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文集(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19)
----  自 輕 他 重 的 修 法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19&id=15648)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16 上午 09:55:32
--  自 輕 他 重 的 修 法

自輕他重的修法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一、總 述

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修法,是按照深度逐漸加大、難度逐漸加強的修行次第來進行排列的。僅是自他平等的修法已不容易做到,後面的修法就更是難上加難。但無論再難,經過我們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以前那些真正實實在在地修出來的善知識、成就者們,都是從凡夫開始,經過點點滴滴的積累,從而走到顛峰境界的,沒有一個是先天的佛。

大家都知道,像密勒日巴那麼偉大的人,當初也可謂罪惡滔天,但依靠佛法的力量,也最終獲得了成就。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如果能以他們為表率,仿效他們進行修習,就肯定會獲得成就。

無始以來,我們在世間法方面費了很大的勁,操了很大的心,花了很長的時間,最後卻勞而無功。我們都知道,一個世俗人僅僅這一世從小到老為了讀書、婚姻、工作、生活、兒女等等,也是不遺餘力,不惜工本,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些代價也不僅僅是一些身外之物,我們將包括青春、情感以及時時刻刻的生命等珍貴之物,都不止一次地奉獻在這些方面,但所謂的收穫和回報卻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說,雖然我們終日操勞、費盡心機,但在生病、衰老、死亡時,卻只有獨自一人去面對,既不可能由親人、兒女來分擔,也不可能由科學、哲學來解決。孑然一身、六親無靠,沒有任何人、任何學問可以給我們提供任何援助,唯一能夠幫助我們解決這些難題的,就只有佛法。關於這一點,大家應當深有體會。

在世間法方面,我們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只不過是沒有餓死、凍死地活在了人世間。如果將擁有的一點財產看作回報,那與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如果將得到的名利作為回報,但世間的名利究竟有多大的用處呢?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平時人們將名利財產當作了不起的東西,但在功成名遂之後,如果真正要面臨痛苦,這些東西都是毫無意義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在修法方面,付出用於世間法的哪怕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精力,我們現在就已經獲得成就了,即使沒有成就,也肯定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但遺憾的是,我們在修習佛法方面,幾乎沒有花過什麼時間,下過什麼功夫,沒有付出過什麼,一直都在爭權奪利、斤斤計較,所以到如今仍然一無所獲。

請各位反省一下,如果現在馬上要離開人世,我們是否有掌控自己命運的把握呢?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麼該怎麼辦呢?雖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放下所有的世俗事務,卻可以對世俗生活進行重新安排,改弦易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如果能在深奧、殊勝、偉大的修行中投入少量的精力,即使不成就,起碼也有把握生生世世不墮惡趣。

在座的人大多已接近或超過中年,誰都不知道自己剩下的時間有多長,也許幾天、也許幾年、也許幾十年。但無論多長,都總有一天會過去。在短暫的人生過去之後,我們是否還有選擇的自由空間呢?絕不可能。如果不好好修行,與來之不易的人身失之交臂,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可以選擇的機會了。

雖然我們現在也面臨著生活等世間壓力,卻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來修行,擁有著主宰自己來世去向的權力。因此,抓住現在的大好時機,盡量忙裡偷閒地安排時間用於修行是十分重要的。

眾所周知,古代人雖然也有煩惱,但與現代人相比,卻顯得很輕微。末法時期,眾生的煩惱是極其粗大的。在有限的生命已經耗費了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生命的樂章已經接近尾聲,屬於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的時候,我們必須對症下藥,修持一種立竿見影的殊勝之法。

雖然修行的道路有八萬四千條,但一般的法門卻很難解決我們的問題。所以,我們就必須提綱挈領、抓住重點。所謂「重點」,就是兩個──智慧和方便。所謂方便,就是指方法。總而言之,就是以菩提心為中心,其他的方法都圍繞在其周圍。如果有了菩提心,無論作什麼都不為過;所謂智慧,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能夠拯救我們的,就是這兩個。除此之外,根本不存在什麼救世主,也不存在什麼挽救我們的其他方法。所以,我們要將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託在這兩點上,通過它們,就能使我們獲得自在。因此,我們必須要在菩提心上下功夫。

有些小乘的修法,是既嚴肅、又嚴格,在言行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但最終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即使修到頂峰,也只不過是令自己獲得了一種不究竟的解脫而已。但在有了菩提心的前提下,雖然在行為方面沒有小乘的要求那麼保守、嚴格,可在比較開放的條件下,也可以獲得遠勝於小乘的結果──快速地獲得究竟的解脫。

有了菩提心以後,還要具備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將我們的我執徹底摧毀,但這是下一步的任務。就目前而言,我們雖然也可以修習空性,但從嚴格的要求來說,還是先不急於修空性,在將菩提心踏踏實實地修起來之後,再進入修空性的程序。

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應當將菩提心當作一生修行的重點。千萬不要認為在修習五加行的幾個月中,念誦完十萬遍發菩提心的偈頌,就算完成了修菩提心的任務,從此以後就萬事大吉,可以與菩提心修法訣別,轉而修習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等修法。這是荒唐之至的愚蠢之念!要知道,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始終都不能離開菩提心的修法。

作為一名凡夫,在一生當中既沒有永恆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痛苦。但無論是痛苦還是幸福,都不能將其作為修行的障礙,而應當像我們以前所講的一樣,將所有的幸福與痛苦都作為修菩提心的順緣,化作利益眾生的動力。雖然就本質而言,它們既不一定是修行的順緣,也不一定是修行的違緣,但我們卻可以將它們變成順緣或違緣。

比如說,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非常幸福,就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從而失去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緊迫感,這樣一來,就會在碌碌無為當中錯過所有的修行機會。另外,如同《中觀四百論》所說:「有情無慢少,有慢則無悲。」凡是有錢、有地位的人,都有不同層次的傲慢心,以傲慢心就絕對可以不同程度地影響慈悲心。

阿底峽尊者在進藏時也曾經說過:「你們藏地這些所謂大德的作法,會影響、破壞我的慈悲心。」如果有了名利地位,就會因傲慢而使慈悲心受損,既然慈悲心已經受損,菩提心又從何而起呢?因為基礎已經動搖了的緣故。由此可見,幸福並不一定是修行的順緣。

我們都害怕痛苦、逃避痛苦,將痛苦視為洪水猛獸。但如果能善加利用,也可以轉禍為福,將其化為菩提心的順緣,這就是大乘修法的善巧方便,小乘修法中就缺乏了這一點。如果真正能夠做到這點,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乘修行人。

有些所謂的修行人,只是在平時沒有痛苦、沒有折磨、沒有壓力時,才心不在焉地作一些形象上的修行。一旦遇到麻煩,就將佛法扔到一邊,像普通人一樣地怨天尤人,這樣就不會有進步。即使有,也是暫時的、不穩固的進步,雖然在幾個月、幾年當中顯得有一些成效,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前功盡棄、功虧一簣,很快就退轉了。但是,誰有把握在一生中不會遇到痛苦呢?決不可能。所以,大乘修法就竭力提倡將菩提心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將痛苦轉為道用,將痛苦變為修持菩提心的動力。

有一個比喻可以很恰當地說明這一點:森林大火在遇到狂風時,可以借助風力而變得更加猛烈,風刮得越大,火焰就燃燒得越旺;但爐灶中的微弱之火,卻會因一陣微風的吹動而熄滅。痛苦就像風,而菩提心就像火,如果善於利用如風一般的痛苦,就能使其成為修菩提心的助緣;如果不會利用,就會因極小的痛苦而一蹶不振。

比如說,如果一個長期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修法的人,在遇到工作上的一些意外、困難以及不公待遇的時候,仍然頑梗不化地認為:我已經修持了這麼久的菩提心,積累了這麼多的福報,憑什麼還要受到這樣的侮辱,遭遇這樣的處境?這種忿忿不平的瞋恨心,具有極強的破壞力,足以令前世的善根毀於一旦。

作為一個合格的修行人,即使遇到強烈的痛苦,也能將其化為勇氣和力量,不但可以戰勝痛苦,還可以使菩提心日益增長。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方法。所以,我們千萬要加以重視。

輪迴是無始無終的,哪怕這一世做得再多、再好,也不能保證下一世可以坐享其成。就算在此生,也是直到體力衰竭、精力不濟的時候,忙碌的生活才算告一段落。但修行卻不是如此,即使利用幾個星期的時間,精勤地修持一種法,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明顯效果。如果能將修行的時間加長,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以上內容,是針對所有修法而言的,下面轉入正題,講一講自輕他重的具體修法。

二、自輕他重的修法

(一)修法的標準

阿底峽尊者的一位上師的感人事蹟,就是自輕他重修法的標準。

他雖然是一位凡夫,所修學的理論也屬於小乘一切有部的經典,而沒有接觸到大乘經典。但由於長期熏習慈悲心的緣故,所以就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慈悲心。

一次,他身邊的一個人患了疾病,生命垂危,奄奄一息。醫生說,只有用活人的新鮮肉,才能治療他的病;如果找不到,就別無他法了。

人們四處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所需的新鮮人肉。這位專修慈悲心的上師在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便親自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送給了病人。在服用了新鮮人肉之後,患者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但因為這位上師並沒有證悟空性,只是一名普通凡夫,所以也深受劇痛的折磨,感到苦不堪忍。得知真相的病人走到他的床榻前,滿心歉疚地說:「非常感謝您的無私奉獻!因為治療我的病,讓您承受了如此的痛苦,實在是過意不去。」上師和藹地回答說:「沒有關係,只要你的病能夠康復,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當晚,因為傷口燒灼般的疼痛,上師一直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直至凌晨,才朦朦朧朧地進入夢鄉。在夢境中,來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人,慈祥地對他說:「善男子,修菩提道的人,就是應當如此!」說完,又輕柔地撫摸了一下傷口,劇痛不止的傷口當即恢復如初。等上師醒來之後,發現傷口果然已經復原。原來夢中的白衣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正是因為慈悲心的力量,才打動了觀世音菩薩,而使這位上師能夠獲得如此神奇殊勝的加持。

雖然自輕他重修法的標準是這樣的,但我們目前肯定無法做到。即便如此,我們也應當將其作為一個前進的目標、努力的方向。最關鍵的,就是要往這個方向走。

(二)具體的修法

前面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修法,主要是在打坐時精神上的修行,而自輕他重就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因此,自輕他重的修法就包括思想與行動兩個方面。當然,行為上真正完全徹底的自輕他重,只有在證得第一地以後才能實施。因為在獲得第一地之後,即使將自己的身肉割下布施於人,也不會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人前來砍下自己的頭顱,也如同斬割外面的石頭、樹木一般毫不在乎。但在慈悲心十分熾烈的時候,就像剛才所說的那位上師一樣,凡夫也有可能做到自輕他重,可這是很不容易的。對於登地菩薩而言,捨棄自己的身體、頭顱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不足為奇,但作為一名凡夫,如果能忍受痛苦,做到自輕他重,就的確是令人感動。今天所講的,就是打坐時在精神上的一種鍛煉。首先我們必須經過精神上的培訓,才能適應下一步的要求。

1、打坐時的修法

在打坐之初,也像其他修法的程序一樣,在準備工作做完,使心平靜下來以後,就修持知母、念恩、報恩三個修法,之後就是以大悲心接受別人的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幸福,每一點上都應該有四個具備。這些內容前面已經講過,此處就不再重複。

在這些修法結束之後,就進入自輕他重的正式修習。首先思維:之前我在修習菩提心方面,只是意識上的思維與觀想,但從現在起,即使我自己不能獲得解脫,如果真有這樣一個身臨其境的機會,可以將他人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惡業轉嫁於自己,將自己的幸福以及幸福之因──善業贈送於他人,我也義不容辭。在我身強力壯的時候,如果看到一個病人,就必須當仁不讓地代受對方的苦痛,將他人的病痛完完全全地遷移到自己身上。作為一名大乘修行人,我必須要做到這點。

如果我的死亡可以消除或者代替一切眾生的死亡,我就應當義無反顧地去領受死亡;如果我的病痛可以減輕眾生的病患之苦,我也理所當然地應該去承受病痛。就這樣將輪迴世間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痛苦以及痛苦之因一一進行觀想。不能僅僅將其作為一種觀想,而應發自內心地想,如果現在遇到這樣的情形,我也一定要真正地去做。

當然,現在只是一種思維而已,實際上我們是做不到的。但經過天長日久的鍛煉,讓自輕他重的念頭生根、發芽,並逐步成長到十分強壯之後,總有一天,我們在行為上也能夠做到。

剛開始的時候雖然可以這樣思維,但卻是很虛假的,只有經過反反覆覆地修煉,才能夠學會並付諸實踐。以上是思維的部分,下面講觀想的部分。

觀想的時候,將自己的上半身觀想成三善趣的眾生──天人、非天(阿修羅)以及人。然後觀想:為了令善趣眾生遠離痛苦,我將由自己的上半身去承受善趣眾生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等,因為我的上半身承受了這些痛苦以及痛苦之因,善趣眾生的痛苦也就因此而灰飛煙滅;

然後,又將自己的下半身觀想成三惡趣──地獄、餓鬼以及旁生道的眾生。然後觀想:為了令惡趣眾生遠離痛苦,我將由自己的下半身去承受它們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

經過日積月累的熏習,就能逐步培養出一個堅定不移的決心:如果有一天真有這樣的機會,我也一定能做到為了斷除眾生的痛苦,而去接受它們的痛苦。這樣再三地反觀自心,看自己能否真實地生起這樣的念頭。

剛開始的時候雖然有這樣的願望,也會心血來潮地作一些虛偽的觀想,但一想到這是真真切切的事實,就會臨陣脫逃、退縮不前。此時,就應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將隱藏起來的自私心、貪欲心都徹底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讓它們無地自容,然後又繼續修持。

要知道,哪怕在一刹那間,我們心裡能曇花一現般地生起這樣的想法,也是不可多得的福報,頃刻就可以積累無量的資糧,清淨無量的罪業,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生起這樣的念頭。

但勉強是沒有用的,而需要有因緣。這裡的所謂因緣,就是指知母、念恩、報恩以及四個具備,這些修法是所有菩提心修法必不可少的程序、框架以及重要結構,其他修法都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內容而已。

我們也可以將自己的身體觀想成與天下眾生的數量等同的無數身體,然後由觀想而成的每一個身體分別去替受每一個眾生的痛苦。

這種一再反覆的觀想方式,就是以大悲心領受眾生痛苦的內容。

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修法內容,與以前所講的差不多,就是要培養出這樣一種念頭:如果有一天真正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將自己的幸福及幸福之因──善業贈送給他人,我也必須毫不猶豫地做到。

現在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念頭,否則就不會是一名凡夫。正因為我們缺少了這樣的概念,才會從無始以來飄落輪迴至今,付出了無以數計的代價,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以至於淪落到今天的地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長劫以來養成的自私惡習,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必須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恆地修習以大悲心領受眾生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兩個修法。

剛一開始,只能強迫自己去觀想,但我們的心根本不願意真正地接受這種理念。此時,就應當查找原因,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就是因為在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上有所欠缺的緣故。然後又回過頭去再次修持知母、念恩、報恩的修法,直到有把握真正做到的時候,才算達到了修法的標準。在沒有達到標準之前,就決不能輕言放棄。

至於出定以及迴向的方法,以前已經講過,此處就不再重複。以上是打坐時精神上的訓練,下面宣說日常生活行為中的修法。

2、行為上的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從現在起,我要為斷除眾生的痛苦而努力,無論自己是否能獲得解脫,也始終將利益眾生放在第一位。哪怕為了一個眾生的解脫,而奮鬥成千上萬個大劫,也心甘情願。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勇氣,並在這種勇氣的基礎上,去作利益眾生的事業。雖然因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在利益眾生的深度方面有所差別,但只要盡己所能地去作,就是行為上的自輕他重。

這些說起來輕鬆簡單,可要落實到行動上,就有很大的難度。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鍥而不捨,全力以赴。我們以前可以在面臨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遇到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時不低頭、不屈服,並自以為是地將其看作勇敢。其實,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並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能直視,甚至戰勝,在修持自輕他重等修法上所遇到的困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勇敢,這樣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勇士。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將自己培養成這樣的勇士!

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將好的東西當作不好的,將不好的東西當作好的。世人想望追逐的錢財、名利等等,往往是在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的時候,一夜之間就不辭而別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張國榮在臨死的時候,擁有三億港幣的身家,但萬貫家財卻不能化解他的苦楚;而繼韓國現代集團創始人,富可敵國的大亨──鄭周永扔下偌大家業去世之後,今年八月,其愛子──韓國現代集團總裁鄭夢憲,也選擇了以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今年五月,菲亞特總裁翁貝爾托.阿涅利因患腸癌醫治無效而辭世;麥當勞公司前總裁吉姆.坎塔盧波也是赤條條地猝然離開了人間,除了因製作「巨無霸」、炸雞腿等等而欠下的累累血債之外,沒有帶走一分一釐、一針一線……這樣的事例簡直是舉不勝舉。他們當初所掙的這些錢財,並不是像下雨一樣,不費吹灰之力便到手的,他們也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但這些金錢、名利不但不能拯救他們,反而往往是因這些金錢、名利,才結束了他們自己的性命。

有一位心理醫生曾經講過,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去,每二十個人當中至少有三名精神病人。雖然他們享受著衛生、綠化等方面的優厚待遇,享受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在光鮮精緻的外衣、養尊處優的面孔下,卻隱藏著紛紜的煩惱,隱藏著殺盜淫妄等惡業。

因此,物質上的享受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只有用大乘佛法的甘露水來洗滌自己的內心,力爭將骯髒的自私心徹底洗刷乾淨,才算走上了菩提道。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果我們能堅持不懈地修持,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16 上午 10:00:41
--  

敬錄自 珠古東珠仁波切 著 ─《大圓滿龍欽寧體傳承祖師傳》

多喇•晉美格桑

(十九世紀)

多喇•晉美格桑是一位偉大的禪修士、智者和菩薩。他在康區和安多弘揚了《龍欽寧體》法門。他名號還有確吉羅珠和雄努•益西多傑。

一次,他在黃河岸邊一個山洞中,開始為期三年的嚴格閉關,來修持金剛橛儀軌。他入關的頭天晚上,有一位朝聖者在晉美格桑的山洞門口過夜。搖著手鼓和金剛鈴,朝聖者唱誦了《空行嬉笑》──一個施身法儀軌。晉美格桑在山洞裡聽到了吟唱聲,被其甚深的涵義和美妙的文筆所深深打動;早晨他忍不住從閉關的山洞出來與朝聖者會面。他詢問這個施身法儀軌是誰造的,並瞭解到這是吉美林巴尊者發掘的伏藏法,但尊者已經不在人世。格桑又詢問,吉美林巴的上首弟子中是否還有在世的。朝聖者答覆說,尊者最上首的大弟子多珠千仁波切正住錫於果洛傳法。僅僅聽到多珠千的名號晉美稱列沃瑟,由於他是格桑生生世世具有宿緣的上師,晉美格桑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心,並立刻動身去拜見多珠千。

從多珠千他得到許多法門,特別是《龍欽寧體》傳承。他成為《龍欽寧體》主要的傳承持有者之一。

晉美格桑認定巴珠仁波切是佐欽寺華格喇嘛的轉世,後來第一世多珠千也首肯了這個認定。在多珠千生命中最後的歲月裡,他自己傳授灌頂和訣竅,而晉美格桑以多珠千的名義給予「嚨」傳。再者,由於多珠千不離開他的隱修苑,正是晉美格桑上師以多珠千的名義,到德格和安多去弘揚了《龍欽寧體》以及多珠千持有的其他諸多寧瑪傳承。

晉美格桑將寧瑪續部和寧體法門傳給噶陀寺、佐欽寺和協慶寺的許多重要上師;在他的後半生,他在安多和青海地區蒙古人居住處弘法。

一八一五/一八一六年,晉美嘉威紐固寫道:「怙主上師晉美格桑──怙主父親多珠千的最勝法太子以及教證二法之大師,來到石渠弘揚佛法。我將他邀請至我的隱修處向他求得灌頂。」一八二零年,他又寫道:「帶著很多供養,我去歡迎晉美格桑──教證二法之大師;他剛從漢地旅行回到石渠。」

在他生命的最後,當他在漢地城鎮一條街道上獨自步行時,他見到一個盜賊,正要被置於從裡面燒火烤熱的銅馬上處死,盜賊在哭喊著求救。生起極大的悲心,多喇•晉美格桑告訴在場的官員,那個囚犯是無辜的,而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盜賊。當他的弟子們發現他時,已經太晚了。他代替那個盜賊經受了這個死刑。這樣在一條無名的街道上,他用自己的生命,贖回了一個萍水相逢的、正在遭受痛苦者的生命,顯現真正的菩薩行,圓滿了他的一生。

他的轉世化身包括:色山谷的玉科夏札瓦•秋英讓卓和孜嘎山谷桑龍寺的格桑多傑。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16 上午 10:14:43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htm

http://211.72.163.194/pdf/23.pdf

大圓滿龍欽寧體

傳承祖師傳

珠古東珠仁波切 著

圖登華丹 譯

 

《藏傳佛教龍欽寧體傳承祖師傳》,包含了那些生平中充滿了寧靜、覺悟和神變的證悟祖師的傳記。他們曾在世界屋脊之西藏的黃金歲月裡興盛於世。這些祖師都屬於藏傳佛教寧瑪派《龍欽寧體》傳承。

《龍欽寧體》(意為無盡界之心要、廣大開闊的究竟真諦)是代表大圓滿最密禪修的神奇法門,此法門由大智者、大成就者吉美林巴尊者(1730~1798)開啟。吉美林巴以意伏藏的形式將其發掘出來,意伏藏是指從覺悟的心性中開啟的法門。《龍欽寧體》傳承經過吉美林巴弘傳至今,其中經歷了許多具證上師,本書介紹了其中最傑出的諸位上師的生平事蹟。

以前,每當我拜讀這些上師的傳記時(本書是我從中概括摘要而成的),總是為之感到激勵人心和令人驚奇;但這次輪到我用自己的語句和自己的感受來復述他們的事蹟時,我自己會經常感到,彷彿親歷了這些大師們所經受的痛苦、艱辛、興奮,以及寧靜、喜悅、輕安和開闊。因此這些生平不再僅僅是可閱讀的故事,或者擺在那裡可供思考之對象,而是這些祖師內在光明的閃現,是這些證悟聖者生平的「真如自性」的寫照。在此「真如自性」中,所有生平中不同階段不同表述被聯繫起來,猶如諸河之水都流入海洋而成為一體。如果以知識和情感覺受來閱讀本書中的傳記故事,那可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就僅僅是心靈的激動而已。如果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感受這些大師的經歷,並與之融合相應,那這些事蹟,肯定會在讀者的心裡喚起精神證悟、慈愛、寧靜、開闊、輕安與療癒。

─ 珠古東珠仁波切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16 上午 10:35:23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2.htm

http://211.72.163.194/pdf/06.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

普賢上師言教

全知巴楚仁波切 著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譯

 

法 王 序

大圓滿龍欽寧體是集廣大班智達派《龍欽七寶藏》及甚深古薩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於一體、即生可獲得金剛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不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勝竅訣要點。因此,諸欲解脫者必須實修。尤其是當今時代許多人不經過前行修煉,卻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圓滿等正行法,以致正法與補特伽羅背道而馳。所以,諸位首先唯一實修此前行至為重要。

此深法攝集了藏地興盛的薩迦、格魯、噶舉、寧瑪派的引導文及廣弘於漢地的淨土、華嚴、禪宗等一切顯密修要,並且具有持明傳承殊勝之加持。祈請三根本、護法神賜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緣者加持並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傳承︰巴楚仁波切傳與樂喜堪布公美,彼傳給喇嘛羅珠仁波切,大恩上師羅珠仁波切傳與我。

對於此次譯成漢文、校訂並傳講,本人由衷隨喜。同時,祝願弘法利生事業吉祥圓滿!

          釋迦比丘晉美彭措勇列致

於藏曆鐵龍年神變月初三自壽六十八歲之際

               公元二○○○年二月八日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09/1/16 上午 10:36:22
--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6.htm

http://211.72.163.194/pdf/28_001-560.pdf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儀軌

─《遍智妙道》

第一世多珠千法王 無畏事業光尊者 造

珠古圖登諾布仁波切 傳講

「龍欽心髓」是仁增•吉美林巴尊者的悟境精義法門。此法門有外、內、密、極密的種種修法,包含前行、正行,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的修法,是非常殊勝、廣大的一個法門。其中前行儀軌的部分,是由吉美林巴的大弟子、蓮花生大士授記的西藏八大林巴(林巴即伏藏師)中的桑傑林巴的化身──第一世多珠千仁波切吉美成利喔瑟整理撰寫而成,命名為《遍智妙道》。遍智即一切智,佛的智慧;妙道乃指殊勝的道。

大圓滿龍欽心髓是藏傳寧瑪巴的法門。寧瑪派由於地域的關係,分成:上,敏珠林、多傑扎兩大寺廟;中,佐千寺、雪謙寺;下,噶陀寺、白玉寺等六大派系。六派皆各自有其大圓滿的伏藏法門,如敏珠林有德達林巴;噶陀有仁增隆色寧波、敦德多傑;白玉有南曲敏究多傑等等的法門,惟獨龍欽心髓卻成為六大派系共同推崇的法門。

─ 珠古圖登諾布仁波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