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家說,給小孩零用錢,可以讓他擁有財務自主權,趁早學習控制欲望、懂得做預算規畫。
但是零用錢要怎麼給?給多少?什麼時候給?都是學問。
案例1:
陳媽媽非常重視小孩教育。
兒子天性好動,學校成績不理想。
她擔心兒子將來進入社會欠缺競爭力,所以想盡辦法刺激小孩讀書,但是效果都不大。
直到有一天,已經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兒子突然說:「同學都有零用錢,我也想要有!」
黔驢技窮的陳媽媽靈光一閃,告訴兒子:「以後考試100分就給100元當零用錢。」
結果,效果奇佳!
案例2:
林媽媽家中富裕,她有一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兒,整天跟朋友混到夜深才回家。
林媽媽擔心女兒安危,怎麼勸都沒用,女兒總是趕在半夜12點鐘響前,才進家門。
最後,林媽媽使出撒手鐧——扣發女兒零用錢。
她說:「女兒朋友都靠她請客,扣發零用錢後就沒戲唱了。」
至於女兒的反應,「哭著在地上打滾!」
林媽媽得意地說。
這是發生在我周遭的兩個真實案例,我相信,也有不少父母有同樣的想法,認為可以拿零用錢當工具,控制小孩的行為。
根據《Smart智富》月刊跟國內最大親子社群網站Babyhome合作調查顯示,
有高達近9成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給小孩零用錢,
但卻有40%的人會因小孩考試考好就多給錢,
近65%的人認為小孩不乖就扣錢,
顯示大部分父母的確都有拿零用錢支配小孩行為的想法。
處理不當將產生負面影響
對此,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陳琬惠提醒,
「錢」雖然是很有效的獎懲工具,
但是,用零用錢支配孩子的行為,
可能養成小孩「為錢讀書」,
或是變成「習慣拿錢控制別人」,
類似的負面作用,父母親須小心提防。
Babyhome總經理江立群觀察,現在都會區的父母給小孩零用錢,多半是因為孩子有同儕壓力才被動發放,
少有父母著墨在零用錢的理財教育上,父母很容易按自己心情好壞,隨意處置小孩的零用錢。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416
《成熟理財七部曲》作者喬治.金德(George Kinder)認為,小時候的金錢教育,會主宰個人未來的財富。
暢銷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就傳遞這樣的觀念:一個人的財富是「結果」,它深受人內在世界的「金錢藍圖」影響。
而人的金錢藍圖是從小自父母言語、行為或觀察周遭人對金錢反應而來。
給小孩零用錢,既然可能直接影響他未來的金錢觀,
有些父母因此擔心「錢給太多,小孩可能習慣不勞而獲?」
但是「做家事給零用錢,又怕小孩養成凡事有錢才做」。
到底該怎麼做?分寸如何拿捏?以下幾個問答,可供煩惱的父母們參考:
Q1:小孩多大時,可以開始給零用錢?
1.有數學觀念就可開始:
花旗銀行公共事務處處長廖麗雪認為,只要小孩開始有數學觀念,知道50元、100元的大小,就能執行零用錢教育。
以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小學四年級左右的學生可以分辨金錢大小,這時可考慮給小孩零用錢。
2.愈小開始,機會教育愈有效:
學會支配金錢,控制欲望,這些價值觀教育若到青少年叛逆期才開始執行,效果將大打折扣。
Q2:我的小孩要什麼就有什麼,還需要給他零用錢嗎?
要!零用錢的目的不是滿足小孩的需求,而是要讓他學會財務自主,學會自己決定金錢的用途。
但是有些小孩有了這筆錢後,仍然樣樣跟父母拿,等於沒機會自己做決定,這就失去給零用錢的用意。
1.事先討論零用錢支出項目:
富邦銀行理財督導邱敏芬建議,家長必須事先跟小孩討論哪些錢是由父母支付,哪些錢要從零用錢出。
父母只負擔「必要」花費,如學費、餐費等,其他小孩想要的鞋子、包包,建議可從小孩的零用錢支付。
2.從旁協助大額開銷:
前花旗銀行副總裁、現為財金智慧協會講師的吳俊賢則提醒,
讓小孩用零用錢買物品,目的是養成預算目標設定與執行。
如果物品金額太大,怎麼存都存不到時,為了避免小孩產生挫折感,大人可以出一半,協助孩子達成目標。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416&p=2
陳琬惠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定期定額給:
為了讓小孩養成金錢規畫能力,零用錢最好像薪水一樣,固定金額、及發給頻率。
2.可以根據小孩年紀決定頻率與金額:
基本上,小學生給的頻率週期要短(例如:一週一次),金額少;
國高中生則可以一個月給一次。
3.金額大小可根據家庭狀況、小孩的作息調整:
一般來說,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不需要外食、也沒有機會單獨跟同學外出,一天5元,一個月約150元就可以。
但如果是國、高中生,建議一個月可以加到500元,若小孩有外食,可另計費。
Q4:我擔心小孩拿了錢之後亂買東西,怎麼辦?
《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何琦瑜分析,東西好不好,值不值得買?其實是大人的標準。
回到零用錢管理的本質來看,原本就是要孩子能自主支配,進而建立良好的消費態度。
何琦瑜有以下建議:
1.給孩子自主決定權:即使要限定,也只規定一、兩項限制。
2.盡量跟小孩溝通價值觀:不希望小孩喝飲料,可以從飲料不健康的資訊下手。
3.搭配存錢目標設定:降低小孩其他花費的可能。
Q5:給了零用錢後,要怎麼教小孩管理 ?
1.教孩子記帳、整理發票:
陳琬惠建議,小學生可以記流水帳,每週由家長檢查。
國、高中生可以記分類帳,一個月檢查一次。
家長從記帳內容來跟小孩討論消費項目,甚至檢討存錢目標達成率。
2.因材施教:
廖麗雪認為,每個小孩個性不同,溝通討論的項目也會不同。
像她自己有兩個小孩,一個愛花錢,一個根本不花錢。
廖麗雪就「因材施教」,告訴愛花錢的小孩要怎麼減少支出,告訴不花錢的小朋友,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導正小孩的金錢態度。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416&p=3
陳琬惠認為讀書是為自己,不是為錢,最好不要將考試成績與錢連結。
但有些父母想鼓勵小孩成績進步,建議可以鼓勵小孩說出他最想要的事情或行為,
例如:延長打電動的時間、看電視時間。
用小孩心中最渴望的需求鼓勵他,比金錢更好。
Q7:小孩做家事,可不可拿錢當酬勞?
為了鼓勵小孩賺錢,做家事給酬勞確實是一個方法。
不過另一方面,重視生活教育的人認為做家事也是小孩本分之一。
陳琬惠建議可以將家事劃分個人領域與公共區域。
陳琬惠認為,個人領域是小孩責任,自然沒錢可領。
公共領域則可以酌量給予報酬。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416&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