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入中論自釋2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3476) |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4/10/23 上午 08:40:26 -- 入中論自釋2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二十一課 前面唯識師以佛在《十地經》中說的「如是三界皆唯有心。」證明自宗承許的「無有外境,唯有內識。」的宗義。中觀師通過引用並解釋《十地經》當中,對方所引經文的上下文,以及《楞伽經》中的偈頌,闡述佛經的真實涵義。並說明應當如此解釋經義。 下面講,假如以唯識師「無境有心」的立論解釋經義,會有佛經前後自許相違的過失: 若如汝宗,頌曰: 若知此等唯有心 故破離心外色者 何故如來於彼經 復說心從癡業生 如果像你宗承許的那樣,佛經的意義是,(佛知道)「此等顯現法唯是自性有的心識」,以此而破除心外有色法。那麼,為什麼如來在《十地經》當中,又說心從無明和行當中出生呢?(其中「癡」指無明,「業」指行。) 意思是說,如來在《十地經》裡講到,十二緣起中的第三支——識是緣起法,它以無明驅使的行作為因而出生,因此是觀待因緣而生。既然如此,前面的那句經文「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怎麼可能像你宗所說的,解釋成「實有依他起識」呢?這樣解釋,明顯會導致佛經前後自許相違。但是佛經絕不可能前後矛盾,所以,你們對於經義的理解不正確。 下面具體解釋偈頌當中「如來於彼經,復說心從癡業生」的涵義: 《十地經》說識以無明及行為因,非自相有,若識由自性而有者,應不觀待無明與行,然實待彼,故識畢竟非自性有。如眩翳人見毛輪等,要有顛倒因緣,彼方得有,若無顛倒因緣即非有故。 《十地經》中說,識以先前的無明和行作為因緣而生,而不是自相有。如果識有自性,它應當不觀待無明和行,但實際上,必須觀待無明和行才能出生。所以,識決定不是自性有。就好比眩翳人見毛髮等相,必須觀待眩翳等的錯亂因緣,毛髮等的行相才會顯現。沒有這些錯亂因緣,根本不會有毛髮等的行相。或者說,錯亂因緣一旦消除,毛髮等的亂相隨即當下消失。 所以,不要認為只有色等外境是妄現,內識真實有。要知道,識也是以內在的緣起而變現,同樣沒有自性。也就是以無明驅使,造作各種的業,薰成因位識,因位識成熟而成為果位識。無明和行的因緣沒有聚合的時候,識也沒有。這樣的因緣一聚合,識才出生。由此可見,識不是自性有。也只是因緣和合的一種妄現。 下面引用《十地經》,具體解釋識無自性的道理: 如經云:「菩薩如是隨順行相觀察緣起。彼作是念:於勝義中不知諸諦謂無明,無明所作業果謂諸行,依行之初心謂識,與識俱生餘四取蘊謂名色,名色增長謂六處,根境識三和合謂有漏觸,與觸俱生謂受,於受貪著謂愛,愛增長謂取,從取所起有漏業謂有,業等流起諸蘊謂生,蘊熟謂老,蘊壞謂死,由死離時愚昧貪戀令心熱惱謂愁,從愁發語謂歎,五根衰損謂苦,意識衰損謂憂,苦憂轉多謂惱。如是但生純大苦蘊、純大苦樹,其中都無作者受者。 這段經文,具體指示了十二緣起有支的現起方式,說明五取蘊只是一幕幕因緣幻現,無有自體成立。「緣起」指依因緣而現起,意味著觀待而生,毫無自性。意思就是,十二有支從因至果的過程當中,根本找不到實有的作者或者受者。只是把因位時的造作假立為作者,把果位時的領受假立為受者。這一切都只是觀待因緣而生,決定沒有獨自成立的體性。 「菩薩如是隨順行相觀察緣起」:六地菩薩像這樣隨順萬法的行相觀察緣起。其中「觀察緣起」,指在萬法上看到每一種行相是怎樣隨順因緣、觀待而現起。只有像這樣正確地抉擇緣起真理,才不會落入粗細的常、斷二邊。 「彼作是念:於勝義中不知諸諦謂無明」:菩薩這樣想:在勝義中不了知真實義叫做「無明」。 「無明所作業果謂諸行」:由不了知真實義和業果的無明,會現起各種虛妄的造作,所作的業叫做「諸行」。 「依行之初心謂識」:依於造作最初現起的第二剎那心,叫做「識」。身口意造作結束的下一剎那,在識田當中無間薰入了業的習氣,成為因位識。也就是以這種造作必定留下將來感果的習氣勢力。就像炒菜的時候,會出很多油煙,這些油煙比喻行。雖然炒菜結束,但是油煙會熏在牆上,把牆熏黑,熏在牆上的黑煙比喻因位識。 「與識俱生餘四取蘊謂名色」:和識同時生起的其餘四種取蘊,(「餘四取蘊」指五取蘊中識蘊以外的色受想行四蘊。)這五種取蘊合在一起,叫做「名色」。名色是新生命的最初階位。 「名色增長謂六處」:隨著過去的業習的勢力,名色會逐漸增長,成為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身體,叫做「六處」。它們是出生六識內在的依處。 「根境識三和合謂有漏觸[1]」:此六根與六境以及識三者和合,叫做「有漏觸」。指具有染污無明的觸。 「與觸俱生謂受」:以觸為因緣,同時生起的領納,叫做「受」。有苦受、樂受、捨受三種。 「於受貪著謂愛」:由於有受,心就耽著在這上面,這叫做「愛」。 「愛增長謂取」:以煩惱勢力的驅使,愛會輾轉增長。愛到了增長位的時候,叫做「取」。 「從取所起有漏業謂有」:取會使得身口意的有漏業,決定感召後有。所以,從取現起的具有決定感果勢力的有漏業,叫做「有」。 「業等流起諸蘊謂生」:從這種有感果勢力的業當中,同等而起的果位諸蘊,叫做「生」。 「蘊熟謂老」:蘊出生之後逐漸趨向成熟,蘊到了成熟位的時候,叫做「老」。 「蘊壞謂死」:蘊成熟之後壞滅,叫做「死」。 「由死離時愚昧貪戀令心熱惱謂愁」:由於死的時候,要捨離這一期的蘊,並且因為愚昧的緣故,一生當中都執著蘊是「我」,現在覺得「我」要沒有了,心裡就會生起貪戀,由此使得內心熱惱,這就叫做「愁」。 「從愁發語謂歎」:由於憂愁「我」會消失,從而發出各種哀歎的語調,叫做「歎」。 「五根衰損謂苦」:五根出生後,隨著不斷地增長,到達衰損的階位時,叫做「苦」。 「意識衰損謂憂」:意識出生後,在增盛的階段,能夠自在地緣取、分別、思惟,後來逐漸轉入衰敗的階位,意識沒有能力記憶、分辨、思惟,衰朽不堪,叫做「憂」。 「苦憂轉多謂惱」:由五根和意識的衰損,所生的苦和憂,變得越來越多,叫做「惱」。 「如是但生純大苦蘊、純大苦樹」:像這樣,從無明開始,輾轉出生後後的支分,就知道五取蘊只是「純大苦蘊」、「純大苦樹」。其中「純」,是純粹、百分之百的意思。指完全是苦的自性,沒有一絲一毫的安樂。「大」,指紛繁複雜、輾轉不斷。也就是種類繁多,程度強烈,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生。「蘊」,指多種法的積聚。由於整個身心相續當中,具有各種各樣的苦法,就叫做「純大苦蘊」。「樹」,這是以外在具有根莖枝葉花果的植物,比喻內在具有苦法支分的身心相續。也就是以無明為根,會輾轉不斷地出生如同莖、枝、葉、花、果等的各類支分的緣起法。由於這些由前前引生後後的緣起支分全部是苦性,所以叫做「純大苦樹」。 「其中都無作者受者」:這裡面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因此不存在實有的作者和受者。 以上講了十二緣起支的體性,說明其中無有獨自成立的作者和受者。 下面講十二緣起支的作用。各有兩種,一、自身現起時的作用;二、成為生起後後支分的因。 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 其中「無明」有兩種業用:一、無明會使得眾生迷於所緣的現相,對於無我真相一無所知,所以也叫做「無知」或者「愚癡」。 二、無明現起後,會發生很多錯亂的造作。也就是會成為各種錯亂的造作生起的因緣。 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異熟,二與識作生起因。 「行」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出生將來的異熟果。只要有身口意的造作,將來必定會出生果報。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行成為生起識的因緣。造業結束後,阿賴耶識當中會薰成習氣。比如 ,造了惡業之後,識田就會受污染,心會被黑業蒙蔽。如果造作善業,就會在心識當中薰入善妙習氣,將來會變現為安樂果報。如果造的是淨業,以信願念阿彌陀佛。將來就會現起見阿彌陀佛的識,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知道,識是因緣生的法,空無自性。隨著不同的身口意造作,就會薰成不同的識。將來也會現起不同的行相。 所以, 以不同的行為作為因緣,就會薰成不同的氣氛。現在的人處在各種染污傳媒當中,信息量又那麼大,這樣一來 ,行為很容易跟這些雜染法相應。識田裡輸入的都是染污的種子,整個人的氣氛很快就變得浮躁、污濁。未來的果報便是無盡的苦。譬如,走在街上,周圍不斷地傳來或者纏綿悱惻,或者瘋瘋癲癲的流行歌曲。結果你很快就跟著哼起來,即使口裡沒唱,心裡也難免會跟著唱。而且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身體的姿態、面部表情都會跟它相隨順。這樣不斷地聽、不斷地薰習,各種染污的種子都種入到識田裡面。久而久之,你就會具有那種散亂、放逸的品性。所以說,人的氣質跟文化潮流有很大關係。環境提供的信息不同,人們心裡的狀態、整體的氣氛會隨之有差別。可以看一下幾百、幾千年的歷史,就會發現,各個時代人們的觀念、行為、結果截然不同。 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 「識」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讓欲有、色有、無色有的顯現相續不斷。由於先前造作了非福業、福業,或者不動業,在阿賴耶識當中薰成了相應的習氣種子。已經薰成的識,會輾轉不斷地增長廣大,只要沒出現對治的因緣,成熟的時候必定會變現果報。從而使得三有當中的各種顯現相續不斷。 所以說,輪迴的迷夢只要開始,就很難結束。因為你會不斷地種種子,而這些因位識會不斷地增長,由此會不停地成熟,變現為果位識。果位識現起的時候,又不斷地種種子。像這樣,以識感果,感果時又薰識,這種流轉的機制沒切斷,就會不斷地相續下去。 二、識作為生起未來世名色的因。中陰投胎的時候,識進入精血當中,由此頓時現起來世的名色。 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 「名色」也有兩種業用:一、名和色彼此互為助緣,相互資助而成。在十二緣起圖當中,名色的表示是一隻船上坐著幾個人。其中船表示「色」,人代表「名」。意思是,如果沒有人,船無法開動,如果沒有船,人沒有依存之處。同樣,「名」指心法,也就是受想行識四蘊,「色」指色蘊。二者互相作用。心法能夠驅使色體不斷地孕育、生長。離開了「名」,「色」無法演變。如果離開了「色」,「名」也無所寄託。 二、名色作為生起六處的因。因為「名色」是一期生命的最初位,以它作為依處,才會不斷地生長、變化,到了六根形成的階位,就成為「六處」。沒有前面的名色絕對不會突然出現具有六根的胎兒。 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 「六處」也有兩種業用:一、六根各自緣取自己所對的境界相。其中,眼根是生起眼識的所依,它專門取色法的境;耳根是生起耳識的所依,它專門取聲音的境,其他根也是如此。就像六個窗口,只領取各自的信息,彼此互不混雜。 二、六處作為生起觸的因。六根形成後,胎兒在母胎裡會不斷地跟六境和合,就會出生可意、不可意,以及中庸的觸。沒有六根,就不會出生觸。比如沒有眼根的人,他的面前無論出現什麼境相,都緣取不到,也就不會發生可意或者不可意的眼觸。 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 「觸」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觸到所緣境相。需要注意的是,觸不是指兩個事物相碰,而是根境識三者相合,這三法一和合,就安立為「觸所緣境」。 比如看電影,銀幕在十米之外。我們的眼睛沒有接觸到那張白布,但是眼根、眼識和銀幕上的色法境相,三者因緣和合,就叫做「觸到所緣色法」。再比方說聽音樂。不是耳朵碰到了音樂的聲音,而是當時音樂聲響起的時候,自己的耳根正常,再加上耳識,這三者一和合,就叫做「觸到所緣聲音」。如果那時沒有音樂聲,或者耳根失壞了,只要沒聽到聲音,就叫做沒有耳觸。 二、觸作為生起受的因。有了根境識三法和合的觸,後剎那無間會生起受。也就是從可意觸、不可意觸和中庸觸,會分別出生樂受、苦受以及捨受。 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非愛及非二事,二與愛作生起因。 「受」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領納可愛境、不可愛境,以及中庸境。 二、受作為生起愛的因。我們凡夫內在有六根,又處在色聲等的境界裡面,這樣時時都會發生受。沒有斷除無明的緣故,依靠各種的受,必定會無間出生愛。也就是或貪著或厭惡的心理傾向。只要這種凡情沒有消掉,必定會集起無量無數的生死因緣。 如果領納可意境,生起樂受,之後心裡就會很喜歡,也就是出生不離愛。比如一個人貪吃。遇到美食的時候,沒等舌頭去嚐,鼻子一嗅到香味的時候,生起樂受,心就陷在裡面了。這種不肯離開,貪著不捨的狀態就是不離愛。再比方說,一個人喜歡打扮,得到一件好衣服的時候,他的心就耽著在那上面了。當時他感到非常喜悅,這就是樂受。之後心沉浸在那種自我陶醉的感覺裡,就是生起了不離愛。相反,如果領納不可意境,生起苦受,之後心裡會很厭惡,想捨棄,也就是出生乖離愛。這是心上另一方面的緣起,道理也是一樣。 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 「愛」也有兩種業用:一、染著在可愛事上。這裡主要指不離愛。其中「染」,就好比一滴油沾染在一塊白布上,「著」,就像沾染之後,油附著在這塊布上拿不下來。同樣,我們心中的愛一現起,立即沾染在可愛事上,脫離不開。 好比說,一個人一旦愛上某個異性,心馬上染著在可愛的對方身上,很難拔開。或者愛錢的人,心一直染著在錢財上面,放不下來。再比如,一個貪名的人,在某種比賽當中獲得了榮譽。領獎的時候,就會非常興奮。因為當自己獲得榮耀,尤其是看到其他人羡慕的眼光,這時候會覺得是一種樂受,是自己喜歡的感覺。之後立即陶醉其中,無法自拔。領獎結束後,還會不斷地回味那些掌聲、讚歎。甚至興奮得一個晚上都睡不著。這就叫做染著。 二、愛作為生起取的因。生起愛之後,必定會發生程度更強的取,也就是會繼續逐取不捨。 打比方說,一個酒鬼喝了一杯酒,對他來說喝酒是樂受,隨後就生起了愛,耽著在這上面。之後他的愛著之心就會增盛,結果會接連不斷地取酒喝,這就是取。有些人認為,生起愛不要緊。比如會想:「我就嘗試一次,否則人生會很遺憾。」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比方說吸了一次毒。結果從此之後,就深深地陷在毒癮當中,無法自拔。或者認為:「我只要經歷一次,之後就徹底放下。」結果經歷一次,之後就再也放不下了。所以說,有了愛必定會發生更嚴重、更強烈的求取,就像喝鹽水,只會越喝越渴一樣。 取亦有二種業:一令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 「取」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使得煩惱相續。如果生起愛之後停不住,還在不斷地取,那麼,煩惱就會繼續相續。而且串習一次就增強一次。 二、取作為生起有的因。取發生之後,會形成一種必定感召後有的業勢力。 有亦有二種業:一能於餘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 「有」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把心識牽引到其他生趣當中受生。過去種下的因位識,經過愛取的滋潤,形成必定感召後有的業勢力。之後由業的牽引,就要趣往不同的生處受生。 二、有作為未來受生的因。 這樣就知道,這一生結束後,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只要沒有截斷愛取,必定會形成出生後有的勢力,就要繼續受生,無法解脫輪迴。但是,如果往生到極樂世界,雖然沒斷愛取,但是臨終時,只要自己相續當中淨業的力量更重,就能感得最先跟阿彌陀佛的大願相合,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到了那裡,再不會有起惑、造業的因緣,也不會有引生愛、取的因緣。所以往生後就不會出現輪迴了,這就是殊勝的易行道。 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 「生」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現起一期相續中的各種蘊相。新的一期蘊身一旦形成,就像有了一個新的種子,會剎那不斷地變起後後相續裡的一切顯現。 比方說,一個有情受生為一頭豬。從它入胎開始,經過住胎、出胎,然後從小豬變成大豬,變成老豬,最後死亡。整個生命的歷程當中,會剎那不斷地現起各種豬身的同類蘊相。這一切豬的蘊身顯現,都是從受生而來。 二、生作為生起老的因。一期新的蘊身形成後,會剎那地不斷地變異,逐漸趨向成熟。到了一定階段,蘊身的功能衰退,就會顯現各種老相。 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 「老」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使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變得衰朽不堪。「老」有兩種,從細分來說,出生後的每一剎那都趨向滅亡,所以每一剎那都叫做「老」。這裡從粗分上講,特指一期生命衰變、退化的階位。也就是容貌變得不美、皮膚鬆弛;眼根、耳根、鼻根等的功能退化;氣力變得衰弱;受用欲塵的能力減退等等。 二、老作為現起死的因。人一旦老相現前,死亡也就不遠了。就像一個機器,只有固定的使用期限,用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開始出故障,再也修不好,這時候就意味著不能再用了。同樣,如果感覺眼睛越來越花,聽力越來越差,吃東西沒味道,氣力越來越弱,內臟功能越來越退化等等,就表明即將壞滅,離死亡不遠了。 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與不覺知作相續因。」 「死」也有兩種業用:一、能夠徹底壞滅一期生命的運行。「諸行」指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具有不斷運行的相,所以取名為「行」。受生之後,一期身心相續就會剎那不斷地高速運行,隨著因緣不斷地遷變,無法停止。然而一旦死亡,整個身心的運轉就會徹底停止下來。那時候,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聽,心臟不會跳動,所有血液、內臟都停止運行,成為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 二、死為不覺知做相續因。因為死的當下就是大暈厥,什麼也不知道,現起無明的相。隨後新的一期有支輪轉即將開始。 (通常將「老」和「死」兩支合在一起,算為一支,所以一輪緣起共有十二支。) 以上完整地引用《十地經》中,描述十二緣起有支流轉的經文。對於每一支都做了具體的解釋。下面月稱論師講這樣引用的目的: 此等是說識以無明及行為因。如是已顯示要有顛倒因緣,乃有識生。由此無故彼無,云何?復如經云:「無明滅故諸行滅者,由無無明緣故,令行斷滅更無扶助。諸行滅故識滅者,由無諸行緣故,令識斷滅更無扶助。」乃至廣說。 前面唯識師認為,二取法虛妄,但顯現二取的依處——依他起識實有。這裡中觀師破斥:《十地經》中講述了六地菩薩隨順行相觀察十二緣起,從這裡就能明顯看出,識以無明和行作為因而生起。顯示了要有顛倒因緣才能生起識。沒有無明和行,決定沒有識。為什麼呢?就像《十地經》後面所講:「無明滅的緣故,諸行滅。由於沒有無明作為因緣,所以使得行滅,再沒有因緣支持它的緣故。同樣,諸行滅的緣故,識滅。由於沒有行作為因緣,所以使得識滅,再沒有因緣支持它的緣故。」 像這樣,經中一直講到老死支的還滅。 這樣就知道,整個生死過程中的一切有支,都是因為有了因緣才顯現,沒有因緣隨即滅盡,不可能獨自成立。可見這些緣起法絲毫沒有自性。識也一樣,能生的因緣具足就會顯現,因緣滅也隨之滅盡。就好比一盞油燈,要有燈芯、油、火種,才會出火。這些因緣持續集聚,火光才能持續顯現。任何一種因緣消失,不再支持,果法當即消滅,再不可能顯現一個剎那。 下面繼續引用經文: 又云:「復作是念:諸有為法和合則轉,離則不轉,緣聚則轉,不聚不轉。我如是知此有為法多諸過患,應當斷除和合緣聚。然為成熟諸眾生故,亦不畢竟滅除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十地經》中又說:「菩薩又這樣想:這些有為法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會運轉,因緣一離散就不再運轉。也就是緣聚時運轉,緣不聚則不運轉。我這樣就知道,有為法有很多過患,所以應當斷除種種因緣的聚合。(六地菩薩這樣觀察後,知道應當截斷這些流轉的因緣,後後的錯亂相才不會現起。只要因緣持續,就不得不輾轉變起後後的果法。這樣一來,錯亂的流轉相永遠無法止息。) 然而為了成熟眾生的緣故,也不是畢竟滅除諸行。佛子!菩薩像這樣觀察有為法,具足很多的過患,但實際上,這些都只是妄現,沒有自性。正現的這些生滅妄相,本來不生不滅。(所以,一切緣起顯現毫無自性,依他起識也不例外,同樣不是實法。)」 下面中觀師總結: 誰有心者見此教已,計識實有,如是計者唯由自見之所迷耳。 有心的人,見到這些佛的經教之後,如果還計執依他起識實有,那麼,這樣計執的人,只是被自己的妄見所迷惑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