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普遍認為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以來的最高層級中共官員、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有重要象徵意義,並以「歷史的一刻」來形容。
紐約時報說,陳雲林訪台象徵兩岸政府關係更和緩。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站以頭條報導陳雲林訪台,提到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稱這是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性的一步,並報導台灣當局全力防止抗議民眾接近陳雲林。
美聯、路透和法新三家主要國際通訊社都四度發出更新稿,稱這次陳雲林訪台是「歷史性」行程。
華盛頓郵報刊出評論指出,這是一次極重要的象徵性磋商,可能啟動兩岸關係的新紀元。但是這類會談能否成功,往往取決於一些看似次要的氛圍,陳雲林將如何稱呼馬英九總統,是重要的關鍵。
評論指出,如果陳雲林能稱馬英九「總統」,將給足台灣面子,把兩岸關係帶到新境界。如果陳雲林稱馬英九為「先生」,則等同於賞台灣一個巴掌。
評論的作者潘佛瑞特猜測說,中國向來是差勁的贏家,基本上不會瞭解要改善與台灣的關係,除了贏得企業界的支持外,也得爭取人民的支持。而台灣的反對黨同樣也無法理會,要確保台灣維持分立政府地位的唯一途徑,就必須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所以,他預測陳雲林將會避免稱馬英九為「總統」,帶著若干新的協議回北京,此外別無進展。
日本共同社和時事通信社指出,陳雲林受到國賓般待遇。讀賣新聞則說,馬英九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速靠攏,台灣親中派和反中派對立氣氛升高。
另外,香港明報也在社評中指出,陳雲林的訪問是兩岸關係走向和緩的重要一步,但各界不要期待兩岸關係會因此「大有作為」。
社評指出,在兩岸分治六十年的歷史與現背景下,寄望陳雲林「一舉成功」,讓兩岸關係飛躍成長,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