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嘉義縣市交界處,正逢一期稻作施肥期間,新插上的秧苗隨風搖曳。不過,整片綠油油的稻作不再綿延到地平線那一端,取而代之的,是不遠處新建的連棟豪宅。
「七年前,這裡都還是稻田,連馬路都沒有。」當地游姓農民雙腳踏在嶄新的柏油路上,感慨地說,為了這些由建商田地改建,再高價轉手賣出的豪宅,良田一步步遭到蠶食鯨吞。
嘉義市劉厝里可見一棟棟透天厝盤據在農田間,六百萬便能買下一棟附有車位的三樓透天厝,每坪以三萬六千元價格出售的玉山路農地廣告看板,就貼在附近電線桿上。
新建的大型廠房突兀地矗立在農田間,以建設、開發為名的侵吞將農地快速水泥化。農地流失快速,都市計畫難辭其咎。
現行法令無法保護優良農地,化整為零的農地分別符合行政程序,並分別遭到變更使用,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周志龍形容為「溫水煮青蛙」。
周志龍表示,統計發現,我國都市開發計畫人口數,早在十年前已超過全台人口總數。當初計畫書上無不充斥著漂亮的帳面預估進駐人口,而開發完成後進駐都市計畫區的人數,實際上則與預估數字相差七百多萬人。
內政部統計,一九九五到二○○九年間,農業用地土地變更面積高達四萬九千七百公頃,新增或擴大都市計畫的土地變更排名第一,其次為都市計畫的農業區變更,高速公路、快速道路開發使用排名第三,農地變更為工業區則位居第四。
農委會近期宣布預計今年完成農地資源總調查,「盤點」現存農地資源。換句話說,對各地特定農業區坐落位置與情況掌握不精確,現存農地完整資訊未建立,在強調提高糧食自給率的今日,格外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