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後者就是「華嚴經心陀羅尼」的同本異譯)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13262)

--  作者:pagsamwangpo
--  發表時間:2008/7/17 上午 05:38:22
--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後者就是「華嚴經心陀羅尼」的同本異譯)

原文出處:http://docs.google.com/View?id=dfr2jr6c_19gwcsb8f2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1)

南無三寶!

梵音:木恩  拿瑪瓦補達  布榮
                滴雅 
布榮(2)

藏音:拿替拿瑪薩瓦補達
                
    
                爹雅他  

原譯:執持此則成受持《大方廣》,書寫、讀誦亦如彼。〈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受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書寫或是讀誦咒語,也是像那樣執持咒語的利益功德。〈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聖華嚴心陀羅尼

南無三寶!

梵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巴惹帝哈大薩沙拿難

                
()()  大踏嘎兜跋瓦三爹瓦惹爹烏大牟大瑪大踏嘎兜跋瓦吽思瓦(3)

藏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阿札帝哈大夏沙拿難

                
()()尼大踏嘎大  玉跋瓦咸爹跋惹爹  大瑪烏大瑪  大踏嘎大玉跋瓦吽呸梭哈

原譯:執持此則成已諷誦此讀誦圓滿一切《聖華嚴經》,得了知世間、出世間一切之曼荼羅與三昧耶,亦得了知諸印契(4)。〈聖華嚴心〉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諷誦了這個〝讀誦完畢所有《聖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行為,會知道世間和出世間的曼荼羅和三昧耶,也會知道所有的印契。〈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譯跋:

為了要向大眾介紹這兩篇〈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經文,不揣己陋,譯成漢文。

《藏文大藏經》裡面的《十萬怛特羅》和《陀羅尼集》,都有〈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這兩篇經文,而且都是將這兩篇經文安排在一起,因為這兩個咒語都是屬於有關於受持《華嚴經》的咒語。在這裡是以《陀羅尼集》為主要依據來翻譯的。

許多人都認為唐朝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華嚴經心陀羅尼〉,就是相對應藏文〈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經文,可以查閱《漢文大藏經》。

關於「梵音」和「藏音」的不同,這裡指的梵音是以「梵文梵音」和「藏文梵音」所音譯的,這裡指的藏音是以「藏文藏音」所音譯的。因為在藏文裡面,咒文本來就只有一種音譯文字,而且藏文的音譯文字可以完全恢復梵文梵音,但是因為很多人習慣在念誦藏文咒語的時候,用藏語的拼音方式去念誦,而不是用梵音的拼音方式去念誦,所以演變成有兩種不同的讀音。

咒文下面標有底線的兩字,如「滴雅」兩字,必須要合起來快念,後面如有小字要再配合小字念誦,如「布榮」三字,必須要合起來念誦。咒文當中標有括弧的()字,是因為沒有相對應和接近的漢語讀音,必須要用閩南語讀音來念誦。如果不熟悉合念方法或閩南音,請參考後面「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

漢語漢文用來音譯梵音和藏音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完全正確音譯出梵音和藏音,除了參考後面「註2」、「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外,可以學習梵音和藏音。

  另外,在咒語後面的經文,「原譯」是從藏文直接翻譯;「語譯」是用比較淺白的文字翻譯,當然為了閱讀通順,在不失去原意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些文字。

釋勇勝謹跋

1《大方廣》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

2Oṃ nthī Namaḥ sarvabuddhānām Oṃ māṃ bhrūṃ mūṃ tadyathā- Oṃ bhrūṃ.(這個註2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3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apratihataśāsanānām Oṃ kiṇi kiṇi tathāgatodbhavaśānte varate(varade) uttamottamatathāgatodbhava(ve) hūṃ phaṭ (svāhā).(這個註3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4:「印契」,藏語是「chag gya」,就是梵語的「mudra」,藏文字面意思是「手印」,漢文白話可以說成「印記」,這裡引用《漢文大藏經》的梵文譯詞來作翻譯。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1)

南無三寶!

梵音:木恩  拿瑪瓦補達  布榮
                滴雅 
布榮(2)

藏音:拿替拿瑪薩瓦補達
                
    
                爹雅他  

原譯:執持此則成受持《大方廣》,書寫、讀誦亦如彼。〈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受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書寫或是讀誦咒語,也是像那樣執持咒語的利益功德。〈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聖華嚴心陀羅尼

南無三寶!

梵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巴惹帝哈大薩沙拿難

                
()()  大踏嘎兜跋瓦三爹瓦惹爹烏大牟大瑪大踏嘎兜跋瓦吽思瓦(3)

藏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阿札帝哈大夏沙拿難

                
()()尼大踏嘎大  玉跋瓦咸爹跋惹爹  大瑪烏大瑪  大踏嘎大玉跋瓦吽呸梭哈

原譯:執持此則成已諷誦此讀誦圓滿一切《聖華嚴經》,得了知世間、出世間一切之曼荼羅與三昧耶,亦得了知諸印契(4)。〈聖華嚴心〉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諷誦了這個〝讀誦完畢所有《聖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行為,會知道世間和出世間的曼荼羅和三昧耶,也會知道所有的印契。〈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譯跋:

為了要向大眾介紹這兩篇〈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經文,不揣己陋,譯成漢文。

《藏文大藏經》裡面的《十萬怛特羅》和《陀羅尼集》,都有〈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這兩篇經文,而且都是將這兩篇經文安排在一起,因為這兩個咒語都是屬於有關於受持《華嚴經》的咒語。在這裡是以《陀羅尼集》為主要依據來翻譯的。

許多人都認為唐朝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華嚴經心陀羅尼〉,就是相對應藏文〈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經文,可以查閱《漢文大藏經》。

關於「梵音」和「藏音」的不同,這裡指的梵音是以「梵文梵音」和「藏文梵音」所音譯的,這裡指的藏音是以「藏文藏音」所音譯的。因為在藏文裡面,咒文本來就只有一種音譯文字,而且藏文的音譯文字可以完全恢復梵文梵音,但是因為很多人習慣在念誦藏文咒語的時候,用藏語的拼音方式去念誦,而不是用梵音的拼音方式去念誦,所以演變成有兩種不同的讀音。

咒文下面標有底線的兩字,如「滴雅」兩字,必須要合起來快念,後面如有小字要再配合小字念誦,如「布榮」三字,必須要合起來念誦。咒文當中標有括弧的()字,是因為沒有相對應和接近的漢語讀音,必須要用閩南語讀音來念誦。如果不熟悉合念方法或閩南音,請參考後面「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

漢語漢文用來音譯梵音和藏音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完全正確音譯出梵音和藏音,除了參考後面「註2」、「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外,可以學習梵音和藏音。

  另外,在咒語後面的經文,「原譯」是從藏文直接翻譯;「語譯」是用比較淺白的文字翻譯,當然為了閱讀通順,在不失去原意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些文字。

釋勇勝謹跋

1《大方廣》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

2Oṃ nthī Namaḥ sarvabuddhānām Oṃ māṃ bhrūṃ mūṃ tadyathā- Oṃ bhrūṃ.(這個註2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3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apratihataśāsanānām Oṃ kiṇi kiṇi tathāgatodbhavaśānte varate(varade) uttamottamatathāgatodbhava(ve) hūṃ phaṭ (svāhā).(這個註3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4:「印契」,藏語是「chag gya」,就是梵語的「mudra」,藏文字面意思是「手印」,漢文白話可以說成「印記」,這裡引用《漢文大藏經》的梵文譯詞來作翻譯。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

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1)

南無三寶!

梵音:木恩  拿瑪瓦補達  布榮
         滴雅 
布榮(2)

藏音:拿替拿瑪薩瓦補達
         
    
         爹雅他  

原譯:執持此則成受持《大方廣》,書寫、讀誦亦如彼。〈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受持《大方廣佛華嚴經》,書寫或是讀誦咒語,也是像那樣執持咒語的利益功德。〈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聖華嚴心陀羅尼

南無三寶!

梵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巴惹帝哈大薩沙拿難

         
()()  大踏嘎兜跋瓦三爹瓦惹爹烏大牟大瑪大踏嘎兜跋瓦吽思瓦(3)

藏音:拿瑪薩曼大補達
         阿札帝哈大夏沙拿難

         
()()尼大踏嘎大  玉跋瓦咸爹跋惹爹  大瑪烏大瑪  大踏嘎大玉跋瓦吽呸梭哈

原譯:執持此則成已諷誦此讀誦圓滿一切《聖華嚴經》,得了知世間、出世間一切之曼荼羅與三昧耶,亦得了知諸印契(4)。〈聖華嚴心〉終。

語譯:如果執持這個咒語,就成為如同諷誦了這個〝讀誦完畢所有《聖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行為,會知道世間和出世間的曼荼羅和三昧耶,也會知道所有的印契。〈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到此為止。

譯跋:

為了要向大眾介紹這兩篇〈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經文,不揣己陋,譯成漢文。

《藏文大藏經》裡面的《十萬怛特羅》和《陀羅尼集》,都有〈聖受持大方廣陀羅尼〉、〈聖華嚴心陀羅尼〉這兩篇經文,而且都是將這兩篇經文安排在一起,因為這兩個咒語都是屬於有關於受持《華嚴經》的咒語。在這裡是以《陀羅尼集》為主要依據來翻譯的。

許多人都認為唐朝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華嚴經心陀羅尼〉,就是相對應藏文〈聖華嚴心陀羅尼〉的經文,實叉難陀三藏法師翻譯的經文,可以查閱《漢文大藏經》。

關於「梵音」和「藏音」的不同,這裡指的梵音是以「梵文梵音」和「藏文梵音」所音譯的,這裡指的藏音是以「藏文藏音」所音譯的。因為在藏文裡面,咒文本來就只有一種音譯文字,而且藏文的音譯文字可以完全恢復梵文梵音,但是因為很多人習慣在念誦藏文咒語的時候,用藏語的拼音方式去念誦,而不是用梵音的拼音方式去念誦,所以演變成有兩種不同的讀音。

咒文下面標有底線的兩字,如「滴雅」兩字,必須要合起來快念,後面如有小字要再配合小字念誦,如「布榮」三字,必須要合起來念誦。咒文當中標有括弧的()字,是因為沒有相對應和接近的漢語讀音,必須要用閩南語讀音來念誦。如果不熟悉合念方法或閩南音,請參考後面「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

漢語漢文用來音譯梵音和藏音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完全正確音譯出梵音和藏音,除了參考後面「註2」、「註3」的梵文譯音來念誦外,可以學習梵音和藏音。

  另外,在咒語後面的經文,「原譯」是從藏文直接翻譯;「語譯」是用比較淺白的文字翻譯,當然為了閱讀通順,在不失去原意的前提下,添加了一些文字。

釋勇勝謹跋

1《大方廣》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

2Oṃ nthī Namaḥ sarvabuddhānām Oṃ māṃ bhrūṃ mūṃ tadyathā- Oṃ bhrūṃ.(這個註2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3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apratihataśāsanānām Oṃ kiṇi kiṇi tathāgatodbhavaśānte varate(varade) uttamottamatathāgatodbhava(ve) hūṃ phaṭ (svāhā).(這個註3的梵文譯音引用Mr.Thinlay Ram Shashni編譯的書籍)

4:「印契」,藏語是「chag gya」,就是梵語的「mudra」,藏文字面意思是「手印」,漢文白話可以說成「印記」,這裡引用《漢文大藏經》的梵文譯詞來作翻譯。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12/19 下午 08:42:12編輯過]

--  作者:lia
--  發表時間:2008/7/18 上午 08:12:58
--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  作者:pagsamwangpo
--  發表時間:2008/8/2 上午 09:42:56
--  華嚴經的咒語

為何要讀誦《華嚴經》?

◎釋無畏/輯

這是一個天災人禍非常頻繁的時代,尤其是心靈的苦難更加的深重,為了要淨化這些災禍、苦難,在佛法裡頭有非常多殊勝的方法,我們也可以讀誦加持力極大的《華嚴經》,然後迴向給全人類,甚至一切眾生,祈願他們都消除內、外、祕密災障,獲得世、出世間的安樂。

或許有人會說:「《華嚴經》是漢地華嚴宗的依止經典,我們不是華嚴宗的弟子,所以不必讀誦。」其實這是非常嚴重捨棄佛法的行為,因為《華嚴經》不只是華嚴宗依止的經典,它更是佛教的經典。不管是印度、漢地或西藏,歷代許多高僧大德無不讀誦、修習《華嚴經》,包括蓮華生大師、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寂天菩薩、宗喀巴大師等等,尤其《華嚴經》中也教授了發菩提心的方法,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經典。漢地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等等和《華嚴經》的因緣,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因為華人的佛教徒有些都很暸解了。身為佛教徒在善惡的行為上要加以辨別,但在讀誦《華嚴經》等善法上,不應該有宗派上的分別。

我們讀誦《華嚴經》有何功德利益?《華嚴經》有人稱為「經中之王」,有人稱為「經中之母」,也有人稱為「經中之海」,不管如何,足見它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在印度古代,有人讀誦《華嚴經》,然後用水洗手,水沾到蟲蟻,結果蟲蟻因為這樣,投生為天人。《華嚴經》的加持力是非常強大的!當然我們能夠按照經典的內容,轉化我們的心性是更加的有意義,但若只是以善良的動機,專注的讀誦《華嚴經》,然後迴向人類、眾生,也是極具力量!

祈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發心讀誦《華嚴經》,沒有時間的人可以讀誦《華嚴經》裡最精要的〈普賢行願品〉,也是非常殊勝的。讓我們共同迴向:全世界的天災人禍悉皆消弭,所有眾生心靈的苦難都獲得平息!

為何要讀誦《華嚴經》?

◎釋無畏/輯

這是一個天災人禍非常頻繁的時代,尤其是心靈的苦難更加的深重,為了要淨化這些災禍、苦難,在佛法裡頭有非常多殊勝的方法,我們也可以讀誦加持力極大的《華嚴經》,然後迴向給全人類,甚至一切眾生,祈願他們都消除內、外、祕密災障,獲得世、出世間的安樂。

或許有人會說:「《華嚴經》是漢地華嚴宗的依止經典,我們不是華嚴宗的弟子,所以不必讀誦。」其實這是非常嚴重捨棄佛法的行為,因為《華嚴經》不只是華嚴宗依止的經典,它更是佛教的經典。不管是印度、漢地或西藏,歷代許多高僧大德無不讀誦、修習《華嚴經》,包括蓮華生大師、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寂天菩薩、宗喀巴大師等等,尤其《華嚴經》中也教授了發菩提心的方法,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經典。漢地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等等和《華嚴經》的因緣,就不在這裡多說了,因為華人的佛教徒有些都很暸解了。身為佛教徒在善惡的行為上要加以辨別,但在讀誦《華嚴經》等善法上,不應該有宗派上的分別。

我們讀誦《華嚴經》有何功德利益?《華嚴經》有人稱為「經中之王」,有人稱為「經中之母」,也有人稱為「經中之海」,不管如何,足見它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在印度古代,有人讀誦《華嚴經》,然後用水洗手,水沾到蟲蟻,結果蟲蟻因為這樣,投生為天人。《華嚴經》的加持力是非常強大的!當然我們能夠按照經典的內容,轉化我們的心性是更加的有意義,但若只是以善良的動機,專注的讀誦《華嚴經》,然後迴向人類、眾生,也是極具力量!

祈願我們每個人都能發心讀誦《華嚴經》,沒有時間的人可以讀誦《華嚴經》裡最精要的〈普賢行願品〉,也是非常殊勝的。讓我們共同迴向:全世界的天災人禍悉皆消弭,所有眾生心靈的苦難都獲得平息!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8/8/4 上午 08:53:47編輯過]

--  作者:pagsamwangpo
--  發表時間:2008/8/2 上午 09:46:19
--  觀世音菩薩也親傳的開智慧偈:

南安巖自嚴尊者智慧偈法門略錄

遊心齋沙門勇勝輯

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

引經第一: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云:『諸有修大乘者,若能於此,一四句偈,解了其義,即能於彼,一切語言,通達義趣,如所解了,不生退沒。』

《金剛三昧經》云:『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句偈中。」』

緣由第二:

南安巖自嚴尊者之一、

《補續高僧傳》載:『南安巖自嚴尊者,生鄭氏,泉州同安人。年十一出家為童子,十七為大僧。遊方至廬陵,謁西峰老宿豁公,豁雲門之孫也。師依止五年,盡得其法。自是神異不測,世傳定光佛化身。』

又載:『後遊南康槃古山,先是西竺波利尊者,經始讖曰:「却後當有白衣菩薩,來興此山。」師住三年成叢林,乃還南安。』

又載:『有沙彌,無多聞性,而事即謹願,師憐之作偈,使誦久當聰明,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於是世間文字語言,一覽誦念,無所遺忘,偈語章句,援筆立就。』

又載:『師異蹟甚著,所屬狀以聞,詔佳之,宰相王欽若、大參張安仁以下皆贈詩,師未甞視,置承塵上而已。淳化乙卯正月六日,集眾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時。」遂右脇而化,諡定光圓應禪師。』

《續傳燈錄》、《嘉泰普燈錄》、《禪林寶僧錄》、《五燈全書》、《指月錄》、《佛祖綱目》、《宗統編年》等所載尊者事蹟,略同於《補續高僧傳》,僅事蹟多少之別。

觀世音菩薩之二、

《觀世音持驗紀》載:『宋張孝純:有孫五歲,不能行。或告之曰:「頃淮甸間,一農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觀世音名號不輟,遂感觀音示現,因留四句偈曰:『大智發于心,于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農夫誦偈滿百日,痼病頓愈。」孝純遂教其孫及乳母,齋戒持誦三月,而步武如常。兒患腿足者,誦之皆驗。』

《觀世音持驗記》所載菩薩此應化,原引自《善餘堂筆記》。而《觀音慈林集》所載菩薩此應化,略同於《觀世音持驗記》。

偈文第三:

偈即:『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四句。

《續傳燈錄》、《補續高僧傳》、《嘉泰普燈錄》、《禪林寶僧錄》、《五燈全書》、《指月錄》、《佛祖綱目》、《宗統編年》等皆作此;而《觀世音持驗紀》則作:『大智發於心,于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於世所傳之觀音感應亦多據此。雖大意相同,然應以《續傳燈錄》所載:『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為主,以早出、多引故。

釋義第四:

《紫栢尊者全集》云:『「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此四句偈,事理不成就,即是文殊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一部《華嚴經》盡具其中。誦之者,多能生慧,何以故?大智,根本智也,大智發於心,理成就矣。然智既發於心,則心已化而為智,更從何處覓心?若心有可覓,則是心能見心,無有是理,故曰:「於心何處尋也。」無處尋,即所謂無依也。大智無依,則橫無外,橫無外,則橫無待矣,無待之智,非理不成就乎?理不成就,則不礙事,而事成就,故曰:「成就一切義。」雖能成就一切義,而無古無今,則事又不成就矣,無古今無所住也,無住故竪無外,竪無外,則竪無待矣。此偈是南安巖嚴尊者,為侍者而作。侍者前生為牛,以馱磚造寺功德,獲報為僧,苦無聞性,誦此偈久,聞性豁然而開,一切經書遂能記憶。故名此偈為「智慧偈」,以誦之者,多能發慧故也。』

驗證第五:

如前《補續高僧傳》所載自嚴尊者座下沙彌發慧;《觀世音持驗紀》所載頃淮甸間農夫、張孝純其孫等痼疾頓愈。

又《五燈全書》載姑蘇瑞光徹禪師發慧之驗證:『金陵柏氏子,少孤失學,知事佛。二十四歲,投三峰藏披剃,執収飯之役。藏一日問曰:「出家奚事?」師曰:「將學經。」藏曰:「循行得自頭已白矣,其奈生死何?」師駭然曰:「若為即得。」藏曰:「顧子如木石,且持偈發慧去。」口授「南嚴偈」俾持之。師繫念不輟,每下山収飯,往返三十里,如癡如兀,童稺揶揄,或倚山巖竟日,至忘移步。如是三年不少懈,一日忽覺風聲鳥語皆轉此偈。自念:至此何故不知此意?因求進七日關力究之,足纔跨門,目前一迸,大地平沈,頓省偈義。亟趨方丈擬申問,藏即打趂。時值上元雪霽,有摶雪羅漢于庭,藏令眾作頌,師倩書,呈偈曰:「虗空一尊雪羅漢,思惟盡處阿誰判,一片冰壺難指擬,恰來正是正月半。」藏嘉賞之,乃曰:「惟爾幻空,潛蛟伏虬,若遇春雷,倒嶽傾湫。」後一日,聞竹椅倒地作聲,豁然大悟。藏為助喜,命字「頂目」,示偈曰:「一目不足觀,兩目觀不足,直具頂門眼,予奪兼雙獨。」師隨侍一十五年,日臻法奧。崇禎己巳,藏記莂焉,遂繼三峰法席。』

南安巖自嚴尊者智慧偈法門略錄終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8/8/2 上午 09:49:57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