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檢視主題 - 佛網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index.asp) -- 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list.asp?boardid=2) ---- 【轉貼】 慈誠羅珠堪布:因果學說與現代文明社會 (http://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43932) |
-- 作者:jonscott -- 發表時間:2014/11/23 上午 09:37:39 -- 【轉貼】 慈誠羅珠堪布:因果學說與現代文明社會 佛教的因果學說,可以從三個部分來介紹:第一,因果的本質,也即什麼是因果;第二,因果學說對現代社會的影響;第三,釋疑。 一、因果的本質 大乘佛教的《稻稈經》與《緣起經》,很清楚地闡述了因果。 (一)因果的定義 因果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1、廣義的因果 釋 另外,有了水稻的種子,就產生了稻芽;有了花的種子,就長出了花朵。如果沒有水稻的種子,就不會產生水稻的稻芽,這是常見的因果。也是“此生故彼生”的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講,佛教不承認任何的造物主,也不崇拜任何的偶像。正因為如此,一些東西方的學者與很多高僧大德認為,佛教不是宗教。 若 當然,如果神的概念,就像哲學家斯賓諾莎所解釋的一樣,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一種神秘、無形的力量,那或許在某些觀點上是一樣的。但就大眾表面所诠釋的神的概念而言,佛教不但不是宗教,而且還是無神論。 在 《稻稈經》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駐。”意思是說,不管釋迦牟尼佛出現也好,不出現也罷,因果之間的自然規律永遠都存在。 雖 佛 2、狹義的因果 狹義的因果,就是佛教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善惡因果。 廣義因果和狹義因果的相同之處在於,二者都是自然規律,都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 自 (二)因果存在的方式 比如,我們買了一條魚,之後殺、洗、烹煮,然後吃下肚,享受了吃魚的整個過程。從表面看來,事情就到此結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卻會儲存到藏識裡面。 藏識就是精神最穩定的最深層次。哪怕在深度昏迷的時候,也一直不會動搖。 有可能是這一生,也有可能是下一世或幾百年以後,反正總有一天,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藏識裡儲存的這個能量會發作。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感受殺魚吃魚的痛苦果報。 再比如,我們拿錢去扶貧救難,為別人解決了困難。也有一種善的能量會儲存在藏識當中,總有一天會發揮作用。 在 無論是否有信仰,無論是基督教徒、佛教徒還是沒有信仰的人,只要做了善事,就會儲存善的能量;只要做了惡事,就會儲存惡的能量。其中的善能量或正能量,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快樂與積極的心態;而其中的惡能量與負能量,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痛苦、不幸與消極的情緒。 可見,因果一點都不神秘,只是自然演變的規律,與宗教沒有任何關系。我們不能把自然規律與釋迦牟尼佛混為一談。即使相信因果,不造罪業,造作善業,也並不意味著學佛,而只是表示相信自然規律。同樣,不信因果,排斥因果,也不表示不相信釋迦牟尼佛,排斥釋迦牟尼佛。 (三)如何區分善惡 凡是對其他生命有暫時傷害或永久傷害的行為,尤其是動機,都叫做惡。凡是對其他生命有益、有幫助,能給其他生命帶來幸福快樂的行為或念頭,都叫做善。無論是沒有信仰的人、外道徒還是佛教徒,在因果面前,都是平等的。 (四)因果的分類 若從時間的角度來分,因果可分為四種: 1、現報 現報就是今生造業,今生受報的果報。 比如,上半輩子做了善事或惡事,下半輩子感受到果報,就是現報。 一般說來,只有非常嚴重的罪業或非常偉大的善事,才會有現報。 如何區分偉大和不偉大呢?若在能廣泛利益很多生命的關鍵時刻,比如地震、海嘯發生的時候,去做救災、救難等善事,就是偉大的善事。 我們不能以為,所有的善惡,都必須現報。如果今生不報,就沒有果報了,這種想法是很愚昧的。哪怕農民種莊稼,也不會在播下種子的第二天,就急著要收果實。果實的成熟,有一個時間。果報的成熟,也是如此。 2、生報 生報的意思就是,無論行善、造罪,都不會在今生受報,也不會晚於下一世受報,而是在來世一定會成熟的果報。 3、後報 既不是現報,又不是生報,受報沒有時間界限,有可能是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等等。此種果報的力量沒有前面兩種強大,所以受報時間不確定,但也一定會受報。 4、不定報 不定的意思,就是業的力量十分微弱,果報不一定會成熟。即使會成熟,時間也不一定。因果之間,存在著很多具有不確定因素的果報。 因果還有很多的分類方法,如果感興趣,可以參閱《俱捨論》。 沒有學因果的時候,會認為佛教的因果、輪回都很神秘,宗教色彩非常濃厚。但真的了解以後,才發現這些只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自然規律而已。 雖然因果輪回,是最基礎的佛教教義,但這些都是自然規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如果不懂得行善斷惡,無形當中就會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所以,了解因果,取捨因果是很重要的。 二,因果學說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因果涉及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和諧。 (一)十善與十不善 佛教把十種典型的善惡稱為十善與十不善,其中包含了身口意所造的善業與罪業。 身體所造的罪過,就是殺盜淫。 殺生:殺人是最嚴重的罪過,殺害其它無辜的生命也是罪過。 雖然從人類的角度來看,許多時候,用金錢、權力和實力去剝奪其它眾生的生命,是合理合法、天經地義的。但其他眾生的角度看,最珍惜、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剝奪了其他眾生的生命,怎麼會沒有罪過呢? 試想,僅僅在人類當中,也有勢力的強弱、權力的大小,如果僅憑這一點就可以弱肉強食,隨意剝奪弱者的生存權,西方一百多年前存在的長達四百年的黑奴買賣似乎也可以重現了。如此一來,人世間究竟還有沒有平等、公平? 人類的偏私、歧視、自保與不公一直存在,人人奉行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只要壞事不落到自己頭上,就很難生起同情心,就很難重視其它的生命,甚至隨意踐踏其它生命的幸福。但這種冷漠、殘忍與麻木發展下去,災難一定會轉移到人類自己身上,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大問題啊! 盜 邪淫:就是破壞他人家庭。 語言所造的罪過,包括妄語、粗語、離間語與绮語; 妄語:就是撒謊,欺騙別人; 粗語:就是罵人; 離間語:就是挑撥離間; 绮語:就是說一些讓人產生過度欲望或嗔恨心等煩惱的無聊之語。 意識所造的罪過,就是貪心、嗔心、邪見。 貪心:不是平時我們所說的貪欲、欲望,而是想通過搶、偷、欺騙等不正當手段,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的想法。至於貪吃、貪睡等等,屬於普通人的習氣,沒有傷害到別人,所以還算不上是罪過。 嗔心:看到某個生命的時候,不但心裡發火,而且想去打、罵、殺,就屬於嗔。 邪見:故意曲解真理,胡亂解釋,欺騙他人,就屬於癡。 以上十種罪,會給其他人帶來痛苦,會讓其他人受到傷害,所以佛教稱為十不善。與十不善相對立,就是十善。 (二)因果——最平等、公正的法律 因 同時,因為因果是自然法則,所以不會偏向於人類或任何一個生命群體。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都只能遵守因果法則,無一例外。所以,因果是最公正、最公平的,所有生命共同的法律。 從 同樣,十善業的規定,也與世間人的衡量標准完全一致,沒有什麼神秘玄乎的內容。比如,與殺生相對的,是拯救生命,在海嘯、地震的時候去救人等等;與不與取的剝奪別人財產相對的,是扶貧、救助、濟困,其他以此類推,這些都是公認的善事。無論人們是否有信仰,都會支持理解。 佛 另外,佛教歷來主張遵守戒律:發誓不殺生、不偷盜,不破壞別人的家庭等等。這樣可以在犯錯誤之前,起到預防的作用。 (三)信因果,得幸福 如果想遠離痛苦,首先就不能做壞事。因果關系,真的是一種蝴蝶效應。現實生活當中一件根本不起眼的事情,或許會導致將來在肉體或精神上的巨大打擊。 人人都不願意面對痛苦,卻在不知不覺之間,造作了痛苦的因,而使自己不得不面臨痛苦。不了解佛教的人,會說命運不可改造,但佛告訴我們,盡量回避、遠離負能量,多創造正能量,就能遠離痛苦,獲得幸福。這一切,與任何神靈、造物主都沒有關系,都掌控在每個生命自己的手裡。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也即是說,聖人是怕因不怕果,所以處處謹小慎微;而普通人卻怕果不怕因,做任何事情都不考慮後果。一旦遇到痛苦,就想盡一切辦法去逃避,可種子已經播下,因緣已經齊全了,又怎能妄想果實不成熟呢?自然規律原本如此啊! 既然已經形成了果,就要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逃避是沒有用的。佛教有很多面對痛苦,化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有了這些方法,就能及時調整情緒,不至於讓人走到絕望崩潰的邊緣。這樣也就不會發生在大街上摔死嬰兒,或者在車裡掐死嬰兒等慘絕人寰的事情了。 如今的科技這麼發達,物質這麼豐富,我們理應成為最幸運的人。但事實上卻有很多人的內心非常空虛、非常痛苦。倫理道德標准已經下滑到沒有底線的程度,地溝油、毒奶粉等有毒食品橫行於世。 很多企業上至老板下至員工,個個都壓力很大,白天脾氣暴躁,夜晚不是煩躁、失眠,就是噩夢不斷。很多人都感受不到關愛,孤獨症、焦慮症、抑郁症大行其道。 所有問題的出發點與源頭不在外面,而是在我們的內心當中。外在的法律法規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根。如果能有一些因果觀念,如果能接受一些佛教理念,如果能從內心建立起新的價值觀念、價值體系,哪怕這些負面現象不能完全杜絕,但一定會有所減少。 很多佛教徒會說,這些理論我都懂,但在具體面臨問題的時候,卻經不起誘惑,仍然會犯錯誤,那怎麼辦?這都是因為沒有接受過心理訓練,用佛教的語言來講,就是沒有修行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做到了相信因果,並經過一定的心靈修煉,就可以在消除自身煩惱的同時,影響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乃至整個社會。 三、釋疑 (一)為什麼某人一輩子殺盜淫妄做壞事,卻還是健康、富有、幸福呢? 這個疑問其實前面已經回答了。就像有些蔬菜十天、半個月就長出來了;而稻米、豌豆之類的糧食,卻要等四五個月才成熟;而水果的結果期,至少是一兩年一樣。因果的成熟,也有四種不同的時間。 如果造作了罪過,即使三五年沒有發現什麼報應,也不表明因果不存在。現在的健康、富有,是過去世救命、放生、布施、扶貧等善業的福報,與今生所做罪業沒有關系。 同樣,一輩子行善,卻工作不順、身體不好、兒女不孝順,也可以用上述道理來解釋。 (二)有些人為了健康、發財,而去做一些善事,卻為什麼一直沒有見效呢?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來自於兩個因素:一個叫近因,另一個叫遠因。 近因,也即眼前的客觀因素;遠因,則是過去世積累的福報。近因相同,遠因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比如,同一個父母的兒女,哪怕是雙胞胎,接受了同樣的教育,具有同樣的機會,但二者的命運卻迥然各異,身體、智力、性格、品行等等都完全不一樣。這就是近因相同,遠因不同的結果。 為了發財去做善事,是在積累一種看不見的遠因,但因為過去世的遠因,與今生的近因,也即客觀條件的限制,也不一定立即就能看到果報。 (三)雖然佛教講因果,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命運是不能改變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該如何解釋? 漢傳佛教中流傳很廣的《了凡四訓》,講的就是命運可以改變。佛教認為,命運完全是可以改變的。雖然前世造善惡,後世一定會承受相應的果報,但前提條件,是中間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意外是什麼?就是造業的人通過其他方式去改變業力。比如,雖然造了罪,但若能盡力彌補、忏悔,果報就不一定會成熟。 釋迦牟尼佛稱贊過兩種人:第一種人,是根本不造罪的人;第二種人,是雖然造了罪,卻懂得改正、忏悔的人。 比如,過去殺了人,現在忏悔並去救人或挽救其他眾生的生命,就可以徹底彌補罪過,不再承受果報,就像衣服上的污垢可以徹底清洗干淨一樣。 再比如,本來水稻的種子灑在水田當中,在溫度、空間、時間等條件完全具備的時候,稻芽一定會長出來。但如果遇到了一些外來的干擾,稻芽就不一定會長出來了。 佛告訴我們:命運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裡,而且完全可以改變。這種改變,不是通過討好佛陀來改變,而是通過善惡之業來改變。 同樣,做了善事,按理說也會有好報。但如果在果報現前之前發生意外,就可能會影響乃至毀滅善的種子,將來也不一定有好報。所以,佛教一直強調,在每次行善完畢以後,一定要回向。 回向的意思,就是分享。誠心實意地把善的能量給予、分享給所有的生命,願天下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這個善根,暫時擁有健康的身體,幸福的日子,愉快的心情,最終早日成佛、解脫。從此以後,這個善根就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而是天下所有生命的。 回向所起的作用,就像電腦保存文件。在回向之後,所有的善根都不會受到破壞,一定會成熟善果。 命中注定的說法,最早起源於印度的古老宗教。他們認為,人在這一生當中的所有奮斗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你的痛苦或幸福都在上一世就已經決定了。 但佛教認為,所有的因緣法,都可以隨因緣而變化。哪怕是定業,也僅僅是指在沒有其他干擾的情況下,業力的種子一定會發揮作用。並不是說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它,所以也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 釋迦牟尼佛有一句很出名的話:“吾為汝說解脫法,解脫依己當精進。”我已經把解脫的方法、理論、原理、路途給你們講得很清楚,走不走、怎麼走、都只能靠自己。我不是萬能的,我無法讓你們解脫,只有精進修行才能解脫。 雖 佛教不但不會有失客觀地神話佛陀的能力,而且也非常開放。佛教講的內容,都經得起推敲、考驗與懷疑。佛教不主張盲目接受,而是鼓勵弟子要智信。 釋迦牟尼佛曾給阿難尊者講述了一個人投胎的整個生命過程,之後一再告誡阿難:你不要因為我是你的老師,也不要因為我們的感情,就盲目地相信我,接受我的觀點。你要到安靜的地方,去自己思考,推理,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理。在深思熟慮、判斷驗定之後,再接受也不遲。 如 [此帖子已經被amw於2014/11/27 上午 08:12:18編輯過]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4/11/27 上午 09:13:47 --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4/11/27 上午 09:14:48 -- 堪欽慈誠羅珠仁波切簡介 堪欽慈誠羅珠仁波切簡介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一九六九年在當地小學學習漢語文,一九八四年於藏區之佛法重鎮──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出家。並依止當代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潛心深入經藏,刻苦學習。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精通顯宗五部大論及密宗之續部,獲得堪布學位。 二十年來於學院中擔任教學重任,培育出為數眾多的僧才。九十年代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等地弘法。近年來,更深入各藏區宣導戒殺放生、護生救生、素食、環保的理念,同時講授基礎佛學正見,深化信教群眾對佛法的認知。同時,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又積極於藏區建立圖書館,創辦學校,邀請五省藏區專家學者,歷時五年,編纂漢藏英新詞辭典,負責主編工作。目前已出版《漢藏英常用新詞語圖解詞典》和《漢藏英常用新詞語詞典》。 近十多年,更深入研究西方科學、哲學、……,期以更貼近現代人的方式弘揚佛教文化。 於馬不停蹄的弘法之餘,仍勤寫不輟,目前出版品中: 藏文著作有: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堪布慈誠羅珠全集》四大本、《東西方文化對談》、《及時雨》。 中文著作計有:慧光集叢書9本,《前世今生》(《慧光集》15)、《正見》(《慧光集》21)、《五加行開示錄》(《慧光集》22)、《佛教世界觀》(《慧光集》26)、《菩提道金鑰》(《慧光集》33)、《智悲薈萃》(《慧光集》40)、《終生修行指南》(《慧光集》42)、《顯密萃要》(《慧光集》46)、《讚法界頌略釋》(《慧光集》50);《輪迴的故事》(臺灣橡樹林出版);《佛教──迷信or智信?!》、《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揭開藏傳佛教的神秘面紗》、《不可不知的真相──四法印》、《當心經遇上量子物理》(喇榮文化事業出版社出版)、《慧燈之光》系列叢書。 英文著作有:《From Believers to Bodhisattvas─The Lecture of Khenpo Tsultrim Lodro》。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4/11/27 上午 09:15:45 -- 堪欽慈誠羅珠仁波切弘法網站 http://www.cclzfjwh.com/index.shtml 慧燈之光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誠羅珠堪布博客 http://www.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誠羅珠堪布微博 |
-- 作者:感恩三寶 -- 發表時間:2014/11/27 上午 09:18:02 -- 堪欽慈誠羅珠仁波切長壽祈請文 嗡梭第 冉將才利圖傑滇畢推 無量長壽佛之發心真諦力 慈誠南達羅珠嘉切襄 具有清淨戒律、智慧廣博且 隆多秋吉盎欽卓雜巴 能令教證法之大鼓響起者 夏丹喇欽成利即玖記 長久住世弘偉事業願增長 因噶陀仁珍千寶及旺多珠古圖登諾布等之敦請,吉祥薩迦晉札達欽(薩迦達欽法王)所發之願。願如是成就! |