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健康人生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4) ---- [轉貼]療效對話的十大原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4&id=6722) |
-- 作者:小江 -- 發表時間:2007/5/20 上午 11:23:23 -- [轉貼]療效對話的十大原則 要安慰別人的機會實在很多,也常常需要別人安慰,尤其生活在壞消息這麼多的時代……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症;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 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
|
-- 作者:佛心 -- 發表時間:2007/5/20 上午 02:06:26 -- 說話的藝術陳惠琬說話,說實在,誰不會說?差別只在說的好,說不好,說的有沒有藝術而已。 但「說話」這事也怪。雖是我們一生學習最多(比吃飯還多),行使最久,應用最廣的一件事,但很微妙地,我們卻總覺得作得不夠好,不夠精練,不夠達意。像藝術,永遠都有可改進處。 於是每個人生命裡,總可以抓出那麼一、兩個舌粲蓮花,以言語叱吒風雲的人物,讓我們暗自羨慕。 我就認識這麼一位朋友,是夾坐人群中便被淹沒的那種女孩。若定義「平庸」既「無特色」,那麼,她應可算是全身上下,由長相到身材,皆一無特色的平庸女孩。 但當她立起、步上講台、面對臺下,緩緩啟齒發言時,一室的目光忽似江河流向大海,滾滾奔流,全流向前台她所立處。 她聲音甜美,態度溫和中帶股勁力,吐出字句,粒粒皆像珍珠米粒般字正腔圓,娓娓道來,聽眾全一一如見若聞,感同身受。她那張原本黯然之臉,此時,亦似一點一點吹亮的燈火,瞬間光焰閃爍,引人注目。我曾讚歎:有人美在低頭,有人美在淺笑,此姝動人處,則在言說。 她是我高中同學,是我生命中首位展現說話魅力之人。她亦為我詮釋了什麼是「臺風」。很動人的一種風采,好生叫人羨慕。 六O年代,美國有一著名民權運動者,在街頭巷尾演說「種族平權運動」。他聲音冷靜,但充滿張力,一波波言語似交響樂曲,詞句與感情以一種銳勢層層疊上,推進人心。當他終於以最深厚嘶喊之音叫出:「我有一個夢!我有一個夢!」時,底下群眾全似顛若狂了,似被電擊般狂熱地回應:「阿門!阿門!」那個名叫馬丁路德.金恩的人,便以這篇著名演講,不只點亮一盞燈,更燒起一把火,襲捲群眾,帶起運動,改寫了美國歷史的一頁。 的確,一個人的談吐,小則可以表達性情心意,大則可以為人窺其言語志量。一言以定江山,是多少人的渴望,多少人的夢! 當然,大部份人如我,對講台、群眾,並沒有那麼大的企圖心。但在自己小小生活圈內,對身邊伴侶、朋友,甚至同事,也會渴望小小吐露:「我有一個夢!有一個想法!」我們多想藉適當地剖露與分享,在對方內心裡,也能定下小小一角的江山。 說話,在我們生活中是那樣地重要,重要到一言可以興邦,亦可以喪邦。人際關係存亡與否,全看一句話說得合宜不合宜。有一牧師曾語重心長地說到:「不管你曾花多少心思幫助一個人,但只要說錯一句話,你便可能永遠得罪了這個人!」 然而,孰能無過?那些在說話各層面中各佔翹楚,各領風騷之人,亦未見能永遠掌握話裡機鋒,永遠的不說錯話。 因此,談「說話」,永遠是一熱門話題。教導「說話藝術」的課,亦永遠為人們趨之若騖,覺得多少可學到多一點「竅門」。 問題是,「說話」這一門藝術真別有竅門麼?在一次談「說話藝術」講座裡,我請觀眾試列出所觀察到一些講話得體、不得體處。幾番發言,長長一單子列出來,有趣的暴露出聽的人對「說話」並非全無概念,而且對「別人」的缺點還一目瞭然,抓得住要害。那麼,我們只是需要一點的提醒? 曾有人把「說話藝術」簡單定義為能說到真、說到善、說到美。問題是話語一滾到舌尖,吐出,是瞬間即發之事,很難顧得週全。 我就有個張飛式的朋友,快言快語,凡事必吐之而後快。很真!但有時坦白得不但不可愛,反而過於逼人,成為別人耳邊的一根刺。 我亦有個深怕得罪人的朋友,在人與人之間口出善言,口角春風,扮演一帖清涼潤滑劑。但其人很會察言觀色,說話轉彎抹角,有時會老繞著圈而進不了核心。 至於那些說話動人,咬文嚼字,死的也可說成活的之人,便有為求美而過於誇張之弊。 至終來說,總是言為心聲吧!每個人個性本質裡,真、善、美早已各有所重,也早已決定說話的藝術。既然個性免不了殘缺,說話亦成為一門殘缺的藝術。要突破,恐唯有藉愛才能幫助自己。 在愛裡,是否一向唯唯諾諾之人,能為對方好處而說出誠實話呢?在愛裡,是否一個只會口吐真言之人,也能用愛把話調和得溫柔些呢?至於那說話動聽,加油添醋之人,可否可在愛裡嚐試「反璞歸真」一番呢?愛,可說是我們「說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起點。 〈聖經〉中有句話說的真好!真藝術!「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一般人談「說話藝術」時,總不外在用字、措詞與表達技巧上強調下工夫。這些其實尚屬於在「金蘋果」上專求製作。但再好的話拋出,要作到擲地有聲,還必須有「銀網子」來兜接,才顯得合宜,也才襯得出意義非凡,價值珍貴。 而「銀網子」的鉤織與鋪陳,總離不了人。 因為說話這事很奇怪,「自說自話」絕對不能算數。上帝崁在人心裡一個「說」的慾望,便是為了我說,你聽,你我可共同進入一層關係,相濡以沬。 若完全不在乎對方,談話便落入一昧地高談闊論,凸顯自己,誰還會想再聽你說呢?好像打球,縱使你球技再好,若緊抓著球不肯放,誰還會想再和你打球呢? 無怪乎著名人際關係權威卡耐基曾說,「不斷談論自己的人,不但沒有說話藝術,還深具得罪人的藝術」。 因此要說之前,對對方的「底」總要先了解一下。通常在一個生人場合中,除了那些害羞怯生之人,總有人會先沈默一陣,靜坐一旁「臥底」,等熟悉了彼此間的「遊戲規則」後,才鬆些口,啟齒發言。 我不認為這是城府深的表現,倒認為這人懂得與人相交,必須先在對方城堡外的護城河裡遊巡一番,等待對方放下門橋的一刻。 也唯有先付出「聽」的代價,才能贏得被聽的權利。 乍聽之下,頗有些弔詭。學說話要先學聽話,說話的最大藝術,便在於先培養「銀網子」的聽話藝術。 但在今天忙碌步調裡,誰還有時間與耐心來臥底傾聽?朋友在古時的定義,是那會為你刎頸捨命之人。今天,對任何肯奉上一雙耳朵,傾聽我一段「肺腑」之言之人,我都會認為你稱得上「夠朋友」! 我們到哪兒去尋找這樣一雙耳朵呢?我們只能先奉上自己的一雙耳來傾聽。 但若缺少愛,沒有關懷,傾聽便成了一件苦工,甚至公事化的一件事,不是麼? 看看許多靠嘴皮子吃飯,深懂說話技巧之人,如律師、演說家、或心理醫生之類,在他們下了班,疲了,累了,動怒,吵起架來之時,有可能字字句句在那注重說話的藝術麼? 再善於言辭之人,當溫柔消瘦,愛心疲憊時,都會口不擇言,引起口舌之爭。 所以,你要問我,何謂「說話」藝術? 我會說,那是一門聽話的藝術。而「聽話藝術」,即是一門關心對方的藝術。是在愛裡,「金蘋果」加上「銀網子」的藝術。 也是我們得窮一生來學習的藝術。 本文來自http://life.fhl.net/Feelings/chen/speak.htm
◎美好的行為讓生命更美好,醜陋的行為則只會讓生命更醜陋。 ◎君子有造命之學,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修福修慧,將來成佛。造惡造孽,感果自受,孰能代之?總而言之,從凡夫地乃至佛位,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行善則昇,為賢為聖;作惡則降,墮落三塗。是故,佛法不談玄說妙,是教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佛是魔?無不從此一念心造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