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中觀四百論38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9602)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4/1/16 上午 09:56:27
--  中觀四百論38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三十八課

上一個偈頌中,聖天菩薩講到要捨棄悅意境,才能獲得吉祥,但是又有人想,以國王的威權,能隨心自在獲得人世間全部的悅意境,沒有不悅意境。因此為了能獲得國王的威權而去行善,是值得的吧?

答:

誰不用教敕,彼則不需法,

誰求得教敕,是眾中愚人。

難詞釋義

用:此處是需要的意思。

教敕:此處指國王一言九鼎的威權。

頌文直解

對於希求解脫的人來說,國王的威權根本沒有必要,因此不需要為了獲得國王的威權而行善法。若有誰不如理修行,僅僅為求國王的威權而行善,這是眾人中愚癡之人。

釋義

希求解脫的人,不必要去羨慕國王的威權。因為如果修行者獲得了解脫,心得到了自在,他凡有所需求,都可以不借功用就得到。而且解脫者具有的無漏樂,才是真正的樂。而國王的威權帶來的那一點點有漏快樂,不但低劣,而且還需要通過勤作、依靠外境才能產生,並且它還是放逸與惡業之源。因此善於觀察、辨別的人,是根本不會以此為樂的。

所以那些為了得到國王的權勢而去行善的人,缺少了智慧,是眾人中的愚癡之人。

設問:未來需要財富等的受用之果,因此現在還是應該為此而行善修福吧?

答:

由見未來果,汝貪愛法者,

見貪未來邊,豈不畏何為。

頌文直解

由於見到了行持有漏善法能在未來受用安樂之果,你就對有漏善法產生了貪愛的話,那麼在見到貪愛的未來的邊際是墮入惡趣之後,對此你為何不生畏懼呢?你修有漏善法還有什麼用呢?

釋義

行善必定能獲得未來的安樂受用,但是對於有漏善法的貪欲,會使得他不可能出離生死輪迴,因此在福報享盡後,就又會墮入到惡趣中。這個最後的結果,是令人畏懼的,也已經與行善的目的完全相反,所以聖天菩薩反問說:「豈不畏何為」。

有的人想,能夠因善法而享受長時間的安樂,即使之後又將墮入惡趣,也還是值得的吧?如果去觀察、體會一下痛苦的難忍程度,他就不會說這麼輕飄飄的話了。前面講過:人能享受的最大快樂,敵不過喪子痛苦的十六分之一,而惡趣的痛苦,更是人間的痛苦所難以比擬的。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中說:「如是一切眾苦中,無間獄苦極粗猛。此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此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意思是說,在人間每天以三百根矛,猛厲地刺透身體所產生的痛苦,也難以與無間地獄裡最輕微的苦相比,甚至連少分也比不上。所以一個正常思的人,知道這些真相之後,就連再大的人天快樂,也都不想要、不敢要了,而會去精進聞思修出離生死輪迴的方法。

接下來聖天菩薩用比喻來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

如傭人修福,全同為工資。

頌文直解

總之,為了異熟的安樂而行善業,就像是傭人,表面上是在修福,實際上卻完全是為了將來的工資一樣,僅此而已。因此,對斷除有漏善法的方便,也應當精勤。

釋義

世間人表面上做出了很多成績,但實際上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工資。同樣,以貪心而行持有漏善法的人,表面上雖然做了很多利他的善事,但是他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利益他人,而是通過這些善法,來獲得他個人的有漏安樂。因此,這樣的善法是不純粹的,已經被自私自利的心染污。

真正地行持善法,就應該行持由出離心、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法,而不應該去行持由貪愛所攝持的善法,否則就像前面說的,最後還是白忙一場,免不了要墮入惡趣受苦。所以初學者不要著急去找事情做,而是要靜下心來,發現自己的煩惱,斷除自己的煩惱,要首先培養出離心、菩提心,這是第一要務。

這以上,聖天菩薩教誡了應斷除有漏業,以及傳授了斷除有漏業的方便,接下來,就要講解如是斷除有漏業之果。

丁三、明如是得斷之果

若尚不樂善,何能作不善。

頌文直解

具有智慧的求解脫者,因為知道有漏善業的異熟果依然是輪迴之因,所以也不會歡喜,那他們又怎麼會做惡趣之因的不善呢?如是,當修持斷除有漏業的瑜伽。

釋義

因為有漏的善業,具有如上所說的諸多嚴重缺陷,依然是輪迴之因,所以求解脫的智者不會對此動心。那麼對於既損人又害己的、直接導致惡趣的非福業,就更不會樂意去做了。就像一個嚴守戒律,連煙也不抽的修行人,他對毒品就更加會警惕和遠離了。

接下來聖天菩薩指出,斷除了有漏業的修行人,進一步修行勝義空性,就能成就解脫的果位。

若誰見眾生,如機關幻人,

彼等極明顯,能趣於勝位。

難詞釋義

機關:即機關木人,木頭機器人的意思。

幻人:幻師所幻變出來的假人。

頌文直解

如是修行的佛子,見到由業力幻化的眾生,猶如見到木頭製成的機器人,以及猶如幻師變化的幻人一樣,絲毫無有自性,那麼他很顯然地將趣於究竟、殊勝的寂靜果位。

釋義

木頭做成的機器人,看上去有的像男的,有的像女的,但其實根本不是真的人。同樣幻師用咒語配合道具,能變成人,看起來也像是真的,但其實也只是個幻人。如果能將一切眾生都看成是木頭機器人與幻人,那麼他將很容易斷除有漏的福業與非福業。這樣顯而易見地,他將很快獲得解脫,進入到殊勝的涅槃果位。

若誰於生死,諸境皆不喜,

則彼於此間,都無可愛樂。

頌文直解

已經通達了法的自性的人,對於生死輪迴中圓滿如天界的受用境,都不會產生歡喜心,那他對於此人世間浸滿眾苦的輪迴法,就更加不會產生愛樂了。

釋義

聖者了達了法的自性如同幻化,那麼在他面前,輪迴中的悅意境,就失去了悅意的自性,如其他平常事物一樣的平等。那樣,對於生、老、病、死等具有擾亂的相,也都通達了無自性,更不可能產生愛樂。這樣的聖者,為了幫助其他的迷亂眾生了達輪迴的自性,仍然會化身在輪迴中,但是因為已經具有智慧,所以不會對輪迴再產生絲毫的愛樂,不會再沾染上過失的罪垢,而在智慧的境界中,普渡無量的眾生。

 

 

淨治弟子品第八

經過前七品的修習,瑜伽者的根器逐漸成熟,接下來的第八品,就進一步來淨治瑜伽者的根器,為後八品修習方便生的甚深般若法門打下扎實基礎。

乙四、於方便生甚深義明淨治聞器之理分三:一、略明其體 二、廣說自性 三、所說攝義

丙一、略明其體

無始以來串習而成的根深蒂固的貪愛煩惱,把眾生牢牢地繫縛在輪迴之中,那麼如何才能斷除貪愛呢?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難詞釋義

愛念:指以貪心引發的愛他、念他的心。

頌文直解

猶如世人對於不順從自己的人,對他的愛念就不會久住同樣地,以如上所說之理,了知了外、內諸境的眾多過後,瑜伽修行者對於諸境的愛念不會久住。

釋義

在第一品「破常執品」中說過:「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一切人際關係,都是這樣的。具有我執的凡夫,最愛重的是自己,只要他人不順從自己,無論是自己的父母、子女、配偶、兄弟、朋友等等,關係都會冷淡,甚至徹底破裂。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這樣,人與一切的外境與內識的關係,也都是這樣。如果了知了它們的過患,那麼對它們的愛念就會減弱,了知的過患越多、越深刻,愛念就會越來越弱。

在前四品中,分別對世間人最愛念的常、樂、淨、我作了破除。第五品中,通過了知大乘佛果的妙德與菩薩道的自性,間接地了知了僅僅為自己求出離的過患。第六及第七品,了知了煩惱集與有漏業集的過患。對以上的引導大家經過反覆不斷地聞思修習後,對世間的貪著就會越來越減少,乃至最終徹底斷盡。

丙二、廣說自性分二:一、明所斷淨治之理 二、明對治淨治之方便

前七品已廣說了總的斷除煩惱的方便的次第,接下來從斷、證兩個方面,來宣說淨治弟子之理。首先略說對所斷煩惱的淨治。

丁一、明所斷淨治之理

貪愛等煩惱一旦產生,力量會變得很強大,很難克制和消除。世間上的人,都吃過這些貪嗔癡煩惱的苦頭,知道煩惱的厲害。那麼,力量如此強大的煩惱,是否可以真的被對治掉呢?在這一科裡,聖天菩薩就告訴我們煩惱可以被徹底對治掉的道理。

首先來觀察煩惱的所緣境,可以發現所緣境的自性並不會引發煩惱。

有者於彼貪,有者對彼嗔,

有者於彼愚,故無可貪義。

頌文直解

對於同一個境,有的人會對其產生貪欲,有的人會對其產生嗔恚,也有的人會因其而產生愚癡。因此,並沒有自在成立的貪、嗔、癡的所緣,因此貪欲等的煩惱在境中完全不成立。

釋義

所緣境是煩惱生起的助緣,假如沒有所緣境,即使有再多的煩惱種子和非理作意,也不可能產生出煩惱的現行。那麼,那些所緣境是否必定會讓人產生煩惱呢?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四百論廣釋》中說,一個男人有兩個妻子和一個女兒,女兒是大房生的。當大房見到女兒時,覺得很可愛,生起的是貪欲,當二房見到女兒時,覺得很討厭,生起的是嗔恚,而他們家的傭人見到的時候,無動於衷,生起的是愚癡。

如果這位女兒確實很可愛的話,那麼二房和傭人,也應該都覺得可愛;如果她確實很讓人討厭的話,那麼大房和人也應該感到討厭;如果這個女兒確實能引發傭人的愚癡的話,那麼大房和二房都應生起愚癡。但是實際上,其他人都沒有產生那些感受。所以,這就說明,在女兒的身上,既沒有自性成立的可貪義,也沒有自性成立的可嗔義,也沒有自性成立的可愚義。

世間人覺得煩惱強大,就是誤認為所緣境猶如煩惱的靠山,能源源不斷地引發煩惱。但是當知道了這些僅僅是自己顛倒假立的,所緣境中沒有引發煩惱的自性的時候,煩惱外面的靠山就倒掉了,支撐煩惱的外部力量就沒有了。所以修行者認識到這一點,對煩惱就不需要畏懼,不需要自卑,修行所緣境的空性,就能夠斷除掉煩惱。

設問:既然所緣境並不能以自性引發煩惱,那麼這些煩惱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或者說,煩惱有因嗎這個因能被斷除嗎?

答:

若無有分別,則無有貪等,

智者誰執著,真義謂分別。

頌文直解

如果沒有作為因的非理作意的分別,則在一切時、處,都不會有貪等的果。因的非理作意,僅僅是對於所緣境的顛倒增益的分別而已。假如真實義中確實有貪等煩惱,那麼智者誰會將這個真實義之貪等煩惱,執持為非理分別呢?

釋義

前面說所緣境並不能真實引發煩惱,那麼煩惱的產生,就只能是眾生的顛倒分別所導致的了。這個偈頌,是對於煩惱的因,也就是非理作意的顛倒分別進行觀察,同樣也發現煩惱並不成立。

這種第六意識的顛倒分別,也就是眾生對於所緣境經過非理作意後的增益。同樣拿前面的例子來說,大房對於孩子經過非理作意,增益出了可愛,二房對於孩子經過非理作意,增益出了嗔心,而傭人,則沒有作正確的作意,而增益出了愚癡。這就像有人在黃昏時對花繩增益為蛇,而且不同的人增益出了各種不同花紋、不同名稱的蛇一樣,大家都產生了恐懼,有的甚至嚇得昏過去了。但是蛇根本是沒有的,這增益出來的蛇,是完全顛倒的,不符合事實的。

設問:煩惱將世間人深深地與所緣境繫縛在一起,所以還是難以徹底斷除吧?

答:

任誰與他人,都無同繫縛,

若與他同繫,分離則非理。

 

頌文直解

在生死輪迴中,無論是誰,都不會以煩惱之力,而與境繫縛在一起。否則,就不可能在最終以對治的方便,與所斷煩惱分離了。

釋義

所謂的繫縛,就是眾生註定會對所緣境生起煩惱,而所緣境也註定能引起眾生的煩惱。如果這種繫縛是以自性存在的話,那麼煩惱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斷除了,而且不管是聖者還是凡夫,面對共同的所緣境時,都要產生貪心、嗔心,或者愚癡心了。如果一個所緣境,必定能讓人產生貪心,那麼佛看了也要產生貪心了;或者一個討厭這個東西的人,也要對它產生歡喜心了;哪怕一個老母親,孩子剛離開人間,特別傷心、痛苦的時候,讓她看到這個東西,就能讓她產生歡喜心了。或者說,世間人面對這個所緣境,永遠不產生嗔心和愚癡心。但是像這樣的東西,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都是不可能得到的。

煩惱雖然非常強大,但是並不是以自性就將眾生與境繫縛在一起。比如對於欲界眾生來說,雖然男女之欲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世上也有同性戀,他們對異性是沒有貪愛的。並且,異性之間產生貪愛後,過了一段時間,這個貪愛就會減少,直至消失,有的甚至轉變成了仇恨。而如果眾生已經修行成就,那麼面對任何境,都不可能產生煩惱了。

繫是集的作用,縛是苦的表現,對繫縛的分離是道,解脫則是滅。所以如果被煩惱集與有漏業集繫住了,必然會被苦所縛如果想要解脫的滅,就要與繫縛分離。《入中論》中說:「異生皆被分別縛,能滅分別即解脫。」真正將眾生與所緣境以及輪迴繫縛在一起的,是眾生的分別,煩惱也是因為眾生通過非理作意的分別而產生的。所以如《釋量論》中說:「心自性光明,諸垢是客塵。」煩惱等諸垢並未進入到心的本性,而是可以分離的客塵法。所以煩惱並不是自性有,而是自性空,修行者見到了煩惱的自性空,那麼所有的八萬四千煩惱就能被徹底斷除了。

因此,以法我執及人我執作為根本的一切障,全部攝盡在煩惱障和所知障中。而二障又分為遍計分及俱生分兩類。二障的遍計分在初地斷除,而二障的俱生分,從修道的二地開始次第斷除。所有煩惱障種子的斷德在七地圓滿。餘下三類細的所知障,在三清淨地次第斷除在十地末,彼二障極微細的習氣,又以金剛喻定徹底斷除,這時所知障斷德圓滿成就。這是大乘的諸大經論中所闡述的究竟真實密意。

 

《中觀四百論》第38課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KmVBUGtlM&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feature=c4-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