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轉貼】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 --海濤法師開示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29150) |
-- 作者:jamesbn123 -- 發表時間:2011/10/11 上午 03:04:43 -- 【轉貼】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 --海濤法師開示 相傳,在印度的窮人們會供奉「功德天」這位女神以祈求財富。有一個窮人每天都誠心誠意地供養功德天,終於有一天得到了感應!他看到功德天進了自己家門,連忙滿心歡喜地上前迎接招待。但與此同時,有另外一位長得又黑又醜的女人也要跟著進他的家門,他覺得非常奇怪,便想把這個女人趕走。 結果這位黑女人便開口說:「我是功德天的妹妹,我們姐妹總是同時出現,不會分離的!你既然感應到她現身,我就一定會跟著來。她負責給予你財富,我則負責來銷散你的積財,錢財有積聚就會銷散,這是必然的現象!」這則故事,正說明了「積聚皆銷散」的無常法則。 世上一切財富都是無常的,財來財去的過程或快或慢,但總沒有永遠不變的財富。積聚的財物變成不動產也好,存入銀行也好,都無法保證它永久不會損失或銷散。佛經上說,世間的財富是五家所共有——水災、火災、盜匪、惡王、不肖子孫。縱使錢賺得再多,也無法預料無常意外何時會發生。 既然錢財終究會變動、會銷散,那麼,如何將擁有的財富作最有意義的運用,才是擁有財富者最重要的思考課題!因此,佛教的財富觀相當強調「布施」的觀念,如果因為害怕錢財銷散,而死守著而不加以運用,即使有再多錢財也是毫無意義。 要知道,現世能有聚財、致富的機緣,無非都是過去世累積的善行,如:布施功德等等所致;如果沒有好好把握這些「資本」去修福積德,浪費了為未來世造善業的大好機會,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佛教裡,有著種福田的觀念。而布施錢財,正是種福田最好的方法之一──以慈悲心救濟病者、貧窮、孤老、流浪動物等等,或以慈悲心去建設、造作有利於大眾的公共福利事業,叫做「悲田」;而護持佛教、尊重人倫師道,以恭敬心供養三寶、父母、師長等,叫做「敬田」。布施如播種,你不布施,怎能有收成?為善能得善果,布施也必得福報! 佛教並不認為擁有錢財是不正當的事,相反的,擁有錢財,有時也更有能力造大事業、為群眾謀福。世尊鼓勵在家人以正確無誤的心態來看待賺取金錢、擁有財富的需求,為的是使在家人不貪著物質享受,而在賺取生計的同時,也能累功積德,修學佛法。錢財並不是罪惡,只要能了解它無常聚散的本質,好好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執著其上、被它所繫縛,則這些世間財即具有正向意義。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佛教裡也有一些求財、致富的法門,正是這個道理。 因此,一般人該以怎樣的心態來求財呢?經上說:「正命有二:求財以道,不貪苟得;不詐怠心於人。是為世間正命。」這裡所說的「正命」,正是佛教徒求財時最重要的「合法」前提──不以直接或間接傷害眾生的事以求財,其營生事業必須合乎佛陀的教法(包含戒律)。凡是非法得來的錢財,無論出於什麼良好的動機,都是造業。人不能不依財物而生活,但錢財的獲得,必須要如法如律,這才是以正業、正命獲得財富的生活。 《阿那律八念經》以及《大寶積經》裡也說:「菩薩摩訶薩無有不正求財而行布施。」有越多財富,當然就越方便去做大布施、行大善事,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財富都必須是以正當方式去得到的,用非法的手段得財,不僅種下惡因,更是糟蹋了自己的福業。所以佛說:「如法求財,不以非法。」 在經典裡,佛陀開示有關在家居士的財富觀念,大致有四個理財的準則: 世間種種財物皆有聚散,不必太執著其上;但行善、布施、修行所得的功德法財,卻是永不退失。這才是我們應該盡全心全力去追求的真正財富!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