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入中論自釋30(下)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3555)

--  作者:解脫之門
--  發表時間:2014/10/28 上午 11:01:08
--  入中論自釋30(下)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三十課()

視訊:入中論自釋30_法無我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TaQxWxtFw&list=UUrgQri5x_n_CPMT4nACjgPQ&index=167

為什麼佛菩薩、祖師們非要這麼說,不能講得簡單點,讓我們都能體會呢?其實,這裡有一個不得已的苦衷。

想想看,假如你吃過辣椒,而一個人從沒吃過,他現在問你,辣椒是什麼味道,你能怎麼回答?你只能說,很熱卻不單單是熱,像火,但又不是火,有點麻,卻又不是麻,有些疼痛,但也不是疼痛,比較刺激,也不完全是刺激……像這樣,如果你說像火、熱、麻、痛等等,由於他從來沒吃過,你說一個「熱」,他有可能認為像夏天那樣熱,你說像「火」,他又理解成爐灶裡的火,像這樣,他理解的早已不是辣味。說得很多,聽者只用意識去想像,再怎麼也不是辣味本身。到這時候,最好是讓他自己親自嚐一下,那就「辣味自知」了。

所以,為了不搞錯,只能是對於口中說的、心裡想的都一概破斥,因為空性自身是沒辦法說出來的。因此空性也一樣,不是憑語言、分別就能了達,也沒辦法把一個可思議的東西等同於它,那樣早已離題萬里了。

很多人想:你一定要告訴我空性到底是什麼,說了我好記住,然後我就認認真真地按那樣去修。但問題是,空性實在說不出,根本沒辦法說到它。如果說它是什麼,讓人產生誤解,把錯的當真,那樣問題就更大、更麻煩了。只能告訴你,「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沒辦法說,否則很可能越說越走樣。

空性的不可思議,在於它不在日常經驗的範圍裡,也就是「勝義非心境」。所以沒辦法適切地表達。具體來說,日常經驗中總有個「我」來領受,或者有個心來了知,其實這就是能所。而悟入空性的時候沒有能所。既沒有能感受的心去領受,也談不上什麼悟境經驗,更不用說怎麼去描述它了。所以,空性到底怎樣,只有親證才知。光是強記、分析、思維,跟瞎子摸象差不多,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認識。

而且,一提到「不可思議」,一般人容易執著一種渺茫、玄妙、難以捉摸的狀態。其實,「不可思議」就表示什麼都不是,不可執著。結果很多人聽了之後,反而執著一種難以思議的玄境,這樣難保不被玄殺。換句話說,你在那裡天天談玄,其實早已被「玄」殺死了。正如古德所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增上慢空見如芥子許。」執著頑空比執著「有」更可怕。執著實有,反正一切都有,修一點就得一點,這個還沒那麼可怕。但你若是著了頑空,或者執著虛無飄渺、玄玄妙妙的境界,整天揣摩、想像一個「空」,很可能會處在空的幻覺裡,變得神神叨叨,精神不正常。

六、離知見解會

空性本來現成,隨處都在,不必刻意尋找,它就是你自己。只是一般人被無明障蔽,雖是自身上的事,卻也很難體悟。

要知道,無明我執是我們學空性所要滅除的對象。但如果你對此辨別不清,在方向上不是破無明我執,反而習慣性地用無明我執來學空性,結果「無明」和「空性」結合在一起,或者說,「空性」會成為你無明我執所虛擬的一個東西,而且進一步串習成一種改頭換面的「空」方面的無明我,由此出生很多知見解會。

比如你認為「我知了什麼、見了什麼、解了什麼、會了什麼」,這個「空性」是什麼樣的等等。像現在一般的知識分子,學佛之後就喜歡談空性。本來空性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口中談的空性,足夠裝滿一個圖書館。其實,他只是分別意識對空性產生知解,不是真正的空性。

不僅如此,由於產生了很多空性上的知見解會,就會使得無明更盛,我執更強。比如,沒學空性的時候,覺得自己很一般。學了空性之後,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會想:我懂空性,我明白了一個超出一切,非常高、非常了不起的「真理」;我現在是空性方面的權威,完全超過世間的學者、外道和小乘行人……像這樣,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把自己封為「空性之王」。過去只是認為,自己在世間法上很不錯,但現在覺得,自己已經在佛法的頂峰——空性上摘取了桂冠,並且戴到了自己頭上。所以,他會覺得自己更光彩、更耀眼,在人群當中更是顯得不同凡響。像這樣,他現在的我執比原來更強,我慢比從前還高。

要知道,我們認知事物的過程就是執著,不是斷除執著。而空性是不可琢磨、不可思議的事。如果你以慣有的方式,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詮釋空性,之後就把這些分別心的產物當成空性,認為自己已經悟了空性,會到了真如……這樣搞完之後,就覺得我現在差不多開悟了,應該寫一本空性的書,來教導世界上的一切可憐眾生。然後編出一套「空性論」。把它設計得非常完善、無懈可擊,在論述上嚴謹、精密,在意義上玄深、獨妙,向世人昭示這就是空性。

其實,從前到後,整個這一套都是騙局。你已經被自己騙了。那些只是你的意識在暗中操作,全部是分別妄見。只有當你歇下狂心、無我無執的時候,空性才肯顯現。而你現在只是意識執著,如果還用自己的知見去解會空性,只能讓「空性」成為你新的執著對象,不僅不會斷除執著,反而會形成障礙,甚至誤入歧途。

下面的一些語錄都是在說這個意思。比如玄沙禪師說:「何處更有一物為汝知見?」哪裡更有什麼東西被你知見呢?師護禪師也說:「不要領會。」我們說領會了什麼,其實早已落入能所,而你仍然在用心去抓一個所緣境。又如文益禪師所說:「不知最親切。」現在的人喜歡說「我知道」,生怕別人不瞭解,以為他不知道。其實,不知才最親切。

璘和尚有一句詩:「個中生解會,眉上更安眉。」意思是說,你心中生一個解,會一個意,就像在原有的眉毛上再安一個眉毛,又加了一層障蔽。所以,你不要再用你的妄識去揣測、想像,也不要認為,我現在已經解會得很好。其實,對於經驗的執著恰恰是障道因緣。所以,沒有必要執著過去分別心的經驗,認為那個很寶貴,放不得。

有個僧人問:「如何是?」道膺禪師說:「心識不到處。」心識能到的地方都不是,沙門所重的是你心識不到的地方。所以,你再怎麼聰明,多麼會寫文章,意識上能左攀右緣,搞得非常精細等等,這些都沒有用,因為沙門所重的是心不到之處。

天皇禪師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也是這個道理。見則直下就見了,如果去揣摩、猜測,早已有了偏差。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需要特意知個什麼。像是穿衣、吃飯、睡覺、走路,這些樣樣現成。不知同樣井然有序,同樣妙用無窮,不用瞭解、不用功夫,自然而然都會。比如,每個人都有新陳代謝,但不是人人都必須把這些研究明白了才能活。實際上身體自己就會做這些。再比如睡眠,每個人每天至少進行一次。也是自然就會睡覺,用不著瞭解。如果你一定要研究清楚,到底自己是怎麼失去知覺而睡著的,可能最後只有失眠了。這些都是知識分子的毛病,什麼都要去尋思、琢磨,很喜歡尋求一種知識、搞出一個答案。當然,如理聞思得到正見是很重要的。而且暫時階段,對大多數人來說,修單空也必不可少。但要知道,這些修持的方向是在逐步減少你的妄執。最終確實是「以無得而得」。

七、周遍

空性周遍在萬有中,不偏在人、我、淨、垢、時間、空間等的任何邊上,所以萬法都是同此空性。這空性也就是法性,也就是真如。要知道,我們常說此法是空性,彼法是空性,但這不是指空性有很多個不同的體,一個事物有一個空性,十個事物有十個空性。要知道,空性的體性本來不二,不可分割。

正因為萬法是空性,所以一個芥子中能包含三千大千世界。如果芥子自身的體性成立,當然不可能包含三千大千世界,就連兩個芥子也不能包含。但芥子沒有自性,是空性,所以能含容一切法。

另外,空性雖神奇但又十分平常。現在的人喜歡用「神奇」這個詞。這就表明,人們內心深處喜歡不平凡,會被神奇的事物吸引,這樣就跟空性相差甚遠。實際上,空性雖然微妙,卻又極其平常。

一切無非法性,靈雲禪師是見桃花而悟道,洞山禪師睹水影而開悟。所以,空性周遍,在在處處都是空性顯露。

八、無我捷徑

有人問:既然空性不是修成的,是不是就不用修了呢?這也不是。對於沒開悟的人來說,修持戒定慧,能夠減少造惡,減少雜念,這樣就容易開悟。因為,天天造惡業,心一直很散亂,這樣是很難開悟的。所以還是要修。但不是說,空性是由修持新生出來的有為法,而是由修契合到它、證到它。總之,開悟之前一定要修,開悟之後也要修,最終達到無修。

那麼,我們初學的人該怎麼修才能接近空性呢?

景岑禪師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這是說到,「我執」是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如果由它來當家做主,你就會忘失自性,把「我」當成本來的人。

「我執」是思想和判斷的根本。一切的想法、判斷、行為,都是依我執而來。但它隱藏得很深,所以很多人不了知一切妄動都是從這個根源中發生,反而認為它很寶貴,結果一直保護它,完全被蒙蔽。

其實,你所說的每一句話,起的任何一個念頭,包括做出的一切判斷,都是以你最舒服、最習慣的方式在做——即「我執」的方式。而且,多生以來,這種想法、做法、判斷方式已經形成非常強的習氣勢力,已經認同它了。在這之外,人們不會用別的方式去思考、判斷等等。

「我執」總是讓你覺得一切法真實,讓你自以為是。其實,所有的妄動都是因為它而發動出來的。因此,它正是輪迴的根本,是修證空性所要解脫的對象。如果沒從「我執」中解脫出來,那「空性」就只停留在口頭上面,而不會有契實證量

所以,證悟空性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執」,給你製造混亂的也是它。只要有個「我」,就會有一個所執著的點,而且它很難辨別,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其中。如果你看不清它,就必定被它騙得很慘。

打比方說,如果你的那些思想、判斷,全部由「我執」裡面出來。那樣的話,你的思想越是複雜、精細,就越是自以為是,離空性也就越遠。因為這些見執已經形成了知見稠林。你若是放捨不下,它們就會成為障礙你見真實的直接因素,並且越來越難以清除。所以,千萬不要再幻想在我執裡編織些什麼,要認識到,「我執」是最需要消滅的對象。

如果能夠直接抓到它的要害處,把「我」空掉,就很容易觀空性,很容易契合真如實相。空性是一種證量,是一個實際體現,不是言語,也不是知見解會。其實,空性就是法界,所以你不能把它私有化,成為你自身執著的一個事。另外,由於你發生煩惱妄動的中心點就是「我」,只要空空無「我」,就沒什麼執著了,一切就會開始變得正常。從此之後,你再不會偏執在哪個點上,這樣才能回歸本來,才顯露空性。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證悟空性呢?

九、空性的證量

我們現代人喜歡口口聲聲談怎麼證悟空性,其實我們根本不曉得證悟是怎麼回事。空性雖然不可思議,卻也不是含糊籠統,隨便說說的事。也不是單單不去修持,就是證得空性。是否悟入空性是有具體證量的,沒這個量也不能冒充。

按照書上說,最初悟入空性,要有明相、無念、心無能所、氣離出入等的證量。就像禪宗公案裡所講,像是「露地白牛[1]」、「橋流水不流[2]」、「東壁打西壁[3]」等等。又比如米拉日巴祖師能在虛空中行走、從石頭等中穿過,這些都是證悟空性的具體顯現。

十、空悲不二

佛被稱為兩足尊,這有多種解釋,這裡解釋成空智和大悲就是佛的兩足。

其實,空和悲就像一物的兩面。悟了空性的人,由於了知天地萬物無不在此空性中,就會對於一切眾生,自然興起無緣大悲,想要救撥他,並且會在實際行動當中隨緣去做。

相反,如果自以為看破一切,什麼都不執著,覺得眾生再怎麼痛苦都是他們自找的,對此沒有悲憫心,也發不起利他心。這樣就能證明,他根本沒真正悟入空性。或者說,修空性的人,不論你有多麼安樂光明境界,如果你的心沒轉成慈悲,其餘的驗相就不可靠。



[1]:《景德傳燈錄》:「安在山,三十年,吃,屙山屎,不學溈,只看一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如今在面前,日露逈逈地,趁亦不去也。

[2]:《景德傳燈錄》:「大士躬耕而居之,乃一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水牛,人從橋。』」

[3]西:《濟顛禪師語錄》:公坐椅上,令取文房四寶來下一絕辭世云:「『六十年狼藉,西,如今收拾歸來,依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