1 上午 11:46:1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