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為什麼台灣人傾向親日而朝鮮人傾向反日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432) |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07/5/2 上午 01:39:49 -- [轉貼]為什麼台灣人傾向親日而朝鮮人傾向反日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鱗 為什麼台灣人傾向親日而朝鮮人傾向反日?這個問題應該改為:為什麼朝鮮人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而台灣人有相當部分願意當日本的「狗腿」? 從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開始施行軍政,由台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大權,「軍令」成為治理台灣的法源,其後改為律令立法而推行「警察政治」,但是「總督獨裁」體制一直沒變。日本統治朝鮮的最初10年(1910-1919年),是由朝鮮總督府推行「憲兵警察政治」,警察統合了憲兵與警察官,由憲兵司令官兼任警務總監,第一任警務總監就是由憲兵司令官明石元二郎兼任,明石還於1918年轉任第七任台灣武官總督。 朝鮮在這時期稱為「武斷政治」,殖民統治的方式台灣與朝鮮沒有兩樣,維持封建的笞刑,否定自主的團體、廢止言論機關,貫穿著軍政的性質。總督府的政策,不論在台灣或朝鮮,始終以日本帝國為本位,不斷地剝削和壓迫殖民地民眾的生活。例如在朝鮮以「土地調查事業」為名目,讓日本人容易佔有和投資朝鮮的土地,制定「會社令」統制企業,讓日本人的壟斷資本容易滲透、培育於朝鮮。日本又以國內的米不足為理由,在台灣和朝鮮推行產米增殖計畫,移出日本,可是一旦與日本的農產發生競爭,就立刻停止增殖計畫。 在第一次大戰期間,日本的殖民政策從傾銷本國商品、榨取殖民地糧食原料,過渡到對殖民地的投資,日本的獨佔資本快速地侵入朝鮮半島,企圖由資本輸出完成殖民地經濟圈。然而,朝鮮人在1919年掀起三一獨立運動的反日怒潮,台灣受其影響,趁一次大戰後有利的國際條件,開始展開台灣的民族運動。 對日本的殖民地統治,台灣的文化協會等民族運動雖稱為「非武裝抗日」,到了1920年代後期受挫折之後,台灣多數的領導階級已經放棄抵抗,接受日本統治的事實,而讓日本可以不必顧慮殖民地人民的意見,也不必讓台灣人參與地方自治。 相對的,朝鮮在1919年三一獨立運動之後,日本從「武斷政治」改為「文化政治」,但是日本統治者更形強化警察力,朝鮮人的反日感情越趨激烈。特別是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災難時,傳布「朝鮮人放火」、「朝鮮人將毒藥投井」的謠言,日本政府又加以煽動嫁禍,結果從9月1日起有約21000人到6000餘的朝鮮人遭受慘殺。為了緩和朝鮮人的不滿情緒,日本統治者即使是假裝,也要雇用較多數的朝鮮人到總督府或地方的行政機關服務。這是以「同化主義」的名目,否定朝鮮人的自治,但是這欺騙不了朝鮮人的眼睛,朝鮮人一直不斷地興起反日暗殺事件,而日方也以白色恐怖(鎮壓terror)報復。朝鮮人的反抗,得到較多的政治自由,台灣地主的「狗腿」拍日本人馬屁,讓許多台灣人變成「經濟動物」(economic animal),失去了政治自由也不打緊,只要追求經濟利益就好,而喪失了民族氣節。 台灣、朝鮮與日本的地理位置不同,跟大陸的民族連帶關係不一樣,日本也就有不同的限制對策:怕台灣的民族運動受中國大陸影響而限制台灣人渡海到大陸,怕朝鮮的民族運動波及國內而限制朝鮮人渡海到日本。但是日本的殖民政策是隨機改變的,到了戰爭時期日本人的勞力不足時,又改為徵用台灣人為「軍伕」到中國大陸或南洋各地,另一方面,朝鮮人則被強制拉夫到日本去開礦山或建築軍需工廠等,稱為「朝鮮人強制連行」。日本的侵略戰爭到了後期,將殖民地朝鮮建設為「大陸兵站基地」,台灣建設為「南進基地」,從而將朝鮮設計南韓為農業中心、北韓為軍需工業的基地,這種殖民地時代的遺制,成為戰後南北韓分裂的種子,同樣的,台灣與大陸分斷的政策,割斷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文化關係。 台灣的地主比朝鮮人狡猾得多 台灣的中小地主,在當初20年的殖民地戰爭時,被日本憲警慘殺殆盡。據台灣抗日史研究者從日本官方資料『台灣憲兵隊史』、『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記載估計,台灣人慘遭屠戮總數約近40萬人。抵抗日本的地主被慘殺殆盡之後,剩下活命的地主,必須先學會與日方妥協,學習如何迎合日本統治者的技巧,狡猾地從中謀利。 據板橋林家大地主林衡道的證言,台灣光復以後有很多地主欺騙國民政府,說他的土地被日本人徵收,受害很大。其實日本統治時代徵收土地,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徵收一點土地而徵收代價不高,但是不論興建學校、神社、公路、鐵路、機場,其餘未被徵收的土地價格立即隨之高漲數倍,地主坐在家裡就能發財,這也是有這麼多人懷念日治時代的原因之一。 |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07/5/2 上午 01:40:06 -- 台灣大地主林衡道又說,台灣總督府非常保護地主,水利會、農業會的公職、地方議員都是官派,由地主擔任。不過一旦有事情,總督府都要地主捐款,捐款多的人就可以授勳,有五、六等勳章的人就算很體面,警察對這些人也禮讓三分。台灣地主巴結日本統治者的行徑,在今天親日派的言論到處可見。 朝鮮的地主制淵源較遠,李朝後期開始形成,但是在1876年朝鮮被迫開港之後,因為朝鮮米穀開始輸出,有部分成長為大地主。在1894〜95年甲午戰爭時,日本人地主利用戰爭開始大舉入侵佔據朝鮮土地,在日本統治時期,逐漸擴張為「殖民地地主制」。 日本統治朝鮮之後的1910年代,日本進行土地調查事業,以法令確定地主的排他性土地所有權,但另一方面,並不保護朝鮮農民慣習的耕作權,亦即否定佃農權為物權,否定永久租佃權等。 說穿來,日本在朝鮮調查土地的目的,在於先確定地主的土地所有權,然後促使朝鮮人的地主分解。1911年4月17日,日本公佈土地收用令,開始施行徵收朝鮮的土地,將舊王室的領地國有化,並由日本的壟斷資本收購從前朝鮮人的土地,創造出日本人大地主所有的農場。1920年朝鮮總督府所有土地達11萬餘公頃。土地調查事業的結果,課稅地在10年間增加了52%,地稅收入也增加2倍。這種「殖民地地主制」,陷朝鮮多數的小農於沒落之途。窮困潦倒的農民,深感亡國之痛,興起獨立思想參與義兵或愛國起義運動,他們因受日本的迫害,不得不亡命到中國東北的滿洲或西伯利亞長期抗戰。 因此對日本確定這種土地所有權,在朝鮮沒有人稱為「近代化」,認為這是日本帝國主義犧牲大多數農民而扶植少數大地主,確立半封建的剝削關係。在朝鮮,大地主的比重非常之大,而大地主在日本統治下加強對佃農的剝削。地主對佃農的支配及於全生產過程,佃租是以實物的米榖繳納,農民只有被剝削,完全被剝奪為農業經營者的資格,怎麼能稱為「資本主義化」或「近代化」呢?另外,在農村家庭手工業方面,特別是棉製品等,也因為日本機械製品的侵入,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朝鮮殖民地的產米增產計畫,跟台灣一樣,也是因日本內地1918年「米騷動」所引起。日本為了解決內地(本土)的米榖不足,令朝鮮總督府從1920年開始實行土地農事改良事業,設計朝鮮為日本的糧食供給地,將朝鮮米榖移出至日本。但是朝鮮跟台灣不一樣的是,為培育日本的大地主而重組朝鮮農業。在朝鮮當初的15年計畫,預定投資2億4000萬円,企圖增收900萬石的產米。但是,1926年產米增值計畫更改,以日本國家資本的貸款為武器,由國策公司「東洋拓殖會社」擔任朝鮮的土地改良公司,進行朝鮮單一作物米榖的對日移出。如此以東洋拓殖會社為首的日本人巨大地主為基軸,加強大地主的土地集中,驅逐朝鮮農民變成無產階級。 以日本對殖民地米的掠奪來說,如將朝鮮米1911〜15年的生產平均設定為100,則1931-35年的米生產額指數是增加到138,然而這時對日本的米移出額指數激增到829。這表示朝鮮的米榖增產額遠遠趕上被日本掠奪的額,因此朝鮮人民的米榖消費量,在同一期間銳減到一半。如與台灣米比較,台灣從1922年栽培生產日本種的蓬萊米,米的生產額指數如設定1914年為100,則1931年生產額指數達到162,這時對日本的移出額指數也顯著的增加為426。但是不論米穀的絕對量與移出率,朝鮮都比台灣更被激烈的剝削與掠奪。以1931年的米穀移出率來說,台灣是35.2%,朝鮮則達到56.8%。這樣,朝鮮農民不論如何辛勤工作,也無法吃到米飯,只得從中國東北的滿洲進口玉蜀黍、粟等雜糧為主食充飢。到了1930年代,朝鮮人民貧窮化到連雜糧都購買不起了。也難怪朝鮮人一直不能忘懷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剝削。 日本對朝鮮的資本輸出,主要是放在農業部門,朝鮮沒有台灣的糖業農產物加工業,沒有米糖相剋的問題,然而更加速農民層的分解。很多農民就離鄉背井遠到滿洲等移居成為「在外朝鮮人」,在戰前移往日本變成低工資勞動者的朝鮮人,約有100萬人,1945年戰爭結束時增加到200萬人,其中有140萬人在戰後1949年之前回國,剩下60萬人成為殘留在日本的朝鮮人。 在日本的殖民統治政策下,朝鮮的「殖民地地主制」擴大到極限,依1943年的統計,佃租地率佔總耕地面積的62.0%,如只計算水田則佔68.3%,朝鮮的大多數小農,生活完全陷入破滅。台灣的「地主-佃農制」,日方為了籠絡台灣地主,還相當的賜予地主安定的生活,所以台灣地主念念不忘日本的統治時代。 |
-- 作者:ppo -- 發表時間:2007/5/2 上午 01:41:02 -- 朝鮮人女性以「挺身隊」之名,被強拉為「慰安婦」的人數,自1943年之後推算有5萬到7萬人之多,如果從中日戰爭期算在內超過10萬人。朝鮮人慰安婦,很多是年輕少女,是沒有「賣春」經驗的良家女孩,被送到日軍的「陸軍娛樂所」從事性奴隸。日方在1944年8月公佈「女子挺身隊勤勞令」,等於是將未婚女性動員為從軍慰安婦,當日本軍隊的性奴隸法令化。然而,台灣光復已經超過半世紀以上,還有台灣的親日資本家說,台灣慰安婦是自願的,能成為慰安婦是出人頭地,而惹起前慰安婦老阿嬤痛罵「你們是畜生還是禽獸?」台灣資本家的媚日嘴臉,真令台灣同胞蒙羞。 朝鮮農村在失去勞力、物資不足的疲憊狀態下,農村還得承擔供出戰時糧食的重擔,在太平洋戰爭下每年要將550萬石的米榖移到日本。1943年日本事先訂供出稻穀的分攤制度,時時以「竹槍」搜索家宅,因為農村將糧食藏於廁所或埋在旱田下隱藏。台灣的農村,也是由保甲長陪同警察,用「竹槍」搜索每戶人家,舉凡稻草堆或任何堆積物,皆以「竹槍」插入拔起,細查有否暗藏米穀。台灣農民比較順從,朝鮮農民則為了反制,有時襲擊供出相關係人員,或在勞務動員途中集體逃亡,或謀殺相關官吏,也有朝鮮的學生兵集體逃亡。 志願兵台灣人比朝鮮人熱烈 為什麼台灣人比朝鮮人熱烈地應徵志願兵,而願意充當砲灰呢? 1942年4月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第一次有台灣人425,921名應徵1000名額的志願兵,第二次共有601,147名應徵1000名額的志願兵。1943年7月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有台灣人316,097名應徵3000名額的志願兵。到1944年實施徵兵制,就不管你志願不志願了。揭開台灣志願兵的內幕,台灣總督府的手段真是陰險毒辣。 台灣志願兵全部都是知識份子,大部分是在東京與京都兩地的台灣學生。台灣總督府為了控制在東京唸書的台籍青年,設立了高砂寮宿舍,設備不錯,收費便宜。高砂寮內有人監督,日方實施志願兵制時,總督府就派人去拜訪這些學生的父母,並強迫學生父母簽下同意書,同意其子奉獻給天皇陛下,然後總督府的高級官員,就帶著這些同意書到高砂寮,召集學生去當兵,叫學生在自願書上簽名,簽完名後還要用小刀切破手指蓋上血印,稱為「血判」。很多學生當場哭了起來,被報紙大做文章,例如『朝日新聞』報導學生感動之餘有人流淚,那時情報是被管制的,報紙每天都刊登愛國美談,後來日本政府還強迫某位反日老前輩,帶領這些志願兵,一起到天皇居住的宮城門前的二重橋,向皇居行三鞠躬禮,並高喊「天皇陛下萬歲」,才算是「志願兵」禮成 [28] 。問題是台灣的父母為什麼屈從,願意簽下兒子「奉獻給天皇陛下」的同意書,兒子又怎麼敢違抗父母的命呢?辜顯榮的兒子辜振甫就申請當志願兵呀! 朝鮮人當日本兵命運真悲慘 日本從大東亞戰爭起,根據日本厚生省統計徵用的朝鮮人軍人、軍屬共24萬2241人。戰後受到盟軍戰犯審判的有148人有罪,其中23人執行死刑。戰犯中有129人是「軍屬」,被徵用為俘虜收容所的監視員。戰後1952年4月對日和平條約生效後,朝鮮人多數脫離日本國籍,而朝鮮籍戰犯仍以「日本人」之名科以刑法執行,繼續拘禁於東京的巢鴨監獄,最後一名被釋放在1957年岸信介內閣時。被釋放後,日本政府以喪失日本國籍為理由,不符合領取「戰傷病者、戰歿者遺族援護法」、「恩給法」等的撫恤補償金。一生為日本奉獻生命,落得這樣的下場。1965年,日韓條約締結後,日本政府又以「補償問題全部解決」為由不給予補償。韓國政府對1945年8月15日之前的死亡者,認定有補償請求權,至於判決死刑的23人一直沒有領到補償。朝鮮人傾向反日,是因為日本欠朝鮮人的債實在太多了,而至今仍不肯反思的緣故吧! |
-- 作者:妖魔退散 -- 發表時間:2007/5/2 上午 11:57:55 -- 這篇文章可能只適合”朝鮮人為何傾向反日”這個主題∼ 用比較的方式加上”台灣為何親日”根本有問題... 而且就算有也是過去式∼ 重要的是台灣人心中有了新仇,比起日本對台灣的建設加上這個中國新仇,那個更久的舊恨早就不算什麼了 |
-- 作者:老喬 -- 發表時間:2007/5/10 上午 06:08:48 -- 這跟 "教育" 與 "民族" 種性有關,各國各民族都有 "漢奸" 這類人出現,但是中華民族 (漢人) 出 "漢奸" 比例較高,一方面中華民族有奴性,容易求和於環境,一方面被教育 "好死不如惡活"、"自掃門前雪"、"死道友不死貧道" .....,在各種狀況下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事,為什麼大韓民族一個共產一個民主卻會想盡辦法統一,而中華民族卻沒有這樣想? 因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事,共產中國要統一是為了共產中國的利益,而台灣這裡有人不要統一也是覺得分離可以維持自己的利益,不管是統一或是獨立的口號,只是方便各自維護自己的利益的藉口罷了!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5/10 下午 06:09:53編輯過]
|
-- 作者:hsuehwp1 -- 發表時間:2011/6/9 上午 08:33:58 -- 我是覺得台灣因為四面環海,激烈抗爭無用,再加上日本人的大屠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為活命只好順從,而心也隨之淪喪,因為台灣就這麼小,且四面都是海,想逃也逃不掉!!而此時一些所謂的漢奸走狗的投機份子就此出現,並非一般地主而已!!多數有性情的人就淪為敢怒不敢言的順民(不順只是自己討打)!反觀朝鮮, 一來地,再者和大陸相連,即使對日抗爭失敗,了不起躲起來或逃到大陸繼續反日,並不像台灣一樣,因沒處逃而被無情的消滅,就是因為這些反日主力大部份沒有被消滅,所以朝鮮才會有如此強的排日情節!! |
-- 作者:光明之子 -- 發表時間:2013/4/5 上午 03:28:34 -- 我個人覺得臺灣人比朝鮮人不反日主因是蔣介石的的親日政策 加上有何應欽等高層人士的支持 所以媒體或教科書都淡化日本對臺灣人屠殺壓制的史實 像我們都只知道霧社抗暴事件 但如雲林屠殺三峽大溪屠殺或台南蕭隴屠殺等就少人知道 還有民進黨或李登輝的日本情懷 過於感謝他們的統治也影響到許許多多人 整體來講是臺灣人被蒙蔽了 阿彌陀佛 |
-- 作者:宏志 -- 發表時間:2017/9/7 上午 08:54:24 -- 台灣人相比1896~1945年日本人的統治,與1945年後國民黨的統治,會讓台灣人覺得日本政府的統治根本是德政,二戰後朝鮮人成立自己的政府,無從比較,所以對日本的殖民統治反感.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3/12/1 上午 09:50:24 -- 【轉貼】明石家族與台灣的淵源 ↑明石元紹_中立者..來台參加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 她的父親_明石元紹..名字是由兒玉源太郎ソ長男・兒玉秀雄所取..明仁天皇打幼稚園起的十幾年同學、自高中起一同騎馬至今,李登輝之友會理事 她的祖父_明石元長..貴族院議員..白團的幕後影武者..忙著幫白團籌款、偷渡至台灣..心力交瘁而掛點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12/1 上午 09:50:55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