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轉貼】唐朝的道教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76315)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6/8 上午 06:37:01 -- 【轉貼】唐朝的道教 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唐朝的建國者李淵也姓李,於是,唐朝君主自稱是老子的後裔,使得統治神聖化,也就是說,道教成了李家老祖宗的宗教,李家得天下,道教也因而發達。隋朝末年,煬帝荒淫殘暴,無法久治天下,大家都看得出來,皇位即將易主他人,「樓觀台」的道士歧暉,不僅傾糧草支持李淵起兵滅隋,還事先製造出「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的預言,其中的「楊氏」,就是指隋煬帝楊廣,而「李氏」則是指未來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道士,都大膽的預言,李淵應受天命,坐上皇帝龍椅,所以,李淵自建唐以來,不僅讓歧暉當上了「紫金光祿大夫」,對道教更是推崇備至。唐朝君主自稱是老子的後裔,便尊稱老子為始祖,並且立祠祭祀,又對老子追封帝號,例如唐太宗在老子的家鄉建了「太上老君廟」;唐高宗則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確認老子是李唐宗世的祖先,同時還規定百官都要學習《道德經》,《道德經》並且列入到全國科舉考試的範圍。道教經由太宗和高宗的提倡,儼然已經成為唐朝的國教。高宗諭令各地廣修道觀,甚至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送進道觀當了女道士。但是,高宗死後,武則天大權獨攬,想要登基成為女皇帝,於是,她決定利用佛教的力量,削弱道教老子成為李唐宗氏偶像的影響,讓自己的聲威得以提高。所以,武則天叫佛教僧人向外宣揚,她是彌勒佛轉世,應該取代唐朝進行改朝換代,也就是說,在武則天當政的時期,道教是遭到抑制的。唐玄宗登基以後,李唐政權趨於穩固,他開始崇道抑佛,改變武則天時代的宗教政策,不僅下令和尚尼姑萬人還俗,還下令家家戶戶必備《道德經》,他自己則是每晚親自禮拜老子。道教在玄宗的時代,可說是進入到全盛時期。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西元七世紀中葉),後經宋、元、明等朝代的擴建,使武當山成為道教的聖地。據說,唐朝的道人呂洞賓,曾在武當山修煉,而留下『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古來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復還』。到了明代,武當道人張三豐因為觀看蛇鶴互鬥,而參悟了太極妙理,創出「太極十三式」拳法,成為武當派的開山始祖,不僅是武術界的泰斗,更是當今人們養身保健,益壽延年的體育活動。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6/8 上午 06:45:02 -- 【轉貼】玄奘大師為爭取佛道平等所作的努力 摘要:唐初,儒釋道三教並存。儒教不是宗教,而是政治倫理學說,用以經邦濟世,協調社會關係,不管名義上排位幾何,實際上被統治階級奉為鎮國至寶。為神話李唐政權,皇室奉道教祖老子李耳為自己的始祖,道教為血親宗教。於是,三教順序排定為道先、儒次、佛後,成為基本國策。玄奘從印度回國後,為爭取佛教同道教的平等地位,從三個面向進行活動。 其一,尊重朝廷,美化皇室,爭取國家對佛教的理解、親近和支持。 其二,誘皇室入彀中,迫使其發表弘揚佛教的言論,部署發展佛教的活動,製造轟動效應。 其三,直接提出調整佛道名位的要求。當時實際情況是,無論是民間百姓,或是中央和地方官吏,都十分崇信佛教;皇室要超度亡靈、追崇福業和樹立功德,都不可能利用只講個人長生不老和羽化登仙的道教來做這些事,只能利用有業報輪迴和普渡眾生說法的佛教。 玄奘雖然及身未能最終使皇室調整佛道名位,但由於所做努力與現實狀況契合,故而為問題的解決鋪平了道路。在他圓寂後,幾代帝王分步驟矯正道先佛後的國策,使佛教取得了同道教平等的地位。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6/8 上午 09:23:26 -- 【轉貼】會昌法難 唐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繁榮期,在唐王朝的支持扶掖下,佛教的各個方面皆得到了迅速發展。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不可能一切順利。到了中唐,佛教便遭遇到了一場空前的法難,打擊著實不小。 本來,唐朝各代皇帝都是佛教的支持者,但到了敬宗時,道教的勢力一時逐漸佔據了上風。那時出了一位名叫趙歸真的道士,深為敬宗皇帝信重,常出入宮禁之中。 敬宗皇帝在位僅一年,文宗繼位,佛教法難便已現出端倪。文宗大和九年(八三五年)四月,翰林學士李訓奏請罷除宮中長生殿內道場,沙汰僧尼,文宗同意了。但當天夜裡忽起大風,吹壞含元殿,拔倒殿前大樹三棵,文宗以為不吉,遂急下令停止沙汰僧尼的活動。七月,李訓奏請令天下僧尼考佛經學業,不及格者勒令還俗,文宗又予淮許。十一月,李訓因故被殺、僧尼考試制度遂又停止。 開成元年(八三六年),文宗仍欲禁止佛教的傳播,他對近臣說:「天下是否有無補於教化而靡廢財物的事情存在呢?請你們仔細想想,說給我聽聽。」近臣回答:「佛教緇徒日見增多,他們就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蠢物。」文宗一聽,正合心意,遂下令罷廢僧尼,不許僧尼講經說法,勒令還俗。 但此事仍未得到貫徹實行。據說,當時御膳房的廚子正準備烹雞蛋,忽聞蛋中有微聲傳出,細聽之下,乃是諸雞蛋在念觀音菩薩,淒愴至極。廚子立即稟告文宗,文宗歎曰:「不想佛教的神力竟能達到這種地步。」遂下令今後不許吃雞蛋,罷廢僧尼的事自然也就擱置下來。所以,文宗一朝,佛教雖然已是風雨欲來,總算在飄搖之中保全下來。 開成五年(八四○年)正月,唐武宗繼位。武宗未即位時便已是道教的喜好者,及其登基,召道士入禁中,信用其言,佛教的形勢益發不妙起來。 會昌元年(八四一年)六月十一日是武宗生日,武宗於宮內設齋,請佛教僧侶與道士互作議論,賜道士紫衣,和尚則一無所得。同年,武宗又召衡山道士劉玄靖入宮,與敬宗時入宮的趙歸真同修符籙。會昌二年(八四二年),宰相李德裕上奏發遣外國僧人回國,並不許度沙彌童子出家。佛教的危機已步步趨近。 會昌五年(八四五年)正月,道士趙歸真奏請與佛教展開辯論,得到武宗許可,遂令僧道匯聚麟德殿進行交鋒。按趙歸真的想法,自己既有武宗的強力支持,只要論辯一勝,便可光明正大地廢毀佛教,樹立道教的絕對地位。不想佛教僧侶中有一位名叫知玄的法師,精於辯論之術,趙歸真硬盡渾身解數也不能勝其一二。 按照一般的道理,佛教既於辯論中獲勝,它也就保住了自己的平安。可知玄法師雖然辯才無礙,卻有點不識大體,對形勢判斷不明,他藉勝利之機對武宗說:「道教所談的都是羽化飛昇之術,是山林匹夫所喜好的,帝王卻不應留意於此。」知玄此話原本是要勸武宗皈信佛教,可武宗早就是道教的信徒,對羽化飛昇之事心嚮往之。知玄說道教是山林匹夫所好之事,在武宗聽來就完全成了另一種含義,即是說武宗不過是一介山野匹夫而已。所以,武宗未待知玄法師將話說完,便已勃然變色,下令將知玄流放到山野桑梓之間。 武宗後做望仙台於南郊,趙歸真乘機進言說:「佛教為西方胡夷之教,中國漢人不應奉行。」武宗於是下了廢除佛法的決心。但遭到諸大臣的反對,他們勸諫說:「趙歸真奸詐小人一個,皇帝不應與他親近,更不應聽他的胡言亂語。」那趙歸真倒也是個聰明人,見諸大臣對自己有成見,便向皇帝引薦了羅浮山道士鄧元超等人,自己則逐漸隱於幕後指揮。在趙歸真、鄧元超等道士及宰相李德裕的悠患下,佛教法難終於到來。 會昌五年(八四五年)四月,武宗下詔;敕令檢校天下僧尼人數。五月,再下詔書,令東西二都各留佛寺四所,每寺各留卅人。天下州郡各留一寺,按寺院規模,上寺保留廿人,中寺保留十人,下寺保留五人,其餘僧尼皆令還俗。八月,武帝又下詔書,令天下各州郡按期拆毀佛教寺院。此詔一下,立即有四六○○余所寺院、四萬餘所蘭若被拆除。拆下來的木材用於建築學校、驛站,金銀佛像被打碎,稱量斤兩,交鹽鐵司收管。銅像銅器用以鑄鐵,土地財物盡數收歸國有。 當此之時,武宗在佛教手中共收回田地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廿六.○五萬僧尼蓄髮還俗,佛教法難空前,禍及大江南北、名山大川。五台、天台等名寺皆被摧毀。 會昌六年(八四六年),唐武宗死,宣宗繼位,佛教法難終於結束。五月,宣宗命楊欽義為兩街功德使,令兩街各增佛寺八所。又以「惑亂先朝、毀除佛教」的罪名,令楊欽義逮捕趙歸真、鄧元超、劉玄靖等道士十二名誅之,陳其屍首。貶李德裕為崖州司戶,不久李德裕病死。大中元年三月(八四七年),宣宗下詔,以會昌年間並省寺院、革除佛教過甚,允許名僧大德重修寺院,有司不得禁止。佛教經過幾年的舛運之後,才逐漸恢復了元氣。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6/8 上午 09:24:12 -- 會性法師: 中國歷史,凡改朝換代就打戰,甚至一打幾十年、上百年,許多文物破壞殆盡,尤其三武一宗法難,雖說三武,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破壞佛教,只限北方,南方南朝宋齊梁陳,佛法依舊興盛,能講經說法的義解法師很多,連梁武帝都講經了,大家可想而知;北方佛教雖遭破壞,不會影響整個佛教。唐武宗不同,唐朝統一中國後,近滅亡時,武宗焚經毀寺,破壞佛教最爲嚴重,許多經論也因此無法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