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這個清朝大臣,在國內被人民唾罵,卻是外國人最崇拜的中國人之一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8667)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11/24 上午 03:33:25 -- 【轉貼】這個清朝大臣,在國內被人民唾罵,卻是外國人最崇拜的中國人之一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李鴻章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也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更是將其視為「再造玄黃之人」。長久以來,他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在會見日耳曼民族號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時,起初氛圍十分融洽,二人還互相寒暄了一陣。可是,當俾斯麥不懷好意的說道:「我聽說您被大家稱作『東方的俾斯麥』。」話音剛落,李鴻章便靈機一動說道:「我只聽說德國有個『西方李鴻章』,就是閣下您嗎?」
英國禮節繁縟,在吃烤雞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刀叉,將雞肉分成若干個小塊食用。李鴻章到來後,雖受到英國人的盛情款待,但卻根本不懂英國人的吃飯禮儀,不拿刀叉直接用手抓住雞肉就啃,讓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然而,為了不讓李鴻章出醜,英國人紛紛用手抓住烤雞直接食用,李鴻章照吃不誤,根本不以為然。從李鴻章的外交態勢上就能看出,這位代表著大清形象的外交官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卻從不允許外國人侮辱自己和國家。
或許,李鴻章在外交上的能力傳承自老師曾國藩,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李鴻章自身也有獨特的外交潛質。李鴻章曾為國家付諸無數心血,在與別國的外交過程中也做得極為妥帖,那麼,他為何卻始終阻止不了滿清走向末路呢? 英國外交官信奉著一句名言,那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李鴻章也曾總結了自己的外交至理:「國家之間其實並沒有外交,完全在於本國的立地,就像是交朋友一樣,雙方都有相當的資格,我想要聯繫他,他想要聯繫我,然後才能談到一個交字,倘若自己一事無成,偏偏等著別人幫助,就算是有七嘴八舌,不論怎麼說都於事無補。」 格蘭特在信中說道:「日本在多年前就已經採用西方國家的制度與政策,能夠保持自立,不論哪個國家想要鉗制日本簽訂條約,日本都不會甘心領受。日本都能做到,中國也能做到,我非常希望中國能夠自立自強。」 格蘭特的副手楊格則直截了當的在給李鴻章的信中寫道:「中國倘若不能自立,外國肯定會對中國抱有欺辱之心。在日本人的眼中,只要看到中國懦弱的一面,想要做什麼事都要求助外國,所以才會看不起中國。日本人覺得不但琉球可以吞併,就算是台灣島也可以靠軍隊占領,中國不過只能『口誅筆伐』空談譴責罷了。」 梁啓超對此有進一步的想法:「外國人手段狡詐,並非是外交家的緣故。每個獨立的國家,不論是生存還是競爭,都圍繞著一個『利』字。所以說,西方哲學家經常說個人有道德,而國家無道德可言。攘外必先安內,倘若內部不能得到治理,那麼,僅憑外交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梁啓超的想法正是近代中外外交始終處於劣勢的最根本原因。 實際上,歷史上處於強勢的大國,無不推行著對內部行君子之道,對外國行痞子之道。倘若顛倒過來,一個國家對內部推行痞子之道,則不論對外國行君子之道還是痞子之道,這個國家都已落入末流。正因如此,不論李鴻章在外交方面做得如何出色,但仍挽救不了滿清政權的危局。
難怪,日本內閣總理在幾次與李鴻章的外交活動中對其大有好感,二人甚至有惺惺相惜之意,伊藤博文曾表示:「倘若我與李鴻章互換位置,我未必能做得比李鴻章好,但是,李鴻章若在日本一定會能做得比我好。」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史上一大毀大譽之人,其從政生涯半屬外交,唐德剛曾說近現代中國史上出了兩個半外交家,李鴻章算一個。 但其外交是一種「天才外交」和「常識外交」,也有人稱之為「屈辱外交」。但李鴻章能通過其外交在外屈內辱的大勢中,外御列強,內說昏君和昏臣,勉強維持著清王朝衰敗不堪的局面和苛延殘喘的命運,就這一點,他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參考資料: 『《李鴻章的外交生涯》、《毀譽參半的李鴻章》、《如何正確評價李鴻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