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十三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7435)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3/9/25 上午 10:37:56
--  中觀四百論講記(第十三課)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聖天菩薩  

         玄奘大師法尊法師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十三課

接下來從總和別這兩方面來斷除對所依暇滿身的耽著。

丁二、於所依暇滿身離耽著邊之理分二:一、總思有漏皆苦之自性,二、別思有漏苦之三相。

戊一、總思有漏皆苦之自性分三:一、略明身為苦源,二、廣說其性,三、思惟因果緣三法而攝義。

己一、略明身為苦源分二:一、明身為苦性,二、明身非樂性。

「明」,就是說明,並讓大家明瞭。

庚一、明身為苦性

設問:既然這個身體應該被保護,那麼應該想方設法好好地保養它、愛護它,給它好吃的,給它好穿的。

答:

人苦從身生,安樂由他起,

身是眾苦器,汝何重此身。

頌文直解

雖然如是於身斷除了損壞邊,但也不應太過耽著。為什麼呢?因為人們所有飢渴等痛苦,都從這個身體中產生,而所有安樂,都來自於飲食等的外緣。所以身體是裝滿了眾苦的容器。既然如此,你為什麼還那麼愛重身體呢?因此,應當思維身為苦的來源,而斷除對它的耽著。

釋義

「人苦從身生,安樂由他起」

人的身體中無論多小的痛苦,比如飢餓、口渴,都是因為這個身體,而不是其他原因產生的。而人身中無論多小的安樂,都是從外境,而不是從這個身體而產生的。

「身是眾苦器」

那麼怎麼理解「身是眾苦器」這句話呢?就是說,身體本來就是一個裝滿了各種苦的容器,世間有所謂的「百寶箱」的說法,那麼身體其實就是一個「百苦箱」。身體裡面的苦,應有盡有,比如從性質上分就有三苦,在人道中就有八苦,細分的更加有一百一十種苦之多。所以說身體就像黃連一樣,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產生著苦。這根本不像極樂世界的光明身,極樂世界的光明身全都是無漏的安樂。不學佛法的話,人確實是很麻木的。大家想想:生的苦,是依靠什麼而產生的?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都是依靠什麼而產生的?這些是人間最大的苦,都是依靠這個作為眾苦器的身體而產生的。所以,一定要相信、一定要接受、一定要這樣想,不能貪愛它、愛護它、保養它、耽著它。把這個眾苦器,反而當成樂的來源,是完全顛倒了。

「汝何重此身」

因此就自然得出了結論:你為什麼還那麼看重這個身體呢?天天都是為了這個身體的吃、穿、住在忙碌,而且所作所行大多數是惡業。所以一個相信因果、有理智的人,就不應該再看重、愛護這個身體。前面說過,這個肉身如同怨敵一樣,對怨敵你會看重嗎?愛護嗎?為什麼對於這個和怨敵一樣帶來痛苦的身體,你會看重它、貪愛它、看護它、養護它呢?這是根本沒有道理的。因為世間人的顛倒很嚴重,所以聖天菩薩也就很不客氣,直接地問大家:「汝何重此身」。

所以這個偈頌的加持力很大。大家平時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身體就是自己的冤家對頭,不應該再幻想能從身體中獲得快樂;同時為了利用它去積資淨障,所以應該合理地照顧身體。這才是對待身體的正確態度。

《四百論廣釋》中有這樣一個公案:有一男子駕著馬車,進入到一片森林,他遇到了一個食肉羅剎女幻化出來的美女。美女沒有馬車,於是男子讓她坐上了自己的車。很快,他面前出現了一個長相醜陋的食肉羅剎女,男子趕緊用利劍將她劈為兩半。羅剎女不但沒被劈死,反而還變成了兩個。於是他趕緊又將這兩個都劈為兩半,這下羅剎女又變成了四個。就這樣,男子越砍,羅剎女反而越多。這時,從上空傳來了一位天神的聲音:你應該將坐在你車上的那位女人殺掉,這樣所有的食肉羅剎女就都會被殺死了。他按計行事,果然羅剎女都消失了。

這個幻化出來的美女,就像是世間人有漏的業報身體。美女是假相,她的實質是食肉羅剎女,這就像身體的樂是假相,實質是苦器。那位男子被假的美女迷住,沒有看到真的羅剎女,這就像世間人只耽著於身上虛幻的樂,而忽略了身上真實的苦。這些醜陋的羅剎女,不但殺不死,而且會不斷地增長,比喻身體中的老病等苦,無法克服,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還會越來越多。殺死了美女,醜陋的羅剎女立刻就消失了,說明只要看破身體中虛妄的樂,並且截斷結蘊相續,就能消除由身體帶來的無量痛苦。

那麼,按第一品所講的無常,和這裡第二品所講的身體的痛苦,來如理地思維,就能消除對身體的所有貪執。所以應該精進努力,獲得證悟,使將來不再繼續輪轉,這樣當業報有漏身沒有了的時候,痛苦自然也就消失了。

下面看身非樂性。在接下來的四個偈頌中,聖天菩薩遣除了身是樂性的錯誤見解,這樣就進一步說明了身是苦器的本質。

庚二、明身非樂性

凡夫的有漏身體中是沒有樂的,想要從身體中找到快樂,就像希望從黃連中煉出糖來、從牛糞中找出黃金來一樣,這都是不可能的。

這一科的四個偈頌,層層遞進地揭示了身非樂性的真相。第一頌,承接了前一頌的「安樂由他起」,說明身體中樂少苦多;第二頌進一步說明,即使這非常稀少的安樂,也很難獲得;第三頌說明應面對實際,畏懼肉體身上的痛苦;第四頌說明身體的享樂,反而助長了痛苦。

下面聖天菩薩首先引導大家認識到身體中苦多樂少的真相。

凡夫因為顛倒的習氣特別重,把苦當成樂,認為身體裡充滿了快樂的因素,所以一下子接受不了甚深佛法的意義,因此還會有下面這樣的提問。

設問:即使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才產生痛苦,人們依然能夠找到補救的方法。種種美好的東西,比如美食、衣服、家具、住宅、汽車等等,不但能減輕身體的痛苦,它們也是能產生巨大快樂的因素。所以痛苦稀少、快樂眾多的緣故,不應該對於痛苦一向恐懼。

答:

若人所生樂,不能大於苦,

如是極大苦,寧猶思惟小。

頌文直解

如果善加觀察,因為樂是依靠外緣而得到的,而苦是身體本具的,所以人們得到的樂非常小,而苦卻非常大。那麼對於生老病死等這些身體自性具有的,同時又是極大、難忍的痛苦,難道還應想成很小嗎?

釋義

身上的苦,既強烈,數量又多,但是相比之下,快樂的程度卻很輕,數量又很少。這是世間共稱的。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很說明問題。從前有個叫天授的人,舒舒服服地躺在柔軟的墊子上,看著美景、聽著音樂、吃著美食,他沉浸在色聲香味觸五欲的享受之中。這時蜜蜂飛來叮他,他馬上就生起嗔心,開始痛苦難受起來,五欲的樂趣就被忽略了。像這種讓他難受的因素還很多,像蒼蠅、老鼠等等,或者聽到一些壞消息,都能讓他馬上就失去快樂。同樣地,人能享受的最大快樂,敵不過喪子等痛苦的十六分之一。正因為貪愛,所以痛苦給人的是刻骨銘心的感受。所以,當強烈的痛苦壓過快樂時,快樂就無法持續了。如果力量很強的快樂真的存在的話,痛苦又怎麼能夠壓服它呢?弱小的力量是無法勝過強大力量的。因此,承許身體中快樂極大、痛苦稀少,是完全錯誤的。

人們經常抱怨說,我對他的一百次好,他都沒記得,僅僅的一次不好,他就一直記在心上了。這就是痛苦的感受比快樂要深刻得多而導致的。

總之,由於身體本來是苦,快樂只能由外部的因緣造成,但是外部快樂的因緣,又遠遠少於痛苦的因緣,所以應該正確的認識到,世間人們所感受到的樂,是遠遠小於苦的。眾生實際上是沉溺在苦海中,只是妄認為身上有快樂而已。

下面聖天菩薩進一步引導,快樂不但比痛苦少,其實還追求不到。

世人皆趨樂,樂者實難得,

故於此眾生,眾苦如隨逐。

頌文直解

因此,世間人們都一心想要快樂,對快樂非常耽著,然而,得到了快樂的人卻很少,所以對於自性即是壞滅的眾生而言,身體自性的苦,必然像影子一樣,隨逐著眾生。

釋義

因為這個有漏業報身上的樂很微弱、又很稀少,苦就很容易勝過了樂。所以聖天菩薩說:「世人皆趨樂,樂者實難得。」一個尋求快樂 、厭離痛苦的人,必定想要逃離痛苦。但是在一個自性即是痛苦的身體上,快樂是任何人都尋求不到的。而且一個人越追求快樂,快樂就離他越遠,他越會感受到苦,因為對快樂的欲望心,使他積累了很多痛苦的因素。因此,具有快樂的人非常少,所以聖天菩薩說:「故於此眾生,眾苦如隨逐。」雖然人們試圖逃離痛苦,痛苦卻像影子一樣,緊追不捨。因為痛苦就是身體的自性,自性又怎麼可能捨棄得掉呢?

《四百論廣釋》中說了這麼一個公案:一個人被一頭發狂的大象追逐,他沒有鐵鉤,制服不了大象,於是他找到了一口井,躲到了井裡面。他想這樣總算是安全了,但那頭大象仍然在外面等著他。

世間的苦,就像是這頭發狂的大象;這個人沒有制服大象的鐵鉤,表示世間人沒有對治苦的方便;他躲到一口井裡,表示世間人得到了有漏安樂;這個人覺得安全了,表示世間人因為愚癡,而以為有漏安樂是永久的,不會再失去;但是他不可能一直躲在井裡,表示世間人的有漏安樂不可能長久;大象一直在外面等候著他,表示世間的痛苦一直包圍著世間人,從沒有消失過。

下面聖天菩薩引導大家認識到,在業報身中追求快樂是明顯錯誤的。

如欲能得苦,樂豈能如欲,

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頌文直解

因此眾人的苦,能夠輕而易舉地如欲獲得,而樂則與此相反,怎麼可能隨心所欲地獲得呢?因此,你為什麼要對於身體中極為稀少的快樂,一直耽著並愛重,而為什麼對於身體中自性具有的眾多苦,卻不生畏懼呢?這是非常顛倒的想法,這樣是根本沒有辦法離苦得樂的。

釋義

 從前面的偈頌可以知道,痛苦總是在世間人身邊,即使不在身邊,也可以不費力氣輕易得到。然而要得到快樂,卻是那麼地難,因為對於一個自性即是苦的身體來說,快樂是極為稀少的,就像炎熱夏天裡的一股涼風那樣地罕見。世間人們對於身體中恆時存在的苦並不害怕,而且為了追求那麼一點快樂,總是不惜去做殺盜淫妄等等會帶來痛苦的惡行。聖天菩薩為了幫助世間人去掉這種邪見和惡行,於是說了:「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每個人都可以對照一下自己這輩子的經歷,看看你付出的努力有多少,得到的快樂又有多少,就可以明白苦多樂少的這個事實。

快樂並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因為快樂被別的因緣控制,所以不可能如欲獲得,而人們對這個快樂卻很重視。那麼痛苦呢,它不需要受其他的因緣控制,完全受它自己的因緣控制,因此很容易得到,但是愚癡的人們,卻並不對它畏懼。快樂因為稀少,又是人們所希求的,所以人們拼命去追求它。那麼對於那麼多的痛苦,又為什麼不害怕呢?

月稱菩薩說到:比如有人挖了一個洞,去偷國王寶庫裡的珍寶。但是因為寶庫戒備森嚴,不但珍寶沒得到,反而還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遭受難忍之苦。

這裡國王的寶庫,比喻快樂並不屬於自身;有人去偷寶,比喻世人想把不屬於自身的快樂占為己有;挖洞比喻追求快樂非常辛苦;寶庫戒備森嚴比喻要獲得快樂非常危險,要付出很大代價;最後沒得到珍寶,反而還受到嚴厲的懲罰,比喻世人追求快樂最後都會失敗,並且會以此帶來更多的痛苦。

下面聖天菩薩進一步指出身體是痛苦的盟友,所以應該放棄。

已得安樂身,反成眾苦器,

重身與重怨,二者實相同。

頌文直解

如是把苦耽著為快樂,純粹是一種顛倒,因為似乎已經得到了安樂的身體,其自性反而成為了眾苦之器。所以愛重自己的身體與愛重怨敵,這兩者實際是相同的,因為它們在產生苦這一點上,毫無差別。

釋義

這個業報身如果受到精心的照顧,會變得很嬌氣,一點點的痛苦,都難以忍受,就像一片嫩葉會被火焰灼傷一樣。但是一直在勞作的人,反而能承受比較多的苦。因此,安樂越大,反而更會使得痛苦增加。正因為這樣,所以聖天菩薩說:「重身與重怨,二者實相同。」就是說,對於一個沒有擺脫痛苦的人來說,他的身體和他的仇人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它們都是導致痛苦之因。

《四百論廣釋》中說: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正午時分,一個人很舒服地躺在馬車上睡覺。路過的國王看到後,覺得他很可憐,於是給他了很多幫助。後來,當這個人習慣了享受之後,即使躺在柔軟的墊子上,只要有一顆芥子碰到了他,他就覺得難受,無法入睡。所以在舒適環境中長大的人也是這樣的,身體越是享受五塵的外境,就越加變成苦的容器了。

所以說人的身體,越享受就越嬌貴,越嬌貴就越會痛苦。就像林黛玉的身體,享盡榮華富貴,卻越來越虛弱,最後弱不禁風;而劉姥姥的身體,因為要下地幹很多粗活,反而身子骨很硬朗。以前吃不飽的時候,人們很希望能有東西吃,現在條件改善了,可以吃飽了,很多人又因為吃得太多、太好了,擔心體重超標,擔心產生高血壓、脂肪肝等病,不得不進行節食,被迫進行各種體育鍛煉,這就是身體的這個特性造成的。這就像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樣,身體就是那條會反咬一口的蛇,越愛重它,它反而越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痛苦。

所以這揭示了一個矛盾的現象,那就是人們努力掙錢,目的是為了能使身體得到享受,但是業力形成的業報身,卻又沒有福報享受,享受之後就會帶來疾病等各種障礙,那麼,大家是否應該把聞思修佛法放棄掉,而只去努力工作、掙錢呢?

當年我剛到學院的時候,聽到法王上師講法時說:「我很厭離這個如幻的、向四大借用來的身體。」那時我還出家不久,不明白上師為什麼說討厭這個身體,當時想:如果身體是讓人討厭的話,那應該扔掉才對啊,那又怎麼能扔掉這個身體呢?但是扔也扔不掉啊。後來學到身體是苦器的時候,才明白,原來上師是為了讓我們明瞭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有漏的苦器,讓我們放棄對身體的貪執。

苦器,就是佛經裡經常說的「純大苦聚」。大家只要如實按照因緣去觀察這個身體,就能發現這個身體,確確實實就是純大苦聚,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前面還提到過,這個身體,甚至比仇人對自己帶來的危害還要大。如果大家現在對身體還抱有很大的希望,很執著,放不下的話,那就要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了。在這個苦器裡,人所想像出來的樂,怎麼可能存在呢?又怎麼可能得到呢?大家的這些希望,都是必定要落空的。

在《阿含經》中,導師佛陀作了很多關於厭離身體的珍貴開示。比如《雜阿含經》第一卷的第五經中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導師佛陀說:貪愛、喜歡身體上的色蘊,實際上就是貪愛、喜歡著苦,這樣不會解脫苦,不會明瞭苦,不會離開對苦的貪欲。其他的四蘊,也完全是一樣的道理。

那麼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斷除對身體的貪愛呢?《雜阿含經》第一卷第二十二經中,導師佛陀就教導了用無常觀的方便,來消除對身體的貪愛。

當時有一個比丘來請問世尊,如何使心得善解脫。世尊教導他說:「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

導師佛陀的意思是說,對於五蘊要進行裡裡外外、粗粗細細仔細的觀察,要一直觀察到它們時時刻刻在無常遷變,這樣對身體的貪愛就自然而然地消除了,心就獲得了自由。心獲得了自由後,就為斷除我執等更深的修法做好了準備。

這位比丘,在聽了佛陀的教導後,接下來「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佛陀住世時的比丘,在聽受了教言後,都如獲至寶,認認真真地去修持。這位比丘按照佛陀的教言修持後,得到了真實的利益,證得了聖者阿羅漢的果位,這確實很殊勝,很值得隨喜和羡慕啊!《涅槃經》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種無為法中的寂滅妙樂,才是無漏的樂、真實的樂、不會變壞的樂,這種妙樂,是三界生滅法中的有漏安樂根本沒法相比的。如果大家在命終時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也能立刻感受到這種妙樂。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第三十九條就是:「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所以真正想求得安樂,並且以最快時間求得安樂的人,不必要花很多心思去創業,不必要辛辛苦苦去上班,也不應該去貪圖各種的名聞利養,而是應該踏實增上信願行,這樣沒過幾年,最多也就幾十年之後,大家就能獲得這種殊勝的妙樂了。如果以後證得了般若大空性,成就了大乘的佛果,那麼那種妙樂,則更加是不可思議的大樂了。大家只要認識到真正的安樂在哪裡,然後放下對有漏業報身體的貪執,立下往生極樂世界等的志願,再像這位比丘那樣,「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地修行,就一定能夠成就真正的安樂。

視頻網址:https://www.youtube.com/user/zfwtv/videos?sort=da&view=0&flow=grid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點擊瀏覽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