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越南「武則天」滅佛的報應:丈夫死於政變,父母和女兒死於非命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59697)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1/18 上午 10:54:59
--  【轉貼】越南「武則天」滅佛的報應:丈夫死於政變,父母和女兒死於非命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50年過去了,這個非常極化的代表人物,仍然能讓經歷過那場動盪的人檢討自己的靈魂。

2017年9月,美國概念藝術家瑪麗•卡羅爾在洛杉磯開的新畫展很有趣——選中的歷史人物粗糙地畫在亞麻桌布上。

更有趣的,是這些風雲人物的畫像「站位」:前南越第一夫人陳麗春出現在前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的旁邊。畫像描繪的都是他們為遇害的丈夫哀悼,兩位第一夫人成為寡婦的時間只間隔了3個星期。

相似的經歷並未給兩人帶來友誼,相反,在甘迺迪的葬禮後,兩人還曾惡言相向。

多數人對賈桂琳•甘迺迪的名字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記得「陳麗春」,不管她的人生有多傳奇。

陳麗春出生於1924年。18歲那年,不顧父母反對,這位擁有皇族血統的越南姑娘與年過三旬的朝臣之子吳庭儒結婚,並隨夫家皈依天主教。她拋棄越南女性不隨丈夫姓名的傳統,稱自己「龍夫人」。

十多年後,她以南越領導人吳廷琰弟妹的身份,成為南越政權事實上的「第一夫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起,美國與蘇聯勢力角逐于越南。兼具政治、女性、野心和美貌多個標籤,陳麗春成為國際媒體矚目的焦點。

很多年後,我們知道了這個傳奇故事的另一面——「我從不曾真正墮入愛情,」丈夫去世後,陳麗春告訴記者,「我在書本上讀到過這種東西,但我從不相信它們存在於現實中。」

往事隨風而逝,留下的似乎只有「龍夫人」身著越南服裝「奧黛」的婀娜剪影。

「冷峻倔強」的「龍夫人」

至少最初看起來,「龍夫人」是南越政權負責對外宣傳的最好人選。

1924年4月,陳麗春出生在越南的顯貴家庭。母親是越南保大皇帝的堂妹,父親是越南第一位在法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律師;因為出生於春天,父母按照「美麗的春天」的意思為她取了名字。

在這樣的家庭里,陳麗春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藝術薰陶。她長成了儀態萬方的淑女,繼承了母親美麗的容貌,熟練掌握英語與法語,深受女權主義思想影響。

上世紀60年代,龍夫人是東西方媒體都關注的熱點人物。她曾是南越政權的「國會議員」。然而,真正引人耳目的是她強硬的性格。

新加坡記者陳加昌形容她「衝動、愛冒險、無畏、自信、不服輸」,當時第一身份還是香港報人的金庸則在時評中將她描述為「冷峻倔強」的「自戀狂」。

大多數時候,龍夫人都身著奧黛。奧黛理應有包住脖子的立領,但陳麗春的是低領。吳廷琰反對這種有傷風化的穿衣風格,她的反應是:「露在外面的是我的脖子,不是你的,所以你給我閉嘴。」

在龍夫人的引領下,低領的改良式奧黛風靡南越。

南越政權剛建立時,許多地區還在軍閥混戰。陳麗春親自上前線,站在敵軍的坦克前高喊「有種就來抓我啊」;一個軍閥吹牛說要推翻政府、把她搶回家當小老婆,她則在派對上告訴他:「你推翻不了政府,因為你不夠膽量;就算你成事了,也別指望有這一天,我會先把你的喉嚨給割了。」

她甚至組織了女性的準軍事組織,這些女兵的收入是男性的兩倍,而多數時候的工作只是接受龍夫人的檢閱。至今還能找到她檢閱女兵時持槍射擊的照片。「我不喜歡這些糟糕的玩具。」她說,「但如果我們的國家需要它,我已經準備好了。」

龍夫人從小在佛教環境中長大,婚後卻皈依天主教,對佛教展現出堅決的摒棄。據說,有一回吳廷琰簽署對死難佛教徒的撫恤令時,龍夫人朝他潑了一勺湯。

穿著奧黛,她登上過《時代》周刊、《生活》雜誌和《新聞周刊》的封面。但在《時代》的報導中,她被刻畫為權欲薰心的女人。

西方媒體稱她「龍夫人」。這並不是一個友善的稱呼,但陳麗春後來對美國作家莫尼克•丹莫瑞說,她理解西方記者為什麼要給自己取這樣的綽號:「我看上去像個無所畏懼的人。而我確實就是。」

「絕對權力更是絕對的美好」

哪怕在享有權勢的前半生,龍夫人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

南越政權建立前,她與子女曾在被越共控制的小村子裡住了四個月,每天只能吃上兩碗小米飯。但她對這次經歷最深的怨念,似乎還是失去了對衣櫃的控制權:她只被允許保留一件外套,她選了「非常時髦的巴黎來的大衣」。

這次經歷堅定了她日後近乎偏執的政治立場。

龍夫人喜歡跟記者講,1960年吳廷琰遭遇政變時,她說服「心軟的」吳廷琰和她丈夫與叛徒鬥爭到底。「那個時候,他們倆還沒有那麼認真地對待我,」她說,「但是他們開始重視我了。」

另一回,她對一個年輕記者回憶,在自己權勢熏天的時候,就連甘迺迪的車隊也不得不為她讓路。

很難說這裡面的故事有多少真實,多少是基於回憶的美化。

她曾說:「權力是美好的,絕對權力更是絕對的美好。」

她推動了越南將一夫一妻制寫入法律,也在南越創建了多個婦女組織。歷史學家認為,是她促使吳廷琰推出禁賭、禁娼、禁鴉片以及禁止墮胎、離婚、鬥雞、拳擊等等符合天主教教義的政策。她也督促他對佛教徒的抗議活動嚴厲鎮壓。

她得到了數十個綽號,其中大部分是不大友好的:龍夫人,母老虎,越南武則天……

與此同時,南越女性爭相模仿她標誌性的妝容——濃眉、紅唇、濃重的眼線;至今,低領、貼身的奧黛,也依然被稱為「陳麗春款」。

1963年,龍夫人走到了她權力的頂峰。金庸寫時評說,陳麗春手握大權,並非是因為才幹,而是剛強、不示弱的性格所致。

這種剛強的性格間接導致了吳廷琰與她丈夫的死亡。

無論如何都是個黑暗的故事

1963年6月11日,為抗議政府的抑佛政策,越南高僧釋廣德在西貢街頭自焚身亡。

他留下遺言:「在閉上眼睛去見佛祖之前,我懇求總統吳先生能以一顆同情心去對待人民,並履行許下的宗教平等諾言,以長久地保持國力。」

許多西方記者目睹了這一幕。「我從未想過人的身體是如此易燃。我被震撼到哭都哭不出來,完全做不了採訪或筆記,腦海里只剩一片混亂,」《紐約時報》的記者寫道,「在燃燒的過程中,他沒有抽動過一塊肌肉,沒有發出一點喊叫,他本人出奇地鎮靜,和他周圍哀嚎的民眾形成了鮮明對比。」

然而,當西方媒體轉頭去問龍夫人的感想時,代表吳廷琰政權發言的她留下了那句有名的話:「要是我能看到這齣和尚烤肉的作秀,我會在旁邊鼓掌,畢竟一個人不可能去為別人發瘋的行為負責。」

她還指出,釋廣德自焚用的汽油乃是進口的高級貨,說明他背後一定有外國勢力指使,他根本不像遺言所說的那樣愛國。

此話一出,輿論譁然。

吳廷琰維持著他一貫的強硬政策。兩個月後,他掌控的特種部隊襲擊了多所佛寺,逮捕了1400多名據說存心不良的僧侶。《紐約時報》拜訪了作為政府發言人的龍夫人,在報導中形容她「興高采烈的」,「就像剛參加完畢業舞會的女學生」;她告訴記者說:「這是我這一生最開心的一天。」

事情發展至此,支持南越政權的甘迺迪政府已經受不了了。

他們對吳廷琰施壓,讓龍夫人離開越南去歐洲訪問。她反而頂著反對力量把美國加進自己的行程,想去美國說服眾人。

她可能不知道,甘迺迪總統管她叫「那個臭婊子」。

如果換成一個性格順從謙恭的女子,這趟美國之行定然謹慎小心,低調做人。然而龍夫人穿著華貴的貂皮大衣、塗著艷麗的粉色口紅,出現在美國民眾的視線中。

她行走於美國的校園和街道,抨擊甘迺迪政府的對越政策,指責他們的軟弱;美國人民迎接她的方式是扔雞蛋。

她去拜訪父母,曾擔任越南駐華盛頓大使的父親拒絕見她,並公開發表演說譴責她。自焚事件後,她虔誠的佛教徒父親辭掉了大使職位,以示抗議。她的母親當時是越南在聯合國的常駐觀察員,也憤然交上一紙辭呈。陳麗春卻稱父母是「膽小鬼」。

多年以後,陳麗春在訪談中提及自己的童年。據說她剛出生時,家中請來大師為她算命。算命先生對她身為公主的母親說,這個小女兒的命運「無法超越」、「突破想像」。

陳麗春想,父母對姐姐和弟弟都那麼好,唯獨不愛自己。「也許母親是妒忌我吧。」

事實上,當龍夫人在美國奔走、為南越政權爭取更多支持時,美國政府已經對吳廷琰的統治失去了耐心。甘迺迪總統默許了南越將領的政變,吳廷琰與吳庭儒在政變中被殺害。龍夫人當時正在加州忙碌地為南越政府公關,並在每個她出席的活動上語出驚人。

吳廷琰死後不到一個月,美國總統甘迺迪也遭遇暗殺。聞聽此訊,陳麗春給總統遺孀賈桂琳發去不常見的慰問:「現在你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感覺了吧?」

無論如何,龍夫人顯赫的前半生結束了。

她的後半生,則是沉寂。

晚年,她隱居在天主教氛圍濃厚的羅馬與法國。她的長女遭遇車禍身亡;身在華盛頓的父母被謀殺,親弟弟是唯一的嫌疑人。她遭遇過一次搶劫,價值不菲的首飾被洗劫一空。沒有人知道她面對這一切究竟做何感想,除了參加教堂彌撒,她足不出戶。

美國加州橘郡外聚居著越戰中到美國避難的南越人。負責這個教區的代理主教多米尼克•羅說,他幾年前在巴黎見過龍夫人,並被她對宗教的投入和虔誠震驚了。他猜測,她對宗教的熱情很可能是在越南的風光歲月徹底結束後,才變強烈的。「她終於意識到了失敗,很可能投身宗教來平衡她的政治野心。」

儘管如此,羅主教仍然認為,龍夫人是「非常非常有趣的女人,她很聰明。」

「外在的生活,譬如日常寫作和讀書,似乎也沒精彩到值得被談論;而內在的生命,不僅僅是秘密,更是一個無法輕易訴說的謎。」在給《紐約時報》的信中,她這樣描述自己的晚年生活。

可能唯一一次例外,就是接受作家丹莫瑞的採訪。

一開始,她擔心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美國人是中情局的線人或是《時代》周刊的記者,但最後,她似乎相信,對方是上帝給她派來的「天使」,來幫助她「揭示真相」。

陳麗春告訴丹莫瑞,少年時在教會學校里讀書,學校排《白雪公主》的戲,她想到白雪公主的角色一定會屬於一個擁有蒼白膚色的法國女孩,於是自告奮勇去扮演公主的惡毒後媽。

她得到了那個角色。

「也許真的有那麼一座橋,她懷抱著孩子在那裡跑過共產主義武裝的槍林彈雨;也許她確實曾想成為安靜的家庭主婦,過上每天陪著兒女讀讀書的日子;也許她真的如自己描述那般,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靈。」讀過了丹莫瑞為陳麗春寫的傳記之後,《野獸日報》評論道:「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一個黑暗的故事。」

曾經在她風華絕代的年歲將她照片印在封面的《時代》雜誌,在她死後蓋棺定論稱,「這個複雜,非常極化的人物,某種程度上是那個時代和那場戰爭的最佳代表。50年過去了,仍然能讓經歷過那場動盪的人檢討自己的靈魂。」

2011年春天,這位在越南歷史上留下痕跡的女士去世,時年87歲。她在墓園註冊的名字不是「龍夫人」,而是出生時的本名陳麗春。

[此帖子已經被amw於2019/1/18 下午 12:48:52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1/18 上午 10:55:47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吳廷琰毀佛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22474&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