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戰略高手軍事國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5)
----  【轉貼】蘇聯霸權的興衰: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58733)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18/11/28 上午 04:01:43
--  【轉貼】蘇聯霸權的興衰: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石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石油在現代工業生產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僅影響著世界經濟和工業的發展,也深深影響著世界近現代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20世紀20年代,蘇維埃剛建立之時,為了扼殺這個新生的紅色政權,白匪軍血洗了當時的石油中心巴庫,屠殺了超過兩萬名主要從事石油開採的工人,使石油的產量一下子下降了80%。二戰爆發後,蘇軍在德軍到來之前徹底炸毀了所有的石油設備,使得德國人在蘇聯這個最大的油庫沒有得到一滴他們夢寐以求的石油,這對蘇聯戰勝法西斯德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就是一場石油戰爭。二戰後,石油的重要地位更加重要,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種能源。作為世界重要產油國的蘇聯,石油對蘇聯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石油一度撐起了蘇聯的霸權,但也為蘇聯的衰落埋下了隱患。可以說,蘇聯,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二戰結束後,隨著冷戰的到來,美蘇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霸戰爭。在冷戰前期,蘇聯始終處於下風,但在70年代,隨著中東戰爭的爆發,世界出現了嚴重的石油危機,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作為世界第一產油國的蘇聯賺的缽滿盆溢。此前,由於蘇聯國力始終不及美國,所以一直在美蘇爭霸中處於下風,蘇聯不得不靠國民經濟軍事化來維持軍力,和美國進行抗衡。窮兵黷武的政策使得蘇聯財政捉襟見肘,蘇聯一直以透支國力和犧牲國民生活水平的方式進行勉力支撐。而石油價格的暴漲,讓以石油為主要經濟命脈的蘇聯獲益匪淺,蘇聯不僅瘋狂提升石油產量,而且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特大油田,石油出口讓蘇聯的國民收入和財政飛速增長,外匯也變得充實起來,蘇聯迎來了經濟的黃金時代。


 

源源不斷的石油財富讓蘇聯底氣十足,突然闊起來的蘇聯開始膨脹,變得愈加不安分,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一方面,蘇聯大幅度增加軍費開支,軍事力量急劇膨脹,在核武器、戰略飛彈等方面甚至壓倒了美國,讓美國壓力倍增。另一方面,蘇聯加大了對海外親蘇政權的援助,增加了在海外的軍事基地和駐軍數量,還策劃了入侵安哥拉、薩伊、尼加拉瓜、衣索比亞等多個國家的行動,70年代末蘇聯甚至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可以說,在全球各地興風作浪。當然,蘇聯的瘋狂擴張的底氣毫無疑問是來自石油。而美國也不是好惹的,面對張牙舞爪的蘇聯,美國很快發動了全面反擊。首先,美國逼迫沙特等產油國拚命提高石油產量,操縱國際油價,讓國際油價一落千丈,蘇聯的石油出口嚴重受阻。由於蘇聯的油田多在條件惡劣的凍土地帶,生產和運輸成本非常高,石油價格的暴跌讓蘇聯石油出口收入銳減,甚至無利可圖,蘇聯瞬間變得囊中羞澀。其次,美國迫使西歐各國停止對蘇聯的資本輸出和機械設備供應以及技術支持,使得蘇聯既不能增加石油產量,也無法向西歐出口石油,掐斷了蘇聯的石油命脈。此外,美國還逼迫西歐國家停止進口天然氣等其他蘇聯資源,逼得蘇聯只得坐吃山空。為了渡過危機,蘇聯甚至拋售了國家儲備的數十噸黃金。


 

由於外匯的銳減和經濟遭到重創,蘇聯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不僅國內財政赤字嚴重,而且在海外的形勢也急劇惡化。由於石油紅利期間蘇聯鋪的攤子太大,巨大的海外開支讓蘇聯雪上加霜。蘇聯不僅拿不出足夠的錢收拾爛攤子,而且急需大筆的資金進口糧食、輕工業品以及機械設備等物資,但蘇聯已經外匯枯竭,又在國外借不到錢,加上美國和其領導的北約不斷打壓,尤其是阿富汗戰爭把蘇聯拖得筋疲力盡,所以蘇聯的局勢急轉直下,經濟出現了嚴重倒退,國內動盪不安,到蘇聯解體前蘇聯的經濟僅僅和美洲小國墨西哥差不多,其國內經濟和社會危機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到最後戈巴契夫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向西方求助,只求西方施捨一些糧食等援助。沒多久,蘇聯這個紅色帝國就在內憂外患中轟然倒塌,美國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如果70年代蘇聯見好就收,利用豐厚的石油紅利韜光養晦,睡不著覺的也許就是美國人了。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4/4 下午 09:51:50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2/10/12 上午 02:04:31
--  【新聞】沙烏地聯手俄國帶頭OPEC+減產 拜登警告會有後果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2年10月12日 週三 下午12:46

(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聯盟和俄羅斯決定大幅減產後,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沙烏地將面臨後果。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由13個成員國組成,加上以俄羅斯為首的10個結盟油國組成OPEC+。OPEC+上週決定11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原油,引發白宮不滿,市場也擔憂油價可能飆升。

拜登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我不會深入討論我會考慮的事以及我的想法。但這一切會有後果。」

白宮今天表示,拜登將「重新評估」美國與沙烏地的關係。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告訴CNN:「我認為總統已很清楚表明,這是一段我們需要繼續重新評估、願意重新審視的關係。」

柯比說:「當然鑒於OPEC的決定,我認為這就是他的立場。」

柯比還說,拜登「願意與國會合作,思考未來(與沙烏地)的關係應該是何種樣子」,不過他澄清說目前尚未開始正式討論。

法新社報導,外界普遍認為OPEC+決定大幅減產,形同在外交上打臉美國,尤其拜登7月曾飛到沙烏地與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會面。沙烏地異議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2018年慘遭謀殺後,拜登曾表示沙烏地應遭到國際唾棄。

此外,這項決定對於拜登所屬的民主黨來說時機敏感,美國11月期中選舉在即,物價上漲成為共和黨開砲的一大議題。

沙烏地為減產計畫辯護,稱OPEC+首要任務是「維持一個可以永續的石油市場」。

沙烏地外交部長費瑟(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今天告訴阿拉伯電視台,此舉「純粹是經濟上的考量,並獲得(組織)成員國一致同意」。

他說:「OPEC+成員採取負責任的行動並做出適當的決定。」(譯者:盧映孜/核稿:蔡佳敏)1111012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10/12 下午 02:05:31編輯過]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3/4/4 上午 09:50:54
--  【報導】俄沙聯手減產原油 美沙關係更緊繃
2023-04-04 00:51 聯合報/ 國際中心、編譯  茅毅/綜合報導

沙烏地阿拉伯等主要油國二日突宣布自五月起,每天將減產達一一五萬桶原油。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WSJ)三日報導,此舉可能推升全球油價,並使沙烏地和美國關係更為緊繃,甚至激怒美方。

在俄烏酣戰之際,高油價將有助俄羅斯政府財政,並在當前高通膨下,迫使美國消費者在內的各國民眾,增加石油相關支出。在外交上,也可能升高美沙緊張。華府曾敦促利雅德與其他友邦增產石油,以降低油價,施壓俄國。

沙烏地阿拉伯曾是美國可靠的安全夥伴,由於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因俄烏戰爭而與莫斯科對立,減產亦凸顯美沙的能源政策出現明顯分歧。美國持續試圖藉由實施制裁與訂定價格上限,使全球最大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國之一的俄國收益銳減,但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至今的若干舉措,在去年大多數時間均支撐了國際油價。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這次配合伊拉克等OPEC+一批石油生產大國,將每日減產達五十萬桶原油,是利雅德繼去年十月惹惱美國總統拜登後,再度宣布減產。去年十月的減產即已加劇沙方和美國政府的緊張,白宮還公開指責OPEC+「積極支持」普亭,拜登更揚言利雅德將「面臨後果」,其所屬的民主黨國會議員並要求凍結美沙合作。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僅強調,二日宣布減產是旨在穩定市場的「預防措施」,減幅不到該國去年每天平均產量一一五○萬桶的百分之五。名義上,俄國亦在二日減產的行列中,但俄方的每日減產五十萬桶措施,早在幾周前就已宣布。

知情人士指稱,此次的減產決定「主要由俄沙間的談判達成」,以因應預期的全球經濟放緩,同時提高油價,替沙烏地阿拉伯國內的發展計畫提供資金,還有「協助俄國補充外匯儲備」。而俄國做為OPEC+的成員,在俄烏開戰後,利雅德仍和莫斯科保持密切關係。

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大陸,也希望確保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供給。陸俄未如同西方以人權問題「糾纏」沙方,提供了沙烏地阿拉伯實質領袖、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獲得當世兩大強權尊重的威望。

三月在北京居中斡旋之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同意復交,這提供了穆罕默德.沙爾曼一個新的絕佳機會,向華府展現「不是只有美國能夠形塑中東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