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08/1/28 上午 11:17:37
--
肆、從法俄、德俄戰爭獲取之後勤體認與啟示 拿破崙一生戎馬所向無敵,希特勒也自詡為軍事奇才,但是在征俄戰爭中卻同樣無功而返,檢討其戰敗之原因,主要都是由於後勤準備不週。雖然拿翁在發動戰爭前已充分體認到後勤整備的重要性,希特勒也瞭解必須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戰局,但是最後兩者仍然都因為後勤未能充份支援作戰而導致失敗。作為一個現代的軍人,法俄與德俄戰爭確實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諺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特勒因為不能記取歷史的教訓,重蹈拿破崙覆轍慘遭失敗的結果,更值得吾人重視與警惕,由後勤觀點探討這兩次征俄作戰失敗史,個人認為應該要有下列之體認與啟示: 一、樹立正確的「後勤為先」觀念,為作戰致勝的首要條件 先總統 蔣公在民國41年國軍軍事會議中,曾指示我們要樹立「後勤為先」的觀念註17。他說:「我們講後勤業務的名詞,應該改稱為先勤業務更為適切,因為後勤業務只是依空間來講的,但是依作戰及其準備的時間來講,則其實為先勤。......所以說,後勤作戰業務必須先於一切,我們常說後勤業務,實在就是作戰的先勤業務,亦可以說就是作戰準備的第一個問題」。事實上,「後勤」這一個名詞本來就是從前後方的關係而產生,不是由先後的順序來定名。但純就字面意義的觀點來看,卻極易令人產生誤解;英文的後勤(Lo-gistic)則無先、後或前、後之問題存在。從中外戰史中亦能發現許多未建立「後勤為先」觀念,導致作戰失敗的案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德、俄坦能堡會戰,俄軍在未完成軍品集積,後勤部隊亦未完成動員作業的狀況下,即匆促發動攻勢,爾後又因參謀作業能力太差,以致補給體系幾乎完全陷於癱瘓,各項補給作業無法正常運作,終於嚐到作戰失敗的苦果。所以,吾人應當瞭解後勤具有鈍重性及繁雜性,非短時間可以完成整備,必須細心規劃、長期經營,才能有成。我國兵聖孫子也說:「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故現代軍人更應建立「後勤為先」的觀念,才能適應未來變化莫測的戰爭。 二、重視作戰地區的情報蒐集工作,為克敵勝敵的不二法門 「戰場情報蒐集」是一種非常合乎「科學分析精神」的作戰準備工作,其蒐集要項除敵之兵力、編組、位置、企圖、戰力現況以及徵候外,尚包括天候、地形與友軍的狀況,所以能夠達成「知天」、「知地」、「知敵」的作戰指揮基本要求,進而形成指揮官下達作戰決心的最佳參考資料。在戰場情報蒐集的諸多項目中,以天候、地形之克服與運用最為重要,天候對軍隊之作戰效能具有直接的影響,如果缺乏適應能力,其存活率將大為降低,故須建立作戰期程之天候預報資料,藉以分析天候對敵我雙方作戰行動(諸如登陸作戰、空降作戰、核生化作戰、部隊機動、砲兵射擊、偵蒐作業等)之影響,亦能瞭解天候變化對地形特性產生之限制因素,從而判斷執行作戰任務之困難度;至於地形之運用對作戰勝敗也有直接的影響,戰場上的戰略態勢與地略形勢是不可分的,如何充分運用作戰地區的地略優勢增強作戰的能力,也是作戰指揮官的重要兵學素養。我國兵聖孫子在其所著兵法九地篇中提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都是強調「指揮」與「地略」的關係。孫子更以「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作為總結。可見得吾人對於作戰地區之情報資料蒐集工作應該特別注意,才能達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之作戰目標。 三、建立自給自足的後勤支援系統,為確保持續戰鬥能力的泉源 後勤是支持作戰的軍事措施,既要滿足作戰部隊的需要,補充其龐大的物資損耗,以保持其充足的戰鬥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須儘量排除作戰部隊的煩累,將傷患及損壞裝備迅速後送,使作戰部隊不致因此而影響作戰的效能,所以後勤與作戰實有不可分的密切關係,也就是要樹立「打甚麼、有甚麼」的後勤理念。例如美軍在1991年波灣戰爭結束後,就發現在後勤方面最迫切需要的是一套整體的補給系統註18,這個系統的目標必須包括「從補給站到散兵坑」所有的補給品,其研究的範圍包括存量管制、自動化與通訊連線、野戰機動、運輸管理及管制、分配選擇化、技術利用、系統訓練、兵力結構標準化等項目。美軍認為,如果各裝備使用者均具直接傳送電子資料給美國本土的能力,就能減少大宗撥發系統的登記時間,並且可以提供瞬間的補給品需求狀況。這種整體的後勤補給系統不但可以增進部隊的作戰信心,也可以增加橫向調撥與資源運用的彈性。因此在建立自給自足的後勤補給系統以後,將可使後勤人員具有適時、適地、適質、適量的支援作戰能力。所以未來的臺澎防衛作戰也必須以積極主動的作法,自給自足的後勤支援系統,源源不斷的供應勤務支援與補給品,才能確實維護戰鬥持續力與生存持續力。 四、不斷提供正確的後勤需求判斷,為保障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 吾人在戰略、戰術上或可大膽行險,此乃因為戰爭本就充滿危險與冒險,但是在後勤準備上則萬萬不可冒險。由於後勤是一種複雜而鉅細無遺的綜合體,欲發揮其力量,除了把握大原則外,對於細微末小的部份也必須加以慎密的分析與考量。因此,後勤之本意就是「精於計算」之意,唯有戰力之根本-「後勤」得以確保,才能保證戰略、戰術之成功。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諾曼第登陸作戰,盟軍兵力目標為84萬5,000人註19,其後勤整備作業人員乃根據此一兵力集中目標,完成正確的後勤需求判斷,並於1943年4月1日前準備足夠的營舍、醫院以及各類補給品,也因此在登陸作戰發起後才能充分支持部隊的生存持續力與戰鬥持續力。先總統 蔣公對此觀念也有相當明確的訓示:「大家在兵棋演習中,往往假定一個軍或一個軍團,在某地區發動登陸攻擊,可是大家對於這個軍或軍團所必需的輸送能力、後勤補給、通信連絡以及後續部隊等一切有關問題,常不能列舉後勤計算的詳細數字,提供確定的辦法去支持所定的計畫,以保證勝利的來臨」。由此可見,成功的後勤運作必須依賴正確的需求判斷,有了正確的後勤判斷,才能作出能支持戰爭的後勤計畫,也才能適切滿足作戰部隊的需求。 五、有效延伸後勤支援限界,為確保部隊生存持續力的主要手段 由於後勤設施具有鈍重性,各種後勤設施及軍品之轉移,往往受到幅員、輸具與路線之嚴重限制,所以作戰與後勤均需考慮力、時、空等因素,尤其對於後勤支援限界更應重視,否則極可能導致後勤無法適時支援作戰而慘遭失敗的結果。孫子兵法作戰篇曾提到:「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遠輸」就是「長途跋涉的遠程輸送」,這種補給方式必然是作戰部隊最沉重的作業負擔,即使在運輸科技發達的現代,也仍然是後勤支援最頭痛的問題。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隊深陷於中國大陸戰場上,後勤支援距離過長就是侵略中國失敗的主因,雖然日本企圖藉發動太平洋戰爭,謀求攫取南洋的軍需物資,達成強化中國戰區後勤支援能力之目的,然而亦因運輸能量不足無法如願。所以吾人可以瞭解,後勤支援限界為應乎作戰地區之交通網及天候、地形等特有狀況,所能運輸支援之最大極限,大軍攻勢作戰與後勤支援限界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但支援限界並非固定之常數,而是依作戰地區交通網狀況、天候、地形、可用輸具及補給需要量等因素而定。假定其他因素不變而增加運輸工具時,即可增大後勤支援距離並延伸支援限界。因此,各級指揮官及參謀亦應深入瞭解後勤支援限界之意涵,才能隨時掌握戰況發展適時支援部隊作戰。 六、確保補給線與後方地區安全,為殲敵致勝的關鍵因素 補給線是作戰部隊的生命線,後方地區則為部隊生存持續力與戰鬥持續力的泉源,若失去補給線則後勤設施亦失去作用;後方地區安全不能確保,第一線戰鬥部隊必有後顧之憂。吾人從戰史例證中亦可發現相似的案例:例如民國68年中共發動懲越戰爭,在兩週內不惜付出重大的犧牲,突破越共的堅強抵抗,深入越境約50公里,最後卻無法獲致決定性的戰果,檢討其作戰失敗的原因,主要係由於中共始終未能對越共的後方地區採取攻擊行動,以致越共部隊一直能夠保持良好的生存持續力與戰鬥持續力;中共的部隊則因遠離國境,補給線經常遭越共截斷,導致各類補給品不能滿足作戰的需求。所以古人用兵,必定講求「四路無敵」,在補給線與後方地區均無虞的狀況下才敢與敵作戰。欲求補給線與後方地區的安全,首需防止外力(含天然或人為)所加諸的危害,其次為危害發生後的應變、控制以及消除之措施,故補給線與後方地區之安全業務實應包含防衛警戒及損害管制兩者,其中損害管制係防衛措施的延伸,但是由於執行手段或執行單位可能不同,故應講求分工,尤其愈高階層之後勤設施愈複雜,絕非單一手段可以確保補給線與後方地區之安全。由於補給線與後方地區經常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故須特別注意安全維護的措施,俾能減少敵空中、地面之襲擾與破壞,確實提升部隊之戰鬥持續力與生存持續力。今後吾人作戰更應吸取此一重要教訓,以「四面無敵」的安全作為來保障第一線部隊的作戰勝利。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8/1/28 下午 11:18:14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