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2) ---- 唐朝的軍事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2&id=8424)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9/12 上午 09:54:13 -- 唐朝的軍事 唐朝一統中國之後,太宗、高宗、武后先後對外用兵,擊敗北方的東突厥與西突厥,在西北攻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重新控制西域,在東北滅高句麗和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擊敗日本援軍。到玄宗時,唐朝對外擴張達到頂峰,勢力甚至遠達中亞與新興的黑衣大食(即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經安史之亂後一蹶不振,不僅無力保持前期擴張的成果,還要依靠吐蕃、回紇的軍事實力以對抗藩鎮的割據勢力。雖然唐朝朝廷獲得過對淮西、劍南等地藩鎮的軍事勝利,但是無法阻止地方割據的大勢。唐朝廷就此衰落下去,在對外戰爭中也接連失敗。京城長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西南的南詔也曾聯合吐蕃佔領過成都。 唐朝早期繼承隋朝制度實行府兵制。府兵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兩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或侍官。軍府隸屬於十二衛和六率。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其中三成以上駐紮在關中,保衛長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農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衛士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由軍府訓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長安宿衛,叫做番上。戰時則應徵作戰。服役期間免除自己的租調;但口糧和兵器都要自己負責。府兵制實際上是士兵和農民的結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戰事結束後,士兵回府,將領回朝,降低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府兵制的主要缺點在於動員速度慢,用兵時間過長會影響農業,而且免除士兵的稅賦對朝廷收入也是一個損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時已經採取過臨時徵募士兵的辦法作為對府兵制的補充。到玄宗時,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漸被破壞,府兵大多逃散。玄宗天寶年間正式以徵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經廢壞的府兵制。為了滿足他「領有四夷」的虛榮心,募得的士兵長期駐扎在邊鎮以進行對外戰爭,稱為「健兒」。這些職業士兵與土地沒有聯繫,他們只渴望從邊境戰爭中獲得收益。邊鎮將領通過利益關係和部族關係(很多將領和士兵都來自依附的異族)大大加強了對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後禍亂的種子。安史之亂後,唐朝廷在軍事上開始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的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詔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仍未平息。 唐三彩的戰馬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雖然唐朝在西元751年怛羅斯戰役戰敗,經略中亞的進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使正重整武力的唐朝大軍從此無暇顧及中亞,軍隊必須退回長安一帶平定內亂,終於造成唐朝在往後的一百五十年間吐蕃和回紇勢力興起並佔領原屬唐朝的西半部領土。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等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混血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爾、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和阿跌光進等。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08/6/4 下午 12:06:35 -- 【轉貼】徵兵改募兵 以下是引用qqw在2007/9/12 上午 09:54:13的發言: 唐朝早期繼承隋朝制度實行府兵制。府兵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兩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或侍官。軍府隸屬於十二衛和六率。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其中三成以上駐紮在關中,保衛長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農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衛士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由軍府訓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長安宿衛,叫做番上。戰時則應徵作戰。服役期間免除自己的租調;但口糧和兵器都要自己負責。府兵制實際上是士兵和農民的結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戰事結束後,士兵回府,將領回朝,降低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府兵制的主要缺點在於動員速度慢,用兵時間過長會影響農業,而且免除士兵的稅賦對朝廷收入也是一個損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時已經採取過臨時徵募士兵的辦法作為對府兵制的補充。到玄宗時,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漸被破壞,府兵大多逃散。玄宗天寶年間正式以徵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經廢壞的府兵制。為了滿足他「領有四夷」的虛榮心,募得的士兵長期駐扎在邊鎮以進行對外戰爭,稱為「健兒」。這些職業士兵與土地沒有聯繫,他們只渴望從邊境戰爭中獲得收益。邊鎮將領通過利益關係和部族關係(很多將領和士兵都來自依附的異族)大大加強了對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後禍亂的種子。 北周、隋,及唐王朝初葉,行徵兵制,沿邊駐紮的邊防軍,平時一直保持六十餘萬人,八世紀二○年代,唐王朝宰相張說認為北方並沒有強大的敵人,上疏建議裁減二十餘萬人,使他們返鄉務農。李隆基猶豫不定,張說說:「長久以來,我都在疆場,對邊防軍情況,了解十分清楚,那麼多人,只不過供將領們用來當自己的衛兵,或替他們私人辦事而已。即令為了抵禦強敵,爭取勝利,也不需要這麼多多餘的士卒,去妨礙農耕。陛下仍然疑惑的話,我願用一家百口的人命,作為保證。」李隆基這才批准。
最初,各衛軍施行徵兵制度:人民二十歲成年,服役從軍,六十歲除役,家人又不能免除捐稅差役,長時期下來,士卒的家庭漸貧、身體也漸弱,遂紛紛逃亡,十室九空,民間苦不堪言,張說建議:「另行招募青年,代替徵兵,充當各衛軍戰士;不追查過去,優先錄用;則逃亡的士卒,一定爭先恐後,出來應募。」李隆基批准。十天半月時間,集結精銳部隊十三萬人,分別撥付各衛軍,輪流調派中央服役。「兵」「農」分離,自此開始。
新唐書•兵志上說:「唐王朝統治全國二百餘年,兵役制度大體上有三變:最初國力鼎盛時,有府兵,府兵廢後有彍騎,彍騎又廢,而地方性的武裝力量興起。」有些人責備張說廢除徵兵,改為募兵,是一種罪行,事實上,唐王朝時代的徵兵制度,到了張說時,已完全破壞,如果不改作募兵,全國就陷於無兵之境,因為青年大量逃亡,無兵可徵。
唐王朝徵兵,是北周帝國草原兵制的一種農兵合一,農閒時實施軍事訓練,戰爭時集合出征。出征時不但伙食、鎧甲要自備,連武器也要自備。在一個簡陋的社會結構中,還可以適應,一旦戰爭頻繁,長期纏鬥,便難以負荷。(其實你只要想想,如果你當兵要負責自己準備鋼盔、迷彩服與一把T65K2,甚至是一台坦克(軍馬)同時也要自己負責維護,作戰時你吃的飯也要自己準備?原本國家每年會給你夠你負擔這些支出的薪水也就算了,但最後國家卻不斷減薪甚至是幾乎沒有,到最後幾乎沒辦法吃飯的你和你的家人能不逃嗎?) 尤其到了後來,貪污盛行,邊防軍將領不得不向中央主管官員行賄,他的財源之一,就來自可憐的士卒。將領們用威迫利誘的手段,要士卒把錢財存放總部保管,然後把他們硬生生凌虐至死(娘親給孩子的一塊平安玉,就足以使孩子死在長官之手),其中有多少悲慘故事,催人淚下!士卒要想不死,只有逃亡。張說之改為募兵,不但使國家的兵源恢復,同時也挽救了多少青年戰士的性命!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8/5 上午 09:50:27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09/11/20 上午 10:15:00 -- 【轉貼】 seedCard: 唐朝貞觀之治時是玩府兵制 15691: 府兵制正如同種子卡所說的.....府兵必須去長安戍守....造成府兵的嚴重負擔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1/2 下午 02:55:49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1/27 上午 07:24:24 -- 【轉貼】唐朝藩鎮節度使是如何形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跟大多數王朝不同,唐朝是一個崇尚開疆拓土的朝代。在唐太宗時期,這一點尤為明顯。天下剛剛安定不久,唐朝卻沒有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而是直接投入到對戰爭中。唐太宗堅信,出動出擊,才是最好的防禦。唐朝當時擁有一支不遜色於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在草原戈壁中發起奔襲。所以,唐朝前期的對外戰爭都取得不錯的成果。這也是唐朝為什麼沒有修建長城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朝初年,國家實行的還是府兵制度。士兵在平時是農民,戰爭時拿上自己的武器和馬匹,奔赴前線。這些府兵一般居住在京師附近,遇到戰爭才會徵集起來,站在結束後,則會重新解散。不僅士兵如此,他們的將軍也是這樣。當時這些軍隊的統帥,最初被稱為總管,之後總管名稱被廢,改稱都督。 這是個實權的位置。那些分量重的大都督,可以掌管超過十個州府。後來李世民裁撤了內地都督,但邊地上的都督仍然保存。這是為了適應當時開疆拓土的需要。但是,唐朝的疆域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展下去。他們開始轉變為以防禦為主,進攻為輔的策略。為了更好的應對契丹、突厥這樣的遊牧民族,唐朝的邊境不僅需要常駐軍,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指揮反應的速度,都需要適應新情況。
可是,過去的唐朝邊防軍都是以幾百人為主的小鎮(戍)為單位。這種情況最大的弊端在於,他們無力應對敵人的大型侵擾。而如果敵人每次侵擾,都要從中央調遣軍隊,那肯定是來不及的。他們都是遊牧軍隊,等到京城軍隊出動後,他們早就離開了。唐朝就開始在邊境設立重兵屯守的軍鎮,交給授予使節的都督。這是一個古老的辦法。從周朝時期就已經產生,由某位使臣拿著代表朝廷的旌節出使四方,讓他們去負責某個專門的任務,任務完成後,交還旌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9/7/28 上午 01:12:53 -- 【轉貼】唐朝鐵血宰相武元衡當街遇刺的案中案 武元衡是武則天的後人,在唐憲宗時任宰相。元和十年(815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謀反,武元衡力主用武力平叛。與淮西勾結的成德(今天石家莊一帶)節度使王承宗、淄青(今天山東一帶)節度使李師道等割據勢力擔心中央政府平叛淮西後,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政策,因此不斷遊說朝廷不要用兵、採取姑息之策,都遭武元衡嚴詞拒絕。這些割據勢力對武元衡恨之入骨。於是他們一方面派人不斷在唐憲宗面前詆毀武元衡;另一方面認為只要除掉武元衡,沒了這個主戰派宰相,主和派就會占上風,於是暗中資助刺客行刺。
當然,武元衡被殺,淮西、成德、淄青這幾個割據勢力的嫌疑是最大的。正好成德軍在首都有個「駐京辦」,裡面有以張晏為首的幾個軍士平時就行為不端,自然成了重點懷疑對象。於是張晏等八人被捕,交給京兆尹裴武、監察御史陳中師審問。不久張晏等就承認刺殺了武元衡。但刑部尚書張弘靖認為這些人供認不實,另有隱情。但唐憲宗急於破案,聽不進張弘靖意見,就把張晏等14人斬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9/7/28 下午 01:18:37編輯過]
|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4/1/13 上午 10:41:04 -- 唐朝滅亡以后,為什麼沒有形成三國或者南北朝,而是更碎片的五代十國? http://dnnspeak.com/ques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