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社會萬象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3)
----  *** 台灣的人口問題與政府的人口發展政策...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3&id=23020)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8/6 上午 09:30:31
--  *** 台灣的人口問題與政府的人口發展政策...
過去在經濟發展時期,以台灣這麼小的地方餵養將近兩千萬的人,
還能靠繁榮的對外貿易與出口來維持。

在面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台灣過度依靠對外貿易反而受創嚴重...
根據 USA Today的報導,美國今年(2010)七月份的失業率仍然是9.5%,
能夠想像如果台灣的失業率如果也是9.5%,會有多嚴重嗎?

美國國土面積與所出產之天然礦產及石油,是台灣所沒有的,
進入21世紀,台灣政府當局有必要以積極與謹慎的態度來思考與決定人口政策!


為何這一年來,台灣的出生率會很低,這也是自然反應台灣目前人口負擔過重的現象!
由於過多的人口,並無相對的職缺可以供給,各行各業過度的競爭與資源重覆浪費非常普遍...

西班牙的失業率達到 20%,如果台灣的失業率到這個數字,任何執政黨都要丟掉政權的.....
但西班牙足球隊竟然在今年拿下世界杯冠軍!!!
(2008人均GDP約 31,000美元 VS 台灣 16,000)
西班牙人口約是台灣的兩倍為4600萬,國土面積是50萬平方公里,
台灣約不到3萬6千平方公里,台灣的人口密度是西班牙的七倍以上!!!

...未完待續...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8/18 上午 08:28:12
--  

以下節錄轉貼自今周刊 2010-08-18 第713期

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吳學媛同時考上北京大學的法研所和台灣交大的科技法律研究所,而且憑著高中時的六百分(舊制)托福成績,她也可以輕鬆申請進入美國前二十名的大學,但最後她選擇到中國進修碩士班、博士班。

台灣的本土律師已經供過於求了,但台灣的中國律師到目前為止只有三人,而且一位已經過世,」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清楚認識到「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決定先考中國律師。

略.....

目前台灣的大學錄取率超過90%,大學畢業生很多,
大家又一窩蜂再去念研究所;甚至有博士學歷的將來要面對大學將會招不到學生。
流浪老師也很多;各行各業白熱化的競爭(銀行業、房仲業...)
終究是起因於台灣人口密度過高了!!!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8/24 上午 11:59:00
--  

  蓋洛普全球民調:移民若來者不拒 新加坡人口將激增兩倍

《聯合早報》
(2010-08-22)

  (華盛頓法新電)蓋洛普的民調顯示,如果移民不受限制,來者不拒,新加坡、紐西蘭和沙地阿拉伯的人口將會增加2倍,而塞拉利昂、海地和津巴布韋的人口將下降一半以上。
  
  蓋洛普研究人員在2007年至2010年間,訪問了148個國家的近35萬名成年人,同時調查每個國家想遷走和想遷入的人數;這兩個數字相減就得到該國淨成年人口變化。  

  他們發現,如果遷入和遷出都不受任何限制的話,新加坡480萬人口將會增加219%,紐西蘭400萬人口增加184%,沙地阿拉伯2600萬人口增加176%。  

  瑞士600萬人口中約80萬人表示,如果有機會,他們願永久離開該國。與此同時,約1000萬外國人想移居瑞士,這意味著其人口將會增加2倍多。  

  調查發現,美國人口雖然已多達3億,但仍然是多數人想遷入的國家。如果不受限制,其人口將會增加約60%。  

  調查還顯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將會出現淨移出人口,但也有4個非洲國家的人口會增加,博茨瓦納的人口將增加39%,南非、贊比亞和納米比亞的人口將分別增加13%、5%和2%。  

  博茨瓦納是世界上盛產鑽石的地方,也是高檔旅遊的重要目的地,並以自己是非洲成功民主模式而自豪。  

  排在名單最後的是西非國家塞拉利昂,它還處於10年內戰後的恢復階段。如果人口移居毫無限制,該國的人口將下降56%。  

  在同樣前提下,美洲最貧窮國家海地的人口將減少51%,薩爾瓦多減少45%,多米尼加減少43%。津巴布韋將減少47%,該國人均壽命僅約47歲,15%的人需要食品援助。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人口將減少46%。這意味著,在該國1億5200萬人口當中,有7500萬人想離開。埃塞俄比亞人口也將減少46%,利比里亞將減少45%。

  歐盟國家當中排在最後是拉脫維亞,它的230萬人口將減少約四分之一,與伊朗並列,比菲律賓稍好一點。

  拉脫維亞大學的移居專家魯勒說:“高失業率、低工資收入及生活費用的增加,已迫使許多拉脫維亞人離開了這個國家。”   

新大講師:我國難容納千萬人   

  蓋洛普調查報告說:“這次調查結果反映的只是人們的意願,而不是他們實際的打算。其意義在於,各國領導人在為將來規劃時要認真考慮,如果這些意願變成現實,會產生什麼結果。”

  針對美國蓋洛普的報告,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陳慶文認為,以新加坡這樣的一個小國,按現有的設施與能力,是無法容納超過1000萬人口的。

  他說,政府以滿足650萬人口的生活需求作為未來城市規劃的依據,按現有的土地使用與科技能力,這似乎是新加坡所能容納的極限

  除此之外,新加坡人心態上是否接受人口的大量增加,是一個關鍵因素。

  陳慶文表示,以目前本地對移民課題的討論來看,國人是否願意接受更多外來移民,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聯合早報》
(編輯:楊麗娟)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8/30 上午 07:23:53
--  *** 碩博士所得 創近8年新低(工商時報)

   碩博士所得 創近8年新低
   2010-08-29 00:51 工商時報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調查顯示,98年國內具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降至91.2萬元,創下近8年最低,這除了是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外,近年碩、博士畢業人數升逾6萬人,高學歷人力供過於求也是重要原因。

 主計處訪查國內1萬3千多戶家庭的收支情況,依學歷與所得交叉分析發現,具碩、博士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近年來雖時升、時跌,但長期仍呈下滑走勢,以訪查資料的平均數來看,在93年達到99.2萬元的高峰後,隨後數年開始走下坡,去年加上金融海嘯的因素,因此降至91.2萬元,創下民國91年以來的最低。

 主計處官員表示,這裡所指的研究所學歷者,除了包括甫走出校園初入職場者之外,還包括各年齡層的碩、博士學歷者,因此去年91.2萬元是一個平均數,事實上甫取得研究所學歷的職場新鮮人,所得是更低的。這位官員指出,近年來研究所學歷者的所得所以會下滑,主要還是因為這些甫踏出校園的碩、博士起薪下滑,拉低了平均水準所致。

 若以中位數取代平均數,98年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更降至81.2萬元,也創下87年以來新低。

 何以這些年研究所學歷的初任人員起薪不如以往?主計處官員表示,高學歷人力供給過多應是重要原因。依教育部統計,97年大學畢業生22.7萬人,碩士5.7萬人,博士3千500多人,僅碩、博士一年就增加6萬多人,在高學歷人力供給快速增加,加上許多科系未必符合市場的需求,因此高學歷新任人員起薪長期已有下滑的走勢。

 依教育部統計,十年前,也就是民國88年畢業的碩士只有1.6萬人,博士也只1千多人,兩者合計不到2萬人,比目前少很多。

 主計處官員表示,除了研究所學歷者的可支配所得在去年創了近8年新低,具大學學歷者更降至61.9萬元,不止低於91年的71.9萬元,比民國82年開始有這項統計的66.2萬元還低。

 主計處官員強調,98年不論大學學歷者或研究所學歷者的所得皆創新低,其中有部分原因來自金融海嘯,但也和台灣近年高學歷人口快速成長有關,高學歷所得下滑的現象,值得密切注意。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9/6 上午 07:14:07
--  *** 嚴長壽:浪費資源培育太多碩博士生

嚴長壽:浪費資源培育太多碩博士生
2010-09-06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彭群弼】

    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今天在大專院校諮商輔導主任會議中,質疑國內技職體系偏重學業導向,將扼殺有志學習技術的年輕人,技術教師也被迫增加學術背景;政府每年浪費太多資源培育具備碩博士學歷的學生,無助於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嚴長壽指出,台灣每年培育大量的大學生,碩博士生的總人數更高達八十幾萬,雖然擁有傲視全球的高等教育,但所有的教育體系都僅強調學術,就連技職教育體系也使用一般學校的評鑑方式,導致技術教育也走向學術化,他憂心的認為,許多年輕人耗費長時間在學校,一旦離開學校,雖然擁有學位,卻找不到工作,顯示教育資源的浪費相當嚴重。

    他呼籲政府不要浪費教育資源,而是應該培養年輕人更紮實的求生能力。嚴長壽認為,台灣不能只有培養工匠,台灣需要工藝家。

    對此,出身技職教育的教育部政次林聰明則是指出,由於外界的變化迅速,技職教育體系也必須擁有一定的學理基礎,目前技職體系的技術教師,教育部規定必須有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師資來自於業界。升等也可以透過作品、發明或創新作為依據。學校不會與社會脫節。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9/6 下午 07:16:48編輯過]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0/10/13 上午 04:53:23
--  

產業嚴重失衡  台灣歐肯係數居四小龍之末的省思
2010-10-12 工商時報 【本報訊】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揭示了台灣經濟成長與失業間的關聯性。根據此項研究,台灣經濟成長1個百分點,長期累積只能降低失業率0.10~0.16個百分點,也就是歐肯係數(Okun\'s coefficient)處於0.10~0.16之間。這項係數不但低於美歐多數國家,也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歐肯係數意義重大,值得決策當局加以重視。

     歐肯係數的由來,是1960年代曾出任美國詹森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歐肯(Authur Okun),在研究二戰後美國經濟時發現經濟成長率每升高2個百分點,就會使得失業率下降1個百分點。這個經濟成長與失業變動關聯性揭示了失業對經濟的衝擊,同時也證實了一個適當的產業結構確有利於創造充份就業及改善失業;這個關聯性即著名的歐肯法則(Okun\'s law),而經濟成長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所能改善失業率的效果即是歐肯係數。

     依主計處這份研究估計,台灣的歐肯係數近十年大約介於0.10~0.16之間。這項係數不但低於美、德、法、英等十四個先進國家,也低於韓國的0.35、香港0.23、新加坡0.17。歐肯係數偏低說明今天台灣產業雖能創造可觀的GDP,但卻無法創造充份的就業機會,以致改善失業率的效果遠遠低於其他國家。

     台灣今天GDP成長難以帶動就業成長,究其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其一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其二是三角貿易的問題。先看產業結構的問題,依民國95年的工商普查結果,科技業每投入1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6.4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1億元卻可以創造16.0個就業機會。從這兩個數字就可以明白,在台灣過度向科技產業傾斜的今天,歐肯係數低於多數先進國家,實非偶然。

     經建部門每每關心民間投資成長率有多高,但很少關心民間投資結構的問題。台灣民間投資這些年來約有60%~70%集中於電子科技產業,這樣的投資結構就註定了向電子業傾斜的產業結構與出口結構,自然也就註定了難以創造充份就業的勞動市場結構。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四小龍裡歐肯係數最高的南韓。南韓雖是電子產業大國,但產業結構相當平均,今年上半年半導體及面板占其出口比重15%,船舶占出口比重11%、汽車7%、手機及電腦家電9%,另外石化也占相當份量。反觀台灣同期間半導體及面板占出口比重已達30%,若再加上資通訊產品已達40%。相較南韓均衡的發展,台灣產業可謂嚴重失衡。這樣的失衡不但使台灣總體景氣容易受國際半導體景氣的左右,也使台灣的經濟成長難以創造充份的就業機會。

     其次,隨著「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這類三角貿易的進行,台灣製造業的生產線大舉移至海外,創造就業的能量驟降。但是由於研發、接單及運籌仍在台灣,企業運籌的收入扣除成本後即三角貿易淨匯入,可以計入GDP。過去三年台灣每年的三角貿易淨匯入總在136~158億美元之間,占我國貿易順差高達40%~77%,已成為提升經濟成長的重要功臣。相較於科技產業,三角貿易所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更為有限。隨著台灣向科技產業傾斜、向三角貿易傾斜,台灣的歐肯係數如何高的起來?

     台灣出口過度仰賴電子產業、三角貿易的經濟結構,我們近年來曾多次籲請政府加以重視。雖然政府的產業創新條例已取消產業別的賦稅獎勵,但是由於政府仍難以擺脫科技產業的情結,相關研發、人力、行政資源仍依舊集中在少數明星產業,情勢並未改變。如今政府雖提出六大新興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四大智慧型產業的產業發展政策,但產業發展重點如此龐雜,有重點等於沒重點。以數年前政府力推的十二項服務業行動方案風光開幕、悄然收場的經驗來看,若決策高層沒有昔日財經大員尹仲容、李國鼎那種開創經濟的使命感,這些產業發展方案終將一事無成。

     主計處所估計的這項歐肯係數,最近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是我們認為這項係數明確呈現了台灣今天經濟發展的困境。如今經濟成長難以改善失業率已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決策高層必須認真反省近年所提的這些產業政策,否則台灣僅存的一點經濟發展契機,也將被一堆華麗而空洞的政策、計畫、方案所消滅殆盡。



--  作者:dolphinx9
--  發表時間:2011/2/20 上午 03:19:47
--  *** 我碩博士人口 年底增至百萬

我碩博士人口 年底增至百萬
2011-02-20 工商時報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內政部昨(19)日指出,去年底,我國具研究所學歷的碩、博士人口已達到92萬5千人,依此一成長的速度估計,今(100)年底我國碩、博士人口將達100萬人,高學歷人口比重之高已在世界名列前茅。

     內政部發布統計通報指出,99年底台灣具研究所學歷的人數已達92萬5千人,具大學學歷者達398萬1千人,兩者合計占我國15歲以上的25.1%,此也代表,國內15歲以上人口中,每四名就有一名具有大學以上高學歷,十年前這一比率還不到10%。

     依教育部統計,民國70年代中期每年自研究所畢業的碩、博士只有4千多人,到了80年代中期升至1萬5千人,隨著國內大學廣設研究所招生,如今一年畢業的碩、博士高達6萬3千人,這是台灣碩博士人口快速成長的原因。

     內政部指出,近十年我國各教育程度人口中,以研究所程度的人口成長最快,近十年平均年增率15.5%、大學居次10.1%。

     96年~99年國內具研究所學歷的人數依序為72萬2千、78萬9千、85萬5千、92萬5千,內政部官員說,以此一速度推計,今年底台灣的碩博士人口就將升至100萬人。

     這位官員表示,碩博士如今進入職場起薪遠不如十年前,但仍比大學學歷者高,政府部門近年約聘人員幾乎都具研究所學歷,私人企業給碩博士起薪也較高,這應該是國人追求高學歷的原因。

     依教育部統計,98年在國內大學畢業的碩士近6萬人,博士3千7百人,學士22萬7千人,合計29萬多人,對應內政部人口統計,在20~24歲這個年齡層有61%具大學或研究所程度,若以15歲以上的人口觀察,也有25%具大學或研究所程度,內政部官員表示,台灣高學歷人口比重,在全球已名列前茅,甚至已超越不少先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