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那些古老的小大人啊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72893)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3/4/1 上午 10:38:01 -- 【轉貼】那些古老的小大人啊 2023/04/01 聯合報/ Hazel 「小孩生小孩」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 小時候碰到四月,最期待的就是兒童節了。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兒童節,儘管日期不同,宗旨都是提倡兒童基本權益,如受教權、生存權、保健權等。 但,兒童的定義是什麼呢?古人想的可能跟我們不一樣。中國古社會有「二十加冠」、「十五及笄」,意思是男孩到二十歲就會戴上成年男子專用帽,女孩則是十五歲就要把頭髮束起,插上髮簪。完成這道手續後就正式宣告成年,女性可以放上婚姻市場,男性隨時準備好當家立業。 聽起來和現代的標準差異不大吧?但轉頭看向西方,長大成人的門檻飛速降低。貴族王室的男孩因為有掌權的壓力,十三歲就能宣稱成年。法國的路易十三喪父時年方九歲,母親瑪麗.德.麥地奇專權,大力任用佞臣和小人,為人臣下竟敢當眾給小國王臉色看。太后所引用的「垂簾條款」,就是兒子尚未成年。 年幼的國王是沒有能力的國王,就算最忠誠的臣屬也不敢對他放心,儘管路易十三滿腹憤恨卻也無可奈何。不過,在他十三歲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就好像他過了個生日突然拔高三尺、智商猛加三十──路易登高一呼,宣稱自己長大成人,貴族們立刻響應,殺死奸臣,擁戴少王取回合法的王權。這一切都只因國王邁過成年門檻與否。 對於歐洲貴族女性,成年就更沒個定數了,一切端看她什麼時候開始「被相親」。正常情況下,女孩合理的出嫁年齡是十五歲起跳──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婚後女性會立刻被期待懷孕生子,特別是在政治聯姻中,新婚夫婦若未圓房,婚約隨時有可能被撕毀;在成功讓血脈結合之前,女方也很難獲得夫家的信任。 其中一個血淋淋的例子是,英國亨利七世的母親瑪格麗特.博福德,年僅十二歲就結婚,婚後一年多即生下未來的英國國王--此時的她甚至還未滿十四歲!身材嬌小、尚且發育不全的小媽媽,在生育過程受盡苦楚,差點難產而亡。 瑪格麗特中了大獎,她瀕死生下的亨利能力出眾,不但在玫瑰戰爭中力抗群雄,稱王後更對母親禮敬有加。但「小孩生小孩」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瑪格麗特的健康遭到嚴重殘害,終身都不再生育。後來她告誡親屬,不能讓其他年幼的女孩步上後塵,英國王室往後也儘量避免了這樣的娃娃新娘。 性別絕不會減輕女性的工作壓力 在民間,生育不一定是成年的衡量標準。假如生在鄉村,孩子們只要長到七、八歲就會被視為成人。但這不是指他們能獲得大人的權利,而是被迫履行大人的義務:你必須有能力掙自己的飯吃。男孩們要跟著農夫父親一起下田放羊,有特殊天賦的可能被鐵匠、木匠、麵包師等專業人員看中,收去做學徒。假如身材比較瘦弱,最低限度也要負責家裡的菜園。在中世紀,沒有什麼「幫媽媽跑腿」,每個人都要為家庭貢獻,媽媽的任務就是你的任務,要是有個別頑強分子膽敢拒絕分攤家務,只怕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會同意該打斷他一條腿。 至於女孩,性別絕不會減輕她們的工作壓力。在古早基督教信仰的規範下,夫妻不能避孕和墮胎,已婚婦女往往生了又生,家中年紀較長的女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顧弟妹。一邊看,一邊手上也不得閒,還要進行最簡單的經濟生產:紡紗。紡紗不只是為了換錢,技巧優劣關乎女孩的身價,若是手速快、紗線品質精實就能給她帶來好名聲,吸引環境比較優渥的男孩家庭求娶──美貌只是附加價值,身強體壯、賢慧能幹才是婚姻市場真正的搶手貨呀! 然而,真正讓平民女孩搶破頭的,是為領主夫人工作。貼身女僕、廚娘這樣的好缺先想都不要想了,那都是經驗老到、受過長期培訓的姊姊阿姨才能幹的活,妳得從起點開始:進入廚房做洗碗工,或在大宅裡洗衣、刷地。小女僕的生涯好辛苦,天未亮就要成為大宅中最早起床的,各種最累、最髒的工作都屬於妳──不想做的話,多的是機靈的女孩願意頂上。雖然工作苦、工時長,但領主的傭僕職位是三餐包吃住,每天都供應新鮮麵包和一點肉,有保暖的衣服穿,舉辦宴席時還能拿到賓客的賞賜。要是乖巧努力,被管家或廚師看上的話,妳就能被提拔,有朝一日晉升專業職務,還能領到豐厚的薪水呢! 有鑑於進入城堡或莊園的前景一片大好,小男孩們也會極力爭取看似勞累又卑微的門房或馬僮工作。由於領主夫人大多仁慈慷慨,只要傭僕能吃苦又手腳乾淨,幾乎就是得到了鐵飯碗,甚至連他們的家人都會被照顧到。 想想才七、八歲的孩子,就要開始投入職場、安排未來了,是不是覺得有點沉重呢?兒童節的意義,其實即在保護幼小的肩膀避免過度壓力的摧殘。假如現在的小朋友還在為寫功課煩惱,或許聽完古早兒童的辛苦遭遇可以稍感安慰吧。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4/1 上午 10:39:37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