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春秋時期各國都遵守的戰爭禮儀,為何到了戰國就被摒棄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7202)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9/20 上午 07:32:16
--  【轉貼】春秋時期各國都遵守的戰爭禮儀,為何到了戰國就被摒棄

中學課文有過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曹劌論戰》,其中一段話: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這段話說的是齊國伐魯,但是開戰前要先擊鼓,而且擊鼓還不能擊一下,要三下之後才能發起進攻,成語一鼓作氣就自這篇文章而來。


 
這裡的鼓就是春秋時期的戰爭禮儀的一種——打仗前要擊鼓,告訴敵方我要來攻擊你了。除此之外,春秋及以前的戰爭還有其他的戰爭禮儀或者說是戰爭規則,總結起來有幾點:師出有名、不趁人之危、不斬來使、不殺俘虜、約定地點和時間、打仗開始要有程序,諸多條條框框的約束,這還是打仗嗎?

師出無名無所謂,丟個人就是藉口。都到戰前還費什麼話,就一個字——干。

但在春秋時期是不行的,打仗就得好好遵守這些戰爭規則,否則就是不義之戰。


禮儀之戰中最出名的就是鴻水之戰,同樣出自左丘明的《左傳》——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


 
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宋楚兩國打仗,宋襄公迎戰,他的手下子魚說趁著楚國軍隊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我們打他吧,宋襄公說不行,子魚又說他們還沒成列,打吧,宋襄公又說不行,等到楚國準備好了,宋軍大敗,宋襄公受傷,護衛也被殺死。國人責備宋襄公,他還振振有詞:受傷的人不殺,頭髮白的人不抓,依靠地勢險要的不打。

今人看到這一段,估計都會在心裡哂笑:宋襄公真是愚蠢至極,愚昧可笑。


那麼春秋時期的戰爭禮儀真的愚昧可笑嗎?其實不然,存在即合理,戰爭禮儀能長時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科學性。

表面原因來看,春秋時期之所以倡導戰爭禮儀有幾個原因:


 
1、參戰人員有許多貴族子弟,尊重戰爭禮儀符合上層利益。
2、春秋時期處於奴隸制,普通參戰人員很多是奴隸,屬於私產,奴隸主不願意私產受損。
3、參戰的規模大部分是一個縣城與一個縣城之間的戰爭,規模不大用不著拼的你死我活。
4、周天子還存在一定影響力,各國必須給面子。

那麼為何到了戰國時期,這些表面原因不管用了呢?

公元前481年,齊國大夫田常殺死國君齊簡公,下克上取得齊國大權,而大家長周天子並沒有譴責,這件事成了各國混戰的導火索,這也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從此以後春秋時期一直堅持的戰爭禮儀漸漸被摒棄。

似乎是田常篡齊和三家分晉打破了戰爭禮儀的虛假和平,其實不然,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決定歷史走向的還是生產力的進步。


 
戰爭禮儀不再被遵守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戰爭涉及的三個重要方面:人口、糧食、武器。


1、人口:
由於春秋時期生產力低下的原因,人口繁衍很慢,又因為連年打仗,人口消耗的快,作為可再生資源,按照自然規律,人口應該連年增加,但是春秋時期人口並沒有得到明顯增長,據史學家估算,春秋末年中原周邊人口不足1000萬。

打仗需要人,生產製造需要人,而人口恢復速度過慢,就使得人力資源成為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最重要的資源,那時的戰爭為何不殺戰俘,不是仁義,而是因為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是寶貴的財富,春秋時期的諸侯國為了獲得人口,對外捕獲戰俘,對內獎勵早婚早育,所以春秋時期的國力可以直接由人口判斷,春秋五霸齊宋晉秦楚都是人口大國。


 
所以當時幾項戰爭禮儀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和減少人員消耗。


2、糧食
決定戰爭殘酷性的除了人,還有後勤,主要就是糧食。而糧食的獲得又離不開人和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

春秋時期人口數量相對處在比較低的水平,到了春秋末期,人口已經比以前多,而戰國時期鐵的冶煉又促進了農耕用具的進步,鐵農具在戰國時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糧食的產量提升。

戰國時期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利農舉措——牛耕的使用,大大解放了勞動力,使得人口因為耕種折損減少,效率增加。

戰國時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他曾擔任魏國任職主持變法,他統計過當時魏國農產量,一畝地大概可產粟一石半。由於當時度量衡差距很大,不確定當時的一石半是多少,據後世推算一石差不多60公斤,一石半就是180斤,畝產已然不錯,而《史記·河渠書》記載:凡受鄭國渠水灌溉的土地,每畝可收一鍾,產量又增加不少。


 

3、武器
春秋戰國時期是青銅器在中國歷史上最後活躍的時期,甚至春秋時期的戰爭被稱為青銅時代的戰爭,實際上到了戰國時期,鐵器的冶煉和使用已取得很大進步。

青銅器和鐵器比起來,弊端不少。

銅礦不如鐵礦資源豐富,鐵礦分布廣泛易開採,銅本就不易開採,熔點和沸點還都比鐵高,冶煉困難,冶煉期間還要加入其他金屬形成合金,遠不如鐵器冶煉方便,簡單說就是可獲得性比鐵差。

銅的質地較軟,作為工藝品和佩飾合適,但作為武器和農具不行,青銅作為合金,比銅器質地堅硬一些,但與鐵器相比,硬度和鋒利度仍然差了不少。

銅的金屬穩定性不如鐵,銅器放一段時間,作為武器就不怎麼能使用了,而鐵器即使生鏽,打磨後讓人比較鋒利。


 

鐵器冶煉技術和鍛造技術的發展,讓戰國時期的武器和農具都得到了發展,農具的發展提升了糧食的產量,糧食的增加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長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

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內循環。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人口、糧食、武器都有了,可不是要打仗了。春秋時期的戰爭幾乎沒有發生大規模殺人的戰爭,但到了戰國時期,號稱「人屠」的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坑殺趙軍40餘萬人,雖真實數字有待商榷,但表明那個時候的人命已不值錢,命如草芥的時代真正來臨。

從此以後,再無戰爭禮儀。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0/10/29 上午 01:26:14
--  【轉貼】我國歷史上為什麼會把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東周時期的春秋戰國在我國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各方豪傑粉墨登場,文化上產生了百家爭鳴,一直持續到秦一統六國。


那麼為什麼史書上要吧東周拆分為春秋和戰國呢

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東周的前半段時期被稱為春秋。這個時候,我國文化上思想上大碰撞,一時間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百家爭鳴。比較有名的孔子、墨子、孟子、孫子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這個時候呢,各個諸侯國之間發生爭鬥的時候,都是先進行友好談判,即使談判失敗,在戰場上士兵也不會互相下死手,

這個時候發生過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齊桓公在幫助燕國討伐戎敵勝利後,燕王為了感謝齊桓公一路送到齊國境內,齊桓公見此情形,也顯示自己的恩德,把燕王所到之處的土地全部送給燕國。他們這個時候怎麼也想不到,兩百多年後這兩個國家差點互相滅亡。

 
晉楚爭霸的時候,晉軍被打敗,逃跑的時候戰車掉到了坑裡,後面追擊的楚國士兵還幫助晉軍把戰車挪了出來,然後等晉軍繼續逃跑,楚國士兵才開始追擊。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一統六國,這個時候被稱為戰國時期。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諸侯國之間的親緣關係已經消失殆盡,這時候的戰場就變成了真正的殺人戰場。各個國家開始為了土地和城池開始瘋狂發動戰爭,之前的禮儀紛紛拋諸腦後。僅僅長平之戰就坑殺趙軍40萬人。戰場上如此,謀略上也是如此,這個時期,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合縱連橫玩到了極致。各種圍魏救趙,借刀殺人,隔岸觀火被運用的爐火純青。


春秋和戰國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春秋時期的以德服人,到戰國時期的弱肉強食。還有諸子百家文化上的共鳴,為我國譜寫了一段輝煌壯麗的歷史。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0/29 下午 01:48:36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