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健康人生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4) ----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三大心法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4&id=57601) |
-- 作者:omahhum999 -- 發表時間:2018/9/26 上午 05:09:20 --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三大心法 《黃帝內經》秋季養生的三大心法 過了立秋(每年的8月7∼9日),秋天就來到了!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天地之氣開始收斂之時,這時候,生活方式要跟之前春夏要有很大改變了,開始來一個180度轉向!從向外的生活方式轉向內。首先生活上要多注意休息: 秋宜早睡 相對夏季時「夜臥早起」,到了秋季就開始要早點去睡覺了!可是初秋其實還是像夏天一樣炎熱、日落較晚,人還是習慣晚睡覺,所以秋天要有意識地早一點睡了。許多人都有這種體驗,在立秋之後,睡覺時間和生活即使跟之前一樣,就還是覺得睡不夠,這就是因為秋天的氣開始收斂的原因,氣不夠向外,人就比較疲累。 早睡究竟要多早?《內經》說:「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大概與雞的作息差不多吧!那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雞會日出前就起床把你叫醒了!)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算是很高的要求!這也可以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比之前夏季要早睡吧。重點是跟自己相比,本來在夏季幾點睡覺,到了秋季就要開始逐步提前一點。 秋季三點養生心法 在《內經》之中對於秋季養生,沒有很具體說明要做什麼方法,卻排列出三點「心法」,希望我們可以「舉一反三」: 一、思想安寧 原文說:「使志安寧,以緩秋刑」,秋天的特徵就是開始從熱變涼、從濕變乾的過程,這時候身體容易不適應而出現毛病,怎樣適應這種改變?最緊要是讓自己的心志變得安寧,「志」就是指意志、思想,也包括了我們的記憶、情感,就是說入秋天了,各種情志都要放緩一點,不像夏天那樣熱情奔放,這樣可以幫助身體較好適應夏秋的轉變。 為甚麼這樣會比較好轉變?中醫上情志都會影響人的氣流通,夏秋轉折期間人的氣血從向外轉而向內,這時候就需要好好休養,減少對身體的干擾,好讓身體轉變自然完成。 二、收斂心神 原文說:「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天自然之氣開始收斂,但是人體之氣未必能夠跟得上自然的節律,往往身體還是像夏天那樣,體內的陽熱之氣較盛,所以到了秋天的時候,人體還是在夏天的狀態,氣血比較亢盛。 怎樣可以加快身體順應自然的改變,跟上秋天之氣而變得平和?這裡提到要「收斂神氣」,我們的精神要比較收斂了!跟夏季比較而言,夏季我們比較活躍好動,到了秋季,雖然通常是一個舒適適宜郊遊的季節,這時候的心態就要逐步收斂一點,讓自己準備進入冬天收藏的狀態。 三、轉向入內 原文說:「無外其志,使肺氣清」,秋天這種天氣變化容易傷肺,可以得到咳嗽氣喘等病情,這也跟夏秋這種轉變有關,人體的氣還是像夏天那樣向外,而自然界之氣開始收斂,天與人之間一者向外、一者向內,造成不和諧,肺就首當其衝了。 怎麼可以緩減秋天的肺病問題?這裡提到我們要將意志「不要向外」!意思就是開始要將我們的意志轉向內,這是甚麼意思?比如外向跟內向的人,外向是比較活躍,內向則是比較內斂安靜、多感受自己內心和身體的感受。 以上三點心法,方便記憶,分別是指體內氣流動的三個面向,第一個人體的氣要平和,第二個是氣要向內收斂了,第三個是從反面提醒氣不要向外去。 這三點其實是統一的,也是提示情志養生的重要性,進入秋冬的首要法則是一個字:「靜」,相對於春夏的「動」而言,春夏養生有許多事情可以進行,秋冬就要相反做少點事了。 冬季病秋預防 《黃帝內經》還提醒我們:「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如果秋季養生沒有做好,首先肺就容易受傷,冬天就容易得到腹瀉等腸胃病,冬天想要更好收藏休養就更難做到了! 一個人冬天怕冷受寒,原來跟秋季養心有密切關係。這裡特別指出,秋天如果還是像夏天那樣生活,沒有更好的讓身心休息,這個轉折的時機沒有把握好,之後都很難恢復。這就好像睡覺那樣,如果我們一開始睡時睡不好,那就很容易影響一夜的休息。 以上三點心法,說起來都很簡單,卻是城市都市人容易忽略的。城市裡面四季感覺不分明,沒有很明顯感覺到夏秋的變化,一年四季的工作生活規律都差不多,如果我們要健康,那就要更主動的去順應自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