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八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7283) |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3/9/17 上午 08:48:25 --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八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聖天菩薩
造
玄奘大師/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八課 凡夫聽到了這樣深刻的開導,雖然覺得非常合理,但是因為貪執深重,接著又產生了下面的疑問。
設問:雖然如是,但是自己的子女沒有打招呼,就突然到後世去了,因此,為他悲哀是應理。
聖天菩薩回答說:
若時未請求,自來為子女,
彼不問自去,非是不應理。
難詞釋義
(偈頌中的這個)時:(是說)過去的某個時候,指入胎之時。
頌文直解
某個有情,在某個時候,我並沒有請求他,而他自己主動來做了子女,既然他最初並不是我請求來的,那麼他最終不辭而別,就去往後世,也並沒有什麼不應理的。
釋義
這裡講的道理是完全符合真實情況,既然符合真實情況,那麼我們就會明白,這樣無意義的悲傷對自己和對他人就沒有什麼好處。
子女前來投胎,是受雙方往昔所造下的業和所發的願的影響,所以從這輩子來說,父母對於要有怎麼樣的孩子,是根本沒有選擇權的。大家用智慧觀察,來想一下,如果事先能夠選擇的話,那麼人人都會選那些長得莊嚴,脾氣又好,又會孝順的人做子女了。但是那樣可能嗎?受業力控制的凡夫,沒有一個人能夠預先挑選前來投胎的眾生。所以子女都是沒有經過你的請求,不請自來的。那麼他們壽命結束了,沒和你商量,而獨自離開,也是情理之中的了。就像你開了一個旅店,有人來投宿,如果那人事情辦完了,他肯定就要離開了。同樣,從輪迴這個長遠的角度來看,子女也是客人,和你們的緣分消盡後,也是必定要分開的。
如果有宿命通的人就可以看到,父母與子女在上輩子可能非親非故,互不認識,到了下輩子,也不會認識。如果子女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即使在下世有福報做人,他們也會被業風所飄,去到新的人家,有了新的父母,做別人的子女去了。他們從此也不會再和你們有多少牽連。就像現在地球上有六十多億的人口,以及數量更多的動物,其實都曾經互相做過父母與子女,當時是一家人的時候,大家互相是那麼地執著,那麼地歡喜,那麼地貪著。但是轉世到今生,大家都換了形象後,就互相不認識了,見面完全沒有了貪愛。
下面這個《中觀四百論廣釋》當中的公案,就很有啟發性。有一個男的住在一個園林中,他和一位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女人結了婚。一段時間後,這位女人突然消失了,於是這個男的很傷心。有人就問他,你知道她是哪裡來的嗎?男的說不知道。於是那人說,既然她是哪兒來的你都不知道,那她的離去你又有什麼好傷心的呢?同樣地,子女也只是一個過客,他們從哪裡來,做父母的也是不知道的,那麼對他們的離去,也沒有必要傷心了。
不管是有孩子的在家人,還是有了孩子後出了家的出家人,凡是貪愛孩子、貪愛家人的道友都要多反觀自己,多思維。在自己的心裡,自己的家裡,自己的左右,是不是處處有這種情況發生,是不是存在因為沒有修過這樣的法義而導致那麼悲傷,無意義地受苦,最後沒有做善法而培植福報,對活著的人或者亡者都毫無意義,這些都可以觀察。
《佛說五無返復經》,就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公案。這個公案講的是非常非常感動人的,講的完全就是真正修行人的心態,跟世間的那種貪執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曾經有一個梵志,也就是外道的出家人,聽說舍衛國的人慈愛又孝順,而且奉經修道,供奉三寶,便前去參訪。路上見到有父子兩人在耕地,沒多久兒子被毒蛇咬死了。這時父親既沒有去看看兒子,也不掉眼淚,還是照常耕著地。梵志覺得奇怪,便問這是誰的兒子。這位耕地的人回答說:就是我的兒子。梵志就更奇怪了,問道:既然是你的兒子,為什麼不哭泣,還是照常耕地呢?這位父親回答說:人有生就有死,物有成便有敗,善惡都是有報應的,愁憂啼哭又有什麼益處呢?不吃不喝,對死者也沒有什麼益處。你要進城去的話,請給我家裡帶個口信,說是兒子已經死了,就不需要帶兩人的飯了。這位梵志聽了,心想這個做父親的怎麼這麼冷漠無情,兒子就死在旁邊,他不但沒有憂愁,反而還要我給他帶信送飯,真是沒有比他更加壞更加沒有慈心的人了。
梵志進了城,找到了死者家,告訴了母親兒子已死的消息,並且不解地問為什麼父親那麼冷漠。這位母親反過來勸導梵志說:兒子就像是客人一樣,來到這個家的。他來了我們不拒絕,他走了我們也不必挽留。兒子本來也不是我請求來的,他是自己前來,只是需要經過我生出來而已。他死了也是自己去的,我沒有改變的能力。他完全是隨自己的業力,為了最後的死而出生的。
接下來梵志又繼續問了死者的姐姐、妻子,以及他們家的奴僕,他們都給他作了合際必分的無常開示。最終,這位梵志帶著疑問前去請教了導師佛陀,才徹底了達了世間無常的真相,並且當下證了道。
這個公案在佛經裡邊也不算很長,大概有個兩三頁,我把其中重要的內容給大家講了一下。其實有時間的道友們,不要看現在世間的亂七八糟的雜誌、書籍等,或者是無意義的看電視,上網看那些輪迴中無意義的新聞,這些都沒有很大的意思。真正要看就看這些佛經或講記。比如《雜阿含經》等,其中有很多的公案,很多的譬喻,很多的道理,都是佛親口開導的修行的法義,導師遍知佛的諦實語言,和一般智者語言是不同的,肯定有加持,是大成就者佛陀直接宣說的修行的要義。現在的年輕人當中,不但是居士,包括出家人在內,不看佛的經典,包括《大藏經》裡邊的很多很多的不可思議的經典,有講公案的,有講譬喻的,講基礎修行法的。這些都不看,連這些經的名字都不知道,講課或考試的時候,反而拿出的是「全世界有名的某某專家」的根據,引用充滿邪知的專家所講的觀點。但是實際上,作為佛弟子,連佛講的教證都說不出來,卻講說一些自然科學家的觀點,這對於我們修解脫道有什麼利益呢?真的沒有意思的。所以希望年輕的居士,尤其是出家人多看一些佛的經典,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這五個人(父親、母親、姐姐、妻子及家裡的奴僕),在世間人看來,當然是屬於沒有感情、沒有慈悲的人。但是導師佛陀開示說,世俗人的哭泣,沒有任何的作用,而這五位看似沒有感情的人,其實就是證悟者,而且也是真正有慈悲的人。佛是這樣講的。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有證悟的人,以及真正對眾生有好心、有慈悲的人,他就不會在人死的時候無意義的難過哭泣而不去做善法,不去做超度,不去做聞思修行,卻去做一些對亡者非常不利的有害的行為。生前活著的時候,父母孩子彼此間沒有孝順,沒有報恩、關愛,在人死的那天,在別人面前,卻做出假象,裝出好像特別孝順,特別愛孩子一樣,裝出哭啊、叫啊等等難受的樣子,這是沒有意義的,這是眾生的無明顛倒,這是對亡者非常不利的,對自己也是無意義的。就像有些外道的無意義的吃很多苦,比如虐待自己的身體,跳到河裡邊去洗身體來消自己的業障等等的無意義的行為。那些外道當然很可憐的。那麼你推及到自己的身上,難得的暇滿人身,這時本應是做善法的機會,卻沒有很好的利用,反而做出對亡者、對自己都不利的顛倒的行為,不也同樣是很可憐的嗎?世間人是顛倒的,但是你是學佛法的,是相信因果的,還無意義地去受對亡者對自己都不利的苦,這是何必呢。這不是修外道苦行的無意義的觀點嗎?要這樣不斷的提醒並反觀自己的行為,要斷除無意義,做有意義的善法。
所以要麼活著在一起的時候,父母孩子彼此之間,彼此關心,孩子孝順,父母慈愛,最好都能夠歸依三寶,都能夠聞思修佛法。然而平時一輩子中都沒有彼此好好的接觸,或者彼此沒有好好的一起生活,沒有以慈悲心、智慧心來幫助利益對方,卻在死後好像特別難受一樣,這是世間人非常愚癡的一種行為。
這種行為非常愚癡不是我說的,聖天菩薩下面的偈頌馬上就要告訴我們了。
下面這個偈頌,提婆菩薩告訴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子女也並不是不辭而別的,還是有表示的。
唯由愚癡故,不知子行相,
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
頌文直解
子女已經以無言的形相表示了即將要去往後世,但是純粹是因為你自己過於愚癡的緣故,才對此不知道而已。他要去往後世的種種的相,要知道早已在一剎那一剎那連結而形成的衰老樣子中表現出來了。
釋義
任何人只要有出生,就必然會有死。你生下了子女,就要接受他們終歸要死去的事實。隨著年紀越來越增大,子女開始生出皺紋和白髮,這些赴死的跡象都在父母的眼識中如實、清楚地呈現出來的。但是眾生的第六意識對常有的執著特別厲害,所以這些變老的跡象都被忽視了。即使子女也都已經步入老年了,在父母的眼裡,他們還往往依然還是小孩,還沒有長大,還需要照顧,還要經常被教訓等等。所以,一旦子女被死主執行了死刑,父母就難以接受。其實這就不能怪子女不事先和你打招呼,不能怪老天不公平,而是要怪自己不善於觀察了。
月稱菩薩在《四百論廣釋》當中也講了一個公案。曾經有一位父親,讓他的兒子外出去辦事。當兒子要出門的時候,父親倒反而傷心起來了,這當然是不應該的。讓孩子去辦事,這是父親決定的,因此當孩子走了,就不應該傷心。同樣,孩子是父母生的,那麼孩子的死也是父母造成的,所以也不應該傷心。
世間的有些凡夫眾生,不是真的有慈悲心,不是真的有善良心。他的一些苦就是顛倒的執著,是莫名其妙的,並且是沒有利益,沒有功德的,沒有能夠給自他帶來任何安樂的因素,但是他還是要這樣做。這就是眾生過於愚癡的結果。所以應當對世間這些做無意義的悲痛的眾生產生悲憫。他的愚癡太嚴重,要去開導,要一一的介紹無常的真相來讓他遠離無意義的悲痛。
設問:即使子女的衰老已經表明他們要死去,但是父母因為對子女過於貪愛的緣故,還是會產生難以忍受的巨大悲痛。這是很多凡夫父母的觀點。
答:
如父愛其子,彼則不如是,
世間向下行,故難生天趣。
難詞釋義
世間:世間分為器世間和有情世間,這裡是指有情世間,也就是世間上的人們。
向下行:就像水往下流一樣,在三惡趣逐漸向下走。
生天趣:這裡指投生到高處,也就是投生到善趣的意思。
頌文直解
比如父親心中喜歡、貪愛著子女,但子女對父親卻沒有生起如此的愛。由於無意義的貪愛,世間人們在三惡趣不斷向下走,是故不用說獲得解脫,投生善趣也很難。
釋義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那更何況是人呢。貪愛自己的子女,是做父母的天性。同時每一個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最貪愛自己,但是子女呢,他們對父母的貪愛,比起父母對他們的貪愛,就要小得多,而且隨著子女年齡的增加,對父母的貪愛,會越來越少。尤其是當今時代,這個問題是非常明顯的。
子女在不懂事的時候依賴父母,父母提供了衣食住行和安全等一切的保障,這時父母是第一位的。但是子女有了自立的能力之後,就想要擺脫父母,去獨立生活,交往新的朋友,這時朋友是第一位的,父母退到第二位了。再過幾年長大了,就脫離了父母,和一個幾年前還是陌生的異性,組合成了新的家庭,這時愛人就是第一位的了。等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就開始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全身心地養育子女,這時孩子是第一位的,愛人是第二位的,父母最多只能排到第三位。
父母對子女的執著,會使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造下很多惡業,所以父母轉生到三惡道去的可能性極大。同樣,子女因為不感恩、不回報父母,因此也將投生到越來越差的地方。所以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貪愛的執著會使眾生投生到越來越差的地方去。
所以學這樣的無常的法門以後,做父母的都要清楚,孩子的死是註定會發生的,父母再悲痛,也改變不了這個結局。如果父母眼光更長遠一些,看到後世的趨向的話,就不應該為子女的死而悲痛,而應該是為子女死後投生到惡道,甚至地獄之中而悲痛。父母應該以真正的善良心,以悲憫心來超度,能做到這樣那就很好。因為子女的這個結局,本來是完全可以得到改變的。子女投生為人,如果能行善修法,就能利用這次得人身的機會而永遠出離輪迴的苦海。但是父母沒有培養好子女,使子女不知感恩,不知孝順,不懂得因果道理,而導致死亡後去三惡趣中受苦,這才是真正應該悲痛的地方。
而且,感受喪子之痛的父母,應該仔細考慮一下,如果這個孩子一直不順從你,那你還會對他有那麼大的執著嗎?會那麼特別為他的死而疼痛嗎?會那麼特別愛他嗎?而即使孩子順從你,對他的貪愛其實也是不合理的。聖天菩薩在下面的偈頌中,就從這個角度繼續來點醒陷於迷惑的父母們。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
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
偈頌直解
若觀察時,對於不隨順自己的孩子,則根本都不會有所謂的愛,因為這並不是自己貪愛之處的緣故。如果子女隨順了自己,那麼這時對他們的貪愛也不合理,因為這種貪愛,實際上是對於子女隨順自己的酬報的貪愛。這就完全像一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一樣,故對子女的貪愛貪執毫無實義。
釋義
隨順,就是眾生滿足了「我」的貪心,因此,眾生都喜歡那些能隨順自己的人。父母也一樣,不例外的。偈頌中的「唯」字,說明父母貪愛的生起,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希望子女以隨順作為回報。這說明父母真正愛的,其實並不是子女,而是那種從子女那裡得到的被順從、被重視的滿足感。這樣的貪愛,就是父母將愛賣給子女,子女則用隨順進行支付,這和做生意有什麼區別呢?聖天菩薩太有智慧了,用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來開導我們,讓我們斷除顛倒的執著。
那麼做生意呢,自然就會有賺有虧。父母從子女的隨順中得到滿足,就感覺是賺了,這樣就很高興。如果子女不隨順父母,父母的願望沒有得到實現,那麼父母就會覺得虧了,覺得付出的愛不值得,這時心中對子女的貪愛就會消減,甚至會演變成嗔心。
這次4.20雅安地震中的一件事情,就很說明問題。地震發生時,雅安市雨城區的小李先跑到二樓救下了九歲的兒子,然後再跑去對面的房子救年邁的父母,這時父母已經被墜落的磚塊砸傷了。父母對兒子不先來救他們感到很生氣,很長時間都不和他說話。尤其母親,不管小李如何激動地解釋,都背對著他,不理不聞。這就是父母覺得沒有被隨順,沒有被重視而產生了極度的失落,由貪愛不滿足而生嗔的結果。當然,兒子馬上找車把父母送到醫院,並在醫院裡噓寒問暖,端茶遞水,並且不斷激動地向父母作解釋,這才慢慢讓父母相信自己是被兒子重視的,是被兒子隨順的,這樣他們受到傷害的對「我」的貪心又會漸漸得到了恢復,獲得了滿足。
父母的愛,是被稱為人世間最偉大的,但如果連父母的愛都是一種交易,那麼其他的一切貪愛,比如男女的愛戀,朋友的友情等等,就更加是一種交易,是一場買賣了。男女的愛戀,交易的是什麼呢?主要的當然也是隨順,另外還有相貌、家庭背景、財產、性格等等。朋友的志趣相投,其實也就是相互之間的隨順,除此之外,朋友還會作經濟利益、社會地位等的交易。
現在世間上所頌揚的愛,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貪愛,二是慈愛。貪愛的本質純粹是貪心,貪心是我執所產生的煩惱,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因此是需要對方付出的,這就是一種貿易。而慈愛的本質是清淨的慈心,慈心是消減我執而利他的表現,是真正地利益他人,並不希求回報。
但是現在世間上所頌揚的這個愛,不管是手足之情,還是友愛、母愛、父愛、戀愛、愛情等等,都唯一是貪愛。貪愛是自私的。自私說明你主要考慮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並不是被愛者的感受。比如父母都說愛孩子,但是通常都會將自己的要求強加在孩子頭上,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會對孩子亂發脾氣,而不習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即使是像穿衣服這類小事,父母也要孩子服從自己的意願,更不用說一些重大的決定了。男女之間的愛戀則表現得更為明顯,說是愛對方,其實是想要占有對方、控制對方、利用對方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這種所謂的愛,會對對方造成壓力和負擔,最後變成累贅,從而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悲劇。
月稱菩薩在《四百論廣釋》中講到一個公案,曾經有一個國王,他非常寵愛的一個兒子死了。大臣們不敢直接告訴國王,只得婉轉地說「他變僵硬了」。而梵語中「僵硬」這個詞,又有反叛的意思,國王誤解了這句話,以為是兒子要叛亂,因此勃然大怒,要前去捕殺。這時大臣只得說「他已經死了」。國王因此就感到很欣慰,高興地敲起了一面大鼓。
大家應該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同事等之間的關係,有多少是出於貪愛,有多少是出於慈愛。如果是出於貪愛,那麼應該放下貪愛,改變交易的性質,使它們逐漸改變成慈愛。所以現在不是要加強貪愛,而是要學會放下這個貪愛,這個相當重要。
這樣我們就會明白,佛法的引導的的確確就是讓人們真真正正地離苦得樂,真正地開智慧,斷除煩惱。佛法的引導都是以大平等心做指導,讓自他在內的一切眾生,包括在世的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及亡者,所有的眾生的身心相續上,今生來世以至於生生世世,不出任何損害,不出任何苦惱的問題。佛法的引導完全是自利利他的,是用智慧開導我們,讓我們真正修離苦得樂的法義。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善良心和慈愛心生起來並得以堅固,一定要壓制自己的貪愛心。尤其要學會放下貪愛心。不管是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朋好友,還是同事道友等等,彼此因貪心引起的貪愛一定要放下。放下貪愛才會有修行,放下貪愛才會有真正的自在快樂。
點擊瀏覽該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