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地理環境決定人類命運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0910)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3/30 上午 08:32:09
--  【轉貼】地理環境決定人類命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來到祕魯高原上的印加帝國,經過短暫的戰鬥,他率領僅僅168名西班牙士兵便輕易地俘虜了身處8萬印第安軍隊中的皇帝阿塔瓦爾帕。這是因為歐洲人有著明顯的軍事優勢:西班牙人擁有鋼刀、盔甲、槍炮和馬匹,而印第安人的武器僅有狼牙棒、斧頭和彈弓。為什麼這些優勢總在歐洲這邊?為什麼不同大陸的文明進程差異如此之大?

戴蒙德花費了很多年去研究這個問題,最後完成了這本《槍炮、病菌與鋼鐵》,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答案:歐亞大陸較其他大陸更具有發展農牧業的優勢和技術的條件,因此是歐洲人征服了和非洲,而不是相反。簡言之,是,而不是人種或文化,決定了文明的進程。

在人類史上,獲取食物的方式從狩獵轉向農耕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轉變,古代燦爛的文明往往孕育於適合農業發展的沃土。兩河流域的新月沃地正是這樣一個完美之地。一方面,地中海氣候為這裡的人們提供了高蛋白的穀物和豆類,而且這些穀物非常適合被馴化為糧食。另一方面,這裡短距離內地形富於變化,動植物非常多樣,為人類的馴化提供了大量的備選物種,使得當地人對山羊、綿羊、豬和牛的馴化非常早。

相比之下,中美洲的玉米難以馴化,營養也比不上小麥這類穀物,可供馴化的動物也只有火雞和狗這類小型動物,無法穩定地提供大量動物蛋白。南美洲也只有美洲駝和羊駝可供馴化,對人類的貢獻無法和歐亞大陸的牲畜相提並論。

再來看看非洲,雖然大草原上擁有很多大型哺乳動物,但長頸鹿、斑馬、犀牛、河馬、大象這類動物或是生性凶猛,或是易受驚嚇,或是因為其他類似圈養繁殖問題的原因並不適合被馴化,從而導致非洲也沒有足夠多樣的牲畜。

而究其根本,還是在地理環境上:歐亞大陸的軸線是東西向的,有足夠廣闊的橫向傳播空間。西歐、北非、西亞、東亞、東南亞,雖然各處地理距離遠,但大致處於同一緯度,氣候環境較為相似,同樣的牲畜和作物在傳播的一路上都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環境,使得它們的傳播既迅速又廣泛。而美洲和非洲大陸的軸線則是南北向的,作物在傳播路途上經度跨度大,往往要穿過多個氣候帶。這種生態阻隔使得糧食和牲畜的傳播異常困難,地處熱帶的中美地峽和中非便是典型的阻隔,甚至直到歐洲人到來,才讓本就適合在南非生長的糧食第一次在這裡得到種植。

技術和文字的傳播也是如此。歐亞大陸各文明中心頻繁的交流使得各個國家都得以迅速發展。但在美洲,不同地區的交流非常緩慢,甚至隔絕,這種差異也是導致美洲最終落後於歐亞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