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戰略高手軍事國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5)
----  【轉貼】敗者真為寇?回顧被遺忘的「南越」越南共和國軍功過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72903)

--  作者:凡夫俗子
--  發表時間:2023/4/2 上午 11:40:11
--  【轉貼】敗者真為寇?回顧被遺忘的「南越」越南共和國軍功過
提到越戰的唯一戰敗者,當屬1975年滅亡的越南共和國(南越),這個國家曾存在20年,人口曾多達19,582,000名,跟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一樣真實。然因亡國的關係,如今關於越戰的歷史論述,除多從「勝利者」北越的角度出發,將這場戰爭視為越南人民抗擊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戰爭之外,就只能透過美國的視角予以思考。

美國對待戰敗的南越人民,雖不完全從「成敗論英雄」的角度出發,但還是帶有強烈的西方中心主義色彩。尤其是在絕大多數的好萊塢電影裡,越南共和國軍隊的角色不是被忽視,就是被形容為缺乏戰鬥意志的隊伍,只能仰賴美軍保護自己的國家。來自歐美的左派學者,更是完全把越南共和國軍視為「美帝」的馬前卒,認為他們的戰爭視角不值一提。


派系林立、貪汙腐敗,還有缺乏戰鬥意志確實是越南共和國軍的問題,而在抗戰末期的中華民國國軍也同樣有類似問題。國共內戰爆發後,這些問題在國軍內部還更加嚴重,但難道我們能因為部份國軍將士的派系林立、腐敗無能或者缺乏戰鬥意志,就否定國軍的貢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此也該以同樣的標準也檢驗越南共和國軍的表現。

越南共和國自1955年成立以來,總計與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打了長達20年的戰爭,幾乎沒有一天的太平日子可過。其中只有1965年到1973年這短短八年的時間,是以美軍為主力在與北越正規軍、越共從事戰鬥。剩下12年的時間,南越都是靠越南共和國軍在守護,而且他們在尼克森總統推行「越戰越南化」政策以後,實力也有顯著的提升。

不輸胡志明的反法傳統

正如前中華民國駐越南共和國大使胡璉將軍所言,越南共和國軍成立時間很短,無法如美軍或國軍那樣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軍事傳統。越南共和國軍的前身為效忠保大皇帝的越南國軍,但其軍隊的所有高級將領,包括參謀長阮文馨將軍都出身法國軍隊,而且還以法軍身份在1949年到1954年之間投入對抗越南獨立同盟(越盟)領袖胡志明的戰爭。

然而南越政府將越南國軍改編為越南共和國軍的進程,實際上也是一段吳廷琰抵抗法國殖民統治者的歷史篇章。雖然法國在日內瓦會議上做出了退出中南半島的承諾,但仍想藉由操縱保大皇帝影響越南事務。吳廷琰剛被保大皇帝任命為越南國總理的時候,手中其實是完全沒有兵權的,而掌握兵權的阮文馨卻完全不服從他的指示。


人在法國的保大皇帝,則動不動就以想瞭解國內局勢為理由,要求阮文馨或吳廷琰到巴黎見他。而剛剛獲得獨立地位的南越,情勢又十分不穩定,吳廷琰或阮文馨任何一強人出國,都形同向另外一強人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權或政權。法國空軍飛行員出身的阮文馨,實際上又比美國扶持上台的吳廷琰更效忠保大皇帝,為南越境內「親法派」的代表性人物。

在1954年10月19日,保大皇帝渡過41歲生日後不久,突然下令阮文馨到巴黎諮詢國事。措手不及的阮文馨,只好接受保大皇帝的命令飛往巴黎,並強調自己會在兩週內返回西貢,結果他一搭機離開西貢,吳廷琰就在弟弟吳廷瑈支持下奪取了10萬越南國軍的兵權,成了南越唯一的軍事強人。


奪下兵權的吳廷琰,著手對不服從西貢中央政府的武裝力量展開肅清,先是逼迫高台教歸順,接著又處死了抗命的和好教領袖黎文榮。不過,在西貢的堤岸區,仍然有平川派領袖黎文遠率領的華人黑幫勢力拒絕歸順,而且在法國的暗中協助下,在1955年4月28日發動武裝鬥爭,試圖推翻吳廷琰政府。

以蘭斯代爾(Edward Lansdale)為代表的美國駐南越軍事代表團,立即向吳廷琰政府提供美元現鈔,供其用於分化平川派暴徒與黎文遠之間的關係。由楊文明將軍指揮的越南陸軍步兵第5師,也趁勢宣佈效忠吳廷琰,進而以龐大的軍事力量擊潰平川派叛軍。法國在西貢的黑勢力被連根拔起,才讓吳廷琰有了將越南國轉為越南共和國的資本。


顯見越南共和國軍的誕生,是建立在和阮文馨、黎文遠兩個法國代理勢力決裂的基礎上,象徵吳廷琰領導下的新越南不再是法蘭西帝國的傀儡。吳廷琰將法國代理勢力逐出越南,在歷史意義上來看一點也不輸給在北越戰場上擊敗法軍的胡志明,這也是為何胡志明對吳廷琰始終讚譽有加的原因。越南共和國軍在民族主義上的表現,相比越南人民軍是毫不遜色的。

無法統一的反共軍隊

1949年追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台灣的外省軍民,也有是對毛澤東還有共產革命的恐懼,不見得都是以對蔣家父子的忠誠來維持凝聚力。越南共和國軍做為一支反共的民族主義力量,與來台的外省軍民也有類似的問題,即並非所有人都效忠吳廷琰。越南共和國軍的上層結構,仍被牢牢控制在法國訓練的軍事精英手中,其中楊文明是代表人物。

阮文馨的父親阮文心,曾於1952至1953年出任越南國首相,他為了得到民族主義的正當性,也在越南國民黨人武鴻卿幫助下參加越南國民黨。曾在國軍庇護下,於北越組織越南國民革命軍的武鴻卿,透過阮文心父子的幫助讓手下進入越南國軍服務。即便越南國軍轉型為越南共和國軍後,越南國民黨人對越南共和國軍的影響力仍不減,無形中對吳廷琰產生了箝制。

有相當數量的越南共和國軍事將領,是過去追隨胡志明抵抗日軍或法軍的越盟成員,因為對共產黨的暴力土地改革政策心寒而選擇脫離北越。後來擔任越南共和國總統的阮文紹,還有他的副手阮高祺都參加過越盟。

由阮文紹與阮高祺兩位前越盟成員建立起來的越南第二共和國,從廣義上來看也和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一樣同為胡志明的遺產。

足見越南共和國軍代表的,不只是過去日本或法國訓練的傀儡武裝力量,同時還涵蓋了來自北越左右兩派的民族主義力量,乃至於南越境內彼此對立的宗族派系。而且即便是與吳廷琰相同的親美勢力,如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畢業的阮慶將軍,後來同樣走上了反對吳廷琰的軍事政變之路。吳廷琰在南越軍方如此不受歡迎,則來自於他對異己過於殘酷的打壓。

潘克丑與陳文香等越南國民黨人,都在吳廷琰當道的時代因批評時政被逮捕下獄,此舉自然引起越南共和國軍中的國民黨支持者反彈。此外吳廷琰強迫南越境內的華僑青年歸化越南共和國國民,與南越青年一起服兵役的政策,也導致大量華僑青年的逃兵浪潮。強硬的鐵腕作風,雖然有助於吳氏兄弟早期重建南越秩序,但卻無法鞏固越南共和國軍的團結。

楊文明與阮文紹等軍人聯手,在1963年11月1日發起了推翻吳廷琰政權的兵變。諷刺的是,當年協助吳廷琰鎮壓平川派暴徒的越南共和國陸軍第5師,在推翻吳氏兄弟的兵變中又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眾叛親離的吳廷琰與吳廷瑈於11月2日遇刺身亡。然而越南共和國卻沒有因為這場兵變走上穩定,反而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

從美軍手中接回主導權

1963年1月2日,越南共和國陸軍第7步兵師在美國顧問范恩(John Paul Vann)中校督導下,對北邑的越共據點實施清鄉行動。這是越南共和國陸軍成立以來,第一次在美軍直升機協助下執行的空中機動作戰,共動員了10架CH-21與五架UH-1參與。結果由黃文高師長率領的步兵第7師,卻在越共的頑強反擊下戰死了83人,整場軍事行動以慘敗收場。

沒想到合眾社記者尼爾·斯漢(Neil Sheehan)與《紐約時報》記者大衛·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兩位美國大記者,卻在他們寫的報導中嚴厲數落了南越軍隊的「低能」。他們絲毫不顧及這是南越軍隊成立以來首次執行的空中機動作戰,本來就會在不熟悉新型戰鬥環境的情況下遇到困難,更不在乎南越軍隊能從這次失敗中學會什麼經驗。

兩位記者將一切失敗責任推給第7步兵師師長黃文高,認為他是靠與吳廷琰的裙帶關係才得到師長職務,並不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打仗的將領。從這個時候開始,越南共和國軍隊在西方人眼中就成為了一支沒有作戰經驗的軍隊,遭遇到鋪天蓋地的詆毀及醜化。等吳廷琰遇刺之後,越南共和國的軍事將領們更陷入惡劣的權力鬥爭之中,更無法成為一支獲得美國信任的反共力量。

於是從1965年開始,美國號召南韓、澳洲、紐西蘭、泰國、菲律賓等6個國家介入越戰,越俎代庖的替越南共和國打一場本來該由越南共和國軍自己打的反共戰爭。當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在前線英勇奮戰的時候,南越軍隊的主要任務是維護政府控制區的城鎮與農村,性質更類似於維護社會秩序的「治安軍」,對南越軍隊士氣帶來極大的打擊。

許多反對吳廷琰或阮文紹的南越人民,包括和好教的武裝力量為了找西貢政府的麻煩,甚至投入越共組織的暴動。南越政府將作戰任務交給美軍的結果,是讓越南共和國軍被許多人視為替「美帝國主義」效力的「偽軍」,帶來負面效益相當巨大。要等到1967年阮文紹建立越南第二共和國,穩定了南越的政治秩序之後,越南共和國軍的形象才逐漸好轉。

但真正提高南越人民對政府向心力的,卻是越共於1968年發動的農曆春節攻勢,他們在佔領古都順化的過程中,殺害了多達2,800名的無辜民眾。此舉讓南越人認知到,越共追求的不是越南民族的民族解放,而是要把北方的那套共產主義暴力革命手段帶到南方。受到農曆春節攻勢的刺激後,志願參軍報名的南越青年從1967年2月的3,924人,增加到隔年2月的10,084人。

被徵召的青年男子,主動向軍方報到者的數量也從1967年2月的4,006人增至10,600人,對於長年飽受逃兵之苦的越南共和國軍而言實在是奇蹟。伴隨著尼克森總統當選,並於1969年正式提出「越戰越南化」政策,南越軍隊開始從即將撤出越戰的美軍手中接受更專業的訓練和更先進的武器,準備前往戰場與北越軍隊一決雌雄。

遠征柬埔寨與寮國

南越軍隊在「越戰越南化」政策之後,首度成功展示戰力的機會發生在遠征柬埔寨與寮國上,因為這兩個鄰國的邊境常被北越用來補給南方活動的越南人民軍或越共游擊隊。柬埔寨的施亞努親王表面上中立,實則親近中共,長期對越南人民軍的侵略行為置之不理。直到龍諾將軍1970年趁施亞努訪問法國時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親美的高棉共和國以後,情勢才有所改變。

來自越南共和國軍第2軍、第3軍與第4軍的8,000人兵力,在龍諾將軍默許下遠征越南勞動黨南方局在柬埔寨鸚鵡喙(Parrot’s Beak)的根據地。得到B-52轟炸機與A-1攻擊機支援的他們,輕而易舉將越南人民軍從鸚鵡喙根據地中驅逐出去,沿途還擊斃了12,000名北越敵軍。待北越軍被肅清後,南越軍在據點裡找到了23,000件武器,足以裝備74個越南人民軍的步兵營。

另外還有2,500項多人協同操作武器,足以打一年戰爭的1,600萬發步槍子彈,加上14萬3000發的迫擊砲、火箭筒以及無後座力砲彈藥。可見施亞努政權長期以來的暗中幫助,已讓柬埔寨成為北越發動南侵的一個重要前進據點。這場由美越聯合發起的自衛作戰,不只證明南越軍隊上得了戰場,且延後了北越下次發動進攻的時間長達18到24個月,是一場亮眼十足的勝仗。

除柬埔寨外,寮國同樣也被北越用來向南越實施滲透,自然是南越軍隊須進攻的另一目標。所以在1971年1月31日,美越聯軍又制定了「藍山719」行動,兩萬餘名來自南越第1軍、空降師、陸戰隊師以及第1突擊大隊的士兵在美國陸軍第5和第23步兵師協助下,向寮國邊境的第9號公路進攻。

對寮國的進攻沒有對柬埔寨的進攻那麼順利,南越軍隊有7,500人傷亡,讓美國輿論對「越戰越南化」實行3年來的成就感到質疑,認為南越軍隊還是一如既往的不能打仗。倒是美軍陸戰隊飛行員詹寧斯(Philips Jennings)替南越軍叫屈,指南越軍在寮國還是造成了兩萬名北越軍傷亡,同樣遲緩了北越軍的南侵。

雖然兩次遠征鄰國,一次成功一次失敗,但南越軍的傷亡卻遠低於北越軍,可應證越南共和軍還是支可戰之軍。詹寧斯表示,進攻柬埔寨和寮國給美國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美軍不再需要派遣地面部隊與南越軍並肩作戰,只要向南越軍提供足夠的空中支援,就可以擊退北越軍任何的攻勢。這個論點,很快在1972年北越發起的復活節攻勢中得到驗證。

南越的古寧頭大捷

被北越稱呼為「1972年夏季攻勢」的復活節攻勢,由越南人民軍在1972年3月30日發起,希望以400輛戰車組成的鋼鐵洪流沖垮南越軍的防線,一舉實現南北越的統一。由於詹森總統嚴禁美軍空襲海防港或中越邊境,T-54、T-55與中國大陸仿製的59式戰車,仍能源源不斷的由蘇聯和中共運送到北越交付給越南人民軍,形成了越南共和國軍頭號的國防威脅。

多達20萬兵力的南越軍,先是佔領了南越北邊的廣治,接著再對中部的崑嵩與南部的安祿發起進攻,試圖將越南共和國切成兩半。尼克森總統立即命令美國空軍第7航空軍和海軍第7艦隊派出飛機,為南越軍提供密接空中支援。B-52轟炸機也飛臨北越上空展開炸射,並破天荒的在海防港周邊投下水雷,即所謂的「後衛行動」(Operation Linebacker)。

美軍提供的空中支援,阻斷了蘇聯經由海防向北越輸送物資,確實是導致復活節攻勢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復活節攻勢發起的時刻,整個南越境內只剩下69,000名美軍地面部隊,所以抵禦越南人民軍的主力仍是南越軍。若沒有南越官兵英勇頑強的表現,南越是不可能延續至1975年才淪亡。

直到10月復活節攻勢結束為止,北越派入南越境內的400輛戰車幾乎被全數殲滅,可謂遭到毀滅性重創。駐越美軍將領杭特(Ira A. Hunt Jr.)指出,復活節攻勢中的北越戰車有56%毀於密接空中支援、31%毀於陸軍地面部隊,13%毀於海軍艦砲。其中又有63%的戰車是由南越軍摧毀,剩下37%才是美軍戰果,足以說明了這場戰役的主角究竟是誰。

北越的復活節攻勢被擊敗了,象徵越南共和國軍只要能得到來自美國的充足援助,就有機會免除國家被赤化。這本身並不是件丟臉的事情,畢竟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也是在美國援助下才免於赤化命運的。那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越南共和國軍在1975年4月30日的瓦解呢?其淪亡的原因,一如1946年國民政府拋棄越南國民黨人,來自於盟邦的撒手不管。

來自盟邦的出賣

尼克森總統是許多美國越戰老兵心目中的英雄,其中一原因來自於他對南越的堅定支持,並願意在必要時透過轟炸北越的方式,配合南越陸軍挫敗北越的輕舉妄動。尤其是1972年12月的「後衛II號行動」(Operation Linebacker II),更是把提出要求阮文紹總統下台否則拒絕談判的北越政府給炸回到巴黎的談判桌上。

所以多數美國越戰老兵相信,若尼克森沒有因水門案提前下台,他必然會透過B-52轟炸機搭配與中共建立的新型夥伴關係,從軍事和外交雙管齊下確保越南共和國能生存下去。然而對於南越老兵,或者戰後流亡美國的越南難民而言,他們固然肯定美軍轟炸北越帶來的幫助,但卻不盡然很肯定尼克森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作為。

尤其是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為盡早實現尼克森結束越戰的承諾,硬是逼迫阮文紹政府承認越共在南越境內成立的越南南方共和國。換言之,越南本來就已在強權干預下分裂成南北兩個越南,結果美國與北越又聯手向南越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承認第三個越南政府。看在許多南越人眼中,季辛吉的態度與過去的法國帝國主義者別無二致。

中國對於越南人而言,與法國人、日本人、俄國人還有美國一樣都是帝國主義國家,哪怕表面上看似與北越同志加兄弟的中共政權也不例外。早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時代,周恩來就表達過讓越南分裂,比讓越南統一更符合中共利益的立場。所以尼克森訪問北京後,阮文紹總統也確實相信可透過中共幫助箝制北越的武力統一。

然而大多數的南越軍民,卻認為與中共的合作是「與虎謀皮」,畢竟中國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上都有侵略越南的紀錄。此外南越對南海主權的堅持,也比北越還要強硬,這讓西貢與北京之間的關係更加不可協調。他們認為尼克森的做法不只是向共產中國磕頭,而且還出賣了同屬自由陣營的中華民國。如果自由中國能被出賣,是不是哪一天也會輪到自由越南被出賣?

最終阮文紹在季辛吉壓迫下,被迫承認了越南南方共和國,而且還允許北越保留15萬兵力於南越境內,以保護這個共產主義國家。更重要的是,美國國會還在巴黎和約簽署後,就不再允許美軍戰機執行任何針對北越正規軍或越共的轟炸任務,南越軍隊被徹底拋棄。美國國會在尼克森總統下台後,又進一步刪減了對南越政府的軍援預算。

杭特將軍表示,美國從1966年到1974年向南越提供的軍援總預算為40億美元。1972年到1973年的年度軍援預算為1億5,300萬美元,但1974年到1975年的年度預算,卻硬是被國會砍到只剩1億690萬美元。恰巧當時爆發中東石油危機,讓已經被砍了的預算金額更是下跌,軍人待遇更是因此大受影響。

美軍的撤出本來就已讓南越少許多外匯,南越軍人眷屬更因失去了到美軍機構服務的機會,收入來源減少。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1974年到1975年彈藥的價格增加60%,燃料價格增加150%,衣服價格則是110%,對官兵士氣帶來嚴重打擊。比較慶幸的是大米價格只增加30%,所以南越境內還沒有上演過北越那樣的大饑荒。

奮戰到最後的越南共和國軍

失去美援的同時又遭遇經濟危機,南越處境雪上加霜,讓胡志明的繼承人范文同逮到了發起統一戰爭的機會。北約軍吸取了復活節攻勢的教訓,讓步兵與砲兵,還有裝甲兵能更有效率的配合戰車作戰。美軍停止對北越的轟炸,也讓北越軍能將20個防空團派往南越。

范文同與武元甲為確保政權穩定,幾乎是砸了所有的資本來打1975年的統一戰爭。越南人民軍1974年到1975年的總兵力為49萬人,其中34萬部署在南越,5萬部署在寮國,3萬部署在柬埔寨,只有7萬用於保衛北越本土。根據巴黎停戰協議,北越不得在南越留住超過15萬以上的部隊,顯見范文同早已違反了與美國的停火默契。

如果美軍立即恢復對僅有7萬部隊留守的北越進行轟炸,如對海防發起類似於仁川登陸那樣的大規模作戰,或許垮台的已是北越,絕對不會是南越。然而這次美國沒有站出來,只派出直升機和航空母艦投入「常風行動」(Operation Frequent Wind),將美國公民和部分越南軍民撤出。

不過南越軍沒有停止抵抗,許多英勇的軍人還是戰鬥到了國家淪亡前最後的一分一秒。由黎明島少將指揮的步兵第18師,就在春祿戰役中堅持了兩週之久。春祿陷落後,陸軍第18師、陸戰隊、突擊隊和空降師殘餘將士仍持續騷擾朝西貢前進中的北越軍。所有的抵抗,要等到北越T-55衝入西貢獨立宮,楊文明宣佈向北越軍斐信大校投降後才有秩序的結束。

自1975年4月30日這天開始,越南共和國軍與越南共和國一起走入了歷史,為200萬越南人投奔怒海的歷史拉開序幕。究竟越南共和國的存在有沒有價值?無論是美軍的詹寧斯還是胡璉將軍,都表示他們在南越的時候,只有看過北越人想方設法逃難到南越,卻沒看到有南越人想到北方過共產主義的日子,所以越南共和國的存在當然是有意義的。

胡璉將軍在其遺作《出使越南紀》中,雖然對南越政府提出不少批判,但仍相信越南最終將擺脫共產主義,一如他堅信中華民國最終將光復中國大陸。本身也是反共過來人的胡璉將軍,還不忘勉勵越南人「再造共和」:「越南第一、第二兩個共和國的人們為未來的越南青年們留下了酸澀的後果,但那並非『民主共和』之災,當越南第三共和,再事進行締造時,千萬不可怨尤。」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4/2 下午 11:44:53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