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推薦]一則慈善故事引發的思考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2213) |
-- 作者:鄔金恰恰 -- 發表時間:2006/10/26 上午 11:51:37 -- [推薦]一則慈善故事引發的思考 一則慈善故事引發的思考 看到這一篇文,再對照最近台灣種種各型各色的詐騙事件,感慨萬千;其實我相信人性本善,只是看身邊有沒有善知識或善因緣引領;貼出此文,和佛網上的諸位師兄共享。 近日,筆者讀到一則發生在美國慈善活動中的故事,頗有感觸。結合所從事慈善工作的實踐,聯想到所接觸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引發了一些思考。 據報載,多年前,美國紐約市的「紅心慈善協會」為一家孤兒院蓋房子。破土動工時,意外地挖到了一座男性墓主的墳墓。他們在報上刊出啟事,請死者親屬速去辦理移墳事宜,並將得到5萬美元的補償。當時,前去登記認爹的人,竟然達到了169人之多。新聞媒體將這些「認爹」人的姓名全部刊登在報紙上,並告訴人們,人再貪財,爹也是不能亂認的。原來,經科學鑒定,墳墓的主人已經有160年,死者的兒子豈能健在? 這則故事,乍看起來,近似一幕鬧劇,甚至被人們當成笑話。然而,這件事在美國上下卻引起了震動。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貪蠅頭小利而忘慈善大義的人,或假關注慈善事業之名而行欺世盜名之實的行為,並不是某個國家某個時期的「特產」。 「慈善」原本是民間社會關係中人際互動的一種基本形式。所謂「慈」,即長輩對晚輩的愛;所謂「善」,即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友愛。「慈善」便是二者相結合的產物,慈善事業是不帶任何功利成分的公益事業。縱觀歷史,中華民族的慈善事業歷經數千年,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凝聚力,在關愛社會弱勢群體、體恤貧困人口方面發揮著獨到的功能。 發展慈善事業,營造良好的慈善氛圍,首先要弘揚民族精神,不間斷地從誠信教育抓起。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離不開社會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為輿論工具,要從粉飾「太平」、做表面文章中解脫出來,真正發揮其監督作用。此外,在運行機制上,還應當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罰力度,讓「失信成本」遠遠高於「守信成本」。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要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在糾錯中不斷進取。在美國被曝光的169位「認爹」的人中,有個叫愛德華的,感到非常慚愧。他將那份報紙珍藏起來,以警示自己,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人。愛德華知恥而後勇,十年後,成為全美通信器材界的巨頭。當有人問他創業和成功的秘訣時,愛德華堅定而感慨地說:誠實,是誠實幫助了我,使我懂得了做人,使我有了事業,並學會了如何待人,誠實給了我一切。 資訊來源:誠信青島網 誠信論壇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26 下午 11:52:52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