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仁愛鄉萬峰村廖姓村民六日在山區失蹤,搜救人員在樹上吊掛乾糧,讓廖有食物可吃待救,廖果真因此獲救。 記者黃宏璣/翻攝 |
迷途四天的廖姓村民,見到救援人員滿懷感恩說,「前三天只喝礦泉水與山泉水,後來看見樹上有吊掛食物,順手拿了兩包來吃,因而救了我。」萬豐村民當晚為他安排餐會,慶祝「廖仔找回來了」。
機智救人的鄉代余聰明說,吊掛乾糧是布農族祖先留下的辦法,許多山難不是凍死就是餓死,老一輩經驗流傳,山難搜救時,應把食物跟飲水吊掛在搜尋時經過的小徑或明顯地方,「我們照辦,沒想到救了人。」
警方調查,四十歲弱智的廖姓村民,六日上午八點許,和林清文跟隨打獵村民上山看熱鬧,林清文徒步到濁水溪與卡社溪交叉口時,發現廖不見人影,回頭尋找未果,於是飛奔下山向仁愛分局武界派出所報案。
派出所長曾芃寯據報,發動山地義警、守望相助隊員廿人,帶著各式裝備及救援物資上山搜尋,一夜沒有結果。次日搜救人力增至卅多人,分三路深入濁水溪事業區第一林班地,為掌握救援黃金期,夜宿濁水溪河床。
余聰明交代各組搜救人員,務必在搜過路徑前後吊掛乾糧與麵包、飲用水,一方面可讓其他搜救隊不必跑冤枉路,同時可讓失蹤的廖姓村民有東西止飢、有體力等待救援。
搜救人員在山區搜索多日,晚上利用火光希望引起廖注意,到九日中午仍無結果,搜救人員原想放棄,因不忍見家屬傷心,決定再找一趟,下午五時廿分許,終於在第一林班溪底發現廖。
廖姓村民告訴警方,山區很冷,還好上山時穿的衣服很厚;身上只有一瓶礦泉水與打火機,迷路後,累了就坐下來喝點水,水喝完就改喝山泉解渴,晚間起火取暖,白天再找路。但究竟怎麼迷路都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