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59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3268)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4/10/7 下午 12:10:27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59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五十九課

視訊:佛說無量壽經5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sPwB4smBQ&index=65&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


 

下面講下品往生的條件和往生時的情況: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佛告訴阿難:下輩往生的情況是這樣的,十方世界裡的諸天人民,至心想要往生彼極樂國土,如果不能做很多功德,至少也要保證三個條件:一、應當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二、一向專心,乃至十念,念阿彌陀佛;三、發願往生極樂國土。如果有人聞到此彌陀願海甚深法門,對於往生極樂非常歡喜,有信心,有很強的意樂,心裡絲毫不懷疑,以這種信心,下至一念,念彼阿彌陀佛,以至誠心,願往生極樂國土。雖然他不能做很多功德,但只要保證這三個條件,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夢見阿彌陀佛也能往生。往生之後,他的功德、智慧比中輩者稍差一等。


 

這裡講的是往生最基本的條件。「歡喜信樂,不生疑惑」,指的是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國願」說的「至心信樂」,其中「不生疑惑」,是指有很深的信心,對這件事不生懷疑。也就是深信憑我們自身的力量沒辦法超出生死輪迴,但是,借助彌陀願海的力量,下至十念念佛,都能往生。這裡說的「願生其國」,就是彌陀願海講的「欲生我國」。願海說「乃至十念」,這裡講「乃至一念,念於彼佛」,都是指要有念佛行。


 

以下解釋對於三輩往生的一些疑惑:


 

有人問:《金剛經》說:「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既然如來無來無去,為什麼這裡說臨終時佛來接引,現在行者心前呢?


 

回答: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說:「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


 

這就是感應道交。即眾生以念佛心為能感,在臨終時佛的悲願就必定有回應。雖然真實中沒有佛來,也沒有來的路線、軌跡等等,但在因緣會合時,也會在行者心前顯現佛身。雖然本來沒有實法可見,然而行者也會見到佛。


 

「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


 

所以永明禪師也說:「一切如幻事般並非實有,也就忘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而沒有取著的心。然而在眾生的念佛心中也不無幻相,既有能念的心,也有所念的佛,也就能在行者心前現出佛來。」


 

「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


 

永明大師又說:「法身真佛本來沒有生滅(法身是無為法,非因緣所作,因此本無生滅。)然而從真佛起現的化佛,會現在眾生心前接引眾生。(即在眾生的生滅心前,會看到佛有來有去,有誕生、涅槃等等。)」


 

比如,從法身毗盧遮那真佛中起現了釋迦化佛。人們就認為釋迦佛在某年某月某日,誕生在迦毗羅衛國某花園中;之後,逐漸長大、出家、苦行、成道等等,有一系列的過程;成佛後四十九年說法度生;一切因緣結束時就入於涅槃,此後就不在人間了。其實,這一切顯現都是為了接引迷惑眾生。即佛的悲願和眾生的善緣和合,自然就在眾生心前顯現這些事業相。這就是在本無生滅中,現出生滅的事相。當然這也只是就凡夫的妄心而說。


 

「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


 

這裡也是如此,阿彌陀佛過去發願,未來將建立極其殊勝的剎土,使得有緣眾生只要具足信願,下至十念專心稱名,到他臨命終時,我就和淨土聖眾來現前安慰,使他心不顛倒,立即生到我的國土。


 

後來,在無數大劫當中積累資糧,如今功德圓滿,成就佛果,完全實現了本願。也因此,住於佛位之時,自然隨著本願,任運地應眾生心而現出所知量。即有緣眾生只要具備信願念佛的因,與佛的悲願的緣一和合,就會在他心前現出化佛來接引。而且隨著行者功行的深淺,見到的佛身、聖眾和各種境相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緣起不可思議之處。


 

但是,這並不是諸佛派遣了一位化身,從十萬億剎土之外飛過來迎接他。佛的真身湛然常寂,在這本來清淨、本自寂滅的常住體當中,沒有任何來去、增減、動搖、生滅等相。因為所謂「來去」等相,必定是從一處到另一處,只有在某個時空局部的法上才能安立。而佛的法身遍一切處,怎麼會有來去呢?而且,法身並沒有某種固定的形體,怎麼可能有增減、動搖、生滅呢?其實,來去等等都只是名言假立的概念,只是我們太習慣這些,才把佛也想成這樣。事實上,佛是沒有生滅來去的。因為,生滅來去等都只是戲論。諸佛證得法界,歸於本源時,一切妄相都消失了,又怎麼會有這些戲論呢?


 

然而,諸佛為了接引眾生,也要現為相應眾生心的方式,所以,就會依著我們的心,顯現出有佛來接引,使得我們取相眾生也能看到佛,我們就會感覺佛來了,或者跟佛走了等等。以這種方式就直接把我們攝持到了極樂淨土。


 

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


 

譬如鏡中的形影,沒有內外,乍看起來,感覺鏡子裡的影像好像有遠有近、有內有外。但是實際上,那些影像都在那面鏡子裡,而鏡子裡是沒內沒外的。所以,影像正現的時候,也是沒內沒外的。(或者說鏡中現的形影只是虛相,沒有自體,所以無內無外。見到的內外只是一種錯覺。)


 

同樣,我們在錯覺當中感覺有來有去,但在真實法界中本來沒有來去。因為,建立來去,一定要有方所,要有真實的東方、西方等,才能說從東方去西方等。但真實中連東方、西方都沒有,又怎麼能說有來去呢?或者,一定要有色法的實體,才能安立它的來去。但事實上,連一個實體都找不到,哪裡有它的來去?還可以說,法身遍一切處,不是住在某個局限的區域裡,所以無來無去。


 

又好比夢中的事,不瞭解的時候,認為那裡的一切都是真的有。其實,這上面既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因為,夢正現的時候,就只是一種幻事,根本得不到任何法。


 

同樣,對於佛來接引的事,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實有的,它只是緣起的現相。而且,那只是你心前的現相,你看到有多大的形量,有哪種動作、來去等等,都只是依你的心現的,不是說佛持有什麼固定的相。因為,證得法界時了無一相可得,不偏墮在任何法上面。就像空谷本身沒有聲音,正因它是空的緣故,就能隨你發出什麼聲音,就傳出相應的迴響,絲毫不差。佛現身接引等現相,也是應你的心而現出所知量,你的心變了,所現的境相也會變。


 

又經[1]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


 

佛經說:「應以佛身得度的人,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為他說法。」也是這個意思。


 

真實的佛是平等法界,不屬於任何範疇。也因此,從這個法界當中,能夠普應眾生的機宜而現各種相。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他證得了法界一心,也因此,可以應各類眾生的機,顯現不同身相。可以現佛身、菩薩身、羅漢身,乃至於六道眾生身、無情身等等。如果他持有某種固定的體性,怎麼可能什麼都現呢?正是由於他是真空妙體,所以就能應眾生的心而有無數化現。


 

那麼同樣,此處,應以佛身接引者,就現佛身來接引他往生淨土,也是這個意思。


 

「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所以,水清澈時,月亮自然就來了。所謂「來」,也不過是水很清澈,跟天月一和合,自然就現出月影,而不是天月飛下水來。這就很好地譬喻了法、報、應三身的情況。月體比喻法身,月光比喻報身,月影比喻化身。所以也叫做「應化身」,就是應你的心現出這種影相來。不是月亮真的飛到水裡來,意思是,不是說法身佛有什麼動搖、來去,但是現的化身是法身的代表,以法身的妙用應著你的心就會現成這樣。


 

所以說,心水清淨時,佛月自然就現在心前。也就是當我們的淨業成熟時,就會現出一尊相應的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往生淨土,這就是法身彌陀真佛的代表。往生後也是如此,隨著每個人心的染淨程度,會有四土九品的各類情況。依報正報都是順應眾生的心而顯現,絲毫不差。這叫做「感應道交難思議」。


 

這個問題,幽溪大師在《圓中鈔》中說:「凡是見佛,須論感應。若平居參禪,或修空觀,既宗掃蕩,佛亦不立,苟有所見,悉為魔境。或功用顯著,心佛自現,亦須觀空,弗生著相。」


 

《圓中鈔》說:凡是臨終見到了佛,需要從感應上談,也就是以行者的淨業成熟為能感,和佛的願力和合,自然就現出佛的身相為所應。這是臨終時自然有的現象,並不是著魔。


 

如果平時參禪,或者修空觀,因為它的修行宗旨是掃蕩一切,連佛都不立,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有所見,那就都判為魔境。就是任何處不取著,一切處都不住。如果因為修道的功用顯著,而自然顯現一些境界,比如見光、見佛等,這時也要觀空,不能生著相的心。


 

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若不明此,妄論邪談,不唯自障,兼亦障人。於此法門,大成罪過。」


 

而念佛法門與此不同,既然因上修行的宗旨,是一心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那麼,以此念佛為因,自然就會感得見佛的果。因為彌陀大願海已經承諾,隨著行者信願念佛,臨命終時,佛就會和大眾現在他面前。也就是果符合因,佛現前接引是阿彌陀佛度生的大用,是現前給眾生做安慰的。所以這是妙音所感,不能說是魔境。


 

再者,眾生和佛在法界中本來同體,眾生有什麼樣的能感,佛就有什麼樣的回應,絲毫不爽,法爾如是。如果你不明白這一點,亂發表邪論說:「臨終見到佛,那是魔境界,不要跟佛去」,那就不僅障礙了自己往生,還障礙了別人解脫,對於淨土法門,造了很大的破壞罪業。


 

又有人想:「臨終十念就能往生,這很容易。所以,我現在不必天天念佛,可以把精力都用在做世間的事業、享樂上,只要臨終前騰出一個星期,或者就在臨終那一天,好好地念一次佛,就能往生了。」


 

回答:很多人看到佛經上說,下至十念念佛都能往生,就認為到臨終時再念佛就可以了,肯定能往生,其實也沒這麼容易。


 

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中破斥說:經云:『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本經說:「其下輩者……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亦得往生。」臨終十念這個條件看起來不難,好像到時候肯定能做到,但其實,這只是你對自己的一種過分的估計,你沒有衡量到作為一個凡夫的真實狀況。十念相續雖然是簡易至極,但也要知道,你的業力也是深重至極。


 

「心如野馬」,我們凡夫的心就像野馬一樣,不斷地奔馳在外,已經串習成了一股非常強的野性。一遇到世間聲色名利等的境界,那種錯亂馳騁的力量,就會非常強烈地現行起來。但反方面念佛的心卻是極其微弱的。想想看,你在世間法裡混多了,心的錯亂習氣很堅固,那時候就連念十聲佛號都有困難,因為實在太散亂,很難提起念佛的心,最多只是有口無心地嘴上念念而已。


 

所以,淨業和染業一作比較,就能明顯地看出哪方面的力量強。臨終的時候,如果心中淨業的力量勝伏不了染業的力量,或者說念力勝不過業力,那就不能往生了。而臨終時的情況你現在怎麼能預計呢?那是非常懸的。到時候,各種各樣的煩惱、業障都很有可能冒出來,如果沒辦法以強大的念力把持住自己的心,就往生不了了。


 

一旦陷入了那種狀況中,幾乎完全做不了主。不要說臨終,就連平時感冒發高燒,身體上的病痛很嚴重,那時候,勉強念幾聲佛都很困難,念著念著就溜了,這都是身不由己的事。要知道,臨終是一種非常艱難的時刻,那時四大分離、風刀解體、心識恐懼不安,只有平時修行很純熟的人,才能安安穩穩地念上十念。


 

所以要明白,我們凡夫的妄想病相當嚴重,平時沒有一個固定的日課,養成串習的力量,臨終時就很難有把握。我們看《往生傳》裡,臨終時能夠順利往生的,基本都是長年堅持用功的人。因此,平時一定要用功。


 

再說「識劇猿猴」,是指我們凡夫的心識比猿猴跳躍、攀緣得還厲害。猿猴極擅於攀緣,但牠攀緣的頻率一分鐘也就那麼幾次。但是,我們的心識由於沒有外在身體的負擔,所以它打妄想的時候,一分鐘裡可以發生非常多次的攀緣。比如一個人在看電視,看上去他一直坐在那裡,好像很安靜,但實際上,電視裡放映了多少畫面,他的心就要攀緣多少次,而短短的一分鐘裡就有那麼多的畫面,可想而知,他的心緣著那些染污的境,已經發生很多次的妄動了。


 

「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像這樣,我們的攀緣心不斷地馳騁在六塵之中,已經形成了極強的妄動勢力。那麼,在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身心感受著那麼劇烈的憂苦,這時,心還能專注一緣,保持十念相續不斷,那是相當困難的。一旦沒把握住,一下子又隨業力稀裡糊塗地轉生到後世去了。


 

所以,現在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雖然淨土法門容易,但是「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如果不是每天堅持在淨業上用功,臨終那一刻哪能正定從容,自在往生呢?如果你只想在這一生之中,舒舒服服地享受世間五欲,放縱自心的煩惱,把淨土法門看得非常地輕,整天悠悠晃晃,心裡根本不在意,認為這麼簡單的事,憑我的能力,臨終念十聲佛號就能往生,天天做這種白日夢的話,就算到了驢年也不可能往生。


 

「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發起信心,提前就要管住自己的念頭,每天堅持淨業功課,把自己的心規範到淨業的軌道上,這樣久而久之,串習成性,善根就堅固了。也就是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在淨業上用功,這樣日積月累,形成了持久的慣性,等到臨終那一天,自然會跟平常一樣念佛,才能保證到時候十念相續,順利往生。


 

很多往生者都是幾十年用功念佛,一直堅持到臨終。因為平時天天都在準備這件事,所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還是能安安靜靜地念佛。而且,阿彌陀佛幾天前就告訴他了,所以那時從容鎮定,歡喜自在地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這樣多好!否則,平時沒有串習純熟,到時候手忙腳亂的,那出錯的概率就太大了。


 

因此,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把握好自己一生的方向。大家要走的路,就是去西方極樂世界。而距離往生的時間,有些人有幾千天,有的可能有幾萬天,年紀大的人也許只有幾百天,這都是很快的事。所以,大家不要再做白日夢了,在這有限的天數裡,要抓緊時間「練兵」。「練兵」就是指操練自己的心,一念一念清淨地念阿彌陀佛。這樣,每天都練習,每天都跟彌陀願海感應道交,那麼,經過幾百、幾千次的這種真實的修持,到臨終的時候,心裡已經出現一種決定的力量。那時候淨業成熟,佛就會預先給你發通知書,你得到這個,心就完全定了。到了那一天,就歡歡喜喜地跟佛去淨土了。


 

總之,提前做好準備,經過了幾千、幾萬次的練習,臨終時就很穩妥。即使當時有一些病障,或者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境緣,自心也會有力量把它克制住,從而使念佛的心能夠一念接一念地現出來。所以,平時就要訓練出這種念力來。


 


   

  

   

[1]《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世尊告言:有情無數,常受生死輪迴無有休息,是觀自在為欲救度如是有情,證菩提道,隨有情類現身說法。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4/10/7 下午 12:11:19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