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佛網文章精華集(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7)
----  中文編輯的梵文教學資料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7&id=43)

--  作者:am
--  發表時間:2006/7/12 上午 08:49:37
--  中文編輯的梵文教學資料
中文編輯的梵文教學資料

主題發表人 / Author 睡覺的人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203.70.101.251 貼於 2006/6/19 下午 04:24:21
學習梵文的書籍很多,但大多都是英、日文為主!
對於國內的學子而言,用一個不怎麼熟悉的語言去學一個完全不懂、又非常複雜的語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末學特別列出中文編輯的梵文教學資料:

字母類:
《同文韻統》 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文字帖》 青海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蘭扎字帖》 (簡體字)
《瓦德字帖》 (簡體字)
《梵字悉曇入門》 全佛出版社
《簡易學梵字 (基礎篇)》【附CD】 全佛出版社
《簡易學梵字 (進階篇)》【附CD】 全佛出版社
《梵文字典》 常青樹出版社
《藏文梵字入門》 嘉豐出版公司
《蘭札體梵字入門》 嘉豐出版公司
《佛菩薩種子字書寫手帖 (一般用)》 全佛出版社
《佛菩薩種子字書寫手帖 (書法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練習本(一般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練習本(書法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悉曇習字帖》 彌勒出版社 現代佛學大系:21
《悉曇經傳》 新文豐出版公司

《悉曇字記》(1卷)【唐 智廣撰】 大正藏:54
《梵語千字文》(1卷)【唐 義淨撰】 大正藏:54
《梵語千字文》(1卷)【唐 義淨撰】 大正藏:54
《唐梵文字》(1卷)【唐 全真集】 大正藏:54
《梵語雜名》(1卷)【唐 禮言集】 大正藏:54
《唐梵兩語雙對集》(1卷)【唐 僧怛多蘗多.波羅瞿那彌捨沙集】 大正藏:54
《梵字悉曇字母釋義》(1卷)【日本 空海撰】 大正藏:84
《悉曇藏》(8卷)【日本 安然撰】 大正藏:84
《悉曇十二例(》1卷)【日本 安然記】 大正藏:84
《悉曇略記》(1卷)【日本 玄昭撰】 大正藏:84
《悉曇集記》(3卷)【日本 淳祐集】 大正藏:84
《悉曇要訣》(4卷)【日本 明覺撰】 大正藏:84
《多羅葉記》(3卷)【日本 心覺撰】 大正藏:84
《悉曇祕傳記》(1卷)【日本 信範撰】 大正藏:84
《悉曇輪略圖抄》(10卷)【日本 了尊撰】 大正藏:84
《●●三密鈔》(7卷)【日本 淨嚴撰】 大正藏:84
《梵學津梁總目錄》(1卷)【日本 慈雲飲光撰】 大正藏:84

文法類:
《梵文入門》 鵝湖
《梵文初階》 法鼓文化
《梵文基礎讀本:語法課文詞彙》 北京大學(簡體字)
《梵語讀本》 商務印書館(簡體字)
《梵語詩文圖解》 商務印書館 (簡體字)
《梵文文法》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
《梵文文法動詞及梵英字彙對照表》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
《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用句辭典》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
《陀羅尼字典》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0
《蒙藏梵漢和五譯合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1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2、13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語索引》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4

字典類: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漢對譯佛教辭典:翻譯名義大集》 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漢大辭典》 嘉豐出版社
《簡明佛教梵英辭典》 長春樹出版社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 慧炬出版社
《佛學名詞中英巴梵彙集》 慧炬出版社
《梵藏漢對照詞典》 民族出版社(簡體字)

佛經和導讀:
《梵語阿彌陀經》 彌勒出版社 現代佛學大系:2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漢藏對照) 如實佛學研究室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全佛出版社
《寶性論》梵本新譯 全佛出版社
《梵藏心經自學》 全佛出版社
《梵文咒語ABC - 1》 嘉豐出版社
《真言事典》 嘉豐出版社
《梵文讀本:經咒法本彙編=Sanskrit reader》 大乘精舍
《梵語佛典導論》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9
《梵語<<悉曇章>>在中國的傳播与影響》 宗教文化(簡體字)
《梵語文學史》 人民文學(簡體字)

另外在國內公認精通梵文的學者有:
蔡耀明--台大哲學系教授( http://ccms.ntu.edu.tw/~tsaiyt/ )(有把上課資料放在網路上)
許洋主--如實佛學研究室
劉國威--佛光大學宗教系系主任(主要研究偏向藏傳佛教)
黃伯棋-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http://www.religion.nccu.edu.tw/huang.html )(主要是在研究印度教)

台大佛學中心的梵文學習網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悉曇梵文網
http://www.siddham-sanskrit.com/

梵、藏、巴利文學習
http://www2.fodian.net/yuyan/
1篇回應 / Replies 睡覺的人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203.70.101.251 貼於 2006/6/18 上午 11:41:19
更新版

《阿彌陀經譯本集成》 嘉豐出版社
《往生咒研究》 嘉豐出版社
《漢傳唐本尊勝咒研究》 嘉豐出版社

2篇回應 / Replies 睡覺的人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211.74.226.114 貼於 2006/6/18 下午 03:15:05
更新
《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梵文《妙法蓮華經》寫本:拉丁字母轉寫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簡體字)
《〈勝樂輪經〉及其註釋詳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簡體字)

3篇回應 / Replies 小想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203.70.105.145 貼於 2006/6/18 下午 10:59:07
感恩阿~~~
4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70.12 貼於 2006/6/19 上午 01:16:21
上面說:

對於國內的學子而言,用一個不怎麼熟悉的語言去學一個完全不懂、又非常複雜的語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別這樣想喔~你要知道最早學習梵文的人,至少民國八十五年以前,不是從英文資料,就是從日文資料學到的。不信可以去問問那些你列名單的梵文學者們,哪一個是從你列的中文書目裡面學會的?

蔡耀明--台大哲學系教授( http://ccms.ntu.edu.tw/~tsaiyt/ )(有把上課資料放在網路上),他是我的老師,你要問他,他不會推薦你開的這些書單,全部都是英文的,不然就是日文。可是我非常感激他,他的作法讓我英文提升了。

許洋主--如實佛學研究室,她是葉阿月的學生,所做的就研究是繼承日本梵文學過來的。你問她問題,也是可以獲得中文解答,可是她的著作,那附在金剛經五大冊最後面的梵語學,如果你沒有去上她的課,恐怕你也看不懂。

劉國威--佛光大學宗教系系主任(主要研究偏向藏傳佛教)
黃伯棋-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http://www.religion.nccu.edu.tw/huang.html )(主要是在研究印度教)
上面兩位都是留學國外,其中劉國威偏向西藏沒有問題,他是留學哈佛的,自然你要問他問題,請他開書單,對不起,你也一定要讀英文。那黃柏棋就更不要說了。

學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精進獲得的。坦白講,中文方面的梵文書籍,在我看來,距離你學會,看懂,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啊!

鵝湖出的那本吳汝均,有空去買一本來翻一翻,看你是否看得懂?那本書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天城體。還有,你若有空,你把華宇的兩本文法書對照一下,一本就是你說的鵝湖吳汝均出的,另外一本就是梅迺文翻譯的,兩本對照一下,我告訴你,兩本內容不一樣。吳汝均的書,東西少了一堆。梅迺文翻譯的文法,比較完整多了,可是問題在於,她翻譯的那本書雖然好,問題在於例子都是天城體梵字,你得先學會天城體,但這不要緊,有辦法克服,問題是在她的時代,台灣根本沒有電腦字體能處理天城體的,所以她說她是用剪貼,把原書裡面影印下來,例子全部剪下來再貼上去,所以搞到天城體有些印得不清楚,這才要命。所以為了這個你是不是還得去買原文書回來看?是的,但是我坦白告訴你,原文書已經絕版了。我還是去搜索印度,美國的印度書籍流通處,到處問,最後在加州的一家練習瑜珈的中心找到了,才買回來。

至於法鼓出的那本書,當年剛出版的時候,我就看到我的同學們人手一本,最後大家都放棄了,為什麼?因為排版不好,還有這是論文集出版,還沒有針對實際教學需求改進,問題就在這裡。所以同學們總是說看不懂,然後覺得有點後悔。

至於你講的那些大藏經裡面的資料,好用是好用,問題是你要是連基本的梵文知識都沒有,用起來對你太困難了。何況,有字典卻沒有天城體,也沒有羅馬字對照,問題就在這裡。

至於林光明那一系列的梵文書,只有一本可以作為初學者用,那就是梵藏心經自學,這個可以。其他的書呢?如果你想要認識一下梵文的字體,買來看是還可以,可是要讓你深入梵文佛典,距離還是遙遠了一些。目前林光明編的梵文書,全部只能讓你欣賞梵文字體,除此以外,你覺得還有什麼樣的用途呢?也許還有啦!

你開的書單裡面,大陸的書籍比台灣出版的,要有用得多了。首先羅世芳的梵語課本,恐怕是海峽兩岸三地的梵文文法書,惟一一本可以與西方抗衡的文法書籍。香港就是用這本當課本。另外大陸,因為北京大學設立了印巴研究方面的研究所,社科院也有南亞研究所,所以最近又翻譯了一些不錯的好書,不過,你沒有梵文文法基礎,恐怕也看不懂。但是我告訴你,真的很棒的!我之所以敢說,是因為我都有在收藏。

不是中文編的梵文書不能看,而是你的讀書態度很重要。你是為了什麼目的來學梵文呢?這你首先要弄清楚。你是要學印度思想,還是要學佛學,還是要學瑜珈術,還是你有印度教的信仰,這些學習梵文的程序都有些不同。
5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70.12 貼於 2006/6/19 上午 01:25:50
大陸的學者有兩位,他們出的梵文介紹的書,是可以當作閒書來讀的,第一位就是季羨林先生,他是中國現在首屈一指的梵文專家,可是當年學得很辛苦,他在德國學會的。不過因為是中國第一位,所以所做的工作特別辛苦,把印度一些書介紹給中國,也介紹給他的學生,現在你可以看得到,季羨林先生的文集。

不過呢?我最推薦的是他的學生,就是金克木先生的著作,金克木先生是我所知道第二代中國梵文專家,是留學印度的。他很可惜,年輕就過世了。可是他為我們大家留下來的,特別是針對印度梵學作了系列的介紹,你上面開的書單,梵語文學史就是他寫的,可是他還有更精采,非常值得閱讀的,就是梵佛探,這本書可以去買來看,很精采。因為金克木過去有一個想法,他很希望大陸年輕人學梵文的人越多越好,所以他把印度留學所見所聞,把學習梵文的體系做了一些整理。我的路,基本上就是從他那裡學來的。

羅世芳的梵文也很不錯,可知他是向誰學的呢?是許地山,就是筆名叫做落花生的那位文學家,許地山,想不到吧!羅世芳也過世了,可是他編的梵文讀本,你可以想像得到,他的學問真的很不錯,但是似乎他沒有去印度留學。由此可知,許地山的梵文也是相當不錯,所以才會有羅世芳這位高材生。

現在中國大陸的學者,只要研究佛學的,甚至於是中國文學的,只要碰上佛教的,都開始學習梵文了。這個給大家參考參考。

--  作者:am
--  發表時間:2006/7/12 上午 08:50:08
--  
 第6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70.12 貼於 2006/6/19 上午 02:01:23
好的梵文文法書應該是怎麼樣?讓我先介紹一本書,不是梵文,是藏文,而且是台灣出版的,就是廖本聖那套藏文文法的書。我說好的梵文文法書,就要像廖本聖那麼用功,資料要像他的那麼仔細才算得上是好的梵文文法。

但是梵文文法的趨勢,卻是就像一本英文的梵文文法書名稱"梵文速成法"那樣,大家都在走快速成就的法門。可是我告訴大家,這種書,實在不適合用在初學。也有類似的書籍,譬如"精通梵文"A Sanskrit Primer,這本書也是在走簡單路線。我說實在,看起來簡單,事實上你必須要把書裡面的細節都背下來才行。

最好是有人把梵文文法為甚麼要這樣編寫,和那樣編寫的意義,含帶歷史一起寫下來比較好,就像廖本聖那樣,把藏文的文法細節多講一些,至少可以讓人家讀起來知道一個來龍去脈。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你讀起來不是睡覺而已,是會做惡夢的。

想把梵文學好,最好先從認識單字開始,可知傳統印度人在巴你尼文法以前所發展的文法書,事實上就是單字書。我曾經說過,尼路多,對支和句讀,這三本書其實給我們很好的啟發,就是學梵文是從學單字開始的。傳統的婆羅門教學是,這三本書要背起來。這和我們中國古代讀書人一樣,剛開始學中文,就是學小學,聲韻,文字,和訓詁。梵文,在某方面和中文是同樣的觀念,那就是要從拆解句子開始。其實梵文的句子是不講究排列順序的,這一點是大家很難想像的。中文的文言文再怎麼古老,也還講究一點排列上的邏輯,梵文就不是這樣。來上過我們長老梵文課,最後教大家唸誦心經,也許都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心經的一句,很長很長,幾乎你唸下去氣都喘不過來。也許是這樣大家都會被嚇到了。其實,長老曾經說過,那個結構就是梵唄的結構,是拿來課誦,不是拿來讀的。你要讀,可能要知道怎麼拆長句,從句子裡面把單字拆出來。學梵文先從學單字開始。

等你單字認識一些以後,再來你要知道,每個單字都有變化,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字根。所以這時候,你需要一本工具書,那就是Whitney所編的,梵文動詞字根,這本書很重要,把這本書所列的字根通通背起來,梵文幾乎就搞定了一大半。為什麼?因為梵文的一切詞類,來自動詞。和動詞淵源最密切的就是形容詞,副詞。名詞其實也是從動詞演變過來,所以你只要先把動詞搞定,幾乎整本梵文辭典的單字,大多數你都可以用公式去推理出來。

這時候,你就得要知道,梵文單字變化不外乎兩大系統,一是屬於名詞體系的,二是屬於動詞體系的。屬於名詞體系的在於三種數目和八種格,你把三八廿四種名詞變化就像九九乘法表一樣背誦下來,這樣你才有辦法可以搞定形容詞,副詞,因為他們兩者也和名詞一樣有廿四種變化。另外忘了講,名詞系統最重要的還有三性,也就是陰性,陽性與中性三種,所以正確講起來,名詞的變化總共有七十二種變化,也就是三種性,三種數和八種格。每個名詞,形容詞,副詞都有這樣的變化。有的則沒有,因為有的名詞只有陽性和中性,有的只有陰性。

當然,在規則以外的,就是不規則的變化,還好不規則部分不多。

至於動詞,則分成十類,三種數,三種人稱,基本上就是九十種變化,另外還有使役動詞,願望法,假設法,等語氣,還有現在主動/被動分詞,過去主動/被動分詞,與未來/主動/被動分詞,還有一種叫做中間分詞,也有所謂的迂迴過去式和未來式,也有動名詞與不定詞等等,總之,動詞變化比較多一點。

事實上,當你熟練這些單字的變化,你已經學會了梵文的文法了。然後你就可以開始讀文章,也可以讀佛典。

坦白講,面對那麼多種的變化,你也許會害怕。不過另外一種讀書方法,就是你直接下來讀文章,和我一樣,直接讀佛典,從佛典單字裡面去推敲這個字是什麼格,那個字是什麼式,這樣你不知不覺,光看字尾變化,你就搞清楚這個字大概的意思是什麼,甚且你會和我一樣,看到單字,大概也可以猜出這個字的字根是什麼,我現在還在練習看看可不可以判斷這個字是不是梵文。

學習梵文的人最好要從天城體開始學,不是因我是從天城體開始學,就告訴大家要這麼做,而是我很願意讓大家去試試看,很多人有個錯誤觀念,一開始學梵文就要學悉曇體,或是蘭剎體,這是不好的方法。為什麼?因為你去看看悉曇體,請問你看得出來字與字之間有沒有記號去區分的?我告訴大家,你從法鼓山出版那本書梵語初階,封面上不是有一頁印了兩頁的梵本,那個就是日本法隆寺珍藏的心經貝葉本,那是悉曇體,請注意看看,字與字中間有沒有符號?我告訴大家悉曇體幾乎是沒有符號的。同樣的道理,蘭剎體有沒有這種分界的符號?也沒有。那你要怎麼學?

事實上,你要是照我前面方法,先從認字開始學的話,是可以克服這種問題。把梵字全部擠在一起,你會不會搞得暈頭轉向的?這是真實的佛經耶!所以你看,願解如來真實義,原來這麼困難!所以我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從悉曇體開始學,你一定要先從天城體開始學,因為天城體有斷句符號,有上面那一條線把一群字體都連起來,這樣你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哪幾個字應該是同一個句子的。等你閱讀經驗多一點,累積一定的數量,包你看到悉曇體的古梵本就有辦法直接解讀。重點就和學習中文一樣,你要熟悉那個句式。熟悉句式最好的方法,就是梵唄。所以你必須要用音調去誦經,誦經就讓你發現哪幾個字是一句的。


7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70.12 貼於 2006/6/19 上午 02:10:17
所以在學校教導梵文,有的老師可以教兩年,有的老師是教一學期就OK,差別在哪裡?就在於你是否能夠掌握讀梵文的要訣。蔡耀明老師說,在柏克萊,學生學的梵文只有一學期,一學期後,佛經的課程就開始了。其實你要是用我的方法去觀察,要學會梵文,一學期時間是蠻多的。

用錯方法,或是沒有心去找正確的方法,都會讓你感到很頭痛。事實上梵文文法,你只要有一本夠好的就行了,起碼動詞,名詞都得講得很詳細,還要有一張詳細的連音規則表,再來你至少要有三本辭典,一是摩尼爾,威廉斯的梵英辭典,建議大家學梵文必須要有這一本,二是林光明編的梵漢辭典,為甚麼我要建議這兩本?因為這兩本字母編法不一樣,林光明的是照英文字母順序來編,梵英字典則是用傳統梵文字母順序編排。假如你是研究佛典的,你還必須要準備一本艾格頓的佛教混合梵文辭典,這是梵英辭典。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大乘佛教佛典不是完全都用梵文寫成,裡頭還有一些不是梵文的部份,這本字典可以幫忙解決一部份,最後,假如你要能夠解決更多的,那你就得再買一本梵藏辭典。這本書真要用到的時候,你得去學藏文了。

全世界最大部頭的梵文字典,是德國的波多林克編的梵德字典,有七大冊。還有補充本三本。所有的梵文字典大概都必須以他的為主了。另外印度樸那大學還編了一本大字庫,可是目前只有編出一小部份,還好中華佛研所有。
8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70.12 貼於 2006/6/19 上午 02:20:33
我講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光靠這些書單,你還是無法學會梵文,的道理是在哪裡。因為學梵文,不是看書多就算了,是要發願,得遇善知識,來教你學習,解決問題。我很幸運,遇到好幾位這樣的善知識,想要學會佛陀的語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先發願,然後好好課誦。好好的迴向,這很重要。你是為了一切眾生有這樣的需要,才要學習梵文。別忘了,你成功以後還要回過頭來幫助眾生學會梵文,這樣你來學梵文就成功機會大增了。

學會梵文實在講起來是沒有什麼了不起,願有心想學會的人,都能遇到善知識,好好學習,能夠教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能學會,都能解讀佛陀的經論。

順便講一下:你前面列了幾本全佛出版的寶性論梵本新譯,這本書還可以。但是那本楞伽經梵本新譯,我看是不太好。為什麼?裡頭沒有梵文,你要從何研究起?再說,這兩本新譯的書,我認為作者的翻譯事實上幾乎等於沒有翻譯,看得出來,他們翻譯可能是照大梵和字典來翻,那等於就是沒有翻譯。因為大梵和字典的基本編輯工作是建立在梵漢佛典對照的基礎上去做的,所以這就有些麻煩。有的單字,它本來梵文的意思不是那個意思,經過對照,變成另外的意思,這你要是沒有去閱讀梵英辭典,或是梵德辭典的話,你根本就無法發現,還有有些大梵和辭典內可以找到的單字,其實也不一定都是梵文字,但是上面沒有告訴你。它書上的單字是用對比對出來,所以沒有通過梵文本意的一個工作,或是做得不夠徹底,你會搞不清楚它原來的意思。這很重要,請大家要好好想這個問題。
9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56.167 貼於 2006/6/19 上午 10:58:14
這裡來談一下目前國內梵文字典的問題:

首先,先談一下歷史上面重要的梵文字典,就是你貼出的這部:《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2、13與《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語索引》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4

事實上,這部書很重要,因為這本翻譯名義大集,大概成書於唐代(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為什麼它很重要?因為最早學者們,包含日本和歐洲的學者在內,認為可以做佛經漢梵對照工作的,主要就是根據了這一本。據了解,原書寫作是因應當年國王下令編寫的(可能是西藏?),對於佛典翻譯的漢文翻寫必須有一定的規則,也是為了保障梵文翻譯,讓大家讀漢文就能夠想到梵文那樣,所以就翻譯了出來。但是你所貼的這兩本書,主要是從日本傳回來,原書是過去帝俄時代,有位學者J. Kowalewski,他最早去研究這本書,並提出這是公元九世紀時代的書,他提出這本書可能是從西藏各個藏經裡面常用的語詞選出來,然後由西藏的梵文專家用梵文與藏文對照,至於漢文與蒙古文何時加上去,這個就不清楚。

這本書原藏在聖彼得堡大學典藏抄寫本,1857年俄國學者去抄寫出來,這時候歐洲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籍存在。日本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南條博士到歐洲留學,看到了這麼一本書,就把它帶了回來,再把漢義部份加以整理。此後日本學者就輪番上陣,將這本書分成很多部份翻譯,增加擴充,以分成小篇文章發表在雜誌上的方式發表在期刊上面,後來就集結起來成為一本書,這就是這兩本書的來源。台灣新文豐有出版,可是缺少了藏文與蒙古語部份,不過留下了漢語和梵文部份。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再做很好的後續工作,就是把英文加上去,特別是說明梵文原文的部份,有必要再補充說明。因為說真的,漢文部份,日本人做的,恐怕還有待加強。我們這裡中文比他們懂得要更多一點,應該講起來,中文是我們這裡來做要更好些。各位也許不知道,大正藏裡面,標點符號錯誤率非常高,所以你要是中文程度不夠好,讀大正藏很可能會被誤導。還好的是,有些經典已經出版了單行本,可以佐助閱讀藏經。其實我們這裡台灣能做的工作非常多,大正藏需要再加工的地方也非常多,需要更多學者來投入。你在字典類裡面貼的《梵漢對譯佛教辭典:翻譯名義大集》 新文豐出版公司 就是這本書,只有梵文與瀚文的對照部份而已。

字典類: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漢大辭典》 嘉豐出版社

這兩本書是一樣的。只是嘉豐出版社的出版的書在各個詞條裡面增加了摩威梵英的部份,但不是完整,應該說取出綱要來。

《簡明佛教梵英辭典》 長春樹出版社

長春樹印的字典,其實都是以日本出版的圖書為主。這本書我並沒有看過,不過他另外出版的一本中日梵的梵文大辭典,那本書就是新文豐印的梵和大辭典。可是我要告訴大家,長春樹印的,比新文豐要好,為什麼?因為兩家同樣是印梵和辭典,長春樹的版本比較新,而且有補充刊誤的部份。這是新文豐版闕漏的地方。但是,長春樹的版本顯然比較高價一點。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 慧炬出版社
《佛學名詞中英巴梵彙集》 慧炬出版社

上面這兩本是林崇安老師的大作,尤其是第二本他附上了巴利文部份。

《梵藏漢對照詞典》 民族出版社(簡體字)

這是否是那本綠色皮精裝的辭典呢?據我所知,有需要學藏梵對照,還是最好去請那部印度出版的藏梵辭典,雖然有點貴,可是絕對有價值,因為假如你在所有的梵文辭典沒辦法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時候,最後你就要求助於它,記得好像是羅桑什麼的編寫的這部藏梵辭典。我想我可能要去找一下,很高興告訴大家,還好,佛哲書舍有流通這部書籍。
10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56.167 貼於 2006/6/19 上午 11:12:53
其實,你要是有心想要做佛教學研究,也想要對我們國內的佛教學有所貢獻,重新編寫梵文與中文對照的辭典,事實上是最要緊的工作,可以當作博士等級的論文,佛研所和中文所其實都可以做。只要你的老師願意指導你,甚至於史研所也能做。為什麼這個工作這麼重要?因為坦白講,很多佛典,大家沒有讀過的,在大正藏裡面還有不少,為了讓大家能夠正確理解中文佛典的文句起見,屬於佛學上的工具書是很重要的。國內引進的外國梵文方面的資料,說實在,除了林光明的貢獻以外,其他都很舊。尤其新文豐等公司出版的梵文字典,你都可以看出,他們是從原書翻印過來,所以有些字跡很不清楚。還有一些過去的學者,因為那個時代,中文方面的資料只有日本才有,但是日本的中文程度,雖然不錯,但是要能夠做到現代中文的詮釋,還沒辦法可以跟得上。這就是我先前講,佛經其實需要再翻譯一次,用現代語體方式再次呈現。過去很多教內僧眾與在家居士都曾經呼籲,建立白話語體版的佛典,事實上日本曾經也下過很多工夫,各位也許不知道,長期以來日本根本就沒有日文版的佛經,只有日語發音漢字版的佛經,經過高楠順次郎,南條文雄等人引進,直接採用梵文本翻譯成日文本,果然對佛法現代化做出了貢獻。他們翻譯的佛典,我也有蒐羅,不過只有法華經一部,因為日本佛教最流行的佛經就是法華經。人家的作法就是,漢文本與新譯本作一個對照式的編排,當你修行的時候,你誦讀原來的漢文本,當你想知道文義的時候,你就讀現代語譯本,這對現代人來說是很方便的。

其實大家不需要怕自己沒有證量什麼之類的問題,當初南條與高楠兩人在翻譯這些經本的時候,他們也只是普通的在家人,但是他們有考慮過這點,南條文雄在翻譯法華經的時候,其實很大部分是參考了漢譯本,所以我說讀梵本來講,是鳩摩羅什在引導我們進行閱讀,意思就再這裡。

像是荻原雲來編寫的翻譯名義大集這本書,其實還有很大的補充空間,那就是把梵英辭典的說明放進來,並且做各詞條項下的補充說明。我告訴大家,你真的要把這件事情做好,也是很大的功德。將來還可能有機會入藏,知道嗎?因為這本翻譯名義集,是已經入了藏經的,是重要的佛典工具書,你是做這本書的注解人,做得好,當然要把你的作品和原書放在一起。以後的人讀佛典都要參考你的書籍,你的功德就非常大了。
11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56.167 貼於 2006/6/19 上午 11:52:56
有關於梵文佛典如何引進來台灣呢?事實上,有個做法非常好,我舉辛島靜志的作法給大家參考。辛島教授是日本創價大學的教授,他的貢獻就是編寫妙法蓮華經辭典與正法華辭典,為什麼他要這樣編寫呢?因為他也是對於法華經漢譯過程非常關注,他的作法就是把漢文翻譯,和梵文經典,以漢文為主作一個對照工作,然後以漢文為中心作索引。這種以經典為主題的梵漢對照模式,其實就是梵文辭典編寫的起點。辛島靜志教授過去也曾經以阿含經為中心去編寫類似的經典辭典,我告訴大家,這個工夫很要緊,因為你把梵文和漢文的關係弄清楚了,自然你要解說經典,就有很好的依據。不用怕你會講錯。

佛教現在讀經,大部分在家居士都是依靠註解本。過去曾經有人提倡從原文來,當然從原文來是不錯的方式,可是程度不夠的,如古文程度不足的人還是可能做不到,所以這種以經典為主題的辭典可以先做,然後再來編寫經典的讀經本,裡面有現代語體,也有原文,可做三種對照,一是梵文,二是古德的翻譯,三是現代語譯。假如你一下子推出現代語譯,說實在也不好。為什麼?因為誰知道你翻譯的是對的還是有問題的?為了要昭公信,最好是把原文與古德翻譯為主,現代翻譯為輔這樣的方法來讀最好。

其實,過去台灣就有人這樣做,只不過不是梵文,是藏文。陳玉蛟的入菩薩行論就是一個好的例子,聽說很多人讀過了陳玉蛟翻譯的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就流通了起來。但說真的很可惜陳玉蛟並沒有附上原文,這當然是缺陷。不過,他的作品要是附上缺陷就很好了,這樣起碼你有學過藏文,你還可以幫忙校訂的。

也許有人知道,大家可以去想一想,台灣已經是大乘佛教興盛的地區,怎麼有人會想去學南傳佛教呢?當然是外國風氣有關係,但是最要緊的是,大乘佛教的經典沒有受到好的發揚,這是主要原因。所以本版有一個題目探討原始佛教的問題,我認為:與其你說人家如何不好,不如想想,我們現在能為大乘佛教做些什麼事情。大乘佛教真的不好嗎?不是的,是因為大乘佛教沒有獲得比較用心的對待,你像大乘佛教的教義,本來就比那個號稱"原始佛教"的要殊勝到不能殊勝的地步,為什麼還是沒辦法感動人家來學呢?還要讓人家這樣毀謗呢?問題就出在於,我們沒有把大乘佛教對社會作一個有系統,有效率的介紹。讀梵本,是我對教內的一個建議,教外的人需要的是一個interface,一個好的介面,引導他們進來佛教,梵文本,能夠支持白話佛經就可以做這個腳色。等到社會人士喜歡讀佛書,才進一步引導他們來修持,這時就是每天誦經,誦經自然是誦讀古德翻譯的經文。簡單講,我們確實在介紹佛教上面缺少比較有力量的工具。你看不管是網路也好,佛教傳播媒體也罷,你有好的表層軟件,讓大家覺得佛法現代化了,問題是,你所表達的詞語,都還是古語,當然對於信佛多年的人來說,大家都習慣了,可是對於沒有信佛的人,一開始就讓他們感覺到:這是一個不像現代社會的文化,久而久之,眾人就會對佛教敬而遠之。即使你的網頁設計得多先進,你的傳播媒體又有多漂亮的畫面,問題是你講出來的話,或者是你上面的文字,一直都維持著古代語言的風格,這樣當然要造成眾生理解上的障礙了。

為什麼"原始佛教"在台灣有市場?你不會覺得奇怪嗎?我看一點也不奇怪!很簡單,因為原始佛教的書籍是用英文寫的,那你知道英文很容易翻譯成為白話文,可以翻譯成輕靈一點,刺進現代年輕人的心坎裡,可是我們大乘佛教是古德就已經翻譯好的,多年來都很習慣這種語法,相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年輕人無法接受你的言語,覺得你像古人,沒有時代感,所以自然你就抓不到年輕人來信佛。那年輕人要信佛,沒有佛法常識的,當然就會選擇比較有現代感的"原始佛教"啊!

你看像是"眾生","止觀","懺悔","皈依"等等這些詞語都是古代大師們翻譯的經典語言。其實有些語言對於社會大眾來說,他們感覺就是你們學問都好好,都是講文言文的,自然就會有距離感,也會有那種排斥感。我真希望佛教單位作一些對我們佛教有用的民意調查,請問講經的收視率如何?對象都是誰?諸如此類的調查數據,這些對於宣傳佛教來說非常有用的。

但對我們教內來講,其實大家又何嘗不希望用比較現代語言來宣說佛法呢?問題就在於,大家怕講錯。怕自己解釋得不好,就會造口業,你看,光我講一個讀梵本,就會引起這樣大的誤會,這其實是一個大眾潛在很久的心理問題。基督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基督教到今天歷史是兩千零六年,可是他們的聖經是用文言文寫的嗎?沒有,那,難道他們沒有文言文的聖經嗎?是有的。為什麼他們不用了呢?大家可能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宣教的語言和教內的語言可能是不太一樣的。宣教的語言要平易近人,要能夠有時代感,但教內的語言,是用來修行的,自然是比較專業。

我們今天的問題其實是被經典語言給綁住了,很多人都怕自己講錯,法師自己更是如此,開口閉口都是經典文句,久而久之,大家就會認為佛教就應該這樣講,沒有想到社會大眾的感受,自己把自己和社會大眾畫出一條鴻溝,都不知道,這實在就是今天大乘佛教面臨的一個問題,事實上也幾乎快要等於危機了。你再從本版的文章貼文來看,貼出文言文佛典文章點閱率會不會比較高呢?這就是顯而易見的問題。

說真的,你要是真的懂那個佛教名詞,你應該可以用比較淺顯的語言來解釋吧?這個工作,事實上就是我們今天要做的工作。
12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56.167 貼於 2006/6/19 下午 12:31:31
所以這裡我們進一步來探討,梵文佛典的相關問題。

基督教為什麼可以有很多語言的聖經呢?我們可以思考這個問題。這是答案:因為到今天他們仍然保有經典原始語言。聖經的原始語言就是希臘文和拉丁文。他們的宣教自然就是以希臘文與拉丁文版的聖經作根本經典,甚且是英文聖經,也都要以這兩種語言做根本聖典,所以你看即使是美國的小學,都有拉丁文的課程。

可是中國佛教的原始語言,就是中文,那你如果沒有建設好中文佛典的現代化工作,那你閱讀的書籍,就是古書。讓你開口閉口的自然就是古代語言了。加上你又怕講錯佛法,所以你會謹守著古代語言不放,這就造成了社會大眾對你佛教的觀感,就是一個食古不化的宗教。

這個問題,只有以梵文作為經典的原始語言,才能解決。

因為中國佛教的佛經幾乎全是從梵文佛典翻譯過來的,那梵文的部份,幾乎我所接觸的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口語性的特質很高,你幾乎就可以聽到佛陀直接對你說法的聲音,很親切的。

我為什麼先前寫的東西會引起一些人近乎恐慌性的反應,因為你們都不習慣梵文。事實上,大家或許不知道,日本佛教過去有段時間,也曾經進行一段佛典語言的論戰,當然一定有保守派和維新派的的論戰。其實有些版友們習慣的問題:如大乘非佛說,甚且是批判佛教,諸如此類的課題,都曾經在版上面發燒過。坦白講,從究竟面的觀點來看,這是好事情。我們的佛教經得起這樣的批判,才能萬古常新,問題是我們大乘佛教如何因應這樣的挑戰呢?問題就在於,我們對於古德傳下來的佛教理解得不夠充分。梵文佛典是一個很好的藥引子,能幫助我們澄清一些我們不了解古德傳承的地方。

確實台灣佛教徒不習慣梵文,所以我們需要一些本地的梵文材料。很不湊巧地,我是發現開書單的人,他很有心,這一點我要感謝他,可惜是他所開出的書單沒辦法讓大家有效進入梵文的天地。就像他講的,英文,日文可能都是台灣佛教徒感到陌生的語言,那梵文呢?梵文和英文與日文來說,更加嚴重陌生,是否?但是現在梵文課程幾乎都是在佛研所,或是幾個大機構有社會人士課程,換句話說,非常少數的梵文課程。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精通梵文的人能夠幫忙佛教做的,就是先做個別經典的梵文辭典。把梵文與佛典譯文做次地的介紹,這可以幫法師的忙,以後法師們講經就會很有把握地發揮了。

這裏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很有把握地發揮"?因為你獲得了原典語文的支持,自然你要發揮就知道界線在哪裡。我比較注意到從過去中文講經的紀錄來看,有的發揮得"天花亂墜",講很多東西,但是聽眾聽下來,只記得裡面精采的部份,但是屬於經文的部份,就往往流失掉了。其實,我講一個重點:究竟你聽經的時候,聽完了以後,你是否可以再解釋一遍而沒有錯呢?古代講經有一個制度,就是有主講人,還有陪講,虛雲老和尚就曾經擔任過陪講,這個陪講的腳色,就是在主講的旁邊聽,訓練他將來能夠登台講經。現在台灣講經也有一個現象,就是故事多,笑話也多,結果到底這部經在講什麼,常常都遺漏掉了。坦白講,對大眾講,和對培訓人員講當然是有些不同。只是我們比較少聽說專門為培訓人員講的那種講經而已。本來你聽經,就是對於文句,要弄得一清二楚,這是你聽經的人來聽講的目的。假如你只記得笑話,只記得故事,當然這是看你的根基來說,不過,這也造成了佛法上傳播的一個問題。大乘佛法教義會慢慢發生偏移,也是原因之一。

其實中文講經,確實有其優點,剛開始五重玄義,釋題等等,這是對於經典理解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迅速讓你掌握經典的大綱,不致發生錯漏。可是現在比較流行大眾化口味,所以五重玄義,科判慢慢沒有人重視了。事實上這些傳統的講經模式,是用來訓練法師用的。確實大眾化的講經場合是和專門培養法師的情況有所不同。

不過,梵文佛典終究是無法取代中文佛典與中國佛教的制度,事實上,梵文佛典是一個提點的作用而已,那是用來幫助我們佛教,從古代語言裡面去解放出來,用原典作依據,在傳播上能夠有更多的發揮。也其實,它的好處也應該不只這樣而已。我這裡只是就傳播方面特別提出來。
13篇回應 / Replies XXX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140.112.185.217 貼於 2006/6/19 下午 12:58:26
蔡老師的課程介紹
http://ccms.ntu.edu.tw/~tsaiyt/htm/c.htm
點選可進入pdf
14篇回應 / Replies kib39042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65.248 貼於 2006/6/19 下午 03:46:43
蔡老師的課是不錯的,但我建議你要去聽大學部的,如果是研究所的話,那你要先打聽一下,不然你會聽到都是研究生在報告,你要聽就聽蔡老師講的課,那才真的是精采!
15篇回應 / Replies 靜涵   Buddhanet讀書討論版--來自61.228.65.248 貼於 2006/6/19 下午 04:24:21
這是給正在學梵文的同學們的一個比較新的訊息:大陸四川省的巴蜀書社出版了一本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的"漢譯詞索引",這是大陸兩位學者朱慶之憾梅維恆兩位所編,這本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獲得了"國家科文基地重大研究項目"之"基於漢梵對勘材料的佛教漢語研究"方面的資助。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大陸就算是共產黨專政,對於漢梵對勘材料的投入,恐怕比台灣的學術機構與佛教界投入的心力更多。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要你有讀過梵和辭典就知道,梵和辭典是以梵文為主要的檢索,這本書是用中文作為檢索,所以你就知道,只要有心,都可以做這樣好的工具書來幫助大家研究佛法。這個發心其實功德也不小,只是兩位學者不知道有沒有學佛。

佛教學者就是可以做這樣利益眾生的事情。

--  作者:睡覺的人
--  發表時間:2006/7/27 上午 08:07:08
--  

字母類:
《同文韻統》 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文字帖》 青海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蘭扎字帖》 (簡體字)
《瓦德字帖》 (簡體字)
《梵字悉曇入門》 全佛出版社
《簡易學梵字 (基礎篇)》【附CD】 全佛出版社
《簡易學梵字 (進階篇)》【附CD】 全佛出版社
《梵文字典》 常青樹出版社
《藏文梵字入門》 嘉豐出版公司
《蘭札體梵字入門》 嘉豐出版公司
《佛菩薩種子字書寫手帖 (一般用)》 全佛出版社
《佛菩薩種子字書寫手帖 (書法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練習本(一般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練習本(書法用)》 全佛出版社
《梵字悉曇習字帖》 彌勒出版社 現代佛學大系:21
《悉曇經傳》 新文豐出版公司

《悉曇字記》(1卷)【唐 智廣撰】 大正藏:54
《梵語千字文》(1卷)【唐 義淨撰】 大正藏:54
《梵語千字文》(1卷)【唐 義淨撰】 大正藏:54
《唐梵文字》(1卷)【唐 全真集】 大正藏:54
《梵語雜名》(1卷)【唐 禮言集】 大正藏:54
《唐梵兩語雙對集》(1卷)【唐 僧怛多蘗多.波羅瞿那彌捨沙集】 大正藏:54
《梵字悉曇字母釋義》(1卷)【日本 空海撰】 大正藏:84
《悉曇藏》(8卷)【日本 安然撰】 大正藏:84
《悉曇十二例(》1卷)【日本 安然記】 大正藏:84
《悉曇略記》(1卷)【日本 玄昭撰】 大正藏:84
《悉曇集記》(3卷)【日本 淳祐集】 大正藏:84
《悉曇要訣》(4卷)【日本 明覺撰】 大正藏:84
《多羅葉記》(3卷)【日本 心覺撰】 大正藏:84
《悉曇祕傳記》(1卷)【日本 信範撰】 大正藏:84
《悉曇輪略圖抄》(10卷)【日本 了尊撰】 大正藏:84
《●●三密鈔》(7卷)【日本 淨嚴撰】 大正藏:84
《梵學津梁總目錄》(1卷)【日本 慈雲飲光撰】 大正藏:84

文法類:
《梵文入門》 鵝湖
《梵文初階》 法鼓文化
《梵文基礎讀本:語法課文詞彙》 北京大學(簡體字)
《梵語讀本》 商務印書館(簡體字)
《梵語詩文圖解》 商務印書館 (簡體字)
《波你尼語法入門:Sarasiddhantakaumuda《月光疏精粹》述解》 北京大學出版社(簡體字)
〈梵語語法《波你尼經》概述〉--收錄於《梵佛探》 江西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梵文文法》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
《梵文文法動詞及梵英字彙對照表》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
《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用句辭典》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
《陀羅尼字典》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0 菩提
《蒙藏梵漢和五譯合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1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2、13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語索引》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4

字典類: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長春樹出版公司
《梵漢對譯佛教辭典:翻譯名義大集》 新文豐出版公司
《梵漢大辭典》 嘉豐出版社
《簡明佛教梵英辭典》 長春樹出版社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 慧炬出版社
《佛學名詞中英巴梵彙集》 慧炬出版社
《梵藏漢對照詞典》 民族出版社(簡體字)
《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漢譯詞索引》 巴蜀書社

佛經和導讀:
《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梵文《妙法蓮華經》寫本:拉丁字母轉寫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簡體字)
《〈勝樂輪經〉及其註釋詳解》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簡體字)
《梵語阿彌陀經》 彌勒出版社 現代佛學大系:21
《阿彌陀經譯本集成》 嘉豐出版社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漢藏對照) 如實佛學研究室
《金剛經譯本集成》 迦陵出版社
《入楞伽經》梵本新譯 全佛出版社
《寶性論》梵本新譯 全佛出版社
《梵藏心經自學》 全佛出版社
《超越智慧的完成:新譯般若心經——梵漢英藏對照與註記》 新文豐出版公司
〈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初稿之一〉--《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9期(2004年)頁73-125
〈敦煌石室《心經》音寫抄本校釋序說〉--《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頁95-121
《往生咒研究》 嘉豐出版社
《梵文咒語ABC - 1》 嘉豐出版社
《真言事典》 嘉豐出版社
《金剛界咒語解記》 嘉豐出版社
《胎藏界咒語解記》 嘉豐出版社
《漢傳唐本尊勝咒研究》 嘉豐出版社
《梵文讀本:經咒法本彙編=Sanskrit reader》 大乘精舍
《梵語佛典導論》 華宇出版社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79
《梵語<<悉曇章>>在中國的傳播与影響》 宗教文化(簡體字)
《梵語文學史》 人民文學(簡體字)
《天竺詩文》 江西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中國的梵文研究〉--收錄於《周一良集(第三卷:佛教史與敦煌學)》 遼寧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梵學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簡體字)
《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語文篇:悉曇學緒論》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徐梵澄􀀂 􀀂 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簡體字)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收錄於《印度古代語言論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簡體字)
〈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收錄於《印度古代語言論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簡體字)
《佛教》--季羨林文集第7卷 江西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書山屣痕:季羨林自選集》 山東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異域神游心影:金克木自選集》 山東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當代學者自選文庫‧季羨林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簡體字)
〈梵文課〉--《萬佛城月刊》(1997年10月)--頁34-35
《印度文化餘論:《梵竺廬集補編》》 學苑出版社(簡體字)

國內公認精通梵文的學者有:
蔡耀明--台大哲學系教授( http://ccms.ntu.edu.tw/~tsaiyt/ )(有把上課資料放在網路上)
許洋主--如實佛學研究室
劉國威--佛光大學宗教系系主任(主要研究偏向藏傳佛教)
黃伯棋-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http://www.religion.nccu.edu.tw/huang.html )(主要是在研究印度教)

台大佛學中心的梵文學習網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悉曇梵文網
http://www.siddham-sanskrit.com/

梵、藏、巴利文學習
http://www2.fodian.net/yuyan/

梵文、梵語交流
http://www.buddhanet.com.tw/aaaux/j90.htm


符合您條件的共有3條 ,第:1 頁/共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