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導致唐朝外交政策陷入混亂的「陝州之辱」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0811)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3/24 上午 03:10:51 -- 【轉貼】導致唐朝外交政策陷入混亂的「陝州之辱」 吐蕃王朝似乎是專門為了噁心唐朝而存在的。在唐朝之前和之後,它都處於四分五裂狀態,老實巴交地在青藏高原上放羊,從來沒對中原王朝造成過威脅。唯獨跟唐朝「伴生」這200多年,它象吃多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動不動就跑下來搶地盤。 大唐建國後,打遍天下無敵手,四周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表示服氣,或稱臣,或納貢,將唐太宗李世民尊為「天可汗」。吐蕃卻嘴服心不服,經常越界找碴,雖然雙方曾有過「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兩次入藏形成的短暫甜蜜的「甥舅關係」,但從唐初到唐末雙方共會盟八次,約架六回,磕磕碰碰不計其數,翻臉比翻書都快。趁著「安史之亂」後唐朝疲軟的工夫,吐蕃還一度洗劫了長安城。
然而因一次缺乏溝通的外交事件,幾乎毀滅了唐回關係,讓唐朝的外交政策一度失去方向,差點提前100多年關張大吉。 吐蕃攻占長安那次,唐代宗跑路走人,命太子李适任天下兵馬大元帥,聯合回紇共擊吐蕃。李适在陝州(今三門峽市陝縣)進入回紇牟羽可汗大營會面。事先雙方沒有就見面的禮儀進行溝通,由於唐代宗曾在「安史之亂」中與回紇葉護王子結為兄弟,而牟羽可汗是葉護之弟,因而在李适面前擺起了「叔父」的架子,要求李适行拜舞之禮,所謂拜舞,就是下跪叩首然後再跳個舞,這在唐朝是臣子拜見君王的禮節,身為皇子的李适自然不樂意。
因為對唐朝有功勞,回紇商人特別得到許多優惠照顧,但德宗下令在唐朝的回紇商人全部返鄉,不得滯留。許多西域胡人打著回紇的旗號在唐朝做生意,現在一併被趕回西域。回紇商人突董等900多人在返鄉途中被唐朝地方官員張光晟截殺殆盡,德宗竟睜隻眼閉隻眼,沒做任何處理。 回紇人聽說此事後很憤怒,要求「以血洗血」,殺死唐朝使臣,然後興兵動武。但合骨咄祿毗伽可汗硬是將此事壓下,對唐朝使者說:我不想追究這件事,只想「以水洗血」,化解兩國之間的矛盾,希望唐朝把歷年來欠我們的馬債(唐回間以馬換絹)趕緊償還! 就在與回紇關係日趨緊張之際,唐德宗又在吐蕃跟前栽了個大跟頭。吐蕃以在平涼結盟為藉口,突然劫持唐朝多名官員和將士,主盟人名將渾瑊僥倖逃脫。面臨吐蕃的反覆無常和貪婪狡詐,唐德宗一籌莫展,真可謂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宰相李泌為勸說德宗返回原來的外交政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前後十五次跟皇帝吵架都不起作用。好幾次李泌急得揚言撂挑子不幹了。唐德宗也氣得破口大罵:咱們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有本事你說服我,動不動就辭職算什麼!?
為了照顧德宗的面子,李泌還拍著胸脯保證:跟回紇和好後,明確讓其稱臣(以前是兄弟之國),讓可汗給您當兒子(德宗的輩分一下子提高了兩代),為避免他們用劣馬換中國貨物,每次回紇來使團不得超過200人,馬不過千匹,不准攜帶唐人及胡商出塞。如果他們答應這五個條件,陛下就可以許以公主和親。
隨著唐朝外交關係的重新理順,唐與回紇、南詔、大食等國都建立了同盟關係,合圍吐蕃。國際形勢迅速朝著有利於唐朝的方向轉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唐朝度過了一劫。而驕狂一時的吐蕃王朝則四面受敵,國力耗盡,內部矛盾不斷激化。 公元822年,曾經強大一時的吐蕃王朝內亂爆發,土崩瓦解,不得不又一次厚著臉皮向唐朝乞和。而此時唐朝也已經陷入藩鎮割據的泥潭不能自拔,無力再清算陳年舊帳,一對筋疲力盡的老冤家最後搞了次「長慶會盟」,在互掐了近200年後手挽手走向墳墓。 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任性地選擇朋友和敵人,唯獨帝王不能,因為他的好惡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唐德宗不懂,他僥倖沒翻船,是因為有個倚老賣老、苦口婆心的好宰相。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9/21 下午 01:02:42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4/13 上午 11:15:15 -- 【轉貼】「神仙宰相」李泌,是怎樣給皇帝「洗腦」的? 勸說對方,讓對方接受你的想法,恐怕是這個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立場、認知體系和情感經歷,面對他人的「洗腦」時,往往本能反應就是「排異」。 在唐朝「神仙宰相」李泌那裡,這件事兒也挺難。不過,他有耐心,更有辦法,於是一步步打開了皇帝的心結,扭轉了皇帝的想法。 今天,我們就跟李泌來學學——如何給人做思想工作? 唐德宗的心結
面對吐蕃的威脅,李泌認為,最佳方式是——聯合回紇、南詔、大食等幾個周邊國家,共同牽制吐蕃,使其陷入四面受敵又孤立無援的境地,從而讓大唐長久擺脫威脅。 沒關係,難事那就慢慢來,畢竟,做思想工作這件事,李泌擅長。 —1—埋好伏筆,循循善誘
李泌回答說:「現在糧食都供應不足,還不到討論恢復府兵制的時候。」 德宗問:「那怎麼辦?不然立刻裁減秋防部隊,讓他們回去?」
把國庫里舊綢緞重新紮染,賣給吐蕃,換取耕牛;要求所有制鐵廠趕製農耕器具,然後把麥種和工具,分發到邊疆各軍事據點,招募土卒,開荒耕種,告訴他們,小麥收割後,朝廷會高價收購。同時,鼓勵人們拿糧食來換取邊疆官位,這樣一來,國家糧倉就充實了。此外,鼓勵士兵留守戍邊,只要願意留下,就送房送地,提供優越福利。等邊疆人口多了,再推行府兵制,就水到渠成了。
李泌冷靜地說:「還到不了那種地步,不過,我倒是有方法,根本不用軍隊,就能使吐蕃自陷困境!」 德宗很好奇,忙問什麼方法。李泌賣起了關子,說:「我現在不敢說,必須得等開墾政策收到效果後,才可以討論。」 德宗堅持想知道,但李泌就是不肯回答。
—2—找準時機,打開心結
此時若貿然去提聯盟之事,肯定要碰一鼻子灰。不過剛巧這時,邊防軍奏報朝廷,說邊塞戰馬不足,請求補充。然而朝廷竟沒有馬可以撥付,德宗十分焦慮。 德宗問什麼策略。李泌還是不直說,「陛下如果真能開誠布公,為了人民和帝國的前途,而肯委屈自己,拋除私心,我才敢提出!」 德宗答應。 李泌這才說出自己的策略——「北方跟回紇和解,南方跟南詔(雲南)和解,西方跟大食(阿拉伯)及天竺國(印度)結盟,如此一來,吐蕃定會被困,想要戰馬豈不是輕而易舉?」 果然,這個提議還是觸碰到了德宗的傷疤。德宗反應很強烈,「其他三國,都可以按你說的來,但是回紇,絕對不行!」
然後,李泌試探地問道:「陛下莫不是為了25年前那次羞辱?」
李泌說:「當年羞辱陛下的,是回紇三任大可汗,陛下登基後,他曾經想來侵犯,可是還沒出境,就被現任可汗誅殺。所以,現任可汗是替陛下報了仇,陛下應該對他封爵和賞賜才對,怎麼可以怨恨?」 德宗聽完,態度稍稍軟下一點,不過依然板著臉說:「等我好好想一想。」
自此之後,李泌有十五次跟德宗面對面討論國家大事,沒有一次不談到聯盟回紇之事,然而德宗始終不為所動。 李泌依然不放棄,一次他對德宗說:「陛下如果不允許與回紇和解,請允許我辭職退休!」
李泌說:「在我看來,是韋少華那些人辜負陛下,不是陛下辜負韋少華那些人。他們沒有深思熟慮,竟讓高貴的皇家嫡長子直進回紇軍營,事先也沒有協商見面時的禮儀,這才使他們的凶性大發,為所欲為。」
德宗的態度開始有所扭轉,他問李泌說:「我跟回紇結怨已久,現在去跟他們和解,豈不會被拒絕和恥笑?」 李泌說:「這你放心,我跟現任可汗關係是故交,他知道我當宰相,怎麼可能翻臉拒絕!我今天就寫信要他們接受五個條件:一,向我國稱臣;二,向陛下稱子;三,每次派來的使節,不超過兩百人;四,販賣馬匹,不超過一千匹;五,不可以攜帶漢人或胡族商人出境。」 德宗終於接受。不久,回紇可汗派使節前來長安,上疏稱「臣」、又稱「兒」;對李泌所約定的五件事,全部承諾,雙方又恢復了通好關係。
每個人都會本能的排斥對方對你的說服,所以做思想工作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也沒有那麼困難,因為很多人早已為你留好一條通往內心的道路,只是你還沒發現。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4/29 上午 09:46:42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