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只是全球重要軟體服務業大國,更是跨國企業CEO的「出口國」,全球五百大企業CEO第二大來源國正是印度。為什麼華人學歷漂亮,但卻不容易出頭?
花旗銀行、百事可樂、摩托羅拉手機事業部,以及哈佛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有什麼共通點?
他們來自不同產業,但不約而同請來印度人擔任最高主管。
每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來自中國跟印度的領導人愈來愈多,不同的是,中國領袖多半代表中國企業,而印度領袖則代表全世界各地大企業。
目前《Fortune》五百大企業中,CEO最多的是美國人,第二多的就是印度,有七家,第三是加拿大有四家。而五百大企業中高階主管只有兩位中國大陸人、兩位北美華裔,印度人卻高達十三位。
這股印度旋風,已是繼軟體服務業之後,印度另一項重要出口。
為什麼印度人容易爬上跨國企業的高位?又為什麼華人往往學歷更漂亮,卻不容易出頭天?
一、政府愈弱
民間愈強
常常有台灣的企業主抱怨政府效率低,台灣企業只好自立自強。在印度尤其如此,二○一一年世界銀行的經商便利度排名,全球一八三個國家中,印度排名一三四名,台灣排三十四名。以在台灣科學園區申請建廠為例,總共需要申請書、租地申請表各一份,另外租地簡報十五份,不懂的地方有單一窗口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