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甲午戰爭的幕後黑手 : 法國都無法打敗清朝,為什麼日本就能擊敗清朝?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69905)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2/1/21 上午 09:02:20 -- 【轉貼】甲午戰爭的幕後黑手 : 法國都無法打敗清朝,為什麼日本就能擊敗清朝? 1883年到1885年,清朝和法國爆發戰爭,史稱「中法戰爭」。在戰爭中,法國一度占優勢,在馬尾海戰中消滅清朝的福建水師,並進軍台灣島和杭州灣,中法軍隊在中越邊境地區也爆發戰爭。 法國人占領了基隆,進攻淡水時被台灣巡撫劉銘傳擊退。清軍也守住了杭州灣。在中越邊境戰場,老將馮子材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占領諒山。
9年以後,清朝和日本爆發甲午戰爭。清朝在戰爭中敗得特別慘,先是在黃海海戰中慘敗,又在朝鮮半島的陸戰中慘敗,之後日本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登陸,占領北洋艦隊的母港,所有戰艦都成了日本人的戰利品。 最後,清朝還要割讓台灣省,遼東半島(後贖回),賠款2億兩白銀。 當時法國的國力顯然比日本強大好幾倍,連法國都無法擊敗清朝,為什麼日本能做到呢?
有人說是因為日本人好戰。 有人說是因為明治維新。 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主要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 距離清朝近的國家有很多,甲午戰爭之前從未見過哪個鄰國能把清朝打得這麼慘,還賠款2億兩。 在現代武器面前,好戰與否已經不太重要。 很多人以為明治維新後,日本就脫胎換骨、一飛沖天了。實際上,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雖然變強了,但距離打敗清朝還差得遠。同時,日本大力興辦工業,農民的負擔變得非常沉重,日本的底層百姓變得更窮了,社會暴動經常發生。
日本急需通過對外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把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掠奪外國財富減輕國內民眾的壓力。 但侵略鄰國也是需要本錢的,侵略清朝這樣的巨型國家更需要很多錢。日本都窮成這樣了,錢從哪裡來? 很多書上都說,當時日本上下一心,上至天皇、公卿,下至百姓,全都節衣縮食,一百多萬日本女人甚至去東南亞,搞特殊服務,得來的錢全都用來造武器和軍艦。 這些都是真的。 但問題是,這才能節省多少錢? 節省就能讓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翻倍嗎?日本百姓本來就窮得沒法再窮了,就算有覺悟,節省空間也不大。 關鍵時刻。一個「活雷鋒」出現了,這就是英國。 英國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富國,總共給了日本1.5億兩白銀的無抵押貸款,相當於日本財政收入的好幾倍。日本就是靠著這筆巨款,大舉建造和購買軍備,在武器裝備上超過了清朝。 北洋水師總共花了幾千萬兩白銀。遠不如日本在軍備上花的錢多。 英國既然借給日本這麼多錢,肯定要支持日本取勝啊。英國在情報、政治許諾等其他方面,肯定也給了日本很多暗中支持。 甲午戰爭實際是英國出錢,日本人出人、出力,共同對清朝發動的一場掠奪戰爭。日本只是英國的代理人。清朝的戰敗其實早已經註定。 英國一直實行「大陸均勢」政策,扶持一個地區的次強國家,削弱最強的國家,日本就是充當了英國在東亞地區削弱清朝和俄國的工具。 這就是法國單挑清朝都很艱難,為什麼國力弱小的日本卻能完勝清朝的原因。英國是甲午戰爭的決定性因素,教科書卻絲毫沒提,這多少有些奇怪。 一家之言,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43mevp.html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1/21 上午 09:02:37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2/1/21 上午 09:05:54 -- 【轉貼】英日同盟:日本如何在「老大哥」庇護下肆意擴張 世界上的島國很多,大小不一,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英國和日本。眾所周知,英國在二戰中是同盟國主力,而日本則是重要軸心國。很難想像,此前它們曾維持了二十年的盟友關係。當時穩坐西方頭把交椅的大英帝國,放棄奉行500多年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而同東亞新興強國日本聯合,可謂國際格局的一次大變。
日本在「老大哥」庇護下肆意擴張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列強對遠東霸權的爭奪中,英俄、日俄矛盾激化,促使英國與日本走到一起。1902年,《英日同盟條約》簽訂,日本承認英國在中國的特殊利益,英國認可日本於中國外,還在朝鮮擁有特權。兩國不能在不通知對方的情況下,破壞對方在以上地區的利益。如果英國或日本為維護在中國、朝鮮的利益,同第三國發生衝突,另一國要保持中立。但若一國同多國開戰,另一國要參戰相助。 這個同盟建立後,英國讓日本成為其在遠東利益的守護者,日本則擺脫了外交孤立。正如英國人所說,「英日同盟雖然不是旨在策動日本政府走向極端,但這使日本感覺到,它從此可以和在遠東的大敵進行較量,而不用擔心歐洲會像上次那樣,進行干涉並奪去它的勝利果實。」所謂「遠東的大敵」,即英日兩國的共同敵人俄國。甲午戰爭後,俄國聯合德國、法國,迫使日本吐出了已經吞進去的肥肉——遼東半島。有了「老大哥」英國撐腰後,「三國干涉還遼」這樣的事情將不會重演。
日俄戰爭結束後,俄國的擴張對象由中國轉向中亞,乃至印度。英國為了牽制俄國的擴張勢頭,需要日本;而日本為了防範俄國復仇,也離不開英國。所以兩國協議後續訂了同盟條約,並使兩國進一步成為真正的「軍事攻守同盟」。 英日同盟第三次續約時已是辛亥革命前夜的1911年7月。隨著中華民國的建立,以及一戰的爆發,英日矛盾逐漸顯露出來。 1914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的第二年,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與老冤家俄國、法國結成協約國集團,對抗德國、奧匈帝國的同盟國集團。戰爭之始,英、德都不希望戰事擴大到遠東,所以德國沒有攻擊英國占領下的香港、威海衛,英國也無意讓日本履行盟約,參加大戰。 然而日本不願錯過這樣一個擴張勢力的好機會,如駐華公使日置益所說:「目前世界危機勢將迫使我國政府採取影響深遠的行動。當珠寶店著了火的時候,要住在珠寶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幾個珠寶,是辦不到的。」因此日本主動向英國「請纓」:願意出兵攻打德國在中國的領地。當這個要求被英國回絕後,日本使出「陰招」,故意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撤出在中國、日本海域的全部軍艦,同時將膠州灣讓與日本。德國自然不能答應,日本遂對德宣戰。 日本以履行英日盟約的名義,理直氣壯地成為協約國的一員,這讓「被幫助」的英國憂心不已,生怕這東亞小兄弟藉機在遠東坐大。英國拉著日本發表了一個聲明,說:「日本的軍事行動,除有保衛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航線必須外,不得及於南海以外的太平洋;不得及於南海以西的亞洲洋面以外;除德國在東亞大陸擁有的土地外,並不得及於任何他國的領土。」
借「二十一條」搶奪英國在華利益 日本出兵山東時,袁世凱宣布中國中立。不過,日軍的作戰範圍很快超出中立區,占領了濰縣、濟南和膠濟鐵路。青島戰事結束,中國要求日本撤兵,日本非但不為所動,還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一條」。 在「二十一條」中有一款規定,「允將接連武昌與九江南昌路線之鐵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路線鐵路之建造權,許與日本國」。長江流域向來被英國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日本要在這裡修築鐵路,顯然違背英日同盟的約定。外交立場上親英反日的袁世凱抓住這一點,使出「弱國外交」的撒手鐧——以夷制夷。 袁世凱命人將「二十一條」內容密報英國後,英國果然向日本提出交涉,「(一)英政府照會日政府,謂揚子路線,中國早有成約;(二)駐日英使,親謁加藤(日本外相),請說明中日爭點,庶不致與英日同盟矛盾;(三)英方更通告日政府,如訴諸強壓手段時,應先諮詢英國意見。」日本原即無意堅持,在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以及英國的干涉下,最終將之撤回,使「二十一條」一下少了七條。
英日同盟在1911年續約時規定,期限十年,至1921年要再行修約。日本為延續英日同盟關係,破格讓皇太子訪英洽談。但這個時候,已儼然成為新一代霸主的美國,堅持「門戶開放」政策,不希望讓日本獨占中國。美國表示,英日如續訂同盟,將「在美國政府中造成極為不好的印象」。 作為一戰戰勝國的中國,也不能允許英日同盟繼續存在。中國外交官斡旋各方,力圖廢止英日同盟。
從「二十一條」事件即可看出,日本在中國的擴張已經危害到了英國利益,加之一戰後,德國、俄國雙雙垮台,不再對英國遠東利益構成威脅,所以有人主張,廢除英日同盟,以遏制日本。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日本崛起既已不可逆轉,英國與其和它為敵,不如繼續維持同盟關係,以減輕英國在遠東的壓力。 英日同盟被最後畫上句號是在華盛頓會議。在日本與美國之間,英國畢竟還是更顧忌後者,同意美、英、法、日結盟,以代替英日同盟,維護四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日本由此獲得同歐美大國同等的政治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