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戰略高手軍事國防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5) ---- 軍事觀察:點評台軍精確制導武器戰力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5&id=9571)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12/4 上午 06:58:43 -- 軍事觀察:點評台軍精確制導武器戰力 台灣“國防部”不久前“施政計劃”稱,台軍將更新重要武器,積極構建遠距縱深作戰,達到源頭反制、海上攔截、灘岸殲滅的目的。該“施政計劃”認為,針對大陸可能犯台威脅模式,“國防部”將參照美伊戰爭啟示,結合如何打的用兵指導,強化聯合作戰指揮機制功能、三軍聯合戰力整合與發揮、聚焦於防衛作戰關鍵訓練要項。 台軍“國防”預算機密部分重點更是加強和延續精確制導武器研制和採購計劃,不得不讓人們把關注的焦點再次投入到這裡。 精確打擊:中遠程攻擊不是夢 近年來,台軍投入巨資,加大了地地戰術彈道導彈、遠程巡航導彈研發和部署的力度。由“天弓”防空導彈改裝而成“天戟”地地戰術彈道導彈已裝備部隊,遠程巡航導彈也正在定型之中,以增強其“威懾性”、“主動性”和“進攻性”: 一是利用射程較近的“青峰”、“天戟”地地戰術彈道導彈和部分空地導彈對對方前沿的重要目標,如對空軍基地、導彈陣地、防空設施、交通要道等進行打擊﹔ 二是台軍自行研制的“天馬”地地戰術彈道導彈和“雄風”-2E型亞音速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射程均達到1000公裡,可對對方大中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戰略要地進行打擊,破壞其經濟建設的成果,阻緩其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時也可遲滯其戰爭物資的前送﹔ 三是本著最大程度破壞登陸作戰順利實施的思想,有可能使用機載精確制導武器攻擊大壩、核電站等設施,危及對方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或攻擊政治要地,造成政治、心理上的影響。 目前,台戰略彈道導彈的發展正在計劃之中,現階段,台重點是提高其中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精度,在現有武器的基礎上進行高技術改造,提高武器的作戰效能,使其在戰場上能發揮更大的軍事效益﹔同時逐步增加武器的作戰半徑,擴大其威脅范圍。 防空反導:近距離防御最拿手 台軍十分重視防空體系建設,認為“無空防即無國防”。經過多年經營,其防空體系已完整配套,裝備各類各型防空導彈達8000余枚。 據國外軍事專家測算,台島上的防空導彈密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是防空導彈已具備較強防空能力。台高空防御由“愛國者”PAC-2型導彈和“天弓”-2型導彈承擔﹔中空防御主要由改進“霍克”導彈和“天弓”-1型導彈擔任﹔低空防御部署了法制“西北風”導彈、美制“復仇者”等導彈,組成了較為嚴密的防空體系。同時,台部分防空導彈如“毒刺”、“小榭樹”、“捷羚”式防空武器系統能機動部署,增強了戰場生存能力,也加強了各種防空兵器之間的密切協同。二是部分導彈已具備一定的反導能力。目前,台軍裝備的“愛國者”防空導彈、“天弓”防空導彈、改進的“霍克”防空導彈、“標准”艦空導彈、AIM-120型空空導彈和“米卡”空空導彈均具備了一定的攔截戰術巡航導彈或彈道導彈的能力。這些彈種在台已進行了多次攔截試驗,並取得了成功,將成為台軍對付導彈突防的“救命稻草”。 目前,台軍正積極謀求加入美、日等國的戰區導彈防御系統,以解決預警、攔截等技術難題。因為台灣缺乏作戰縱深,加之缺乏遠程預警系統,其難以獲得充足的反應時間,從而使反導能力受到極大的制約,僅有的幾套武器系統,對付大量的導彈突防隻能是杯水車薪。☆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12/4 上午 06:58:59 -- 空中格斗:制空權爭奪的“撒手?” 空空導彈是台爭奪制空權的主要武器,台採取引進與自行研制相結合的措施,不斷更新和發展空空導彈,提高其近距格斗和遠距攔截的能力。一是台空空導彈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目前台軍裝備有AIM-120型空空導彈、“天劍”-2型空空導彈和“米卡”空空導彈,性能先進,均可劃屬為第四代空空導彈,具有全天候、全方向攻擊和“發射后不管”及超視距攻擊能力,空戰中能對對手形成較大威脅。二是台空空導彈品種齊全、數量多。台軍裝備的各型空空導彈有十多個品種,有射程近、中、遠的格斗型、攔截型和超視距攻擊型,制導有紅外、主動雷達、半主動雷達等方式﹔且大多屬於第三、四代空空導彈,性能較好,數量較大,據不完全統計有4000多枚,持續作戰能力較強。加之其發射平台偵察和火控系統性能先進,成為台軍奪取制空權的一張“王牌”。 雖然台軍空空導彈性能非常先進,裝備數量也比較多,但由於空空導彈的使用依賴於空中作戰平台,而台軍空中作戰平台主要依靠進口,數量有限,且飛行員數量不夠(約400名戰斗機飛行員),一旦戰爭爆發,隨著高強度的作戰消耗,空中作戰平台和飛行員將銳減,其先進的空空導彈將難以發揮出作用。 空地作戰:抗登陸作戰的“尖刀” 台軍主張在抗登陸作戰中,“放棄灘岸對決構想”,發展“深入敵境的源頭打擊力量”,謀求“毀敵於海上”,偷襲、強襲和海上打擊是台軍主要研究方向。這就為台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作用的發揮提供了一個舞台。 台軍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是空中偷襲、強襲作戰的主要火力。台軍一些先進的空地導彈和制導炸彈,採用了電視、紅外成像和激光制導,有些遠射程導彈還裝有慣性中段制導和數據傳輸設備,使導彈具有“發射后不用管”或遠距離控制的能力,主要用以精確攻擊對方縱深內的重要目標。 台軍空地導彈是反艦和進行海上打擊的主要力量。“毀敵於海上”一直是台軍追求的夢想,空地導彈在這個環節能較好發揮出它的作用。台為了增強在夜暗、不良氣候或惡劣的戰場環境中的攻擊能力,特別引進了戰術性能先進的 AGM-65G型“小牛”紅外制導型導彈,它與台先期引進的AGM-65B型“小牛”電視制導的導彈相比,彈內的制導軟件經過改良可追蹤較大的目標物。這對在大海上航行緩慢的艦隻來說,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台軍空地導彈對搶灘上陸的水陸坦克及裝甲目標威脅較大。AGM-65G型“小牛”導彈甚至能發現剛關機的雷達和停止工作數小時的坦克,與AGM-65B型“小牛”導彈相比,除了能全天候作戰外,由於它的探測靈敏度高,還可以命中更遠的目標,射程約是電視制導“小牛”導彈的2倍。它不易受敵方干擾,可以直取目標,從捕獲目標到發射導彈隻要2∼3秒鐘,使對方難以防御。無論從坦克的頭部、尾部,甚至兩側都可進行攻擊。借助發射前鎖定目標的技術,發射出導彈后,飛行員可以及早飛離突防區域,免遭敵方火力殺傷。 但這些空地導彈的作用的發揮,必須要贏得制空權,這對台軍來說是一個難題。☆ |
-- 作者:qqw -- 發表時間:2007/12/4 上午 06:59:15 -- 反艦作戰:導彈數量不足難擔大任 台海軍基本實現了艦艇指揮管理自動化、導彈化、反潛立體化,大大加強了其反艦實力。台軍反艦由以往的以艦炮為主,轉為以導彈為主、彈炮結合。其反艦導彈性能較先進,作戰運用較靈活。 台空艦、岸艦、艦艦型反艦導彈可封鎖台灣海峽北口和台島以東部分海域,形成反艦導彈火力網,可對登陸的航渡編隊進行攻擊,摧毀護航艦隊和登陸船隻,直接殺傷登陸部隊的有生力量和毀傷船上攜載的武器裝備,影響登陸攻擊部隊的進攻節奏,同時,將嚴重削弱后續輸送能力,影響首波攻擊的彈藥保障及后續部隊的及時接替。如台“雄風”-2型反艦導彈可在飛行中段由位於艦隻前方的觀察直升機向導彈提供與目標有關的數據,對目標實施超視距攻擊。 台軍反潛武器性能較先進,對反封鎖作戰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台軍反潛導彈完全從美國進口,引進的“阿斯洛克”(ASROC)反潛導彈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深水反潛武器,引進的MK-48重型線導魚雷也具有良好的戰技術性能。美售台可能是MK48-3型或MK48-4型。MK48-3的特點是:自導進入工作時間短,自導盲區小,線導上有自檢查裝置﹔採用雙管道通信,提高了信息量。MK48-4型魚雷在MK48-3的基礎上,對搜索和攻擊方法進行了改進,具有“發射后不用管”能力,即使魚雷發射后斷線,仍能根據自身雷達和最后相關數據自動計算接敵參數,繼續搜索前進。 台反艦導彈數量非常有限,一旦發生戰事,難以滿足作戰時大量使用的需求。台目前尚不具備自行研制反潛導彈的能力,作戰潛力有限,引進的“阿斯洛克”反艦導彈和MK-48魚雷不能在淺水區使用,而台灣海峽的大部分海區水深不足50米,使其無法有效在海峽內使用(隻適於在海峽外的東海、黃海和南海使用),導致台海軍反潛作戰能力非常有限,在2003年的台軍“漢光”演習中,台海軍的制導魚雷頻出故障,輿論嘩然。同時,艦載反艦導彈的發射通常不能超過6級風浪,這對在氣候變幻無常的台灣海峽進行作戰的艦隻要求是太高了一點。 反坦克作戰:反搶灘上陸的“拳頭” 台軍引進反坦克導彈性能較先進,殺傷破壞力大。從美國引進的“陶-2A?B”和“海爾法”反坦克導彈,裝備在台陸軍的美制AH-1W型攻擊直升機和OH-58D型武裝偵察直升機上。這些導彈性能先進,抗干擾能力強,射程較遠,殺傷破壞力大,機載發射,機動性好,與載機結合可隱蔽攻擊登陸艦隻和各類裝甲目標。其中“海爾法”反坦克導彈的有效射程達到9公裡,能在登陸的裝甲力量發現它之前搶先實施遠距離打擊。 “標槍”反坦克導彈是台從美引進的新一代單兵反坦克導彈系統,它便於步兵操作,輕便靈活,性能優異,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投入了使用。該導彈採用紅外成像尋的器,射手憑借日?夜紅外成像瞄准裝置搜索目標,鎖定目標后導彈會記憶目標的紅外線影像自動追蹤攻擊,具備“發射后不管”的性能。導彈鎖定目標后,會飛至目標的上方引爆裝藥彈頭,攻擊坦克頂部裝甲脆弱的部分。除了“頂攻”模式之外,“標槍”反坦克導彈也可以採取直接攻擊模式來對付在碉堡中或有良好掩護的目標。 台軍仿制反坦克導彈性能較弱,但可有效對付上陸的輕質裝甲目標。台軍仿制的“昆吾”反坦克導彈,屬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性能較為落后,破甲能力雖弱,但也能達到500∼600毫米,以這破甲厚度對在登陸作戰中可能會大量使用的水陸兩棲坦克和輕質裝甲目標來說,能造成致命的打擊。其裝備數量較大,約1萬枚,在抗登陸作戰中仍可發揮作用。 總評 從總體上說,台軍精確制導武器數量、質量和技術水平有高有低,參差不齊,雖種類較為齊全,也有一些高性能導彈,但其整體存在一些致命缺陷:一是台軍高性能導彈對發射平台的依賴程度較大,使用受限,特別是當發射平台被摧毀后,導彈將失去作用。二是台軍高性能導彈受指揮系統限制和地形、氣象環境影響,武器控制系統配套組成困難,導彈的作用難以迅速、准確發揮,無法將各種導彈形成有效合力。三是台軍高性能導彈主要依賴進口,自研導彈的關鍵部件也為引進產品,備份部件嚴重不足,且裝備零部件系多國產品,種類繁多,許多故障難以排除,保養難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有時,必須請求生產國的技術人員進行援助,后勤和技術保障困難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